APP下载

禄丰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近况浅析

2019-02-26杨爱华

云南畜牧兽医 2019年2期
关键词:种养粪污资源化

杨爱华

(禄丰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禄丰 651299)

随着科技高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物质得到保障的同时,人们开始意识到以往粗放式、开采式的利用资源已经对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唯有循环、集约模式才是与绿水青山的相处正道。而作为畜牧大县、中央生猪调出大县之一的禄丰,在畜禽养殖蓬勃发展的同时,如何减少畜禽粪污排放量、如何对已产生的粪污进行合理有效的处理和综合利用,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亟需解决的问题。对此,禄丰县在划定了畜禽养殖禁(限)养区后,将确定在禁养区内的养殖场及时做出关停处理,并按照“源头削减、清洁生产、资源化综合利用”的原则,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的方式大力推行粪污高效处理模式,实现无害化、资源化,从而保证畜牧业、农业及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1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现状与面临困境

1.1 畜牧生产与畜禽粪污产生概况

2017年末禄丰县出栏生猪77.57万头、肉牛5.05万头、肉羊7.72万只、家禽287.31万羽。全年畜禽粪污产生量共计491万t(其中: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产生量29万t,规模以下养殖场(户)畜禽粪污产生量462万t)。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71.94%。

1.2 设施配套与污染防治现状

针对规模化养殖场废弃物处理设施不配套、不完善、环保手续不全的系列问题,禄丰县已组织相关部门发放《畜禽养殖告知书》300余份,对辖区内255户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进行核查验收。目前,大型规模养殖场已健全环评手续,13家养殖场通过环境评估,治污设施基本到位,达到排放要求。中小型规模养殖场已在禄丰县环保部门备案完成,大部分养殖场(户)现已新(改、扩)建了相应的粪污治理设施,废水直排、养殖废弃物乱扔乱堆现象较之前有较大改善。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已达到89.1 %,随着建设进度的加快与整改力度的加大,有望在年底实现90%以上的废弃物处理设施配套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8%,确保各畜禽养殖场(区)产生的粪污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1.3 种养循环发展模式与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实施

围绕种养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以及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聚集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种养业废弃物,按照“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理念,以就地消纳、能量循环、综合利用为主线,以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并重为导向,采取政府支持、企业运营、社会参与、整县推进的运作方式,构建节约化、标准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种养协调发展模式,形成县乡村企联动、建管运行结合的长效机制,有效防治畜禽粪污污染,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推动畜牧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推进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积极建立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以饲料化为主,因地制宜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发展以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组织为主的农牧综合体,推广秸秆青贮、氨化、微贮或生产颗粒饲料等技术,推进以秸秆利用为纽带的种养一体化,结合“粮改饲”试点项目实施,促进秸秆过腹还田、粪便还田利用,通过“粮改饲”试点工作每年青贮玉米及秸秆800hm2以上,收贮量达4万t以上。二是实施标准化规模养殖,实施养殖废弃物减量化,推进适度规模养殖,鼓励发展农牧结合型生态养殖模式,实施畜禽养殖场改造,推广雨污分离、干湿分离和设施化处理技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的发生,便于养殖污染物的后续处理利用。三是加强农村沼气建设与大型有机肥处理企业落地,畜禽粪便得以有效利用。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把沼气建设与有机肥生产同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紧密结合,形成了以农户用沼气、畜禽粪污循环利用为纽带的“猪-沼-果”“猪-沼-花”等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

1.4 存在问题

一是单项措施多,区域推进总体力度不够。由于各种单项措施缺乏系统建设与合力推进,单兵突进多,整体推进少,总体效果不显著,以致当前农村畜禽粪污横流问题依然存在。二是种养衔接不够紧密。随着养殖业快速发展,大部分规模养殖场粪便量大且集中,受季节限制、农村劳动力缺乏、运输不便、有机肥补贴缺失等因素的制约,许多粪便资源变成了污染源。同时缺乏配套的饲草料基地,区域内粮经饲结构不合理,增加养殖成本,加大了饲料有效供给的风险,多数养殖场单一养殖,少数养殖场虽然种养兼营,但大多数也难以实现种植与养殖相互衔接、协调推进、共同发展,畜禽粪污未得到充分利用。三是缺乏大型畜禽粪污处理企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缺乏有效机制。近年来,在县级有关部门和各乡(镇)政府积极推动和支持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取得显著成效。但由于缺乏长效运营机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成本高、商品化水平低、养殖户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依旧突出。畜禽粪便处理利用、沼气工程生产沼气并网难、有机肥推广普及滞后等问题也较为普遍。四是畜禽粪污处理方式有待转变。目前大部分养殖户畜禽粪污处理方式仍处于分散的堆积发酵阶段,其发酵程度各不相同,且随意堆积的粪便不易直接施肥,存在肥力不够和二次发酵烧苗的现象,仅有少部分规模养殖场的畜禽粪污经沼气池或化粪池发酵处理后用于农业生产。随意堆积的畜禽粪便日积月累,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五是养殖场(户)重视程度不够高。养殖业主为追求经济效益,一味注重扩大规模,增加产出,很少考虑污染防治,粪污资源化利用重视不够,污染防治的投入明显不足,设施设备利用率不高。

2 对策建议及下步工作

2.1 对策建议

创新机制与招商引资相结合。推广种养结合新型农牧经营模式,鼓励规模养殖场配套一定规模的种植用地,用于就近消化畜禽粪污。推动种养结合养殖园、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牧经营主体建设,努力构建养殖与种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良性互动的可持续生态系统。同时进行招商引资,引进大型畜禽粪污处理企业,建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长效机制。建议政府部门对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综合利用等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用地,可以以减免租金等形式提供政策支持,保障规模养殖、粪污处理设施、养殖场配套粪污消纳用地。给予有机肥收集和生产利用企业扶持,包括用地、用电、销售等。

2.2 下步工作

积极主动申请中央资金、省级专项资金、县级配套专项资金和国家生猪调出大县等项目资金,支持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工程建设。项目承担业主必须按要求配备相应的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加强对已享受过项目资金养殖场的督导检查。对于粪污处理设施不达标的养殖场,督促其严格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完善;新建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做好宣传培训,进一步加大对《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的宣传力度,丰富宣传形式,向干部群众广泛宣传畜禽污染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不断提高畜禽养殖业主和干部群众做好畜禽污染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

因地制宜制定循环利用模式。根据辖区内畜禽养殖产生的畜禽粪污、养殖场清粪工艺、配套农田消纳面积等,制定一种或几种循环利用模式、种养一体化模式、“三改两分再利用”模式、污水深度处理模式、养殖密集区废弃物集中处理模式,推动畜牧业、农业健康持续发展,着力建设“美丽绿色禄丰、宜居宜养龙乡”。

猜你喜欢

种养粪污资源化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人造石行业固废资源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概述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