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老年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焦虑的影响

2019-02-26

实用老年医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老年病情绪病人

随着我国人口逐步进入老龄化,膝关节疾病已成为困扰老年人的顽疾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降低其生活质量。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能有效纠正关节畸形,解除关节疼痛,提高老年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1]。老年病人基础疾病多,机体功能下降,对疾病缺乏认识,手术和麻醉作为应激源,可导致病人产生焦虑、恐惧等负性心理情绪,尤以焦虑最为突出,严重干扰手术和麻醉顺利进行,影响病人预后[2]。对老年TKA病人实施有效护理干预措施,能减轻病人焦虑情绪,减轻疼痛,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护理效果。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对行TKA的20例老年病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入住我院拟行TKA的老年病人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68~80岁,平均(72.9±2.1)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6例,高中及以上4例。骨性关节炎1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干预组男8例,女12例,年龄68~82岁,平均(73.1±2.2)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5例,高中及以上5例。骨性关节炎1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创伤性关节炎3例。2组病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疾病类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术前护士到病房访视,阅读病历,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手术当日,巡回护士热情接待病人,核对病人的基本信息,安抚病人的不良情绪,协助麻醉师完成麻醉;术中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配合手术医生完成手术,及时术后随访。

1.2.2 干预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临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2.1 心理护理:采取一对一的方法,术前1 d由当天手术巡回护士携带手术室自制手术须知手册、TKA知识小册子,前往病房访视病人,了解病人的性格特征、文化程度、饮食、生活习惯、营养状况等情况。对性格内向、不善言语的病人主动热情,充分尊重关心病人,了解病人的顾虑,鼓励病人提出疑问,并做好细致的解释和安慰工作;对性格外向、性情急躁的病人,安抚其不良的情绪,耐心倾听病人焦虑的根源和需要的帮助。讲解有关控制和缓解焦虑情绪的方法:如保持乐观的心情,保证充足的睡眠,选择轻松、愉快、舒缓的音乐,观看电视节目,暗示、分散注意力等,鼓励病人做有规律的深呼吸练习,指导病人渐近性肌肉放松训练运动,尽量安排在安静的环境下,光线柔和,温度适宜,衣着宽松,半坐位或仰卧位,每次10~15 min,2次/d,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降低病人的焦虑情绪。

1.2.2.2 知识宣教:访视时主动讲解TKA的相关知识、手术室的环境、简单的手术过程、麻醉方式、术中的配合要领及注意事项,介绍手术医生及其优秀团队、增加医患之间相互信任。对年龄大、文化程度低、听力差、理解力低的病人,护士应不厌其烦、反复强调直至病人明白,通过自制的手术须知手册、图片、视频、口头及文字叙述,请已手术成功的病人讲解亲身体会,解除病人焦虑不安的心理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3 家庭支援:争取家庭成员的支持和配合,让病人和家属参与制订护理计划,并督促病人实施,协助病人正确完成。对无人照料的家庭,提供护工看护。对经济条件较差的病人,提供医保、农保的结算方法,提前做好预算。

1.2.2.4 术中护理干预:由术前访视的护士迎接病人入室,病人离开亲人的陪伴,进入陌生环境,护士应主动自我介绍,简单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做好心理安抚。由于老年病人耐受性差,反应慢,在护理过程中,应耐心细致地解释,每项操作提前告诉病人做好心理准备,操作中动作应轻柔、敏捷、准确,给病人安全亲切感,消除焦虑、恐惧、紧张的情绪,更好地配合手术的进行。术中保证病人静脉通路处于通畅状态,输入的液体和冲洗液要经恒温箱加温,以使病人体温保持恒定状态。术中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随时配合手术的进展,缩短手术时间,术毕擦净伤口周围的血迹,及时覆盖被单保暖,和麻醉师一起护送病人至病房。

1.2.2.5 术后护理干预:改变病人对疼痛的恐惧及传统的认为镇痛药对人身有伤害,尤其是镇痛药成瘾的错误理解。有效的止痛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减轻其焦虑程度[3]。术后及早进行康复训练,指导病人正确的训练方法,早期有效地进行功能锻练,能有效地改善关节血液循环,控制肿胀,减轻疼痛,促进术后恢复[4-5]。

1.3 观察指标 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6](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定焦虑病人的主观感受。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手术前1d)、干预后(手术后第2天)的焦虑评分,它包含2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评分越高说明焦虑程度越高,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观察2组病人术后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情况,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病人的疼痛程度: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尚可忍受;4~6分为中度疼痛,影响睡眠;7~10分为重度疼痛,难以忍受。观察2组病人出院满意度,采用自制护理调查问卷进行评估,总分0~100分,得分80~100分表示十分满意;60~79分表示基本满意;<60分表示不满意。

2 结果

2.1 2组病人干预前后SAS评分比较 2组干预前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病人干预前后SAS评分比较(±s,分,n=2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病人术后VAS评分情况比较 干预组术后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病人术后VAS评分比较(±s,分,n=2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2组病人出院满意度情况的比较 干预组病人出院满意度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老年TKA病人多、风险高、创伤大,老年人机体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降低,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易使病人产生较强的心理应激反应,特别是老年病人,越接近手术期应激反应越强烈,当应激超过机体承受范围,就会导致生理、心理及行为等多方面的改变,易产生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而焦虑又是其中最为典型的症状,这些不良负性情绪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内分泌、循环系统功能紊乱,严重者还会诱发冠心病、脑血管意外[7]。因此,对病人焦虑症状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和关注,着重了解老年病人心理需求,设法缓解病人心理顾虑,提高老年病人对TKA的认识,配合完成手术治疗及正常功能锻炼,尽快恢复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使病人早日康复[8-9]。

本组研究中,2组护理干预前SAS评分无明显差异,干预后干预组的SA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有效护理干预能减轻病人的焦虑情绪,缓解心理压力,积极配合手术和治疗。干预后干预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护理干预还可减轻病人术后疼痛,提前介入肢体锻炼,有效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下肢静脉血柱形成,促进患肢功能恢复。经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病人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同时还能提高相互间的信任,利于病人术后恢复,有效提高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老年病情绪病人
谁是病人
内科老年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Joseph F. Engelberger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病人膏育
情绪认同
精神护理对老年病诱发的抑郁症患者的研究
我帮病人“走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