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替普酶联合通心络胶囊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临床疗效、心肌损伤标志物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2019-02-26

实用老年医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通心络胶囊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为老年人常见病,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严重危及病人生命健康[1]。尿激酶、链激酶、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er,rt-PA)等是溶解血栓常用药物,使闭塞冠脉再通。阿替普酶是血栓溶解药,对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急性脑卒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其他血管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2-5]。通心络胶囊为理血剂中成药,具有益气活血、保护心脏的作用,对于心气虚乏所致的冠心病及气虚血瘀络阻型的卒中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6]。本研究观察了联合使用阿替普酶和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疗效及对心肌损伤标志物、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人资料 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年龄>60岁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61~72岁,平均(67.3±6.8)岁;合并疾病:高血压15例,糖尿病14例,高胆固醇血症9例,超重或肥胖7例。观察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62~75岁,平均(68.4±6.9)岁;合并疾病:高血压17例,糖尿病9例,高胆固醇血症7例,超重或肥胖10例。诊断标准: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7]。纳入标准:(1)诊断结果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年龄60~80岁,思维正常且具备正常语言交流能力。排除标准:(1)合并风湿性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哮喘等其他疾病者;(2)急性心肌梗死需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病人;(3)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所有病人及其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均进行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检查,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抗栓、血管舒张等常规治疗。尿激酶100万U溶于生理盐水60 mL中,静滴30 min;链激酶150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 mL中,静滴60 min;rt-PA 7.5 mg/kg溶于生理盐水中,120 min滴完。溶栓后立即予肝素7.5~15 U/min静滴,依凝血时间(维持在20~30 min)调节用量,肠溶阿司匹林100 mg,1次/d,长期适用。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替普酶治疗:静脉注射注射用阿替普酶(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100 mg/d,90 min内注射完毕,首次15 mg静脉推注,其后30 min内静脉滴注50 mg,剩余35 mg在60 min内静脉滴注,直至最大剂量达100 m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心络胶囊(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治疗,口服,2粒/次,3次/d。2组均连续治疗7 d。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8]:显效:病人胸部闷痛、心律失常等情况改善效果明显,基本体征消失,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均恢复正常状态。有效:病人胸部闷痛、心律失常等情况有一定程度改善,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有一定好转。无效:病人胸部闷痛、心律失常状态均未发生改善,甚至有恶化趋势。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 心肌损伤标志物: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7 d后,采集2组病人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取上层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南京颐兰贝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检测2组病人血清中脑钠肽(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

1.3.3 炎症因子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7 d后,采集2组病人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取上层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南京颐兰贝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

1.3.4 凝血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取病人清晨空腹肘静脉血10 mL,加入比例为1∶10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管抗凝,利用全自动血凝仪(Beckman),于采血1 h内完成2组病人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水平的测定。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疗效对比 治疗7 d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3%(显效18例,有效29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显效22例,有效33例)。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 治疗前,2组病人血清中NT-proBNP、CK-MB及cTn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中NT-proBNP、CK-MB及cTnI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病人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2.3 炎症因子水平 治疗前,2组病人血清中IL-1、IL-6、TNF-α及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中IL-1、IL-6、TNF-α及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4 凝血功能 治疗过程中2组凝血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

表1 2组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比较(±s,n=60)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2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n=60)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3.1 急性心肌梗死的危害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冠状动脉栓塞引起的部分心肌细胞坏死症[9]。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过度肥胖等是诱发冠状动脉栓塞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心肌梗死发病率逐渐升高,发病人群日趋年轻化。老年人为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高发人群,因此增加了罹患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为静脉溶栓治疗和PCI 治疗。

3.2 临床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7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8.33%)(P<0.05)。提示阿替普酶与通心络胶囊联合用药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可提高病人治疗的总有效率,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3.3 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分析 NT-proBNP、CK-MB及cTnI为心肌损伤标志物。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7 d后2组病人血清中NT-proBNP、CK-MB及cTnI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5)。提示阿替普酶联合通心络胶囊对病人血清中高水平NT-proBNP、CK-MB及cTnI缓解力度更强。通心络胶囊减轻心肌损伤及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与激活信号通路及抗氧化应激有关,联合通心络胶囊用药可激活Akt/eNOS 信号通路,通过上调一氧化碳(NO)水平,舒张冠状动脉血管,减少心脏的压力负荷,降低病人血清中NT-proBNP、CK-MB及cTnI水平,保护心肌细胞[10]。

3.4 炎症因子水平分析 炎症因子是评估炎症反应的重要指标,其水平与炎症程度呈正相关[11]。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清中 IL-6与hs-CRP具有相互促进作用[12]。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2组病人治疗后血清中IL-1、IL-6、TNF-α及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联合用药对病人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下调的力度更强。通心络胶囊为中成药,由人参、水蛭、全蝎、土鳖等多味中药组成。其中水蛭中的水蛭素,为多肽类物质,具有抗凝血的功效,可有效抑制血栓形成。全蝎、土鳖均可通过扩张血管达到降低血压的作用。已有报道发现,通心络胶囊可以降低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血清中IL-1、IL-6等炎症因子水平[13]。与本次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阿替普酶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恢复病人心肌损伤并缓解炎症状态,同时不会增加病人出血的风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通心络胶囊心肌梗死
时光胶囊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时光胶囊
通心络胶囊联合常规治疗对适行CABG手术患者Fib、MPV水平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性分析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观察
丹红注射液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