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毕节市乌蒙黑牛产业发展与养殖模式探讨

2019-02-25张忠庆叶红英王明进吴道义

养殖与饲料 2019年1期
关键词:毕节市毕节粪污

张忠庆 叶红英 王明进 吴道义

贵州省毕节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贵州毕节 551700

毕节市气候温凉、雨热充沛,适合于各种动植物生长繁衍,草山草坡面积大,秸秆资源丰富,发展乌蒙黑牛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由于受毕节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该产业仍然存在种牛群少、育种育肥规模小、加工能力差、市场开发能力弱、技术支撑保障差、投入能力不足、生产设备简陋等问题,为此,必须依托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平台,依托养殖企业推进毕节肉牛(乌蒙黑牛)全产业链开发。

1 乌蒙黑牛品种优势

以安格斯牛为父本,与威宁黄牛杂交,培育出了毕节市乌蒙黑牛。乌蒙黑牛全身被毛呈黑色,故而得名,其肉质细腻、味道香浓、鲜嫩可口,深受人们喜爱。乌蒙黑牛的饲料利用率和生长速度比威宁黄牛均有大幅度提高,既保持了威宁黄牛性成熟早、妊娠期短、肉糯味香等特点,又具有耐热抗蜱性能强、繁殖性能好、生长发育快、体型较大、耐粗饲、抗病强、耐寒、矫健灵活、疾病少、遗传性能稳定等优良特性。毕节市的气候条件很适合乌蒙黑牛的产业发展,因此,在毕节市大力发展乌蒙黑牛产业前景广阔。

2 毕节市乌蒙黑牛产业发展情况

2.1 总体情况

在恒大集团帮扶下,毕节市乌蒙黑牛产业发展较快,目前已建立养殖基地300个,毕节试验区目前屠宰、出栏的乌蒙黑牛主要是由千家万户散养生产的,散养规模多在3~5头,多数为架子牛育肥及淘汰耕牛在短期育肥后上市的。50头以上的规模场虽然有一定的数量,但在整个试验区肉牛产业中,由规模场饲养及出栏的肉牛数量极少,仅占到3%左右。肉牛(乌蒙黑牛)作为一个产业,由千家万户散养占主导地位的养殖模式并不能成为其最终归宿。随着成贵、厦蓉、杭瑞等高速铁路、公路的相继建设和开通,毕节市交通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地方特色产品将快速走向全国各大中城市。

2.2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养殖规模较小,养殖技术简单,效益不明显。不少农民还满足在“吃饭种田”“喂牛犁田”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里,对发展草地肉牛(乌蒙黑牛)业的认识不足。项目建设成本上升,亟须整合有关部门资金,加大项目投入。

2)环境被污染,生态遭破坏。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坚守发展与生态底线,将养殖场粪污变废为宝,形成全生态产业链,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发展,致力于打造生态友好型企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守住绿水青山,坚持加强“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理念,因此,要开展乌蒙黑牛全产业链开发,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一条龙生产经营。

3)品种选育及相关配套技术水平需加强。有效解决乌蒙黑牛保种问题是当前毕节肉牛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瓶颈。在良种繁育方面,要重点抓好种牛场建设,为全市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提供优良的品种,逐步建立起基础母牛保险和产犊补助机制。

4)饲草饲料的生产率及利用效率不高。毕节试验区拥有天然草场49.83万hm2,人工草地5万hm2,宜牧荒山荒坡(非耕地资源)22余万hm2,灌木林38.64万hm2,林间草地26万hm2,另外还具有大量农作物秸秆及农副产品,饲草饲料资源非常丰富。但由于目前乌蒙黑牛产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牛存栏量、饲料利用方式和利用效率均未能达到最大化。为此,要积极推进饲草“多元”种植:一是积极推广粮草套作、粮草轮作和“粮—经—饲”三元结构种植等方式,重点种植饲用玉米、饲用甜高粱、紫花苜蓿等高产饲料作物,实现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同步增效,有效增加饲草供给;二是大力推广冬闲田土种草,积极引导农户改变冬季田土闲置的习惯,利用冬闲田土,积极种植小黑麦、一年生黑麦草、光叶紫花苕、箭舌豌豆等饲草作物,保障冬春牧草供应,提高土地利用率;三是积极开展林下种草,建植疏林草地,以草养林,提高固土保水能力,扩充饲草数量。要大力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按照“提高适口性、提高营养价值、提高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的要求,指导农户适时收获、适时加工、科学贮藏,因地制宜应用糖化、盐化和熟化等措施处理秸秆。要积极鼓励种、养企业和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参与秸秆饲料收储、加工,进一步提高全区秸秆加工利用的比重和水平。要不断加大秸秆养畜技术投入,以推广玉米全株青贮为重点,争取在秸秆处理及贮存技术、秸秆高效利用技术、秸秆饲料生产技术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提高秸秆养畜的科技水平和利用效率。

5)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低。在毕节山区如何因地制宜地实现养殖规模化、标准化,以提高产量、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是乌蒙黑牛产业发展的一大推手。采取“项目补助购种、政府贴息贷款、企业自主经营”等方式引导和扶持养殖企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和能人大户创办能繁母牛养殖基地,以满足全区草地生态畜牧业持续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按照农业部对规模养殖提出的“六化”(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监管常态化)要求,制定建设标准,创新扶持发展机制,大力推进以标准化为基础、适度规模为主导、有效联结为纽带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标准化适度规模场”的发展模式,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进程,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以品种开发推广为手段、农户增收为目的,形成差异化、以品质为核心的肉牛产品。建立组织化、社会服务化的服务体系,实施乌蒙黑牛适度规模养殖。

6)疫病防治机制不健全。要确保毕节乌蒙黑牛产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疫病防治是重中之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疫法》和《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体系,认真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形成运转有效的疫情快速反应和扑灭机制,进一步提高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和处置能力,降低乌蒙黑牛发病率和死亡率。

7)屠宰设备简陋、肉产品深加工欠缺。一是屠宰设备极简陋,对乌蒙黑牛的综合加工利用能力差,浪费了不少有价值的部分。例如,有的屠宰场把牛血放掉,使本来可以提取牛血清蛋白等多种生化成分的原料白白浪费了。二是在牛肉产品深加工方面,未能形成牛肉产品的多元化,产品附加值低。多年来毕节牛肉主要是以未经处理的鲜肉、冷冻牛肉和熟食的形式进行销售,经过排酸熟化处理的冷鲜牛肉很少,产品未按部位和品质进行适当的分类、分级处理,这样既不能在价格上体现出牛肉品质差异,又不能为不同的消费群体提供合适的牛肉产品。

8)粪污无害化处理水平低。在粪污处理上要采用循环经济理念,支持地方企业进行牛粪等有机肥生产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同时,加大治理畜禽粪污的财政补贴。要充分认识畜禽粪污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把粪污整治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切实采取措施,加大治理力度。同时积极推进有机肥项目建设,实现生态、环保、清洁、友好型畜牧业生产,造福于社会。

9)销售渠道不畅,品牌建设力度不够。要拓展销售渠道,加强品牌建设,建立乌蒙黑牛大数据中心,从养殖、加工到销售建立可追溯系统,用互联网+牛肉进行网络平台销售,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新鲜”的牛肉产品。

3 毕节市乌蒙黑牛高效养殖模式探索

3.1 农户小型家庭农场能繁母牛养殖模式

利用毕节山区饲草丰富、气候优良的特点,采取放牧方式饲养乌蒙黑牛母牛,每户养殖5~20头,主要从事能繁母牛养殖和现代肉牛生产技术示范推广。按照“适度生产、统分结合”的发展思路和“能人领贤、示范带动、整村推进、滚动发展”的原则进行管理。走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模式。

3.2 “合作社+农户‘154’”精准扶贫养殖模式

针对各户的具体情况,进行技术和智力帮扶,推广皇竹草、青贮玉米种植,开展青黄贮饲料生产。开展乌蒙黑牛品质改良,进一步提高优质肉牛比例。开展肉牛育肥试验,提高肉牛养殖效果。建立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贫困户适度规模养殖乌蒙黑牛母牛的“合作社+农户‘154’”精准扶贫养殖模式(即1户农家养殖5头母牛,1年可得4头牛犊),养牛一年可获32 000元收入。

3.3 以贩促养、养贩结合养殖模式

以养殖专业合作社、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为重点,企业采用“公司+牛场+农户”的模式,联接农户,将优质乌蒙黑牛贩给农户饲养,并指导农户饲养,能走出一条集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路子。乌蒙黑牛养殖业的发展不仅能增加农户收入,也能使农户就地创业,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

3.4 规模化养殖企业+贫困农户的全产业链养殖模式

秉持“以龙头企业为牵动、以养殖大户为支撑、以合作组织为纽带、以品种改良为技术路线”,坚持“生产企业+育肥场+合作社”的模式,引领农民开拓致富,带动直接经济效益。自繁自育,保障肉源。通过以“公司+科研所+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建立“以场带户”的优质肉牛基地,开展适合毕节市养殖特点的高档肉牛组合“安威F1”杂交组合生产,推行“肉牛育肥与餐饮无缝直销模式”餐饮店,提高肉牛养殖附加值,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结合毕节市独有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生物资源,通过“资源整合、科技创新、品牌引领、共盟发展”的经营方针,打造以“醉九牛”系列肉牛产品,引领乌蒙黑牛走出大山,为社会提供健康优质肉牛产品及带动贫困农户脱贫增收。

猜你喜欢

毕节市毕节粪污
毕节市统筹推进项目实施 推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高质量发展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广州通过电商带货毕节农产品 累计销售136万元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毕节市旅游文化现状与创新发展研究
瑞雪兆丰年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寻味贵州——毕节
游洞——毕节织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