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小反刍兽疫综合防控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2019-02-25孙国华

养殖与饲料 2019年1期
关键词:羊小兽疫海安

孙国华

江苏省海安市白甸镇畜牧兽医站,江苏海安 226682

小反刍兽疫的病原是小反刍兽疫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内部包含麻疹病毒,小反刍兽疫病毒在自然条件下的抵抗能力不强,2 h内可失去活性,酸性或碱性条件下也无法存活。对于小反刍兽疫的预防最有效的方式是免疫接种,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十分必要,同时要推广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自海安市“羊小反刍兽疫综合防控技术的推广”项目的实施以来,4年来取得了重大进展,大大降低了小反刍兽疫的发病率,提高了养殖户的收入,对海安市养羊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1 羊小反刍兽疫流行病学特征

1.1 易感动物

绵羊和山羊都是该病的较易感羊群,其中山羊患病后表现的临床症状与绵羊相比较而言更加强烈。并且在自然条件下,仅有山羊和绵羊能够作为小反刍兽疫病毒的宿主,在野外环境中,野鹿和野猪等生物可能也会感染小反刍兽疫病毒,但通常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多表现为隐性感染。

1.2 传播

患病动物和隐性感染的宿主动物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患病动物通过粪便、唾液等将病毒排到体外,患病羊接触过的器具、料槽、饮水器等都能被病毒污染,健康羊只接触后患病。通常情况下,羊小反刍兽疫通过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

1.3 季节

羊小反刍兽疫的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任何时间都能够患病,且没有典型的高发期,养殖环境对疾病的发病率影响较大,寒冷干燥的环境发病率相对较高。

2 羊小反刍兽疫的临床症状

羊小反刍兽疫的潜伏期通常为4~5 d,时间长的可达21 d,大多患病羊表现为急性发病,体温在短时间内上升至42.5~43.6℃[1]。在患病羊发病初期,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食欲降低,随着病情的发展,症状越发严重,眼部有分泌物出现,同时伴随结膜炎的症状,鼻腔内也有浓稠的脓液,呈卡他性炎症,此时患病羊表现出呼吸困难的症状,胸部有明显的啰音,鼻腔内黏膜有溃疡面直至坏死。此外,患病羊还会表现出咳嗽、痢疾等临床症状。

3 羊小反刍兽疫的诊断

对羊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可以通过流行病学观察、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进行初步诊断,在诊断的过程中需要与羊传染性脓疱、羊口蹄疫等具有相似症状的疫病进行鉴别诊断,以防误诊带来更大的损失。要想进一步确诊羊小反刍兽疫,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采集患病羊鼻棉拭子、口棉拭子以及患病羊的肠胃黏膜、支气管淋巴等病变组织进行检测[2]。

4 羊小反刍兽疫的防控措施

4.1 加强饲养管理

有条件的养殖场应该始终采取“自养自繁”以及“全进全出”的科学养殖模式,此种养殖方法能够最大限度降低羊小反刍兽疫的发病率,禁止到疫区、受该病威胁区引进羊只或者购买饲料。封闭式管理,制定消毒防疫制度并严格执行,对羊舍内以及羊场环境进行定期消毒。此外,对于基层的防疫站,要加强对疫病防控的宣传,提高养殖户对疾病危害性的认识,以保障养殖的经济效益。

4.2 疫病控制

一旦发生羊小反刍兽疫疫情,养殖户要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及时隔离诊断,对于确诊的羊场,为了防止疫病扩散,应将患病羊扑杀,划定疫区、受威胁区,发布封锁令,同时做好疫情紧急处置,加强防控管理,防止疫情扩散。

4.3 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目前羊小反刍兽疫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各养殖场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制定免疫程序,并使用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免疫接种,选择质量合格的优质疫苗[3]。

4.4 做好疫病防控工作

《国家动物疫病防控规划》把羊小反刍兽疫定为外来动物疫病防控重点之一,因此,要加强对该病防控技术的研究,并且积极推广行之有效的小反刍兽疫防控技术,对于该病的治疗通常使用磺胺类、四环素等药物。

5 羊小反刍兽疫防控技术的推广

海安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和《国家小反刍兽疫应急预案》及有关规定,结合全市山羊发展状况和控制羊小反刍兽疫疫情的要求,组织实施“羊小反刍兽疫综合防控技术的推广”项目,迅速控制了小反刍兽疫疫情,为海安市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1 推广内容

1)制定应急预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和《国家小反刍兽疫应急预案》及有关规定,结合疫病疫情普查结果和羊小反刍兽疫流行病学分析,制定了小反刍兽疫应急预案,保证疫情发生时,能够及时发现病情,准确诊断,并快速进行扑杀,防止疫情继续扩散。扑杀对象包括疫点内所有的山羊和绵羊,并且对病死的、扑杀的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彻底消毒疫区,被小反刍兽疫病毒污染的工具、器具、饲料、饮水等都需要按照标准进行无害化处理。严格消毒车辆、出入人员等。设置疫区警示牌,建立疫区检疫消毒站,同时要禁止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进出,关闭屠宰场以及牛羊交易市场,禁止疫区内的动物流通到外界,同时对部分羊群进行必要的免疫,建立免疫隔离带,待所有患病羊全部扑杀以及无害化处理后21 d以上,并且未出现新疫情的情况下,可向上级申请解除封锁。

2)开展疫苗免疫相关试验,科学制定羊免疫程序。疫苗免疫是预防小反刍兽疫最有效的方式,免疫程序的确定应该以饲养羊群的品种、年龄、以及其他疫病的免疫程序为基础,进行疫苗相关试验,定期检测抗体,由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根据抗体检测结果及时调整防控方案。此外,疫苗免疫操作对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在接种前应该开展技术培训,保证技术人员能够掌握操作要点以及免疫反应的处置措施,建立免疫接种档案,详细记录免疫接种的时间、数量、疫苗生产厂家、疫苗批号、注射剂量、村级防疫员姓名等信息。

3)加强检疫。海安市成立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督查组,每季度或每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检查、考核,重点检查强制免疫的病种包括小反刍兽疫、口蹄疫的免疫情况,以保证免疫密度能够达到100%;禁止在疫区购入任何羊只,所有引进的羊只都要有检疫合格证明,并且在引进后隔离饲养观察后方可继续饲养。同时,建立规模化养殖场以及散养户养殖档案,确保每一只流通到市场的羊只都经检疫合格。

4)推广全进全出、自繁自养养殖模式。自繁自养能够最大限度将羊场内的发病率降到最低,在海安市的小反刍兽疫防控技术推广中,大力推广自繁自养、全进全出养殖技术,对积极发展基础母羊生产的养殖场给予补助,建立基础母羊群,保证育肥羔羊的供应。

5.2 推广成效

海安市自推广小反刍兽疫防控技术以来,4年累计推广使用羊小反刍兽疫疫苗416万头,疫苗使用率100%,平均抗体合格率87.48%,提高了育肥羊的成活率,降低了由于小反刍兽疫导致的养殖经济损失。同时,此项目的大力推广大大地促进了海安市养羊业的发展,提高了养殖户的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

6 小结

羊小反刍兽疫防控技术的推广离不开组织领导和政府的支持,同时要加强对疫病防控的宣传,提高养殖户的防控意识,开展疫病防控工作,人员保障也是关键点,需要各级工作人员统一组织领导,集中开展工作,对于部分小规模饲养的养殖户,其中的饲养管理不良,养殖防疫意识薄弱,防疫知识水平落后等问题要积极解决,促进养殖规范化、科学化,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对预防小反刍兽疫有积极的作用。小反刍兽疫防控技术项目的实施在疫情普查、疫情报告、疫情处置、疫苗接种、消毒、检疫、抗体监测等技术内容方面进行了研究,此项目的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猜你喜欢

羊小兽疫海安
羊小反刍兽疫病毒抗体检测试纸条研制成功
Child Vaccines and Autism
福建省海安橡胶有限公司
羊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和防控
羊小反刍兽疫的发生与综合防控
羊小反刍兽疫病的防治对策分析
北票市小反刍兽疫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与治疗防控措施
海安:联手开展“双随机”执法
小反刍兽疫病毒化学合成表位多肽对小鼠的免疫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