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主题式情境的“荒漠化的防治”教学设计

2019-02-23黄渊

考试周刊 2019年7期

摘 要:基于真实情境,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地理学习环境,是新课程所提出的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学习方式。本文以库布齐沙漠“曾水草丰茂——后黄沙迢迢——今绿意回绕”的治沙经历为主线,创设有关荒漠化的防治等核心知识学习的真实主题式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建构荒漠化防治的知识结构,并能从人地协调、绿富同兴的角度认识人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主题式情境教学;荒漠化防治;库布齐沙漠;绿富同兴

创新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是现行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主题式情境教学是培育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主题式情境教学是通过创设某一主题式情境,将地理知识融入教学情境中,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式情境展开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建构基于主题情境的知识结构的教学方法。主题式情境教学有助于夯实学生地理知识基础与基本理论,提高学生解释地理事物和现象、认识自然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本文以库布齐沙漠地区为例,创设基于主题式情境的“荒漠化的防治”教学设计。

一、 教学构思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其课程标准是:“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这要求学生通过探讨区域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及其综合治理措施,认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树立人地协调观念,从而促进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本節课涉及有关荒漠化的概念及其成因等核心知识,涉及众多地理要素在区域空间内的相互作用,对学生的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要求较高。基于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学习发展需要,依托于“库布齐沙漠地区荒漠化防治”主题式情境,设计了本课基于情境学习新知、运用新知探究情境的教学思路,其教学程序如图1所示:

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素养体现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曾水草丰茂 展示《诗经》所载历史时期关于库布齐沙漠地区水草丰茂的描述并呈现图片。提问:如上所示水草丰茂,绿茵冉冉之处名为库布齐沙漠是否“名不副实”?

基于问题,引入“库布齐沙漠荒漠化防治”主题情境,导入新课。观看图文资料,感受情境,自由交流。

基于情境学习新知:荒漠化概念后黄沙迢迢

呈现库布齐沙漠实景图。

提问:对比观察库布齐沙漠地区不同时期的景象,归纳其间变化。

结合学生描述,讲解荒漠化概念,从时空发展角度强调其动态性。

对比观察图片,描述库布齐沙漠地区的景象变化,结合教师讲解理解并归纳荒漠化概念,总结关键词。人地协调观:基于库布齐沙漠荒漠化的直观感知,学会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运用新知探究情境一:荒漠化成因

【过渡】有着“地球癌症”之称的荒漠化,是现今全球面临的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我国则面临着分布广、面积大的荒漠化问题。我国的西北地区则是荒漠化最为突出的地区。本课我们以我国第七大沙漠——库布齐沙漠地区为例,学习荒漠化的防治。

呈现库布齐沙漠位置、地形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探究:请同学们结合上述材料,归纳库布齐沙漠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并据此分析库布齐沙漠荒漠化成因。

(引导学生结合区域学习的方法从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鼓励学生间交流讨论)

总结归纳:评述学生的回答与分析,并从自然因素与人为角度归纳荒漠化成因。强调人为因素对荒漠化的重大影响。

阅读材料并结合荒漠化概念等所学知识,学会运用区域探究方法,从地形、气候、社会等方面思考,探究库布齐沙漠地区荒漠化成因。

结合教师讲解,总结归纳并认识到人为因素对荒漠化的重大影响。

区域认知:运用空间区域的特点认识库布齐沙漠地区区域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综合思维:运用综合的观点认知库布齐沙漠地区的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人地协调观: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运用新知探究情境二:荒漠化危害

荒漠化作为现今全球面临的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其巨大的危害严重影响着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播放库布齐沙漠沙害纪录片并呈现阅读材料。

探究:结合视频与阅读材料分析荒漠化的危害。

(引导学生结合材料,从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角度分析荒漠化危害,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

总结归纳:评述学生回答,归纳荒漠化危害。

结合图文材料,多视角综合分析、认识荒漠化的危害:荒漠化使得地表植被遭到破坏,荒漠化面积扩大、土壤盐碱化、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沙尘等环境污染问题。

综合思维:由荒漠化危害从区域综合角度认识到自然地理环境中各要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人地协调观: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后果。

运用新知探究情境三:荒漠化防治措施今绿意回绕 【过渡】面对如此危害,我们需要寻求防治之策,结合所学知识,走进库布齐,你能提出什么好的防治措施吗?

(鼓励学生自由讨论交流,运用地理语言积极表达观点)

探究:库布齐沙漠地区由曾水草丰茂后黄沙迢迢。这样巨大的“面貌变迁”为人类敲响了环保的警钟。正是如此,一代又一代的库布齐治沙人不懈努力,秉承着人进沙退的“库布齐精神”,在沙海中铺陈了一幅绿富同兴的美丽画卷,树立了全球治沙典范。请同学们阅读库布齐沙漠生态治理纪实材料,归纳荒漠化防治的措施。

总结归纳:评述学生回答,归纳荒漠化防治措施。

结合所学知识,尝试提出荒漠化防治措施。

结合库布奇沙漠生态治理经验,总结归纳荒漠化防治措施。

地理实践力: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荒漠化防治措施。

人地协调观:认识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和人地协调观。

课堂小结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总结归纳荒漠化防治相关知识,自主建构知识框架。

新知探究新情境:知识迁移应用 展示全球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非洲萨赫勒地区相关阅读材料。

布置任务,旨在为更多饱受荒漠化困扰的国家提供生态治理与荒漠化防治经验;请结合库布齐沙漠治沙经验,为非洲萨赫勒地区提出“点荒成绿”的荒漠化防治策略。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解决问题。

地理实践力:培养学生在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反思

学生在应对真实的、复杂的情境中的外在表现是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基于此,本文以我国治沙典范的库布齐沙漠地区为例,创设主题情境,引导学生在主题情境中主的自主学习、探究,助力学生从综合与区域空间视角掌握有关荒漠化的核心地理知识,学习荒漠化防治的措施,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和人地协调观念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但由于教学时间限制,关于我国西北地区相关荒漠化问题未能得到充分讨论,该问题在此后教学过程中需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黄渊,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