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血化痰通络法为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2019-02-23胡欢欢郑灵琳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脂联素活血炎性

胡欢欢 郑灵琳 张 挺

浙江省义乌市中医医院 浙江 义乌 322000

周围神经病变(DPN)是2型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病情发展至晚期可引起夏科氏关节、糖尿病足,是导致此类患者截肢的重要原因[1]。现代医学治疗不能满足个体化需求,导致部分患者治疗时效果非常有限,而中医药疗法在本病的治疗中有不错疗效,如詹根龙等[2]运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本病疗效显著,且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笔者于2015年7月至2018年1月,用中药活血化痰通络法治疗痰瘀阻络型DPN 8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将2015年7月至2018年1月因DPN于我院就诊且中医证型属于痰瘀阻络型的患者纳入研究,共80例,随机数据表法分组,均经知情同意且报医学伦理会审核。对照组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42~71岁,平均58.46±8.37岁;DPN病程1~7年,平均2.82±0.63年;体重指数23.74±1.62kg/m2。观察组40例,男性23例,女17例;年龄40~72岁,平均59.02±8.74岁;病程1~8年,平均3.01±0.71年;体重指数23.87±1.39kg/m2。两组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诊断标准:患者存在糖尿病病史,随机检测血糖11.1mmol/L以上或空腹血糖(FBG)不低于7.0mmol/L。肌电图可提示主侧下肢的MNCV<45m/s,SNCV<40m/s[3]。符合以下内容中的1项即可确诊:①振动觉减弱;②查体提示踝反射降低;③肢体肌萎缩无力,存在麻木,针刺样、烧灼样、闪电样疼痛,感觉障碍,多为对称性发作。

1.3 纳入标准:①DPN患者中医辨证为痰瘀阻络型[4]者;②近期接受过其他治疗药物者。

1.4 排除标准:①继发性糖尿病者;②合并感染、营养障碍等疾病者;③肝肾功能障碍者;④过敏体质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以降血糖治疗为基础,与糖尿病饮食,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指导患者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降血糖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物及胰岛素干预,根据血糖控制情况调整用药。维生素B6、B1口服,0.1g/次,维生素B12注射液肌注,250μg/次,均为1次/天。刺痛明显则可予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类药物抗炎镇痛。联合甲钴胺片[卫材(中国)制药,0.5mg/片,批号20150913,20160824]口服,0.5mg/次,3次/天。

2.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活血化痰通络中药口服治疗。基本方:生地黄、云茯苓、丹参、法半夏、竹茹、赤芍各15g,川芎、陈皮、当归、桃仁、红花、白芥子各10g,甘草5g。入院第1天开始使用,日1剂,2次/天。

两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①血糖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情况,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情况,ELISA法测定;③神经功能:比较两组腓总神经、胫后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恢复情况,神经电生理检测仪由意大利百胜公司提供;④比较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脂联素改善情况,ELISA法测定,脂联素试剂盒由上海朗顿生物公司提供,其余指标均由检验科统一完成并采购试剂盒;⑤临床疗效:显效:治疗后患者下肢疼痛、麻木感减轻,感觉障碍消失或已获得明显改善,肌电图检查提示神经传导速度提高幅度不低于10%;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提高幅度5%以上,但小于10%;无效:患者症状体征未改善[5]。

3.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分析,采用双侧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均用±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疗效用卡方检验。

3.3 治疗结果:分述如下。

3.3.1 两组治疗前后FBG和餐后2h血糖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血糖比较(-x±s,mmol/L)

3.3.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比较:治疗后,两组腓总神经、胫后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均升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升高更为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神经功能比较(xˉ± s,m/s)

3.3.3 两组治疗前后TNF-α、IL-6和脂联素的水平比较:治疗后两组IL-6、TNF-α等炎性指标降低,脂联素升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更为明显(P<0.05)。见表3。

表3 两组炎性因子及脂联素比较(xˉ±s)

3.3.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4 讨论

糖尿病久治不愈常合并DPN等并发症,国外研究提示中晚期糖尿病患者中DPN的发病率可高达47%~90%,国内有研究发现其高达85%,并且随着患者病程及年龄增大逐渐升高[6]。DPN与炎性因子水平异常升高相关,TNF-α是机体内关键的促炎性因子,主要由巨噬活化淋巴细胞产生,可提高环氧合酶-2活性,加重炎症反应,并促使氧自由基大量合成,进而引起神经纤维受损;IL-6可刺激IL-8等其他炎性因子大量分泌,在全身炎症网络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升幅与炎症反应严重程度呈现正相关[7]。脂联素是一种特异性蛋白质,由脂肪细胞分泌,可调节糖脂代谢,促进脂肪酸氧化,减轻血管内皮损伤,降低机体低度炎症反应,抑制巨噬细胞转化为泡沫细胞,与DPN的发生发展均关系密切。研究表明,高水平TNF-α及血清低水平脂联素共同介导炎性级联反应,促使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在病灶处大量聚集,影响细胞能量代谢,引起神经纤维脱髓鞘、轴索变性。洪兵[8]认为以TNF-α为代表的促炎性因子在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患者TNF-α及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脂联素则更低,随着治疗的进行,两组患者TNF-α明显降低,进而提出TNF-α、脂联素是DPN发病的重要因素。

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消渴病日久不愈所致,消渴病多由饮食不节、嗜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之品损伤脾胃,燥热内生,导致阴液亏虚。阴液亏虚不能制约阳气,故而虚热内生;热邪耗伤阴液,加重阴液损伤的同时可引起血液粘稠,影响气血运行,形成瘀血;脾胃损伤则可影响全身津液输布,痰浊内生,加之燥热不去可炼液成痰,最终形成痰瘀困阻的局面。治疗当以活血化痰通络法。基本方中生地黄凉血止血,养阴生津;白芥子善于治疗各类痰浊困阻型疾病,具有化痰散结功效;云茯苓、陈皮、法半夏共奏燥湿化痰功效,促进脾运恢复;竹茹清热化痰,清解痰热;赤芍凉血散瘀,清解血分热邪;川芎、桃仁、红花、丹参气血同调,促进瘀血消散;甘草调和药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不但血糖水平下降明显,对血清脂联素、TNF-α、IL-6等指标的改善也颇为显著,且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综上,笔者认为活血化痰通络法联合甲钴胺片治疗DPN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5 参考文献

[1]李冬玲,李远,陈燕铭.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和阿卡波糖治疗磺脲类药物治疗失败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3):423-427.

[2]詹根龙,郑云华.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5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7,52(2):104.

[3]范国洽,郝慧斌,杨昱,等.2013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43(10):92-94.

[4]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防治指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2):119-121.

[5]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33-239.

[6]何丰华,李秋梅,刘毓姿,等.中药复元活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7):53-57.

[7]冯峰,邹庆玲.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8):2009-2013.

[8]洪兵,陈丽娟,殷学超,等.中药足浴结合前列地尔注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清脂联素、IL-6及TNF-α水平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12):2891-2894.

猜你喜欢

脂联素活血炎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脂联素生物学与消化系统肿瘤
自噬与脂联素诱导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关系
脂联素、瘦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IgA肾病伴新月体形成的疗效及对脂联素的影响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活血舒筋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活血化痰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