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苏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粘膜TFF2、NF-κB表达的影响

2019-02-23潘俊娣周桃梅傅丽霞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萎缩性胃炎颗粒

潘俊娣 叶 斌 周桃梅 傅丽霞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一种由多种致病因素导致的胃黏膜慢性炎症病变,其病理特征为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性改变,伴发的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被公认为胃癌的癌前疾病[1]。研究发现,80%以上胃癌患者曾经历CAG病程[2]。西医治疗CAG的方法包括: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Hp)感染及针对食欲减低、上腹痛、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的对症治疗,而中医药治疗CAG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3]。本研究观察胃苏颗粒治疗CAG的临床效果,并检测胃黏膜三叶因子2(Trefoil factor2,TFF2)、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表达水平,探讨胃苏颗粒治疗CAG的作用机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诊治的CAG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本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18~70岁,性别不限;(2)所有患者均符合CAG诊断标准[4-5];(3)入组前未使用治疗萎缩性胃炎相关药物。排除标准:(1)合并消化性溃疡、消化道肿瘤者;(2)合并其他系统严重原发病、恶性肿瘤者;(3)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及药物过敏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Hp阳性者均口服雷贝拉唑胶囊10mg,克拉霉素片0.5g,左氧氟沙星胶囊0.2g,2次/天,共 7天。7天后,对照组予替普瑞酮口服[规格:50mg/粒;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3110574],每次 50mg,3 次/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胃苏颗粒(规格:5g/袋;扬子江药业有限公司;批号 13120482),每次 5g,3次/天。两组疗程均为 12周,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取胃窦部两处,胃角、胃体大小弯各1处组织病理检查。

2.2 观察指标

2.2.1 临床症状评分 参考文献[6]对腹胀、腹痛、嗳气、纳差、恶心呕吐、嘈杂、反酸进行评分。评分标准:0分:无症状;1分:症状偶发;2分:症状频发且影响生活,但经药物治疗后缓解;3分:症状难以忍受且严重影响生活,经药物治疗后无缓解。分度标准:轻度:总分1~3分;中度:总分4~7分;重度:总分≥8分。

2.2.2 病理学评分 参考文献[7]对胃黏膜炎性反应、活动度、萎缩、肠上皮化生及异性增生进行评分。评分标准:0分:无病变;1分:病变范围小于1/3胃黏膜;2分:病变范围介于1/3至2/3胃黏膜之间;3分:病变范围大于2/3胃黏膜。分度标准:轻度:总分1~3分,中度:总分4~7分,重度:总分≥8分。

2.2.3 检测胃黏膜TFF2、NF-κB表达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Reaction,RT-PCR)检测胃黏膜中TFF2、NF-κB mRNA的表达水平:取适量胃黏膜制成组织匀浆,采用Trizol法提取总RNA,将获得的RNA反转录为cDNA,将cDNA作为模板,滴加目标基因引物,在荧光PCR仪中扩增。最后,将PCR产物在琼脂糖凝胶中电泳,采用溴化乙锭染色,使用图像分析仪检测条带吸光度,并行定量分析。以上操作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龄(42.64±10.15)岁,平均病程(5.28±3.17)年,胃黏膜萎缩病变程度[4]:轻度11例,中度21例,重度15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42.97±10.16)岁,平均病程(5.25±3.16)年,胃黏膜萎缩病变程度:轻度16例,中度20例,重度1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分,±s)

表1 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对照组:替普瑞酮;观察组:替普瑞酮+胃苏颗粒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50 50治疗前12.35±3.41 12.36±3.39治疗后2.37±1.01*△6.58±1.06*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黏膜病理学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胃黏膜病理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胃黏膜病理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黏膜TFF2、NF-κB表达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胃黏膜TFF2、NF-κB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黏膜TFF2 mRNA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胃黏膜NF-κB mRNA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TFF2、NF-κB表达比较(±s)

表3 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TFF2、NF-κB表达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TFF2:三叶因子 2;NF-κB:核转录因子-κB;对照组:替普瑞酮;观察组:替普瑞酮+胃苏颗粒

组别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例数50 TFF2NF-κB 0.37±0.04 1.12±0.09*△18.05±4.28 7.82±1.92*△50 0.36±0.04 0.78±0.06*18.07±4.31 11.56±3.78*

3 讨论

CAG的发病机制复杂,迄今为止尚未完全明了。Hp感染被认为是关键的致病因素,根除Hp可有效抑制CAG患者胃黏膜的活动性炎症,延缓或阻止胃黏膜萎缩的发展。但是,胃黏膜萎缩、肠化是否可逆转尚无定论[8]。中医药治疗CAG有明显优势,甚至可逆转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9]。胃苏颗粒由紫苏梗、陈皮及香附等组成。紫苏梗开郁和胃;陈皮理气健脾;香附疏肝解郁;枳壳行气开窍;香橼、佛手理气和中;鸡内金、槟榔消食健胃。组方具有疏肝和胃、消胀止痛的功效[10]。研究显示,胃苏颗粒可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促进胃动力[11]。胃苏颗粒可能通过调控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EGF)、一氧化氮(NO)、白介素 32(IL-32)、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水平以减轻炎性损伤,保护胃黏膜[12]。替普瑞酮是临床常用的胃黏膜保护剂,广泛用于各种胃黏膜病变[13]。

TFF2是一种胃窦黏膜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TFF2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中呈进行性减低,提示TFF2是一种胃黏膜保护和修复因子。研究发现,TFF2可促进胃黏膜糖蛋白分泌及生成具有黏膜保护作用的复合物;可促进黏膜上皮细胞向黏膜破损部位移行[14-15]。NF-κB作为多向性转录调节的因子,在正常胃黏膜、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呈逐步增强[16]。NF-kB可调控炎症反应各阶段的一系列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在炎症反应、肿瘤的发生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7]。

表2 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病理学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病理学评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对照组:替普瑞酮;观察组:替普瑞酮+胃苏颗粒

组别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例数50 50炎性反应2.68±0.07 0.79±0.04*△2.67±0.07 1.13±0.05*活动性2.57±0.06 0.76±0.04*△2.56±0.06 1.15±0.05*萎缩2.42±0.06 0.95±0.05*△2.40±0.06 1.17±0.05*肠上皮化生2.48±0.06 0.91±0.05*△2.47±0.06 1.16±0.05*异型增生2.21±0.06 0.85±0.05*△2.23±0.06 1.02±0.05*

本研究结果显示,替普瑞酮联合胃苏颗粒可显著改善CAG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胃黏膜病理学情况,提高胃黏膜TFF2 mRNA表达水平(P<0.05),降低胃黏膜 NF-κB mRNA 表达水平(P<0.05),推测胃苏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胃黏膜TFF2、下调胃黏膜NF-κB的表达有关。但由于研究样本偏少、随访时间较短,相关结果尚需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萎缩性胃炎颗粒
中药治疗猪慢性胃炎病的研究
管式太阳能集热器的颗粒换热模拟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ianyi granules (免疫Ⅱ颗粒) for reversal of immune nonresponse following antiretroviral therapy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a randomized,double-blind,multi-center,placebo-controlled trial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基于近场散射的颗粒粒径分布测量
镇咳宁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加味异功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