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伍尔夫小说《到灯塔去》中的精神隐喻

2019-02-22贾晶晶

宿州学院学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拉姆齐伍尔夫灯塔

贾晶晶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1 问题的提出

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生先后经历了多次精神崩溃,每一次都对她的身心造成了极为严重的伤害,但每一次她又都奇迹般地重新恢复健康,并以更加顽强、热情的人生态度进行文学创作。小说《到灯塔去》创作期间伍尔夫就曾反复头痛,但她不但没有被打倒,反而爆发出越来越旺盛的创作热情。这种蓬勃的生命力既外化为伍尔夫作为作家独特的个人魅力,更内化为其作品中不可忽视的精神力量。创作于1927年的长篇小说《到灯塔去》是伍尔夫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小说分三个部分对拉姆齐一家历经十年终于抵达灯塔的故事进行了详尽描述,从十年前想去未去到十年后终于成行,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灯塔”意象和“到灯塔去”的行为本身早已不是简单的目的和结果,其中暗含了伍尔夫本人对于成长、人生和人性的诸多深刻思考,蕴含着昂扬的精神力量。

2 确定与不确定

小说的书名“到灯塔去”本身似乎就表明了拉姆齐一家的目标,祈使句式更是将这一目标明确化,一切都是必然。但拉姆齐一家十口却只有三人最终到达灯塔,且前后历经十年,到灯塔去的简单行为遭遇了种种的不确定,直至最终抵达确定的结果,小说围绕灯塔展开的普通人的生活充满了种种意味深长的隐喻。

到灯塔去对拉姆齐一家来说似乎是一个非常确定的指向,故事的开头年仅六岁的詹姆斯·拉姆齐心心念念要去灯塔,女主人拉姆齐夫人也在为去灯塔做着细致周到的准备,“如果今夜能织完……她就要把这双袜子送给灯塔守护人,给他的小儿子穿。”[1]3平静编织袜子的拉姆齐夫人的这段心理独白既暗示着去灯塔早已是个准备了许久的计划,也将明天就能去灯塔的可能推到了极限,让人不由产生和年幼的詹姆斯一样的感受:“似乎已经说定,这次远足是十拿九稳的了,他许多许多年来一直向往的好事,经过一夜黑暗和一个白天的航行,就可以得到了。”[1]1但是,习惯不按常理出牌的伍尔夫果然没有让大家失望,当拉姆齐先生“无意中”说出“明天天气不会好”[1]2的那句让人感到无比失望的话时,到灯塔去就成了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未知的目标。

灯塔是一个很特别的目的地,从表面上看“灰白色的灯塔”充满了确定性,但实际上它却始终“若隐若现”,很难真正抵达。首先,灯塔并非近在咫尺,它和拉姆齐一家之间横亘着辽阔的大海,遥远的距离和极易受天气条件影响的特殊性注定了“到灯塔去”也许只是一个充满了变数的美好承诺。伍尔夫在将灯塔变成远方的同时,就已经暗含了不易实现的种种可能。其次,拉姆齐一家真正对去灯塔充满热切盼望的只有家中最小的孩子詹姆斯·拉姆齐,伍尔夫对詹姆斯六岁孩子的身份设定本身就充满了不确定性。从孩子的视角来看,去灯塔是一场让人雀跃的探险,是和熟悉的家完全不同的去处,更是母亲对他的一个郑重承诺。孩子单纯的期待,使得灯塔更像是远方的一处充满神秘的圣地,去灯塔的行为本身已经充满了庄严的仪式感。但是孩子单纯的期待更像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要想到达灯塔还需要更多实际的行动,显然仅凭六岁的詹姆斯本人是根本无法完成的。再次,詹姆斯最大的支持者就是拉姆齐夫人,她深爱他的儿子,并理解他的渴望。她以实际行动做着去灯塔的准备,并对可能糟糕的天气保持了一贯的乐观态度,但是拉姆齐夫人的性格本身已经为去灯塔的不确定性埋下了伏笔。作为“房中天使”[2]的拉姆齐夫人善良感性,对丈夫本能地崇拜和依赖,所以当拉姆齐先生作出明天天气不会好的理性判断时,拉姆齐夫人立刻变得焦虑,虽然她竭尽全力往好的方面去想并不断对詹姆斯进行言语慰藉,但那更像是一种精神和形式上的自我安慰,并未产生任何实际作用。到灯塔去不仅仅需要物质上的充裕,更需要精神上绝对的坚定执着,而在拉姆齐夫人身上,我们似乎看不到这一点。拉姆齐夫人性格中温柔、感性、软弱的一面造成了去灯塔的第三个不确定性,伍尔夫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在现实生活中实现“感性和理性高度统一”[3]的渴望。

一个确定的目标和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使得到灯塔去这个简单的故事曲折而生动,不可抗拒的自然之力、充满矛盾的复杂的人性和伍尔夫精心设计的各种偶然同时登场,既提升了到灯塔去的难度,更为最终抵达灯塔提供了合理的注解。作为作家的伍尔夫是一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4],她对人生从不做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思考,她把众多不确定的可能隐藏在确定的表面背后,仿佛同读者玩“捉迷藏”的游戏,她吸引的是对细节感兴趣的读者,惟有反复阅读、用心体会,才能发现作品中深藏的玄机。

3 对抗与和解

小说延续了伍尔夫一贯创作的特点,故事情节异常简单,叙述语调安静平缓,但仔细阅读却会发现隐藏在作者平静语气下的跌宕起伏。到灯塔去的简单行为背后是伍尔夫对于人物关系变化的深刻把握,伍尔夫通过从对抗到和解的变化描写,向我们展示了她对于成长这个永恒命题的深刻认知。

小说中最大的对抗来自拉姆齐父子,因为过于理性的思考方式和简单粗暴的沟通方式,拉姆齐先生一直与他八个子女的关系紧张,他“只要一露面,就会在他孩子们的心中激起强烈的情绪。”[1]2文中虽未爆发直接的冲突,却有一段让人印象深刻的描写:“可是,明天天气不会好。”[1]2“拉姆齐先生站在那里,瘦得像一把刀,咧着嘴巴露出讥笑”[1]2,他“打碎了儿子的梦想”[1]2。在那一刻,詹姆斯·拉姆齐真想拿起“斧子、火钳,或者任何一件武器把父亲的胸膛捅开一个窟窿。”[1]2拉姆齐父子间的极端激烈的对抗关系既是伍尔夫与父亲关系的投射,更是幼年单纯的詹姆斯和中年现实的拉姆齐先生之间不可避免的必然冲突——拉姆齐先生异常理性,他认为说出实话有益于孩子的成长,却忽视了孩子对于现实的接受能力。十年之后,曾经讥笑妻儿的拉姆齐先生不仅“强迫”儿子詹姆斯和女儿卡姆与他同去灯塔,而且还对掌舵的詹姆斯说出“干得漂亮”[1]239的由衷赞美,父子之间的和解其实最终是成长带来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每个人都在成长,衰老的父亲和长大的儿子不管曾经怎样互相伤害,最终还是实现了短暂的相互理解——当然,这其中也隐喻了伍尔夫同自己童年伤痛和解的美好愿望。

相比较而言,拉姆齐夫妇之间的对抗则显得柔和得多。感性的拉姆齐夫人和理性的丈夫在很多方面都不一样,拉姆齐夫人温柔、热情、善良,她崇拜且包容着自己的丈夫,很少认真思考过自己的真实需要,而拉姆齐先生则在妻子的无限忍让下愈加暴躁、自大、自私。他极少考虑拉姆齐夫人的情感需要,一面像个孩子不断索要妻子的温和态度,一面又像个暴君经常以折磨妻子(主要是情感上)为乐;拉姆齐夫人简单、感性,她会因为路边的广告和突然看见的风景而情不自禁地开心,而拉姆齐先生的快乐却非常奢侈,对他而言在写作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才值得他喜悦。这对个性迥异的夫妻的相处模式表面上是伍尔夫所处时代夫妻共处的正常形态,但平静的夫妻关系下却隐藏着不易察觉的对抗,甚至随时可能爆发意想不到的冲突。拉姆齐夫人虽然似乎从未公开对抗过拉姆齐先生,但仔细琢磨小说的很多细节描写却可以看见拉姆齐夫人不动声色的反抗。当拉姆齐先生又一次粗暴地一口断定“明天别想去成灯塔”[1]35的时候,拉姆齐夫人突然反问,“你怎么知道?风向是经常改变的。”[1]35拉姆齐夫人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引发了拉姆齐先生的暴怒。虽然明知结果,但拉姆齐夫人还是做了,有理由相信她的反抗是长久压抑后的一次“小”爆发。在伍尔夫看来,即使是最好脾气的女性也会偶尔“表现真实的自我”[5]。沿着这个思路往下探寻,可以想象如果拉姆齐夫人没有意外去世的话,夫妻二人的这种相处模式可能会一直延续下去,期间会伴随着不时地小反抗或是长久沉默地独处,但是伍尔夫却安排了拉姆齐夫人的离世,二人隐晦的冲突戛然而止,却意外达到了长久的和解。理性的拉姆齐先生最终成为去灯塔的带领者暗含着他对于拉姆齐夫人感性思考方式的部分接受,伍尔夫通过这种奇妙的隐喻暗示夫妻二人在冥冥之中达成的最终的和解。

伍尔夫在小说中精心设计的或明或暗的对抗与和解,蕴含着她对成长这一永恒命题的深刻思考,因为人们的个性、年龄、认知等的不同,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冲突不可避免,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最终会实现外在和内在的和解。

4 失去与得到

小说的第二部分画风突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拉姆齐夫人、普鲁·拉姆齐、安德鲁·拉姆齐三人相继离世,詹姆斯·拉姆齐幼年时对于到灯塔去的热切渴望,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模糊成远方的一盏忽明忽暗的“灯”——灯塔成为拉姆齐一家似乎永远也不可能实现的遥远梦想。而让人意外的是,也许正是因为失去的太多,所以必须做出改变才能重新走上正轨,于是在经历接连失去亲人的伤痛之后,拉姆齐一家非但没有垮掉,反而获得了新的成长。没有了拉姆齐夫人,拉姆齐先生还是亲手准备好了送给灯塔守护人的礼物,并毅然决定带着并不情愿的儿女前往灯塔,这种让人匪夷所思的变化,是伍尔夫对我们的暗示,拉姆齐先生在古稀之年的这次远行,绝不仅是为了完成十年前那场未竟的行为,更是对拉姆齐夫人灵魂的告慰——拉姆齐夫人已经成为永恒的精神存在,继续温暖着拉姆齐一家——痛苦以另一种形式使他们得到了新的收获,伍尔夫借此再一次表达了她对理性与感性完美融合的渴望。

在小说的结尾,当成年后的詹姆斯·拉姆齐最终到达灯塔,却失望地发现“这么多年隔着海湾相望的灯塔,原来就是这样,一座孤塔僵直地站立在光秃秃的岩石上。”[1]235它远没有远眺时的美好,他蓦地生出不过如此的失望感受。灯塔在每个人的心中失去了原有的神秘,却让我们得到了真切的领悟:原来指引我们的从来不是灯塔,而是我们内心的信念,正如小说开篇所写:“在那块传说中的土地上,我们最美好的希望成为泡影,我们脆弱的帆船被沉沉的黑暗淹没。”[1]3可是到灯塔去的意义也在于此,伍尔夫借拉姆齐先生的心理感受说出了她想告诉我们的话:“我们要最终到达那里,最关键的是需要有勇气、真理和承受力。”[1]3

十年不长不短,但对拉姆齐一家的每一个人来说却是意味深长的。年幼的詹姆斯早已成年并担当起掌舵去灯塔的重任,在失去童年失去亲人之后,他反而实现了自我的真正的成长。幼年的灯塔在詹姆斯的眼中是“一座朦朦胧胧的银灰色的宝塔,它有一只黄色的眼睛,每到傍晚就突然睁开,放出柔和的光”[1]216,任何要阻挡他去灯塔的人和事都会成为他的敌人。而十年后当他驾船靠近灯塔时,“我们注定要沉没”[1]235的腔调却和他曾经厌恶的父亲如出一辙,我们终将成为我们曾经讨厌的人在伍尔夫看来无疑是一场通往成熟必经的道路,在失去可爱和单纯的同时我们意外地收获了深刻的成长。

伍尔夫在《到灯塔去》中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种种得与失之间的思考,在她看来,一切的人与事都无法摆脱失去的必然,这是成长过程中必经的痛苦,但是痛苦是有价值的,失去之后得到的惊喜才是我们人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5 外在与内在

伍尔夫笔下的人物性格从不简单,小说《到灯塔去》中的主人公拉姆齐夫妇的性格更加多面化。表面上他们代表了维多利亚时代最普通的夫妻关系,女弱男强却相处和谐,但实际上拉姆齐夫妇二人的性格和关系却并非表面上那般,而是和谐中“总掺杂着某种不协调的东西”[1]32,种种复杂性的背后是伍尔夫对于人性的敏锐感知和两性关系的深刻思考。

拉姆齐夫人是英国传统女性的典型代表,她单纯、感性,容易被生活中简单的快乐感动,以照顾家庭和支持丈夫的事业为己任。在男性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维多利亚时代,拉姆齐夫人似乎总是让自己处于丈夫的“光环”之下,她无比尊敬拉姆齐先生并相信他说的话,即使有些话会让她觉得不适;她习惯性地满足并无限包容丈夫的需要,不允许自己怀疑丈夫的判断;她甚至会经常性地矮化自己,认为女人就应该仰视丈夫,“连给他系鞋带都不配”;她“自恃有能力环绕和呵护别人”[1]43,以致把自己的“一切都慷慨地给了出去”[1]43,“却没有给自己剩下半点躯壳以便认清自己”[1]43。拉姆齐夫人在家人和朋友面前总是温柔、慈爱,闪烁着母性的光芒。而拉姆齐先生则处于跷跷板的另一边,他是绝对理性的代表。他的“目光如鹰隼一般敏锐”[1]81,思想“像字母一样从A排到Z”[1]140,生活对他而言就是不断追求从A到Z的结果,其他一切都毫无意义;他从“不放纵任何幻觉、不沉湎任何遐想”[1]50,他总是在孤独中保持警惕,似乎谁也无法真正走进他的世界;他总是能够从工作中寻求安慰,即使从A到Z的过程如此艰难,他仍然勇敢前进,直到最后一刻,即使死也要站着死去;在他看来表达情感不重要,事实才重要,所以拉姆齐先生关心事业远胜一切,加上拉姆齐夫人几乎无条件地迎合、满足,他的脾气越来越坏,经常给人冷峻、喜怒无常和虚伪的印象。

然而探究冰山水面以下的部分更为重要,拉姆齐夫妇表面性格的背后才真正隐藏着他们的内心诉求。拉姆齐夫人的内心绝不软弱,她的温柔和顺从从来不是单纯的妥协和给予,而是为了“获得自我满足”[1]47,拉姆齐夫人内心真正的渴望是掌握关系的控制权。她认为“怀抱婴儿的时候,她是最幸福的。”[1]68在她和拉姆齐先生的相处模式中,拉姆齐夫人作为女性的美丽和温柔更像是一种手段,“她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她美貌的火炬”[1]47,她无限包容拉姆齐先生,对他产生深深的怜悯之情,她“煞费苦心地想感化别人”[1]67,“通过自己的希望给每个人施加魔法”[1]117,享受“支配别人、干涉别人、让别人按她的意愿办事”[1]66的快乐。拉姆齐夫人并非表面上看起来那样柔弱,她的内心无比强大,她早已认清生活的艰难,自然也更明白希望的力量。伍尔夫借拉姆齐夫人性格深处的这一特点表达了她对于女性精神力量的赞美。而拉姆齐先生则刚好相反,他看上去坚毅勇敢,实际上却有些软弱。他坚持理性的思考方式,却会陷入自我怀疑的困境,作为一个哲学教师,他甚至会犯贬损莎士比亚和抬举电梯工人的低级错误;他害怕面对自己的感觉,不敢正视自己偶尔的脆弱;他“总是需要听到赞美”[1]51,会像个孩子一样渴望拉姆齐夫人的宽慰。在夫妻二人的相处中,拉姆齐夫人更像是一座精神意义上的灯塔,她持续不断地发出光和热。伍尔夫在拉姆齐夫人的形象中加入了自己对于母性力量的认知,在她看来,女性的坚韧勇敢是不可忽视的巨大精神力量。伍尔夫在小说《到灯塔去》中对截然相反的事物间的转换进行了自己的思考,她对“生命价值和人生本真意义”[6]的探索显示了她对人类完美精神世界的追求。

6 结 语

作家伍尔夫戏剧化的人生经历和敏锐的感受力使她对人生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深刻体验,她的作品中往往都是用“平淡无奇的事实承载着情感的重量”[7],不同于传统作家的伍尔夫在小说《到灯塔去》中既展现了女性细腻敏感的洞察力和独特视角,也向我们展示了散发着人性光芒的强大精神力量。从平凡琐碎的微小日常生活入手直抵认识人生的“宏大主题”[8],伍尔夫式的精神隐喻充满了哲学思考——她为我们建造了一座灯塔,一座通往希望的灯塔,它是拉姆齐一家人的希望,也是人们的希望。

猜你喜欢

拉姆齐伍尔夫灯塔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伦敦风景》中的情景交融
《到灯塔去》中拉姆齐夫人形象分析
我心中的灯塔
“侵略”照片
引航的灯塔,始终在线
灯塔看守人(节选)
To the Light House—A Journey of Life from Moments to Eternity
灯塔
与伍尔夫相遇
大厨戈登·拉姆齐教你做牛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