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之构建

2019-02-22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工程

张 臻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宁波 315200)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产业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在此形势下,要促进我国科技水平的发展及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必须重视高等院校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我国在2020年要完成国家的工业转型,从一个传统工业型国家转变为一个创新型工业国家,我国高等院校必须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是我国转为创新型国家的根本。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转型期,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极大,工程型应用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

一、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性

(一)要重点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

重点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等院校实现特色创新的根本,在这种新的教育模式中,我国最近几年先后建设了171 所本科院校,这么多新建的院校中一部分是从原来的工程专科院校改建而来的。当这些学校升为本科院校之后,也面临着改革发展的抉择:其一就是学校的发展形式;其二就是人才培养的标准。我们普遍认为重点培养工程技术型人才,可以促进学校特色教学的发展,基于此还能够在众多高校改革中寻找出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二)高校发展普遍出现了同型异质的结构

高校所出现的同型异质发展模式,主要是为了适应国际化高等教育的“结构及形式多样化”的发展特点,其国际化教育结构的发展主要是面向大众化、国际化、社会人才需求多样化,从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形势来看,高等院校对本科阶段的教学内容及人才培养、规格等,依旧采用的是大众化的教学要求,这很明显不适应新时期教育的发展,更不能适应国际高等教育工程提倡的 “结构与形式多样化”教育新模式。美国、德国等国家的教育部门非常重视学生的技术应用,也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我国的本科教育更需要这种新理念的融入,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走上国际舞台的标志。

(三)技术开发人才与应用型人才不再属于技术人才范畴

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新的理解。对于技术而言,特别是应用型的技术是科学发现的基础,这也促使新产品的不断产生。为了更好的适应这种新的形势,技术工作有了明确的任务安排,研究重点有技术科学与新技术,或主要研究技术的开发及应用。这也使得研究技术开发及应用的人才不再属于技术人才范畴,高等院校也应该制定出培养这种人才的方案。

(四)本科教育一般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对于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来讲,它主要是按照学校的职能来划分,从我国目前的教育发展来看,这是一种新理念教育模式。可是依据工程教育本科的人才培养标准来看,无论是国家重点大学还是一般大学,都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这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基础,但它们之间的人才培养及培养方向有着一定的差别。工程应用型本科主要针对对象是工程技术的教育,工程研究型的学校及办学历史较长的学校目前已经拥有硕士点、博士点,这些主要面向的是工程科学教育。换言之,人才培养的方向逐渐向工程技术类转变,从而也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技术应用”技能,因为这些也是本科人才重点培养的要求。

二、我国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来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理论知识的教学、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存在着严重的比例不平衡。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叠加讲述和灌输,致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较弱;二是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分配不科学。以往的教学中学校只是重视老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理论课程的增多,减少了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这样学校很难培养出应用型人才;三是教研水平停滞不前,科研项目受到影响。教研水平的停滞不前主要是因为老师投入的研究时间过少,因此教育科研水平的整体发展有待提升;四是老师的理论知识及教学经验比较丰富,而工程实践经验极其匮乏,不善于利用工程中的问题来解决课堂的教学,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工程实践技能的培养,从而也会影响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五是工程应用本科人才培养和社会人才需要存在矛盾。高等院校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封闭式的教育,而没有与社会先进技术相同步,学生在学校所学习的技术技能不是最前沿的。基于此,高等院校的产学研项目有待需要完善。

三、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更新人才培养理念

高等院校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首先要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解决好两个问题:“培养人才的标准是什么”“学校怎样可以培养出高素质人才”。一个好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有着促进作用,同时也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基础。高等院校的工程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社会实践能力,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职业技能、通过系统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同时高等院校还要塑造学生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水平,这样才能适应当前的工程应用型教育新模式。培养学生的大项目理念,从而使得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工程人才成为社会的所需之才。依据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标准及其工程项目的教育思想,再结合学校自身的发展模式,以社会实际工作为方向、以实际工程及开展项目为形式、以培养学生技能为基础,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始终以教学及科研为指导方针,切实落实产学研的教育新理念,对高等院校工程应用型教学做出全面改革。从一些行业实力雄厚的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理念中可以看出,高等院校实行的工程项目开展下的实践教学、教育及研究相结合的教学以及对学校产学研项目的落实、校企合作的教学,这些新兴教学理念都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可观的成果。

(二)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提倡以“需求导向、项目驱动、加强实践、教研结合、改革创新、全面发展”为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根据人才培养标准及人才培养特点对整个课程进行系统性的改革,重点突出课程的整体性、完整性、连贯性、前沿性及实际性。以高校独特的教学形式为基础,建立一个完整的一体化课程体系。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把素质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学校开展的课程改革主要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课程的实践阶段是改革的保障点,重点课程作为课改的着力点。根据“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思路,校企联合一起制定课程设计方案,而且学校还要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指导座谈。整个课程体系建设要包含许多实践阶段及针对性的实验课程,实现“加强实践”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项目驱动、教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方针,在课堂上老师要巧妙的引入科研成果及企业工程等项目,要求学生坚持四年的工程实践训练,可以表现出课程体系的工程性、实践性。

根据“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思想,建立综合教育机构及课外创新组织,这样学生可以在四年的学习阶段,全面提升专业技能及思维创新水平。根据“改革创新”的培养思想,把整个课程系列中的课程依据每一个课程的使用价值分组,每组的课程具有一定的联系性,它主要是按照“理论知识-课程设计-工程设计-系统实现”,通过多种课程来提升课程体系的发展水平。随后再按照课程进度时间的联系性“基本设计技能—学科设计技能—专业设计技能—创新设计技能”的应用,以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技能及创新水平,这样该课程体系水平将会逐步提升。

(三)采用多样化的培养方式

对学生采用不同的培养模式所产生的效果也不相同,比如:静态培养体系很难培养出学生的专业能力及素质,只能表明学生具有相关的知识框架,从而影响到创新人才培养中知识、能力及素质的整体发展。当前高校特色教育不明显的原因是由于培养方式单一,其次学校教育模式大多数是由培养研究人员制定的。从目前的教育形式来看,学校的培养模式应该根据各种专业的自身特点、培养条件及各种培养人群来制定具有特色化且内容丰富的培养体系。对于工程类专业来讲,其培养方式可以采取校企合作、工程化培养、各种专业相互联系的培养形式,由于各类老师的培养形式不同,只要能把理论知识和能力相互结合、技术能力与综合素质相互结合、因材施教与整体培养相结合,才能寻找出属于自己的培养模式。

高校在人才培养时融合多种不同的培养模式。这些综合性较强的培养模式有的是以一种培养方式为标准,其他的培养方式为辅而展开的;而有的培养方式是综合应用,比如笔者所在学校和江苏苏鑫装饰有限公司合作培养的玻璃幕墙设计人才,就是通过校企合作,公司方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中。许多学科都适合校企合作培养及分段式培养,例如建筑学、城市规划等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都是在大一的时候就接受多种形式的联合教育;当学生们处在建筑师及规划师的学习阶段时,首先要求学生花费半年的时间在设计院实习,随后再返回学校学习。采用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及以老师为导向的培养方式,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水平。

(四)组建工程化的师资队伍

工程类人才的培养目的就是向社会提供应用型人才,培养重点就是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塑造,要求老师不但要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应该具备丰富的实践能力。然而对于目前的老师来讲,普遍都缺少实践经验。高等院校采取多种措施提升工程教师的整体水平,也包括队伍数量、职业素养等。

其一,聘请工程专职老师。在团队师资建设方面要聘请一些专业知识过硬的老师,特别是工程试验老师、拥有工程经验的老师应该优先考虑。其二,要对学校的兼职老师规范化。可以聘请一些专业领域有过贡献的老教授为学校的兼职老师,同时这些兼职老师还可以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及修改,适当的分担学校的一些管理工作。其三,对老师进行系统性的培训。重点培训老师的实践技能,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老师去企业进行实践以便积累工作经验。允许老师参与校外企业的项目研究,从而增加老师的实践能力。同时也需要老师考取一些专业证书,获得工程实践资格。学校对工程类老师进行考核时不再只看老师的理论成果及发表论文情况,也要查看老师的工程项目设计、专利研究及产学研项目的落实情况。

(五)构建合理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评价模式

对教学质量进行合理的评价,是对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障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及时地制定出相应的质量标准体系,同时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出质量监控体系、质量分析体系以及质量改进体系。这样才能够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闭环形式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质量的提升。要以所制定的培养质量标准为标准,规范化、合理化地对其本科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从多个角度来对其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再利用所制定的质量分析体系来对其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分析,为人才培养质量改进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在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式作用下,有效提高高校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高等工程教育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 语

培养出合格的工程应用型人才,是目前高等院校面临的挑战。因此要从高等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系统性改革,为当今社会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这也将会成为高校培养工科人才的必经之路。切实落实好“服务地方、科学办学”的教育思想,建立以多种形式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形式,为国家建设输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工程
人才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子午工程
工程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