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区域电商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作用和模式研究
——以安徽地区为例

2019-02-22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精准电商培训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合肥 238000)

0.引言

我国于2015年颁布了《有关积极发展电商促进经济新动力培育的建议》、《有关推动农村电商发展的指导建议》、《有关充分发挥新消费引导作用大力培育构成新供给指导建议》等相关政策文件,全面支持并积极鼓励电商深入农村,构成农村经济的全新增长点。与此同时,国家商务部门从2014年,便基于实践层面,开启了《电商进入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电商的深入发展,并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为电商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农村区域电商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1.1 提高了农民的整体收入

农村电商的发展,促使各地对农产品的质量以及品牌更加重视,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了广大村民的整体收入。在对安徽省十个示范农村地区的调研中,各地都不断的探索当地特色化农业资源,建设农产品网络销售渠道,逐渐将当地农产品推向全国。其中,安徽石台县当地的天方茶叶有限公司通过网络与传统茶叶产业的有机结合,实施了“认领富硒茶山,品尝富硒好茶”的销售模式,并已经连续三年共计认筹了近五千亩茶地,让广大消费者直接监管茶叶的生态性以及安全性,并推动了当地农村旅游产业的发展。而怀远县则积极与京东商城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共同举办了安徽怀远石榴节,既有利于将怀远当地的石榴推向全国各地,同时也能促使当地石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1.2 促进了农村青年的就业

农村电商发展有利政策,充分吸引了大量的农村青年群体以及大学生积极返乡进行创业。让广大农村青年群体在网络+农业发展模式的推动下,逐渐探索到有效的创业渠道,真正实现了将现有的农业转移出去,引进更多的生产力的转变。其中安徽的砀山县人季冰纯放弃了自己在青岛的服装买卖,在2015年返回到家乡利用网络平台销售农产品,通过移动网络的微平台营销模式,大力宣传砀山县的黄桃罐头,在创业的第一年总销售额就达到了1.7亿元。不仅实现了个人的创业梦想,同时也带动了新农村百姓的崛起,为当地农村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让更多农村青年人以及大学生的创业信念更加坚定。

1.3 加快了农村的产业融合

农村电商推动了农村各个产业的迅速融合,首先推动了农业与各大电商企业之间的融合,农业企业、村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主动与电商企业合作,利用电商平台充分实现了网络订购与运输。其次,推动了农村旅游产业与电商企业之间的融合,安徽省石台县利用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为广大游客以及旅游团队提供酒店住宿服务、景点门票预订服务,在2015年,利用网络销售达到了游客接待总人数为180万人次,景点门票收入高达1.6亿元,促进了旅游产业总收入为2.55亿元。再次,推动了农业与其产品制造企业之间的融合,安徽省砀山县生产的黄桃通过企业的技术被加工成黄桃罐头销售,整体价格有所提升,促进了果农拓展果树种植的总面积以及优化种植结构。最后,推动了农业旅游、民宿等新兴旅游产业的自身融合,形成了一体化的农村旅游服务体系。

2.农村区域电商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基本模式

2.1 合作社模式

在农村实施电商精准扶贫时,挑选合适的机构形式至关重要,利用合作社可以将帮扶目标整合到一起,构成规模化的农村产业,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农产品价值,进而建设相应的品牌,并利用电商活动得到收益,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2.2 企业引导模式

在企业引导扶贫模式下,根据企业化的专业经营,带领农村当地帮扶目标加入项目,成为电商产业中的主体,这样既能够让企业根据吸引农民拓展生产规模,同时还能让广大农民实现就业或是创业,得到稳定的收入,最终实现脱贫致富的目的。

2.3 公共机构模式

公共机构导向模式一般指的是政府部门或是社会相关服务部门为主导,组织具体的电商精准扶贫活动,为帮扶村民提供专业的指导服务、资金扶持、政策优惠等,促进扶贫工作稳定顺平的进行。

2.4 专业机构模式

委托专业资质的商业经营技术人员帮助网络顺利上线,构建当地的网络队伍,与贫困村民结对帮扶,利用代营网店以及指导帮扶对象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来培养脱贫内力,促使村民得到收益,进而有效地推动当地特色化农业发展。

3.促进农村区域电商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发展的有效路径

3.1 全面培育农村电商专业人才

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电商专业人才培养当中的主导作用。鼓励各大高职院校急急及运用职业建设项目资金挖掘并增设电商与农业技术有机融合的应用型专业,大力培育新农专业人才,鼓励各大高校全面完善专业结构,调整当前电商与农业相关的单一化人才培育模式,将电商与农业相互结合,培养具备网络思维的现代化农业新型人才。

此外,要加强农村电商专业人才培训力度,进一步创新人才培训模式,建设由网络商务及专家等构成的互动平台,利用互动平台,有效增强从业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在培训模式方面,可利用C2B+O2O相互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人才订购、实体教学、网络辅导为主要方式,针对电商实践操作、网络市场运营与销售等实施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在培训内容方面,应包含电子商务基础理论传授、创业成功故事分享、先行实验区域的实地参观与学习等。在培训主体上,需要对政府部门相关人员、各大企业人员、电商创业人员、农村大学生以及退伍军人等实施培训。在培训渠道方面,可以由政府主导进行组织培训,也可以是企业自己实施培训,还可以利用相关院校的资源进行培训。而在培训形式方面,可利用集体培训与分布式培训、短时间培训以及院校培训有机结合的方式,利用多维度、多途径、多内容、多形式、多手段的培训,整合并拓展农村电商专业人才力量。

3.2 积极改革大力创新营销模式

农村电商应从供需两个层面同时强化宣传与推广,要积极运用电视、广播、报刊、客户体验中心、村里的广告牌、相关网站、微博账号、微信平台等各种渠道,积极推广农村电商,鼓励并引导城乡设计制作各种文字和动画形象以及电脑专题的墙体海报,支持各大电商企业组织网络集中销售,吸引更多农村老百姓到便民服务中心代销代购,推动农产品的网络销售。积极开展各种优秀网络商业评选活动,利用典型案例塑造,进一步拓展榜样示范作用,让广大企业与村民切实感受到电商所带来的实惠,主动改变传统思想,加强有关技术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开展电商创业竞赛策略征集活动,收集各种科学有效且具有创意的想法,调动各个参加主体的热情,增强影响力,努力构建农村电商浓厚的发展氛围。努力推动农村区域电商产品以及电子商务服务商家的有效认证,加强广大消费者对农村电商产品服务及其质量的认可与信赖,培养市民网络选购农产品的意识及购物习惯,全面提高农村电商领交易总量及金额。

3.3 加强农村电商服务体系构建

首先,应加强构建农村电商公共服务机构,可通过政府与企业相互合作的方式,为各大企业和广大创业人员提供有效的制度询问、教育培训、创业推动等各种功能的全面化服务。其次,政府应推出相关政策,积极鼓励交通运输、快递公司、邮局以及供销等协同物流,共同享受农村物流运输服务网络以及基础设施,建立合作配送模式,特别是冷链物流运输始终是生鲜类农业产品存在的核心问题,需要由政府带头投资建设、各大企业彼此共享,有效避免重复投资导致的资源浪费情况以及运输费用增加问题出现。再次,加强对地方产业数据资源的及时共享与有机整合,推动网络进村项目的实施,对农村百姓运用信息费用推行按照档次实施优惠政策,减少农村信息利用的成本。最后,大力促使金融企业进入农村,为广大农村百姓及当地电商创业者提供有利的金融服支撑服务,构建村民农业生产制造所需要的资金服务借贷制度,切有效地解决决村民资金不足问题。此外,还要设立专业性的农业生产技术服务团队,为广大农业劳动者网络购买农业生相关资料提供专业化的前期购买指南、中期使用辅导,促使农业生产资料电商的进一步发展。

4.结语

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迅猛发展,逐渐覆盖了农村区域,并已逐渐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更让农村电商变成了广大村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安徽各个农村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来说,农村电商的发展,提高了村民的收入、促进的农村青年创业、加快了农村产业的融合,想要进一步促进农村电商的发展,增强其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积极能效,就需要全面培育农村电商专业人才、积极改革大力创新营销模式以及加强农村电商服务体系构建,以此来带领更多的村民走向脱贫致富的道路。

猜你喜欢

精准电商培训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精准的打铁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