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美丽经济载体的规划建设策略

2019-02-22吴伟进朱岩通黄鹏奇

浙江建筑 2019年1期
关键词:民宿美丽旅游

吴伟进,朱岩通,黄鹏奇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12)

近几年,浙江提出“美丽经济”的概念,实际上是“美丽乡村、风情小镇”以及农业“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鲜明目标。美丽经济可以是指运用“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各方面,如农村养生、养老、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等受到影响而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

1 乡村振兴在摸索中前行

近五年,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美丽多多,问题也多多。乡村之美,美在自然,美不在于一时,而在于可持续发展。但是生态、绿色、和谐的发展之路还需要大家一起来探索,提倡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绿色设计。但是在讲政绩、讲速度的建设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所难免,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把城市搬到乡村去

为了吸引游客,拼命造人工化的公园,建设大牌楼、大水池、大假山。把城市街头、小区公园的做法移至乡村。把乡道改三块板四块板的道路,整齐的路灯、树木。甚至破坏自然生态,过度推山削坡,或把农田改池塘,或把池塘改绿地,真是移山倒海;或者大面积种植景观草坪,没有收益且又要增加养护费用,更是得不偿失。

1.2 把徽派进行到底

提到村庄改造,就是粉墙黛瓦,四层五层房子上也加上马头墙。 不古不今,比例不协调,把玻璃窗硬改为木头花格窗,影响采光,政府花了不少钱,老百姓还不买账,不配合的地方很多。村头都是大同小异的徽派墙。其实,浙江半数以上地区是山乡,是普通瓦房、泥土房。还有浙江少数民族达54个(仅缺德昂族和保安族),民族风格也特别丰富。

1.3 到处克隆到处是花海湿地

现今规划设计人员主力军都是九零后了,很少出门,网上看看,生搬硬套,此花海彼湿地,不顾农业生产,一些偏远地区,一年四季也没有多少游客,建设种植大花海,养护成本不菲,卖不卖门票都不能回收成本。没有考虑农民的生计,脱离生活实际。

1.4 移花接木,破坏乡村园林

不是文化名村,历史上也没有出过大名人,无端建造牌坊、高塔、古街、楼阁。溪流、沟渠等驳岸硬化过度,很好的自然河滩、河床、卵石滩地消失殆尽。我们要提倡乡村园林的概念,不要在“宾馆门前摆粥摊”,而是要“贫家净扫地,贫女净梳头”。保护修复村老街、石板路、山丘、树林、湿地、溪流、池塘……这些景观元素本应该都很美,但是,今天我们画蛇添足地给破坏了。

1.5 嫁“难”于民

浙江有幸,经济比较发达,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基本上政府补贴。但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为了政绩,脱离当地实际。认为建设新农村,必须“弃旧换新”,满脑子里装的都是修马路、盖新房的概念。要求农民家家户户“出钱”,农民没有收入,还要增加新负担。有的村子本来基础条件就很一般,历史欠账很多,建设新农村确实面临艰巨任务。这些不良风气千万不可张扬,要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十九大中关于“振兴乡村战略”的意图,理解透“三权分离”的实质,引进先进的经营团队,创造美丽经济,让农民真正富起来。

2 另辟蹊径的乡村规划建设思路

乡村规划设计往往受到基本农田保护用地的限制,建设用地缺少的矛盾。规划思路上必须开拓思路,另辟蹊径,既然肉(土地)不能动,那就动其骨(道路),美化道路,绿化道路,建设彩色花径,改变山体树相绿相。形成一条条,一处处的美丽游线,贯穿在整个村庄。让游人走田野、观农庄、采水果、看花海、赏乡画、拍婚纱、忆乡愁、品古村、望烟村、眺远山……能够让游人感受到有文化、有体验、有景观、有历史、有时空感的旅行。往往可以形成一环多园、多路、多区、多点的,具有农业休闲、农耕文化产业的旅游综合体,根据乡村特色,因地制宜地创意设计。

3 美丽经济的载体

从实际的乡村规划思路出发,如何塑造美丽经济,总要借助于一些实物载体;无米之炊谁也不会烧,也就是说美丽经济的载体是什么?通过反复思考,反复实践,我们归纳总结为美丽游线、美丽村庄、美丽村口、美丽田野、美丽农庄、美丽公路、美丽村道、美丽村街庭院、美丽溪流河滩、美丽基础设施、美丽乡村天际线、美丽村民十二个方面。

3.1 巧妙布局美丽游线,推进全域旅游

2018年4月8日,浙江省发改委通报了《浙江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编制情况。大花园是现代化浙江的底色,加快打造诗画浙江的鲜活样板。要大手笔运作,设计特色旅游精品路线,把散落在各地的景点串珠成链,形成靓丽的风景线。打造花园城市、花园农村,形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城一风光”,勾勒特色空间布局。可以说浙江各地的全域旅游全面启动,全域旅游就得把自然风景区和美丽乡村结合在一起。每个县必须编制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例如义乌市在全市规划了十条精品线:人文上溪精品线,多彩华溪精品线与红糖飘香精品线等,通过历史、人文、产业的主题规划,实现全域旅游;常山美丽乡村规划总体布局为“两山、四园、四线”,就是把2个风景区、4个农业博览园和4条精品游线进行有机联合,也是从点线面的组合上实践全域旅游。

美丽乡村或者景区内的游线布局,可以因势利导地开辟田野水道,开发小游船,贯穿于观光农业园、休闲农庄、乡村园林、油菜花田、江南水乡等。如荷兰的羊角村(图1);也可以利用组群意识,聚落环境,通过乡间小路、林荫道,结合自然基地特征,把各个节点有机整合在一个理性的“类村落”结构中,通过电瓶车或者观光小火车游线有机组合在一起。小火车本身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旅游项目,瑞士雪山、台湾阿里山的旅游火车是典型案例。开发小火车游线,安吉鲁家、余杭径山镇花海已经实施(图2),以卖小火车票替代门票,其他都免费,效果良好。

图1 荷兰的羊角村

图2 余杭径山镇花海乡村小火车

3.2 一村一品,打造美丽村庄

美丽往往取决于个性,一村一品是打造美丽乡村的目标。但是,个性很难形成、发现、创造。尤其,现在跟风现象十分严重,没有结合农村实际,因地制宜,因史制宜,因产制宜,因科技发展趋势制宜地去制定“一村一品”农村综合发展的规划。

多年的走访调研农村,感觉到也不是村村有特色,村村可以旅游的,作为美丽乡村旅游开发的特色类型模式大致可分为以下4大类:

因地制宜类的有生态观光型、乡村体验型、养身度假型、异域风情型;

因史制宜类的有历史文化型、传统村落型、民俗风情型、名人典故型;

因产制宜类的有农业庄园型、养生度假型、时尚运动型、康体疗养型;

因时制宜类的有主题文化型、教育学习型、艺术村落型、现代科技型。

当然,有的村庄具有以上好几个类型,其旅游内容比较丰富,容易成为典型村庄。总之,经过多年的实践,通过提炼主题,能够为其他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经验,发现其特色,少走弯路。

3.2.1 因地制宜类

这类乡村以优美的乡村田园、溪水、河流、山谷、湿地、竹林、树林等自然风光作为旅游吸引物,把生态与休闲结合起来,满足游客回归自然、寻找田园诗意之梦的心理需求,吸引城市居民前来观光和游览度假。这类村庄通过整治街景村貌,保持原有特色,优化乡村风光,因地制宜建设水岸度假、农景公园、乡村垂钓、休闲农庄、村田景观、水上森林等。美丽乡村,美在自然。其实就是把难看的地方处理好了,就是美丽乡村了。例如桐庐卯坪村(图3)就是保留了村口的大树,驳坎整理了一下,修破如旧才有原始美。

图3 桐庐卯坪村

3.2.2 因史制宜类

这类乡村历史悠久,是天然的民俗博览园,历史名人、古居民群落及浓厚的文化底蕴就足以吸引城市居民前来观光和游览。规划以保护古村落结构,特色居民群落、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为主,开发经营特色农家乐和传统小吃,吸引城市人前来养身、养老、度假。以农村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为吸引物,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建设民俗博物馆、特色商业街,在乡村民宿和乡间野味中感受民俗风情,体味民俗文化。这类案例比较多,有富阳龙门镇、建德新叶村、临安河桥村、桐庐深奥村、淳安枫树岭镇下姜村等。

3.2.3 因产制宜类

这类乡村具有传统与现代特色产品和农业生产过程。比较有优势的是温泉资源;另外有制酒、腌火腿、民间美食小吃;种植有特色的莼菜、水果、花卉、有机蔬菜等作为旅游吸引物,把农业特产开发成为一村一品的旅游资源。在开发特色产业基础上,经营特色农家乐、特色农庄、特色小吃,建设酒文化园,开展特产节,例如枇杷节、杨梅节、柑橘节等,吸引城市人前来养身、养老、度假。

3.2.4 因时制宜类

这类村庄是指没有太多的文化沉淀,自然生态也比较一般。反而策划空间比较大,可以创造主题文化、环保教育、农事体验、引进新产业,整治村容村貌,以体验乡村生活和农业生产过程和当地人共同进行农事活动,从而达到获得知识、修身养性、体育健身的目的。例如:

1)乡村高尔夫 传统的高尔夫一律都是利用草坪草坡景观,而且草坪都是人工种植养护,费用很高,还要使用化肥,造成环境污染,至今还是一个难题。笔者提出的乡村高尔夫理念是利用农村的稻田、果园、旱地、溪滩、河岸、杂地来作为高尔夫球场。也就是在孔位的地方稍加整理,因地制宜,在打球道上适当整治,为打通球道,有些地方,可以合理堆砌小土墩,从傲视草原到俯瞰田野,也是另外一种感受。形成一种乡村田园的野趣横生的新型高尔夫。从此改变一些高尔夫的规则,或者形成乡村高尔夫的新规则。

2)自行车、房车营地 这些运动风靡全球,可借助农村乡间小路、山坡地、荒地、杂地、盐碱地、竹林、树林、果园等地方,建设国际标准的自行车赛车道,风景别致的房车营地。

3)爱情文化主题旅游度假区 规划设计可以从目前举办各种各样的婚庆婚礼已经成为城乡时尚的热潮中,顺势推导设计爱情文化创意产业园、爱情文化主题旅游度假区。规划爱情文化创意消费品工厂和爱情礼仪创意中心,建设婚庆城、乡恋广场、爱情纪念林、爱情广场等有爱情文化主题的休闲娱乐旅游度假基地。

3.3 保留自然特征,彰显村庄文化,打造美丽村口

整治村口景观相当重要,有事半功倍的作用。规划通过艺术的眼光,顺其自然整改村口环境,甚至保留一些不被人所在乎的农村最普通的景物也是难得的景观,例如永嘉楠溪江一村口稻草锥树(图4);或者表达村庄文化内涵的造景,例如桐庐怡华村村口一看就明白是革命老区(图5)。

图4 永嘉楠溪江边一村口

图5 桐庐怡华村村口

3.4 用艺术绣出美丽田野

美丽乡村,美在田野。可以将农田作为大地景观、美景的载体,通过整改田野肌理,赋予大地景观艺术,就地取材的雕塑,经济作物与观赏一体考虑(图6);可以成为乡村爱情、摄影基地;还可利用自然生态和农业植物,借助农田农业景观设计湿地植物迷宫等(图7),让人能够走进田野。

图6 富阳大溪村农田景观

图7 临安龙井村植物迷宫

3.5 美丽农庄

经营开发旅游性质的大型农村农庄是三权分离的最好措施,农庄的美丽来自大棚的造型,周边环境的精细化,园区和室内游线的精心设计。大棚农庄还以种植主导产业为主,为了旅游可以种植观光农业植物。经营四季餐厅,农产品的多样性,游客空间(驿站)的异类设计。

3.6 以大园林手法绿化美丽公路

旅游旅游,旅在道路,道路景观良好,能够兴奋游客的情绪,产生对目的地的向往。沿路可以种植主题树种,形成万紫千红的花路、银杏大道、樱花大道等。这是政府要做的事情,规划旅游精品线,实施全域旅游的计划中必须要做好的事情。

3.7 以修补乡村园林的理念凸显美丽村道

乡间道路景观良好,更加能够吸引游客驻足,设计更加要因地制宜,看似不经意的实质上是用心良苦。良好的村道景观要彰显田野风光,十里烟村,千万不能用排列的灌木行道树去遮挡(图8),要种也要种乔木,底下能够透过视线(图9),像桐庐去瑶琳的208省道上把分水江的景色都挡住了,真是画蛇添足。

图8 绿化挡住了田野风光

图9 能够舒畅地看到田野

3.8 城市双修的原理整治好美丽村街、庭院

村街景观良好,结合村庄改造统一进行,也要因地制宜,朴素自然 ,这样更加能够吸引游客驻足。

3.9 保护美丽的溪流、河滩的自然美

沿路最注目的还有溪流、河滩景观,河滩上要清除垃圾,梳理杂树杂草,可以雕塑放羊放牛的情景(图10),看似不经意,实质上也是用心良苦,如同油画上的意境。在景观节点处可以筑坝储水,倒影村庄青山,形成山水乡村最美的景观(图11)。

图10 永嘉楠溪江边的一处河滩景色

图11 开化钱江源一个村庄

3.10 挖空心思,基础设施也美丽

不要小看基础设施的创意,往往也能够体现一村一品的特色。例如甘蔗之乡、山核桃之乡、篮球之乡、雨伞之乡等,可以做甘蔗路灯篱笆、山核桃篮球造型的垃圾桶、雨伞亭雨伞灯罩。总之,美丽需要去挖掘、思考、创作,因地制宜地创造性地发挥应用。

3.11 美丽乡村天际线

在美丽游线上行走,人往往看到的是一个美丽乡村的整体:山体—村庄—河流—田野的美丽组合,好看的保留提升,改造天地之大观的美丽乡村天际线很重要。然而,许多地方往往用现代景观或者过度的绿化去挡住,例如富阳东梓关村,村庄似一幅吴冠中的水墨画而闻名,现在村边种了好多树,过几年村庄美丽的界面就被挡住了一半以上,美丽村庄看不见了(图12)。

图12 富阳东梓关村村庄天际线

3.12 以新时代的精神文化武装美丽村民

乡村要美,村民也要美。乡村文化礼堂要成为真正的村民之家,可以与老年活动、食堂、茶室相结合。定期举行农村科普、文明建设讲座,用互联网知识武装新农民。美好的环境还要美丽的村民来维护。

4 民宿是美丽经济的主力军

民宿起初是欧洲乡村地区的一种旅游业态,以简单的住宿和早餐为基本模式,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在旅游业发育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民宿从乡村走向城市,从农村走向景区,不仅形式万千,而且别具特色,成为区域性旅游品牌最具核心吸引物的重要构成。

当今,民宿产业的发展肩负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有着强村惠民的重要功能;还有为大批的新农人、新创客,对美丽中国乡村梦的追寻。近十年,浙江出现了无数朴素平实、温馨自在、设计精巧的民宿和民俗村。经营上通过三权分离制度,提高了经营者的档次和品位,也利用了现代互联网的威力,探索出一条比较平衡发展之路。归纳详解浙江各地民宿经营模式有以下6种类型:

4.1 农业田园特色小镇——民宿村

杭州城西北部的春风长乐,寄托了绿城宋卫平关于农业特色小镇的理想。在1 066.67 hm2(1.6万亩)的土地上,以农业为基础,打造了旅游、创业、居住、颐养等复合式的功能,实现了宜居宜游宜业的乡村复兴。邀请了近3 000多户都市人,到森林、茶园和花海里,购一间农庄,种数亩良田,以城市反哺空心化的乡村。几十户成一个聚落,每户人家在院子外还有“外园”,也就是数亩到十亩的良田。这种田园式的民宿村一旦成功,也许将成为中国乡村复兴最典型的实例(图13)。

图13 余杭春风长乐民宿庭院一角

4.2 购买整个村庄,改造为旅游度假民宿村

与春风长乐不一样的是乌镇乌村整村搬迁,就地改造,因地制宜。实际上是以原村为蓝本,脱胎换骨,建设为一个旅游度假村(图14)。满足城市人乡愁的梦,又不回到从前那种粗劣的居住环境。对于越来越多的空心村,是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图14 乌镇乌村中心一景

4.3 辅助村民建设的旅游度假民宿村

杭州从梅家坞景中村开始,到现在的景边村青芝坞的红火,也是经历了10年的探索之路。梅家坞景色好,因为是第一个,政府补贴多,也有“龙井茶”景观和茶文化的支撑。以喝茶吃饭为主,住宿次之。

4.4 整村规划协调的旅游度假民宿村

青芝坞(图15)改造也是历经坎坷,多个方案比较公示,由外来公司机构的介入设计经营。也就是现在提出的三权分离,也注入许多艺术、收藏、宗教、知青等概念,又发挥了互联网上扩展经营之路。

图15 青芝坞一隅

4.5 互联网众筹的乡村旅游度假民宿

丽水庆元的坐忘阁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图16)。坐忘阁包含藏书阁与公共交往空间的设计,房主自投300万,网上爱书人群众筹300万。藏书阁依山体而建,保留一部分山体种植青苔,冬暖夏凉。书阁共3层,高12 m,四周为玻璃建筑,采光极好,而整幢建筑的木材均取自庆元、云和等周边县市区的42幢老房子。身处其间,古木的淡淡香气会让人遥想小时候在外婆家的情景。该民宿因有“藏书与读书”的概念在里面而获得网上众筹的成功。

图16 坐忘阁读书处的玻璃建筑

4.6 村集体合作社旅游度假民宿村

丽水松阳的过云山庄为树立丽水民宿品牌,先是政府支持一部分,特意造了一条路,后来是自主经营,山庄档次一般,价格不菲。主要是户外有山林,郁郁葱葱,四季碧绿的有氧环境。

5 结 语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局性的战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生态宜居是提高乡村发展质量的保证;乡风文明是乡村建设的灵魂;治理有效是乡村善治的核心;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目标。保持农民收入增长,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让广大农民和城市居民一道进入小康社会,美丽乡村,必须产生美丽经济,向着共同富裕目标稳步前进[1]。

因此,美丽乡村要有景色美、产业美、生活美。将整个区域当作一个整体,以景区的理念来规划建设,以景区的标准来经营管理,呈现景区化的风貌和环境,具备景区化的业态、服务和文化,展现景区化的品牌和形象,通过美丽经济的规划建设,使祖国大地的乡村处处有景,处处可游,处处能游,实现城乡和谐,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民宿美丽旅游
孪生院子民宿
东胡林民宿
你是民宿达人吗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旅游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