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青中年脑卒中的关系分析

2019-02-22黄书晖陈廷财陈漫清生帆郑晓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3期
关键词:灰阶青年组颈动脉

黄书晖 陈廷财 陈漫清 生帆 郑晓伟

脑卒中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主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由于糜烂或者破裂往往会形成血栓,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临床有研究显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以清晰显示被检测组织内的弹性、硬度,以不同的彩色编码代表不同的弹性,在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1]。在上述研究背景下,为了分析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青中年脑卒中的关系,特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青中年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20例青中年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52例)和中年组(68例)。青年组女20例,男32例;年龄 32~45 岁,平均年龄 (37.56±6.26)岁 ;病程 2~8 个月,平均病程 (6.26±1.26)个月 ;体质量指数 18~26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2.28±2.14)kg/m2。中年组女28例,男40例;年龄 34~43 岁,平均年龄 (37.52±6.21)岁 ;病程 3~8 个月,平均病程 (6.22±1.24)个月 ;体质量指数 19~26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2.25±2.11)kg/m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在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前提下开展。诊断标准:均满足《神经内科学》[2]中对脑卒中的诊断标准,且均经磁共振成像(MRI)、头颅CT诊断。纳入标准:①均满足上述诊断标准者;②自愿参加本次研究者;③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对《知情同意书》阅读签字同意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心力衰竭、肿瘤者;②存在精神疾病、沟通障碍者;③临床资料不完整者;④配合度、依从性较差者;⑤哺乳期、妊娠期女性。

1.2 方法 采用“HITACHI(日立)二郎神”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为 5~10 MHz,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将头部偏向检查的一侧,以灰阶超声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测量斑块的大小及颈动脉狭窄程度,以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分析斑块的软硬度。颈动脉的前后壁应均在取样框内,轻微振动探头,直至显示屏上表示压放频率、压力的数字为3~4即可,感兴趣区域(ROI)即为取样框,以弹性图及实时灰阶超声图像双幅显示,A区为颈动脉斑块,所有斑块A区变应值均包含在内,颈动脉管壁的变应值为B,计算应变对比度(B/A)。B/A值的大小与斑块硬度大小成正比。

1.3 观察指标 对青年组与中年组的B/A值,青年组强回声、混合回声及低回声斑块的B/A值,中年组强回声、混合回声及低回声斑块的B/A值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青年组与中年组B/A值对比 中年组的B/A值(38.62±6.25)显著高于青年组的(31.25±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青年组与中年组B/A值对比(±s)

表1 青年组与中年组B/A值对比(±s)

注:与青年组比较,aP<0.05

青年组 52 31.25±5.14中年组 68 38.62±6.25a t 7.0851 P 0.0000

2.2 青年组强回声、混合回声及低回声斑块的B/A值对比青年组强回声斑块的B/A值(32.25±5.25)高于混合回声斑块的(6.02±4.12)和低回声斑块的(1.01±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青年组强回声、混合回声及低回声斑块的B/A值对比(±s)

表2 青年组强回声、混合回声及低回声斑块的B/A值对比(±s)

注:与强回声斑块比较,aP<0.05

强回声斑块 18 32.25±5.25混合回声斑块 20 6.02±4.12a低回声斑块 14 1.01±0.31a F 9.6214 P 0.0000

2.3 中年组强回声、混合回声及低回声斑块的B/A值对比中年组强回声斑块的B/A值(38.99±6.28)高于混合回声斑块的(7.62±5.14)和低回声斑块的(1.46±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中年组强回声、混合回声及低回声斑块的B/A值对比(±s)

表3 中年组强回声、混合回声及低回声斑块的B/A值对比(±s)

注:与强回声斑块比较,aP<0.05

强回声斑块 22 38.99±6.28混合回声斑块 28 7.62±5.14a低回声斑块 18 1.46±0.41a F 11.1402 P 0.0000

3 讨论

斑块在临床中有不稳定性斑块和稳定性斑块之分,稳定性斑块属于同心性斑块,脂质坏死核心无或小,纤维帽相对较厚,存在较多的平滑肌细胞,但是炎性细胞相对较少,斑块中存在较多的胶原,不易破裂但强度较大[3]。不稳定性斑块属于偏心性斑块,脂质坏死核心较大,纤维帽容易变形且较薄,平滑肌细胞相对较少,但是炎性细胞较多,且浸润程度严重,斑块中胶原含量相对较少,容易破裂,当前临床对于不稳定性斑块引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4,5]。依据斑块的形态特征以及内部回声,将斑块分为斑块内出血、溃疡性斑块、扁平斑、硬斑、软斑等,随着临床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结合斑块内部回声情况,可将其分为非均质性斑块以及均质性斑块两种,前者一般是内部混合型回声斑块,强回声至少1个或者多个,病理学构成主要是蛋白质类、胆固醇、脂类等;后者对应的病理学主要是钙质、结缔组织、纤维等[6]。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传统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灰阶超声等工作原理完全不同,该检查技术可数字化定量表达组织力学属性信息,弹性形成像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对病灶组织施加一个包括自身的内部的或者外部的准静态、静态、动态激励,在生物力学、弹性力学等物理原理之下,组织出现响应,例如速度、应变、移位的分布均发生了改变。依靠超声成像方法,根据数字图像处理、数字信号处理的诊断,及时对组织中具体情况做出准确评估,直接或者间接的对组织中弹性模型等力学属性的差异性作出分析,更加直观、形象的表达组织力学信息,根据不同的组织弹性应变在灰阶图像上,以不同的彩色编码,一般组织位移越大的,即为弹性系数越小,颜色为红色;组织位移越小的,弹性系数则越大,颜色为蓝色,绿色则代表组织弹性系数中等[7]。临床有研究显示,软斑块中的脂肪含量丰富,因此硬度相对较小,受压之后就会逐渐变大,颜色为绿色或者黄绿色[8]。但是钙化斑由于缺乏脂肪,主要以钙质为主,硬度相对较大,所以受压之后就会逐渐变小,则以蓝色为代表。混合型斑块由于位于软斑块以及钙化斑之间,则颜色为蓝绿相间。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对患者颈动脉的硬化程度做出充分反映,为临床诊断、鉴别患者疾病提供更加科学、严谨的参考依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中年组的B/A值(38.62±6.25)显著高于青年组的(31.25±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强回声斑块的B/A值(32.25±5.25)高于混合回声斑块的(6.02±4.12)和低回声斑块的 (1.01±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中年组强回声斑块的B/A值(38.99±6.28)高于混合回声斑块的(7.62±5.14)和低回声斑块的 (1.46±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由此证实了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青中年脑卒中关系中的可行性、有效性,一般脑卒中患者年龄越大,则B/A值就越大,在临床中参考、借鉴价值较高。但是由于本文样本研究容量较小,研究时限较短,在今后仍旧需要开展大量多中心、前瞻性、大规模的随机试验加以验证。

综上所述,脑卒中患者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可为青中年脑卒中患者病情诊断提供更加科学、严谨的参考依据,B/A值与脑卒中患者年龄、斑块回声情况呈正比,B/A值越大,说明斑块的硬度越大,临床值得信赖并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灰阶青年组颈动脉
OLED屏幕Demura补偿数据生成算法
MRI 增强信号比值对G2、G3 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胰腺癌鉴别诊断价值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超声对颈动脉蹼的识别意义探讨
韩梅: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速滑女子青年组双料冠军
1504例铁路职工心电图分析
青年人胃癌31例特征分析
重现你所丢失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