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分析思潮的教育内核与启示

2019-02-21孙晓彤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思潮潜意识人格

孙晓彤

(哈尔滨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哈尔滨 150025)

当今社会,人们往往对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和教育情况普遍重视,除了每天大量的作业已经压的小学生喘不过气来,家长还会在周末给孩子报不同的兴趣班和辅导班,导致能够让小学生自己安排的时间变得非常有限。不论家长、学校还是社会都只关心小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往往忽略了现代小学生的压力,长此以往,小学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例如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无法跟家长和老师进行良好的沟通、产生焦虑和自卑、学业倦怠等问题,甚至更有可能产生暴力倾向[1]。而这些心理健康问题又会因为孩子年龄太小而被大人们忽略掉,因此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基础,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本文力求通过精神分析思潮来阐述现代基本教育观。

一、精神分析思潮简介

(一)精神分析教育思潮的源流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医生兼心理学家、哲学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建立精神分析法。他一生中最重大贡献是对人类无意识过程的揭示,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人类的性本能理论以及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艾里克森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

荣格是瑞士心理学家,创立了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荣格把心灵当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他认为心灵是一个先在性的概念,与精神和灵魂相等。人格的原始统一性和先在整体性,不仅在理论上追求心灵整体综合,而且在临床上要求恢复人格完整。因此分析心理学的方法论实质上是一种整体论。

(二)精神分析教育思潮的历史影响

第一,从方法论上拓宽了教育学研究的视野。原有的哲学思辨、逻辑推演、形上运思、理性推究、体系建构的方法,不再一手遮天,人们不得不尝试从潜意识领域来思考人性的本质、人格的结构和心理发展的进程。从此以后,意识与潜意识、理性与非理性、认知与情感成为人们探查教育真谛之不可缺的方法。

第二,精神分析思潮也在具体内容上丰富了教育学研究的内涵,尤其是关于人格结构的理论对学校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关于人类文明、社会文化和道德起源的见解也为教育的文化使命和道德使命提供了新的有价值的启迪[3]。20 世纪诸多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思想家的教育观点都或多或少的带有精神分析思潮的印记。进步主义、要素主义、人本主义等教育思潮的影响最为显著。

第三,精神分析思潮也深刻影响了20 世纪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它为人的教育转化为人性的教育提供了思想和方法的启迪,尊重儿童的需要、自由、个性成为20 世纪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的基本共识;它为早期教育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儿童幼年的生活经验和亲子关系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论题和教育实践的重要内容;它使性教育这一讳莫如深的问题得到了重视,性启蒙、性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常规性内容,保守而错误的性观念得到了纠正;它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现代教育实践重要的部分,心理卫生、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的教育如今已成为世界各国学校教育的日常工作内容与基本职能;它为新的教学模式的产生与实验提供了启示,一些以儿童的潜意识、学习动机为切入点的教学法如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法等成为人们运用精神分析理论而进行教学改革的可贵尝试。

(三)精神分析教育思潮的理论限度

由于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理论对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启示是独特的、富有创造性的,因而它给人们深入探究教育的本质留下了无尽遐想,而且这种影响还在不断继续。然而,精神分析教育思潮也存在诸多难以圆说的矛盾,同样也给教育留下了值得反省的教训。

第一,精神分析思潮对人性的预设是悲观的、消极的, 缺乏对人性结构中积极成分的客观揭示,所得出的结论不免带有狭隘甚至反文化主义倾向。这实际上降低了教育的应有地位,使人们对教育的自信能力受到了严重弱化。精神分析思潮对人性结构中阴暗面的揭示固然有助于全面认识人的客观存在及其本性,但它的否定性思维也使得任何教育改革的计划都难以得到实实在在的推行。

第二,精神分析思潮片面扩大了性本能和潜意识在人格教育中的作用,降低了认知、智能、理性在学校教育领域中的价值。精神分析思潮将性本能和潜意识作为支配人的全部活动的动力或基础,将教育的作用限定在非理性层面,从而妨碍学生系统知识的学习和理智能力的提高。

第三,精神分析思潮缺乏严密的实验依据和科学论证,预示了它对教育实践影响的局限性。尽管精神分析理论也注重实验、临床分析,但仍然带有极强的思辨和猜测的成分,神秘主义色彩仍然浓厚。

二、精神分析思潮中的教育内核

(一)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和社会潜意识

潜意识包括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和社会潜意识。弗洛伊德认为在意识的背后都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和冲动,而这些欲望和冲动不被社会习俗、道德法律所容许,必须被压抑下去。那么被压抑的欲望和冲动便构成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这一概念是荣格提出的,他认为个体在人格发展过程中总是带有种族在进化和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所积淀的心理特征或气质,这就是“集体潜意识”。每一代人都或多或少地带有祖先的文明胎记。而弗洛姆提出了“社会潜意识”的观点,认为社会之所以不断使人丧失安全感从而成为压抑人天性的“异己”力量,正在于社会以一种人所意识不到的东西在控制着人的意识与行为,这就是“社会潜意识”[4]。精神分析思潮最引人注目的观点就是把压抑的潜意识视为个体整个精神活动的基础和实质,个体潜意识具体表现为一种生物本性。而集体潜意识是个体意识和潜意识的基础,是个体难以摆脱的先在影响。这是从遗传当中所获得的,具体表现为一种象征本性。社会潜意识主要是从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当中所获得的,体现了一种社会文化性。

(二)人格结构体系

人格是包括本我、自我、超我的结构体系。本我是人格结构和人的活动的基础。遵循“快乐原则”,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不惜付出一切代价。自我是联结本我与超我的中间环节,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它奉行现实原则,它既要满足本我的需要,又要制止违反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法律的行为。超我是道德化了的我,它是从自我中分化和发展起来的,它遵循理想原则。健康的人格就是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的协调统一。

(三)早期经验理论

早期经验是有机体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受到对以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刺激。弗洛伊德说:“一切倒错的倾向都起源于儿童期”。因为我们往往由于注意祖先的经验和成人生活的经验,却完全忽视了儿童期经验的重要性。其实儿童期经验更有重视的必要,因为儿童在这个时期尚未发育完全,心智不够成熟,更容易留下心理阴影,产生重大的结果。阿德勒也把儿童期的自卑心理及其为克服自卑心理而进行的补偿行为看成是影响儿童人格发展的重要机制,儿童5 岁左右形成的生活风格,直接影响着其未来生活的创造性智慧水平,此时恰当的教育至关重要。霍妮将儿童期父母的冷落、敌意、放弃等视为儿童产生焦虑的主要根源,因而主张适时、健康、积极的早期教育。弗洛姆爱的艺术更是将爱的教育视为儿童一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基本担保,因而主张通过关心的教育、责任的教育、尊重和知识的教育以达到人与人关系的融洽。总言之,儿童的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为主旨的教育思想是弥足珍贵的。

(四)想象力与创造力

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创造力是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想象力本身没有好坏之分,而是人的潜意识与意识层面交互作用过程中所必然显现的基本需要。然而,儿童追求快乐满足自然欲望的冲动如若不加以必要的约束,会使其行为与社会规范产生冲突从而影响其人格的健全发展,而且也会使其想象力、创造力失去意义。因此,教育必须对之予以有效的干预。干预的最佳策略是“升华”,升华可以使个体原有的自然心理能量得以宣泄,从而消除心理焦虑,保持心态的平衡与心灵的安宁,同时也使人的创造潜能得以释放。

(五)非理性教育

人既有理性的追求,也有非理性的冲动,理性与非理性都相互交织在一起。传统的教育立足于对学生的认知、思维、记忆、智能等的培育,给学生的精神与心理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而对学生的心理引导或精神疏导的工作又往往跟不上。长此以往,不少儿童产生了心理焦虑、精神错乱、行为偏执等心理疾病,致使学生的情感与理智相分离,认知与行为相脱节,教育变得畸形与片面了。精神分析思潮把被人们所忽视的非理性纳入教育的运行轨道,使理性的教育与非理性的教育、人格发展的理性与非理性结合起来[5]。

三、精神分析思潮的教育启示

(一)潜意识的开发:学校教育不能忽视的重要领域

教育不仅可以改变人的意识领域,也能够改变人的潜意识领域。潜意识是一种非理性力量,但却对人的理性能力、个人命运、幸福生活起着意识的教育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学校教育应当发挥潜意识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合理、正确地释放潜意识的能量,开掘学生巨大的潜能,让他们拥有完整、幸福的人生。传统教育是一种认知的、理性的教育,不仅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智慧水平得不到完整的、有效的提高,而且严酷的考试竞争和学习压力也极易使其患上各种心理精神疾病。意识和潜意识构成了人性完整的结构,教育只有在意识与潜意识方面都能有所作为,才能真正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性和完美的生活。潜意识由于是一种非理性的、本能的力量,追求快乐、无拘无束是其最突出的特性,这就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引导,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而这也是学校教育的分内责任。潜意识既为个体心理活动提供基本的能量,而又有其冲动性、情绪性和非理性,如不加以照料,就会在放纵中迷失自我,失去生存的价值。因此,教育必须借助于自身的优势,引导学生实现潜意识的升华,使这些巨大的能量转化为源动力[6]。

(二)健康人格的形成:学校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

教育既要顺应但又不能完全顺从儿童的本能需求,否则,儿童将会成为一个缺乏自我意识与道德修养的、人格低下的人。反过来,如果完全不照顾儿童的感受,过于严厉管束,又会妨碍其健康人格的形成,甚至诱发一系列的心理与精神疾病。教育的任务就在于如何在儿童的自由冲动与理性之间寻得某种平衡。父母不能过度宠溺孩子,对于孩子做错的事情就应该教会他们承担后果,而不是一味的纵容,只顾纵容的话,终究害人害己,甚至更有可能危害社会。

应当把自我意识作为人格教育的重要内容。自我意识顾名思义是对自己各方面都有所了解,按照中国的谚语来说就是“人贵有自知之明”。学校教育只有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注重自我意识的教育,就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将学生的自我需要、自我发展、自我教育、自主学习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指向。

教育应当引导学生树立切实可行的目标。儿童的学习活动以及整个的人生历程都应当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教育必须善于引导学生树立符合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切实可行的目标[7]。如果缺乏目标,那么学生的学习活动、人生过程等都难以获得持久的动力。但目标也应当从现实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如果目标过于远大,理想过于脱离现实,那么就会使其对自己持否定态度,打击自己的自信。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心理疾病。

(三)儿童的早期经验:教育的重要契机

1.注重人格教育的关键期

弗洛伊德以儿童性欲的发展水平将儿童的人格发展分为前后相继的4 个阶段:从出生到5 岁为幼儿期;从5 岁到12 岁为潜伏期;从12 到18岁为青春期;18 岁以后为生殖期。其中第一个时期对人格发展最重要,在这个时期儿童普遍具有一种“原发性自恋”和恋父恋母的倾向。这种倾向实际上已经开始影响儿童人格的发展,这时期儿童接受什么样的文化、受什么样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直接决定其以后直至成人人格发展的水平。这时期也是儿童一生接受教育的最佳契机,错过了这一时期的教育,儿童一生人格发展的道路就变得更为艰难复杂。

2.注重家庭环境和父母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最先接触到,也是身边最亲近的人,他们的一举一动甚至无意识的行为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时候父母要树立慈爱的形象来影响孩子,对自身不良的性格要善于控制。成长在平等、和谐、友爱环境下的孩子容易形成自立、善于交往等人格特征[8]。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要表现得过于权威,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也不要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生活,更不要随便动手打骂孩子,但也不能太过于溺爱或宠爱。

(四)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育:教学过程的核心目标

传统教育对儿童的约束太过严厉,没有自由想象和活动的空间,儿童的创造潜能被扼杀了。教育应当尽可能给儿童提供自由的环境,才能使其创造潜能得以真正释放。我们应当创设一种自由、活泼、轻松、安全的学校教育气氛和平等、仁爱、关心的师生关系。保障学生的思维、语言和学习行为的自由,是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从而提高其智慧水平的根本保证。

(五)非理性能力:健康人格教育的主要途径

加强非理性的教育就要注重学生内在需要和动机的激发,就要注重学生对文化知识的体验,就要注重建立一种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生动活泼、自由轻松的学习情境,就要注重借助于游戏、对话、叙事等方式进行教学,就要注重学生多方面兴趣的培育和开发。

猜你喜欢

思潮潜意识人格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第一眼看到什么动物,测试你潜意识下的心理状态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Modeling some long-term implications of CO2fertilization for global forests and forest industries
维新思潮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影响
潜意识欲望的诗意书写——柳梦梅形象的潜意识解读
“文革” 后期的民间批判思潮(1968~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