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英语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

2019-02-21张新颖李红梅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政治

张新颖,李红梅

1.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2.徐州医科大学,江苏 徐州221004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各门课程都承担着重要的育人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重要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大学英语课作为高校全体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不仅应该承担发展学生语言知识能力和培养英语技能的教学任务,更应该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传递正确的价值理念,充分发挥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作用,探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实现课程育人功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一、“大学英语”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引导不够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着重强调学生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及英语应试能力的发展,在设定教学目标中更重视学生对教材中语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却忽略了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意志品格、社会交往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缺失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到教学过程,都未给予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足够的重视。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育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大学英语的学科育人功能,通过搭载语言学习形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将知识的习得、技能的培养与文化及其多元价值的评判、借鉴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在体现学科特点,发挥学科价值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实现教育目标,既夯实知识,又充实内容,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和育人实效。

(二)教师的育德意识不足

当前,大学英语教师普遍认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方面的培养,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辅导员等专门人员的任务,和他们的英语教学活动无关。因此,大多数大学英语课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学生语言知识的习得和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在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在教学目标和定位上,由于“育德”意识不足,也不能充分和深入地挖掘教材和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此外,很少有大学英语教师会在教学之外,主动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可以说,不论是从学校、教师到学生自身,对于挖掘大学英语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要性的认识都是非常不到位的[2]。

(三)教材内容的思想性不强

课堂是教学开展的主阵地,教材是教学开展的主要载体。教材的内容和编排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况。[3]但是目前大部分大学英语教材选用的几乎都是英美国家的文章,谈论的是英美国家的人、事、物,尽管在语言表达上更具真实性和准确性,更原汁原味和反映英语的本土文化,但也不可避免地承载了西方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众多研究表明,一些以英美文化为主的教材,涉及中国文化的内容过少,更多传播了西方的价值取向,导致学生的母语文化意识薄弱等。[4]

二、在“大学英语”课程中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价值

(一)落实党和国家教育目标的需要

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双一流”建设,在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持续发力,而培养一流学生正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所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高校要培养“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随着我国国际化水平的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也深受国际化的影响,国家要立足于世界舞台的中央,不仅要帮助当代大学生掌握与世界接轨的语言,更要培养出能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新时代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特别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以此为标杆,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发挥好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功能,在帮助学生开拓视野、理解西方文明的同时,更应当教会学生以批判性的眼光看待西方核心价值观。通过大学英语教学的开展,一方面加强当代大学生们对西方道德、伦理、价值观的了解;另一方面树立起大学生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二)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必然要落在青年大学生的身上。大学阶段,一方面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性格比较单纯,乐于接纳新事物新思想;另一方面,大学生群体的认识能力、辨别能力、分析能力等正处在养成时期,他们没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对于西方外来文化也缺乏正确的鉴别能力,因而极易受到资本主义多种消极思想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的影响。特别是对喜欢英语、热衷英语学习的大学生,对西方文化和知识颇感兴趣,他们从众多英语电影、电视剧、英语原版小说以及社交网络等媒介中获取对西方的认知,同时一并接收着西方所要传递的一切价值观念,感性认识强,而缺乏正确的理性认知、真实的经历和切身体验。因此,大多数大学生对于西方思潮和价值观念的认识还是比较肤浅和表面的,如果不能及时给大学生打上思想的“预防针”,引导他们树立正确而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将会影响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很难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促进英语教学科学发展的需要

语言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载体,英语这门学科的教学具有特殊性。只重视语言知识与技能,忽视价值观念引导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学英语教学,更容易使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价值体系。应该说,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过程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过程是统一的,两者目标都在于为国家培养一流的人才,其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具有统一性。在具体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应达到互相融入、相互促进的效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5];《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年版)》中也提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因此,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不是孤立的,是应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相融合、相互统一的,充分发挥并实现两者的相互促进作用。

此外,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文化品质,又有利于加强英语教学的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将高校英语课堂与思想政治内容相结合,促进学生更全面地学习世界、了解世界、认识世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融入思想政治内容,有利于语言学习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在丰富英语教学内容、拓展知识面、提高语言实用价值的同时,更能激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譬如,大学英语教师利用教材充分挖掘思想政治因素,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更能潜移默化地塑造成熟正确的思想。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两方可以相得益彰。

三、“大学英语”课程发挥育人功能的主要路径

(一)推进“大学英语”课程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的基础在教材

大学英语教材的设计和编写,不应该只考虑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应充分考虑所选材料的思想性和教育性,以及材料内容的时代性,相关概念的准确性和价值观念的社会性。一方面,在教学内容知识性允许的范围内,最大程度地选择能够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思想品格和心理素质的内容。选取的教材应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积极的正面作用,同时,还应注意其中蕴含的思想品德内容与大学生德育的相关性,应该强调作为个体的人在面对社会与自然时所遵循的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在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时,应当注意深入挖掘材料中所蕴含的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一致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对教材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部分进行批判性阅读,并对学生开展适时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与批判性思维。我们应该找到大学英语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最佳平衡点,真正做到语言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训练与思想政治教育三者的有机融合。

(二)推进“大学英语”课程发挥“课程思政”育 人功能的重心在教学

大学英语课堂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阵地,有课时多、跨度大、覆盖面广的特点,并且对学生从听、说、读、写、译,五大方位、多个层次进行传授和教导。在这种情况下,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时,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加入课程目标和实施方案中,并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施行。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不仅仅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播,又要结合教学内容中反映文化艺术、奋斗理念、创新精神等积极向上的素材,加以解析、教育和宣传,并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面引导学生的思想。

高校英语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自主学习时,也应当注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教师要充分掌握学习材料中所体现的价值倾向,注重对材料的选取以及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帮助学生开展批判性的自主学习;另一方面,要加强培养健康网络的意识,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英语的同时,既能保护自己不受不健康信息的诱惑,也不传播不良网络信息。

(三)推进“大学英语”课程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的关键在教师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称“教师是培养人才的人才”,教师的使命不仅是教会学生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对其进行思想道德上的培养与提升。大学英语教学的特殊性在于教师要关注的不仅是语言教学,还要解析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的思想政治修养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当通过不断地反思和学习,做到头脑清醒、是非分明、立场坚定,能够保证自己坚持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大学英语教师应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准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正确认识语言教学和意识形态的关系,深入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以及为谁培养人才这类根本性问题。在教学过程当中,大学英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英语课程巧妙结合,真正做到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守好自己的一段渠,种好自己的责任田。严格遵守教学大纲的安排,充分发挥语言教学的思想,情感,文化三维交流和教学育人的作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为人处世的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融入到大学英语的教学当中,使他们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学政治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大学求学的遗憾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