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校军事医学演习导调员能力要求与培养的做法与经验

2019-02-21陶发胜欧阳甘霖

西南国防医药 2019年10期
关键词:军事医学导演组卫勤

陶发胜,邓 磊,欧阳甘霖

军队医学院校开展军事医学演习时,要成立相应的演习组织机构,不同的组织机构均围绕演习任务行使各自职能。其中导演组、调理员组多由从事军事医学教学的教员及医院预编机动卫勤分队的人员组成,导演组、调理员组在控制演习进程、了解与汇总演习状况等方面任务相似,但二者在演习中的角色定位、管理要求、能力需求不同。本研究结合本单位近来军事医学演习实践,对导演组、调理员组采取的管理要求与方法以及提升演习能力的做法与经验进行探讨。

1 导演组、调理员组的组织结构与职责任务

1.1 组织机构特点 成立演习组织是演习准备阶段的重要环节与管理形式。虽然我军一些演习教程及统编教材对演习组织结构的种类、人数设置等有所规范[1],但由于军改后编制体制调整及“三个面向”指导思想的提出,院校应当结合单位实际合理设置。其中,导演组、调理员组在管理层级方面,向上要对演习领导组负责,向下要导调参演部队,与政工组、保障组等业务往来直接,事务多、作用大。为此,基于单位干部实力,导演组在人员构成上,主要由主抓教学的领导、长期从事专业教学的专家及骨干组成,调理员组由教龄长、军事医学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员组成。此外,根据演习内容和演习形式的不同,可视情况从任务部队选聘精业务、善协作的人员加入。至于各组人数,应根据演习需要合理设置,以利于明确职责与任务分工。

1.2 职责任务区分 导演组在演习领导组授权下,一是编制演习想定,撰写演习方案[2];二是拟制演习计划及相应的演习文书;三是负责调理员培训及演习中的业务指导;四是提出演习保障需求;五是组织并参与试验性演习的项目研究;六是收集整理阶段性研究成果并总结演习。调理员组的主要职责与任务为:一是完成规定的教案,参加培训,熟悉调理内容与程序;二是根据角色定位,诱导、启示学员综合应用军事医学知识,提升实践能力;三是与导演组保持联系,及时报告演习部队情况;四是根据职业技术教育转型及课程建设要求,参与试验性演习项目研究;五是参与演习总结并提出具体的整改建议。军事医学演习具有制度化、严肃性等特点,必然要制定演习原则予以规范。其中,导演组、调理员组既参与原则的确定,又是执行原则的主体。

1.3 确定演习的基本原则 确定演习的基本原则是军事医学教育的基本要求,应考虑教学任务、演习条件、参演人数、演习规模等多种因素,采用管理学中相应的步骤和方法。鉴于本单位同时承担本科学历教育与专科职业技术教育,且要逐渐转型至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确定的演习原则要在目标上达到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在效果上达到演习目的。为此,确定如下原则:一是设计的演习内容以巩固基本知识、满足任职岗位、增强体验性认识、提升任职能力为主的原则;二是以教学性演习形式为主,试验性演习形式为辅的原则;三是以经典案列或工作任务为主线,划分演习阶段的原则[3];四是以勤务为重点、技术与战术相结合的原则[4]。原则一旦确定,各演习组织就必须严格贯彻。

2 导演组与调理员组管理要求与方法

2.1 导演或调理员能力要求 军事医学演习的参演对象主要是在校学员,演习主要采取“教、练、演、训”等方法,以达到理论知识向应用转化,提升学员实践能力的演习目的。虽然在演习活动中,一些教员的身份由任课教师转变为导演或调理员,活动场所由室内转向室外、野外乃至战场,教员在演习中的职责及作用与平常课堂专业教学也有所区别。但教员的主体地位、主导作用,也即教员教学的中心工作及教书育人的首要职责不会发生根本改变。为适应军队院校教育转型、落实新时期军事医学教育指示,并依据卫生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办学定位和培训任务,需要对教员进行导演或调理员能力培训,以提升教员参演及导调能力,体现了育人者先受教育的教育理念。此外,以演习为对象,对教员进行相应培训,也是课程建设中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内容。

2.2 导演组管理要求 导演组一般由总导演、副总导演及导演助理组成,其中总导演的人选相对稳定,一般由长年从事卫勤教研的高职担任。由于总导演在演习中承担多种职责,作用关键,故对导演组的管理内容和方法可以主要针对总导演进行。管理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综合能力,也即能根据办学定位、培训任务、专业特点等,具备构想针对性演习的基本功底;二是统筹能力,也即编制演习想定、设计演习方案的专业能力;三是培训能力,也即具备有效培训调理员的带教、示范能力;四是协调能力,也即善于内外协调、优化资源,并能灵活处置问题。对导演组的管理方法可分为统一管理和自我管理,统一管理主要指机关依据相应规章制度,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自我管理则建立在自我约束的基础上,考量的是导演组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程度。

2.3 调理员组管理要求 调理员组的管理要求在某种程度上依附于导演组构想演习的科学性及合理度,这也是演习管理中的难点。鉴于调理员组职责及人员组成相对不固定,对其设计的管理要求与方法可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是采用教学督导方法,检查按时间节点完成演习教案状况,确保调理员完成演习基本任务,满足带教基本要求;二是采用试讲方法,观察调理员对演习方案的总体把握,能有效诱导学员进入演习;三是采用示范、讨论方法,评价其对演习内容、演习结构的理解与区分,能适时、适宜将“演”与“教”结合;四是采用推演方法,考察调理员帮助学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促成“练”与“训”结合。对调理员组的管理一般由演习领导组、导演组及机关职能部门共同实施,可在保证客观性的同时,促使其职责任务的完成。

3 提升能力的做法与经验

3.1 提升导演组综合能力 导演组尤其是总导演的综合能力是提升导演组能力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集体理论创新勇气的体现。提升导演组综合能力的路径可初步划分为两种模式,一是单位的人才制度,二是导演组的自我提升,而自我提升是原始动力。首先,根据职业技术培训任务转型,进行课程建设研究[3,5],搞清卫生士官职业技术教育“是什么”以及学员能力生成路径等基本问题,为开展军事医学演习提供需求。其次,顺应军队编制体制改革,理清当前卫勤组织体系的结构、职能,为开展军事医学演习提供基本依据。再次,区分不同种类卫勤保障样式,开展专项研究,将研究成果有效转化,为军事医学演习的想定编制、内容设计、结构划分等提供科学素材。最后,结合本职,在卫勤组织指挥、调理员培训等“做什么”方面提升个人能力。

3.2 提升调理员调理能力 调理员能力提升路径与导演组相似,但主要关注医学知识的实践应用、专业技术的战术应用、技术与勤务的相互提携。一是通过代职、跟训、新大纲试训、调研等途径,掌握部队新编卫勤力量结构、配套卫生装备、担负主要任务、战术应用常识等基本情况,强化卫勤理论应用与军事素养,为能做合格的运动员而参加演习铺垫基础;二是通过调理员实践培训[6],聚焦专业知识的战术利用,能将平时的课堂模式向演习时的战场模式、情景模式转变,提高演习分练活动中教、演、练的实战水平,做合格的教练员;三是提高演习合练活动中的技术指导、情况诱导能力,做合格的调理员;四是通过经验积累,掌握软科学数据采集及开展卫勤学术研究的方法,达到勤务服从于战术、演习服务于战场的目标。

3.3 确保能力发挥基础 军事医学演习的特点在于演习组织机构的临时性、演习内容的确定性、演习活动的时效性、参演人数的复杂性、学科专业的交叉性,前文虽然着重介绍了导演组及调理员组的职责与能力要求,但军事医学演习的顺利实施以及导演组及调理员组能力发挥,均依赖于演习多要素的完善与协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合理设计演习组织结构,明确组织工作关系;二是演习领导组和导演组共同确定年度演习目标,确定演习基本任务;三是确保药品、器械、基本卫生装备等演习物资齐全、可用;四是以政工组为主,将思想政治工作贯通演习始终,强化演习的组织纪律。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卫生士官职业技术培训活动的持续深入,对院校开展军事医学演习的认识定会有新的高度,对能力提升也将会有新的举措。

猜你喜欢

军事医学导演组卫勤
我混进《竞然如此》的导演组,观察了一段时间
《实用医药杂志》专栏展现军事医学研究成果
影片《大决战》中是如何表现林彪的
“北特圣迪”助力世园会闭幕式精彩呈现
“杭州8分钟”上现“高帅富”组合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千里移防,卫勤保障不中断
某部抗洪抢险卫勤保障经验做法
预选卫生士官高原军事医学地理与卫生保健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建立
某部冬季野营拉练卫勤保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