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价值引导的策略初探

2019-02-21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大学生信息

卢 霜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 510000)

一、新媒体

二十一世纪迎来了第五次科技革命,这次革命带来了新媒体,如博客、QQ、微博、微信等人类交往的方式,无一不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等各个方面。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更加便捷,可以做到不出门而尽知天下事。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充斥在网络中,真真假假。网络中的信息对人们的价值取向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处于价值取向逐渐成熟的当代大学生。

(一)新媒体的含义

马歇尔.麦克卢汉作为原创媒介理论家指出:“所有的媒介都是人体感觉和行为能力的延展和拓展,例如印刷媒介延展了视觉,广播延展了听觉,电视则延展了视听觉,电子媒介则延展了人的中枢神经系统。”[1]新媒体属于媒介的一部分,但与传统的媒介有着本质的不同,新媒体是利用互联网、数字技术等方式出现的新型媒介,如数字电视,数字网络等。

(二)新媒体的特征

新媒体具有交互性。交互性作为新媒体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从传播的角度来说,新媒体在传播的过程不是单一的,即不是由一方传向另一方。在向接受者传播时,作为个体的接受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而对其消息进行筛选,或对其信息进行反馈。根据其用户的反馈,对新媒体进行改进,因此新媒体的交互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媒介的发展。

新媒体具有即时性。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更加全面,便捷,人们可以从各个方面去感受。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发布新闻和消息可以不去考虑时间和地点的因素,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自媒体,无需成本。信息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传播,时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一个作品的发布所需要的时间是以前制作一个作品时间的二分之一,甚至会更少。

新媒体具有超媒体性。不单单只是以文字的形式进行传播,新媒体可以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向当代大学生传播声音,文字或图像等,而且当代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对其进行保存或者下载。

新媒体具有个性化。不同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当代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对信息进行兴趣分类。与此同时,网站或者各种应用软件等新媒体会对使用者搜索的数据进行分析,从中得出使用者最近感兴趣的话题,在使用者使用其软件时对其进行推荐。如百度推荐,淘宝推荐等。

二、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既有好的一面也存在需要改进的一面,新媒体也不例外。新媒体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代言人”,每个人畅所欲言的发表着自己的看法。新媒体下的当代大学生接受的信息越来越多,不同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门槛更低。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自媒体,都可以通过一些应用软件去发表属于自己的看法及其见解。传统媒体所发布的信息是经过严格的筛选或者说是对信息有着严格的把控,而且传统媒体所发布的信息的真实性有一定的保障。但在新媒体中,自媒体大量充斥着,网络中的信息的真实性需要去进一步的证实。新媒体的这种变化对当代大学生在思维模式、语言特点、行为方式、心理意识等方面都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影响[2]。

(一)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在新媒体中,大学生的认知器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延伸,在看待世界过程中会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事物的理解有了不同或者更为深刻的理解。大学生所得到的信息是包罗万象,不管是从文化,经济,科学,娱乐方面都有。不仅如此,现在还可以在网上买书,订餐,购物,多人在线语音或者视频聊天。大家喜爱的活动——看电影,也从以前的只是2D,变成现在的3D,4D……大学生了解世界的途径不单单是只有书本,还可以从音像中得到进一步的认识,给视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了解世界的方式更加多样,看待世界的角度也变得更加的多元,思考问题或者看待问题不再是仅仅基于表面。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人们娱乐的方式也变得更加的多元化,使得当代大学生在紧张的功课学习结束后,可以拥有一些快乐的休息轻松时间,做到休息学习两不误,劳逸结合,更好地提高了大学生的学习效率。从受众角度来说考量,“游戏娱乐是人的天性”,是人的内在需要[3]。

(二)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由于网络中信息的真假难以得到确认,在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媒体的时代,人人都可以发表属于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对于已经发生的重大事件,每个人可以在网上留下属于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微博上、在朋友圈中,发一些关于现在自己生活的状态。网上的各种各样的信息都有,真的也有,虚假的也有,积极向上的也有,恶俗不堪的也有,对还处于价值取向逐渐成熟的大学生来说,这会对他们形成一个良好、正确的价值观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这样容易迷失自我,价值取向产生混乱。被动的去接受其信息,而不懂得去筛选,去自我判断信息的真假与否,长期以往下去,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不利。现在网络中充斥中色情,赌博,拜金主义等低俗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不利——不利于他们形成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少年强,而国强,如果当代大学生都消极,没有任何的奋斗精神,那么将如何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梦?与此同时,新媒体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的阅读和学习习惯,在空暇时间静下心来去欣赏优美的文化作品的大学生越来越少,更多的人沉迷于网络游戏中,网络追剧,网络购物。据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的“思维碎片化”越来越严重,因为新媒体的冲击,人们更喜欢图像上的冲击,花大量时间在学习和阅读上的人少,更多的人是通过零碎时间在学习。碎片化的信息作为“事实”轻易地被你获得,但它们缺少跟其他信息的“联系”,容易遗忘。你以为你学到很多知识,但其实什么也没有得到。慢慢习惯了这种碎片化学习,所以当代大学生看待事情往往只从表面入手,不去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不去将各种知识联系起来,长期以往会造成思考能力下降。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下去就会造成当代大学生在看待问题的时候仅仅是从表面出发,思维方式的单一,对以后担负起国家富强繁荣重任的大学生来说是极为不利的。不仅是不利于其自身的发展,也更加不利于国家复兴梦的实现。换了角度来说,单一的思维方式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把握知识的宽度和广度也是远远不够的。

现在流行一网络词——宅男、宅女,顾名思义,就是喜欢宅在家中的女生或者男生。这种词出现是因为有了网络,大家都喜欢呆在家里面而不愿出去,特别是当代的大学生们,只要是没有什么事情了,就喜欢呆在寝室或者家里面玩手机,打游戏,看电视剧等。这些喜欢宅着的宅男宅女们都出现了一些小毛病,如视力不好,腰杆不好,肥胖等,程度更深者还有出现了抑郁症和孤独症等。

新媒体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不再仅是面对面的交流,而是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达到沟通交流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当代大学生出入社会后的日常人际交往能力是极为不利的。

三、新媒体传播正面影响力的对策

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交互性使得人们在网络中更加肆无忌惮,在网络中可以做一些在现实中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发布低俗信息,在网络上与其他人展开骂战,这些都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是90 后,一出生就享受到了改革开放胜利的“果实”,其自身的思想和视野不同于以往的60 后,70 后,他们思想更开放,敢于冒险和接受新鲜事物。因此,在面对“新媒体”传播带来的负面影响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坚持从正面引导当代大学生,从不同方面去培养当代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完善网络治理,营造健康网络环境

由于新媒体是二十一世纪的产物,因此政府在关于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不是很健全,对于自媒体所发布的消息和视频等的限制很少,导致大量信息的真实度不高,产生大量不符合事实的内容。政府应对真实度缺乏的信息或新闻的传播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要求我国的技术监管部门加强对信息的监管力度。对于容易使大学生误入歧途的消息,政府要加大打击力度,禁止该类消息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建立起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于恶意传播不良消息的网民要采取严格的法律措施,建立起一个文明,干净的网络环境,传播积极向上,具有真实性的新闻。

(二)学校积极搭建网络平台,培育新媒体传播创造力

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此高校不能单单只从传统的教育方式出发,还需要把新媒体融入在教育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与时俱进,而且还要善于利用新媒体、新平台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在各个高校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公众号和微博号,各个高校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发布一些正确、积极、健康的内容,使得当代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个良好的正确价值取向。发布一些热点事件,让同学们在下面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形成思想碰撞,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同学们延伸其视野,思想更加全面。

(三)教师正确引导,构建新媒体传播主旋律

高校可以开展有关新媒体传播的选修课程,实行各学院交叉管理,要求该门课程在课堂上专门对不良“内容”传播进行直接的分析和评价。老师在课堂中可以搜集真真假假的新闻,让学生们对此作出自己的判断。在授课的过程中,教会其如何辨认消息的真假,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逐步形成全面的、有条理的思维方式去看待问题,而不仅只局限于表面。同时培养当代大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自信心,引导他们在平时使用新媒体过程中多多关注公益、政治等方面的热点事件,培养起他们的责任感,从而树立爱国、正直的价值取向,多多开展一些志愿活动,让他们从中获得正能量。

(四)个人提高素养能力,释放“新媒体”传播正能量

十九大以后,我国进入了新时代,各种思潮文化在网络中涌现,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各种思想在网上得到蔓延。各种各样的信息交织在一起,其信息的真假性的辨认的难度提高。面对不良“微内容”传播,当代大学生在选择信息时,要提高辨别是非能力,不要相信一面之词。面对不良“微内容”传播,不回避,不转载,不评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当代大学生应该利用空闲时间多出去走走,运动,而不是宅在家里面。多出去与人交流,提高自己的日常交往能力,对以后出入社会有极大的帮助。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做事有条理,空留出时间段来学习,充实自己,提高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大学生信息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订阅信息
新大学生之歌
展会信息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