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版电视剧《水浒传》对潘金莲形象的改编

2019-02-21胡海燕

绥化学院学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武大郎西门庆潘金莲

胡海燕

(吕梁学院汾阳师范分校 山西汾阳 032200)

在以往的电视剧《水浒传》中,潘金莲在观众的心中的形象为浪荡、被唾弃,这个人物形象被全面否定。但是,在新版电视剧《水浒传》中,潘金莲人物形象被全面改编,在潘金莲人物形象中更多地融入了现代化的感情色彩,使得潘金莲人物形象更加饱和、丰满,并通过潘金莲人物形象来将人性与生活进行深刻的解读。

一、新版人物形象的塑造效果

中国文学中,潘金莲为其中知名度最高的女性之一,人们主要在《水浒传》中熟知潘金莲的形象。我国古代长期处于封建伦理环境下,当代人们也受传统道德伦理观念影响,认为潘金莲为古代不洁、阴险女性。而在1920年,剧作家开始加大对于潘金莲形象的关注度,并为其作出“翻案”。与此同时,剧作家在塑造的潘金莲形象中,开始加入“五四”年代的个性解放元素,同时在营造潘金莲人物期间,重新加入反封建专制思想,潘金莲经此改变后,形象不再为不洁妇人,而是成为古代受封建思想迫害的可怜妇人,同时受《水浒传》改编影响,人们开始加大对于潘金莲形象的关注度。为满足人们对于潘金莲形象的认知需求,许多媒体及艺术工作者也开始加大改造潘金莲形象的力度,自1998 所播出的《水浒传》已经赋予潘金莲全新形象,摒弃原著中毒辣形象,使潘金莲以温柔贤惠形象出现在大众视野。许多观众在观察改编后人物形象时产生质疑心理,无法明确此善良温顺女子,为何会作出杀夫行为,表示改编后的《水浒传》剧情并不合理。而后经过剧作家、媒体工作者以及观众的各类意见,《水浒传》形象经再次修改,在原有清纯可人形象基础上,又增加了风流妩媚及泼辣狠毒元素,并在电视剧内容中增加了潘金莲行凶夫家的整体过程。画面不但具有细腻感,并且人物形象也发展的合情合理。就实际情况分析,再次改编后的潘金莲形象,能够充分弥补第一次修改潘金莲形象中存在的不足,并在播放期间取得了不错的收视效果。

二、对新版人物形象的具体描述

(一)一改往日放荡形象。在《水浒传》各人物中,潘金莲作为家喻户晓人物,同时其美艳且毒辣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新版《水浒传》中不但保留了原版潘金莲与武大郎的基本剧情,还在保留原有艺术及思想价值基础上,对其剧情及形象进行改变。经改编后的人物形象,不但能够打破原有作者及历史时代所存在的局限性,还是潘金莲人物形象得到全新塑造,使其以更为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大众面前。新版《水浒传》中的潘金良主要形象为,安分守己、贤惠勤劳的家庭妇人,同时剧中某环节还针对潘金良进行细致刻画,演绎过程中,潘金莲在昏暗灯光下以朴实农妇形象在田间劳作,在新版《水浒传》无法发现潘金莲存在任何不洁行为,观众所能观察道德仅为安分守己的乡间妇人在田地里劳作。与此同时,改编后的《水浒传》中某情节演绎,武大郎已经睡下后,潘金良依然在操持家务,为武大郎准备面食,同时此期间还对潘金莲进行细化描写,表示潘金莲为节约灯油,宁可在昏暗灯光下劳作,也不开油灯,仅能在夜深人静的夜晚,独自哀怨。

新版剧中,人们能够看到的潘金莲仅为守着丈夫归家,并且每天足不出户的人物形象,武大郎在此期间对潘金良充满爱意与歉意,表示委屈自家娘子,而潘金莲也对武大郎表示现阶段生活状态很满意。改编后的潘金良虽一改往日放荡形象,使其成为安分守家的弱女子,但却也将其愁苦及失落心情进行充分展现,表示潘金良依然存在理想,阐述其若并未受到任何外界影响,将会持续平淡走过一生。但潘金莲却因西门庆的出现,认为生活出现了转机,便再也无法压制内心的骚动,其欲望也不断扩张。

(二)勇敢追求爱情。在新版电视剧《水浒传》中,将潘金莲这个人物形象重新进行塑造,将该人物设置为一名较为勇敢的女性形象。在武松和西门出现后,其人物情感得以重大改变。在新版电视剧中,将潘金莲所遭遇的一系列不幸进行反复强调,继而将其人物形象内心的伤痛得以凸显,在武大郎的弟弟武松来到之后,潘金莲心中的伤痛一触即发,她将对武松的爱慕之情得以大胆表达。在最初时期,潘金莲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女性形象,在当使女的期间,对于东家的反复纠缠,潘金莲给予了明确的拒绝,从这里能够看出该人物形象内心不屈的精神。在新版电视剧中,将潘金莲对武松的情感进行深入刻画,在一见钟情后,潘金莲在生活中感受到了来自武松的关心与呵护,使得潘金莲感受到了以往从未体会到的幸福与快乐。在生活中,她为了能够得到武松的注意,对武松的爱意毫不掩饰。在武松在的这期间,她将对武大郎的不满表现的愈发明显。但是与此同时,潘金莲对武松的爱已经超越了伦理的界限,继而引出“雪天酒醉武松”这一桥段。但是生活并没有潘金莲想象的一样美好,在对武松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后,不仅遭到了拒绝,还被其深深羞辱,潘金莲对武松的爱意在一瞬间被击得粉碎,致使潘金莲对武松的爱意转为仇恨,借助一系列举动来激怒武松。在新版电视剧中,潘金莲倒地痛苦的样子将一个女人的悲哀刻画得淋漓尽致,进而展现出她内心的痛苦。

(三)与西门庆相遇。在新版《水浒传》中,潘金莲与西门庆相遇的桥段以一种浪漫、唯美的情景得以呈现。潘金莲由于失误将叉杆打落在地,恰巧碰见身材高挑、长相英俊的西门大官人。西门庆将叉杆递给潘金莲的一瞬间,二人擦出火花。在原著中,西门庆的人物形象为破落的地主,致使本环节中的一个陪衬,然而在新版《水浒传》中,则将西门庆刻画为一个英勇、富有的人物形象。并将二人之间的剧情进行详细地描述。在剧中,西门庆想方设法地获取潘金莲的芳心,经过狡诈的王婆拉线后,西门庆与潘金莲的奸情被暴露,在此过程中,西门庆没有向原著里所述,胆小、无赖,而是勇敢地承认他惧怕武大郎的弟弟武松,但是对潘金莲具有深厚的感情,并深深地爱慕着潘金莲,希望与潘金莲能够修成正果。

在新版剧与西门庆相遇的剧情中,既展现出潘金莲动人的一面,还将其内心的丑恶得以呈现。在剧中,从潘金莲迈入社会后,就认识到了社会的险恶,在老东家的调戏与主人的辱骂中,她被迫嫁给了“三寸丁古树皮”的武大郎,在此期间,潘金莲遭到了众人的嘲笑。在这黑暗的生活背景下,潘金莲的心灵遭到严重的冲击。在遇到武松与西门庆两个男人后,潘金莲的命运也尚未得到改变,反而加深了对武大郎的厌恶。但是,在新版的电视剧中,将潘金莲的人物形象成功地进行转型,不仅将其设置为一个叛逆者,还将其置于受害者的角度,将其大胆追爱的片段进行深入刻画。潘金莲在杀害武大郎后,新版电视剧的编剧在这一阶段费尽心思。在新版电视剧中,将潘金莲的死刻画的较为凄美:在武松拔刀要杀害王婆的瞬间,潘金莲勇敢地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身体挡在了武松与王婆之间,并顺着武松的刀,将武松手里的刀狠狠地插进自己的胸膛。此时,武松用惊愕的表情望向潘金莲,潘金莲满含泪光,边笑边喊:“我是荡妇?是的,我就是荡妇,我是天下第一荡妇!”在此时,潘金莲回想起与西门庆相遇、相识的一幕幕情景,继而死去。在新版电视剧中,潘金莲勇敢、毫不忌讳地承认了自己是荡妇,并主动接受死亡。在潘金莲死的过程中,加上凄凉、哀怨的背景音乐,摒弃了原著的暴力、冷漠。观众在观看剧情时,能够在背景音乐的渲染下,追随编剧的构思,将这个女人悲哀、可怜的一生得以回忆,即便认为这个女人是一个“荡妇”,但是却少了憎恨之意,这个人物形象留给观众最多的则是不幸与同情。

(四)值得现代女性进行思考。在新版电视剧中,编剧为了满足当下观众的观看需求以及审美,将潘金莲追求武松与和西门庆相遇的剧情,没有过多地进行批判,而是将其认为潘金莲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即便与西门庆的私通属于大逆不道,但是对其认为是潘金莲在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在新版电视剧《水浒传》中,借助过分美化的方式,将潘金莲与西门庆之间的感情进行描述。在封建制度的背景下,女人的地位较为卑微,缺乏一定的自主权。但是即便是在封建思想的束缚下,仍然会有女人进行反抗,潘金莲就是这一代表,由于她无法忍受自身命运的不公,做出一系列违背伦理道德的行为。在新版电视剧中,潘金莲杀父设置的较为合理,并对其形象予以拨正,值得现代女性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在现代社会中,我国女性的地位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实现了真正的解放。通过新版电视剧对潘金莲形象的重新构造,当代人可以对其进行重新审视。对潘金莲大胆追求爱的行为进行重新刻画,并美化了西门庆对潘金莲的情感,这与潘金莲最终的结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人们能够主动对该人物的命运进行重新审视与评价。

在以往的《水浒传》中,主要是以反女性的脉络进行,并没有对女性的形象进行高度的审视与评判,特别是对潘金莲这一女性形象,除却批判还是批判,即便演绎了该人物坎坷的命运,但是并未对其可怜、悲哀的人生遭罪予以客观的评价,丝毫没有呈现出怜悯之心。然而,在新版《水浒传》中,打破以往的偏见,对潘金莲这个女性形象进行重新刻画,将其悲哀、可怜的一生得以详细刻画,使得呈现在观众心中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进而引发当代人的进一步思考与反省,给予观众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结语

综上,新版电视剧《水浒传》将潘金莲这个人物形象进行重新编写,对女性形象有了全新的看待,将以往对女性的偏见进行重新塑造,使得潘金莲这个人物形象变得更加丰满。其新版电视剧的编剧主要将受众群体设置为较为年轻的“80后、90后”,进而满足这一批观众的心理需求。

猜你喜欢

武大郎西门庆潘金莲
于哭笑中寓深意
——浅谈西门庆交际圈的哭笑百态
如果武大郎没有错过潘金莲的排卵期
西门庆与冬至饺子
对人性的重新审视与反思:论荒诞川剧《潘金莲》
西门庆的爱情观浅议
武大郎是如何变矮的?
武大郎乃堂堂七尺男儿
有多矮
西门庆的“邂逅”
潘金莲幻想一对一的情爱是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