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典情怀的诗意想象:《三峡好人》的美学传承

2019-02-21寇国庆

绥化学院学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三明好人三峡

寇国庆

(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学院 安徽蚌埠 233000)

作为深情关注小城市与小人物在时代洪流中浮沉的当代导演贾樟柯,他的后期作品的主题内容,艺术呈现中的诗性都越来越具中国古典艺术气韵。相对与他的前期作品,例如故乡三部曲《小武》《站台》《任逍遥》叙事性而言,后期的《三峡好人》有着更多的古典抒情情怀。

一、远游、思人与怀远:古典情怀的挽歌

作为影视作品的《三峡好人》,在主题原型上,思人与怀远主题得到了现代的体现与传承。天各一方16 载,中年煤矿工韩三明从山西汾阳来到奉节寻找妻子和女儿,16年前刚怀孕的妻子,被公安局解救回四川奉节,而此时的奉节,因三峡工程早已淹没在水底,妻子家人的排斥与阻挠,也并没能遏止他与妻子女儿团圆的渴求。几经周折,夫妻终于重逢,然而与妻女的团圆之路道阻且长,韩三明还需要继续下矿井挖煤或是在三峡拆迁房屋筹集款项才能够赎回妻子的自由之身。

不同于传统文化中的思妇,护士沈红有着对爱情的坚守,同时也有着情感已不在时果断割舍的决绝。两年了,丈夫郭斌打来的电话了了可数,从太原来到奉节千里寻夫,等来的是丈夫的一再回避,以及从其他途径流露出的丈夫与从没现身的女老板丁亚玲的暧昧关系的点点滴滴。在三峡大坝乱石堆积的工地,在朱逢博明丽的《满山红叶似彩霞》的背景音乐中,沈红毅然提出分手。

作为影片的两条主线,韩三明和沈红都在寻找,演绎着现代形式的思妇、怀远的古典情节:一个是重拾一个是放弃。韩三明的身上更突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善良与隐忍,沈红尽管有着传统社会善良女性对情感的执着坚守,但同时又时时处处透露出现代女性的自立、自尊、独立品质。

主人公虽然来自不同阶层,在奉节也经历各自寻找旅程。数年以至十几年的等待、期盼之后,来到三峡这个即将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所在面对生命中的重要部分,去面对选择。韩三明与沈红选择的“合”与“分”,相同的是,在沉重无奈的现实面前,他们都没有逃避,而是勇敢地直面、顽强地接受自己的选择。他们卑微普通的生存,以内心的尊严与执着苦苦挣扎寻求各自的幸福。时代在变,人的感情的形式也在变,韩三明能够保存感情的是一个非法的婚姻,而沈红原属于自由恋爱的婚姻却什么也留不下。生活中在时代洪流中的人们,虽卑微渺小又尊严高贵。

时代的洪流就像已经被淹没的那座千年古城,已经把很多东西裹挟走了,古典传统社会在急剧蜕变,而作为现实中人们,在这样的变迁面前,又是那么的无能为力。旧的家园已经开始拆除,人们去哪里安放乡愁与精神家园。

其实作为对时代与文化巨变的当代思考,贾樟柯的每部作品都渗透着“执着与梦想”的主题:《小武》的主人公对友情和爱情执着;《站台》中一群文艺执着于自己的梦想生活;《任逍遥》每个人都执着于青春躁动;《世界》则讲述异乡人在现代都市执着寻找着自己的位置与归宿。

电影《三峡好人》用“烟酒茶糖”这代表着传统人情礼尚往来的四种生活物品来描述传统社会的人际交往和交流形式。“烟酒茶糖”这种传统礼品追求的是细水长流与情感真挚,然而在信仰强力与追求现实功利的现代社会,这样的情感交流与表达也许是最后的绝唱。

《三峡好人》用朴素的镜头语言来表现潜流暗涌平静生活,以传统的情感意境来讲述急剧变动的现代人的情感与追求,影片足以称得上一部饱含人文关怀的现实主义杰作。贾樟柯的电影记录了当下中国正在发生的历史巨变,他的故事讲述的虽是社会中小人物的生存困境,却有着世界性与现代人的人文视野。在这个历史语境中,《三峡好人》在反映三峡拆迁和建设的变迁背景中,通过两个外来者的经历与目光,实质上见证了中国社会转型期不同社会阶层人们生活与命运的互动与纠葛,鲜明地表达了对公正的社会政策的价值诉求、对怎样达到理想生活的人文关怀。[1]

意味深长的是,导演选择在充满巫山云雨的三峡奉节这个有着两千年来充满爱情、友情等丰富意象的地方讲述现代人的爱情故事,无疑也是对传统古典情感的缅怀。借用影片中“小马哥”的话:“这个社会不适合我们了,因为我们太怀旧”,这显然是贾樟柯夫子自道。

《三峡好人》虽是现代人的情感故事,却与历史与传统连接在一起,电影以中国山水画的散点透视的叙事,散漫的情节发展,白描的长镜头运用,以代表着传统中国人情伦理的烟酒茶糖把影片分出的章节,在全球化的当下语境中,在艺术中在在地彰显了历史与传统的魅力。因此,有人看来,艺术价值的高下显然与艺术家的个人的修为实为一体,“人生就是一个修炼过程。修炼得层次高一点,认识问题的角度、层次就和别人有那么一点不一样,创作出来的东西也就有了区别。也就是说,作者的精神境界高,作品的境界才能高,电影界的贾樟柯就是例子。感谢张艺谋,是他的《黄土地》,把贾樟柯领上了电影艺术之路,因此有了《小武》、《三峡好人》,使我们对电影不至于绝望。”[2]

二、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余味曲包的情感表达

如果说古典时代的抒情艺术是诗词曲赋的话,对于当代社会来说,流行音乐就相当于古典时代的抒情艺术诗词曲赋,承载着有效地情感表达的功效,同时起到触物以起情、含蓄蕴藉,以象征、隐喻的方式到达比兴的目的。这在《三峡好人》主人公或是木讷或是压抑的表情下更起到曲折含蓄地抒发情感的作用。

电影开头,韩三明千里迢迢寻找妻女,此时的背景音乐是悲怆苍凉的川剧《林冲夜奔》:“叹英雄孤身无靠,将身投水泊,回首望天高,愤恨难消……”当他抵达终日所思的异地,而轻松欢快的民乐《喜洋洋》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他此时此刻的心情。同时,其中穿插的黄梅戏《女驸马》则预示了韩三明千里寻妻的目的。并且借助手机铃声烘托不同人物的人生追求与处世原则,韩三明的是《好人一生平安》,这正是韩三明一生的愿望,厚道善良的他是一个好人。这首歌淡淡地却触及灵魂,生活底层的民众日子过得苦,但仍然努力地活着,积极地寻找出路。这也是这部影片对底层劳动人民深深的祝福:“好人一生平安!”另外一个人物,小马哥的手机铃声是《上海滩》主题曲音乐:“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这既是小马哥的手机铃声,也是他命运的隐喻。桀骜不驯,希望成为像《上海滩》里发哥一样的豪杰,这个重义气的稚气青年,在三峡这个江湖社会里,因一起斗殴事件葬送了生命。当《上海滩》主题音乐在浑浊激荡的江面上再次响起,却有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意境。

沈红寻找丈夫的时候,轮船上少年有口无心唱着《两只蝴蝶》,这样的歌曲曾经是女主人公的爱情写真,而此时也只能够是女主人公的期盼了。江畔露天舞池放的是甘萍的《潮湿的心》:“谁能烘干我这颗潮湿的心……”一对对男女伴着《潮湿的心》的怨曲起舞;也是沈红此时的心境写照。沈红和斌斌在挑明离婚之前起舞——耳边响起的是朱逢博的歌声:“满山红叶哎似彩霞,彩霞年年映三峡……手捧红叶哎望阿哥,红叶映在妹心窝。”这场景既魔幻又现实,沈红的心情是和这歌声一样的感伤、孤独。电影《待到满山红叶时》凄美的爱情故事发生在风景优美的三峡上,只是到了这里,即便“哥是川江长流水,妹是川江水上波”,从此也只能够各自安好、相忘于江湖了。当饱含深情、亮丽的《满山红叶似彩霞》的女声响起,三峡大坝下的舞蹈也成为了沈红与郭斌感情的终结。

在沈红黯然离去的、行驶在长江峡谷之间游轮上,导游大声读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诗里有着关于三峡的诗歌承载着丰富的汉民族情感记忆与生命气息,在这样的历史巨变中,沉淀于意识深处的绵绵忧思随时代的洪流裹挟而去,这一情境宛如香港导演许鞍华的电影《男人四十》中文靖对身为国文老师林耀国所说的:

读了那么多长江三峡的诗词,若不亲身走一趟,怎么行?如果不去,三峡一灌水,很多地方会淹没,很多东西会消失。

时代一日千里,犹如轻舟已过万重山,古典的、传统的乡土情怀是否已一去不返。

电影《三峡好人》对“触物起情”的感兴的无处不在的运用,显然深得中国传统美学对情感表达的精髓。

赋比兴是中国传统艺术的诗魂,以诗为心是中国艺术的精神内核,赋比兴则是从《诗经》以来的诗歌创作的主要表现方法;对于抒情为魂的中国艺术来说,“感兴”就有了更为根本的意义。感兴即“感于物而兴”,正如宋人李仲蒙所说:“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者也。”[3]“触物起情”的感兴,在中国诗学的发生机制中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创作思维。刘勰《文心雕龙》中的《比兴》一篇,在篇末赞语中,刘勰所说的“诗人比兴,触物圆览”,可作为其概括性的认识。“由于艺术作品是由形象与情感作为基本因素的,具有相当大的浓缩性与不确定性,中国古代作家一般以含蓄蕴藉为贵,采用象征、隐喻的修辞手法来入‘兴’,使人在欣赏时要费一些周折,不是那么容易一目了然的,而这种想象与创造是情中有理,情理交融。”[4]艺术是人类对于世界最为自由,最为本真的把握,“它要冲破世俗物质、功利的羁绊而达到一种精神的超越、自由和解放,真正的审美意在使人真正自觉到人之崇高和尊严的最高意义,获得精神的自由、人性的提升和美好和谐的生活。”[5]

此种审美情感渗透在汉民族文化共同体的个体血液中。在现象学看来,世界里的每个人都生活在物质与精神世界的无边无际的大网中,个体对世界的认知无不受制于这张承载着现实社会关系与历史文化积淀的“公共交往”的大网。因此,客观和抽象的世界从来都是不能脱离人的意识而存在。从这个意义来说,脱离了人和人的意识研究世界毫无意义。

加斯东·巴什拉在《空间的诗学》中生活中的各种意象进行了分析,从现象和象征意义出发,强调心灵的主观性体验和文化原型在认识世界中的重要意义,并且提出“诗意的想象”[6]的重要作用。而《三峡好人》恰恰是一部联结现实与传统、生活与艺术的重要作品,借助游子、思妇、怀远等古典情节与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情感表达,成功地演绎了有着诗意的想象的现代爱情故事,把汉民族的文化、审美的集体无意识与当代的历史巨变凝聚在小人物的情感追寻中,获得心游万仞、思接千载的审美效果。

猜你喜欢

三明好人三峡
好人就在身边
Sinocyclocheilus sanxiaensis,a new blind fish from the Three Gorges of Yangtze Riv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speciation of Chinese cavefish
三峡留下我多少梦
西游新记
好人
为什么“好人”的另一半也会出轨?
春到三峡
“三明联盟”能走远吗
“三明联盟”不是梦
三明医改应避免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