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菜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

2019-02-21陈卓贤

乡村科技 2019年17期
关键词:菜青虫小菜蛾软腐病

陈卓贤

(贺州市八步区信都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 贺州 542813)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餐桌文化有了更高的追求。白菜是人们餐桌上的常见菜品,市场需求量不断提高。因此,在种植白菜的过程中,加强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提高白菜的产量和品质,显得格外重要。

1 白菜种植技术

1.1 选种与选地

在选择白菜品种之前一定要先做市场调研,在多个品种的白菜种子中,选取能迎合市场需求的种子。同时,要考虑种植环境因素,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白菜品种,而且应选择植株长势强健、株型美观、产量高、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种子饱满且发芽率高的品种。

白菜不宜进行重茬种植,如果上次种植过程中土壤中残留有病菌,再次种植时会对重茬白菜造成影响。通常,选地时要选择水分充足、排灌方便且土壤肥沃的地块进行种植。

1.2 播种

白菜的种植时间应因地制宜考虑气候和市场需求等因素来确定。白菜播种一般可分别在5月与7月下种,一般8月或者9月收获。可根据品种特点与地力的情况利用直播法,理墒后打塘点播。一般株行距为40 cm×40 cm,667 m2播种4 000塘左右;而小杂系列株行距为35 cm×35 cm,667 m2播种5 000塘左右。健康、饱满的种子一塘播种五六粒,种子播种完成后在保持土壤湿润的同时用细粪进行盖塘。

1.3 施肥

白菜生育期长,产量高,养分需求量极大,对钾的吸收量最多,其次是氮、钙、磷、镁。白菜不同生育时期的生长量和生长速度不同,对营养的需求也不相同。苗期吸收养分较少,氮、磷、钾的吸收量不足总吸收量的10%;莲座期明显增多,占总量的30%左右;结球期吸收养分最多,占总量的60%左右。在施肥的过程中,要把有机肥的施加放在首位,而化肥的施加放在辅位。一般将优质腐熟的农家肥3 000 kg混入复合肥40~80 kg放入塘内,沤后作为底肥。为了确保白菜能健康生长,需适时追肥。第1次在定苗期施加1 000 kg腐熟的清粪水,第2次在莲座期浇灌1 000 kg腐熟的清粪水、20 kg尿素,第3次在结球始期浇灌1 000 kg腐熟的清粪水、20 kg尿素[1]。还可用1∶250倍的磷酸二氢钾在结球中期进行喷施,增加植株的抗性,有效提高产出的白菜质量。

2 常见的白菜病虫害

在白菜种植过程中会遇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如霜霉病、软腐病、菜青虫以及小菜蛾等。

2.1 霜霉病

霜霉病存在于白菜苗期至包心期,是最为常见的白菜病害。发病初期病症主要出现在白菜叶片上,这一时期叶片变为淡黄色,如果防控不及时,叶片将逐渐枯萎,病症将会蔓延至整颗白菜。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空气湿度过大,当种植区域的湿度超过70%时,易发生此病。

2.2 软腐病

欧式杆菌是软腐病的病原菌,其属于细菌的一种。软腐病的病症表现为白菜叶子慢慢萎缩,而白菜心内部会出现臭味并伴有黏稠状腐烂物。软腐病在种植田与贮存过程中都可发生。

2.3 小菜蛾

小菜蛾生命力顽强,一旦出现很难对其进行杀灭。小菜蛾对白菜危害持续时间久,虫源在植被上迅速繁殖,其生长周期一般为15 d左右。

2.4 菜青虫

菜青虫以白菜为主要食物,从其幼虫时期就寄生在白菜体内,存在于白菜整个生长时期,导致白菜不能把营养供给自身,降低了白菜的自身品质。菜青虫对白菜所造成的危害极大,可严重降低白菜产量。

3 白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3.1 物理防治措施

在白菜种植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物理措施来防治病虫害。例如,利用灭虫灯,在虫卵时期进行照射,将虫卵杀死,防止其孵化后对白菜造成破坏;虫害发生时,可利用黄色胶板对虫害进行诱杀,胶板规格为20 cm×40 cm,每相隔10 d左右更换一次,667 m2放置30~40块。采用物理防治措施,可降低农药使用率,减少农药对土地的破坏与污染,防止土壤板结现象的发生,避免白菜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影响,有利于白菜的丰收与品质提升[2]。

3.2 化学防治措施

例如,发生软腐病时,可用72%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4 000倍液进行防治;对于霜霉病,可用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或72%克露600~800倍液进行防治;对于小菜蛾、菜青虫,幼虫用5%抑太保乳油2 000~4 000倍喷雾防治;对于根肿病,幼田期至莲座期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浇灌;对于蚜虫,可50%抗蚜威2 000~3 000倍液喷雾防治。

3.3 加强病虫害监测

为有效预防白菜病虫害的发生,在白菜种植过程中需要做好病虫害监测工作[3]。农户需增加种植成本投入,完善监测设备,以便有效监控白菜生长过程,为白菜种植管理提供大量的数据,以减少病虫害发生,降低经济损失。

3.4 农业防治措施

首先,白菜苗出土约3 d后,可对其进行科学的间苗,是其第1次间苗;第2次间苗可在出苗四五片叶时实施,每穴可留两三株苗。如果发现种植区域缺苗,可及时进行补苗;如果发现病苗,则立即淘汰;长出八九片叶时,可按照50 cm左右株距进行定苗。

其次,中耕除草过程,可与间苗相结合。中耕除草可在定苗期与莲座中期进行,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蹲苗。

最后,与非十字花科轮作,雨季推广小高畦栽培,清洁田园,加强中耕管理,减少病虫源,增加植株抗逆性。

4 结语

白菜中微量元素与维生素量含量较高,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已成为人们餐桌上比较喜爱的菜品之一。但是,在白菜种植过程中,因管理不当和病虫害的发生,易影响白菜的产量和品质,导致农户的经济收益不高。为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应完善白菜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

猜你喜欢

菜青虫小菜蛾软腐病
卷心菜上的菜青虫
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与半闭弯尾姬蜂种群动态研究
武汉地区春甘蓝小菜蛾发生动态与气象因子关系研究
小菜蛾半闭弯尾姬蜂简化扩繁技术
宝鸡地区春甘蓝小菜蛾种群动态研究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红薯黑斑病、软腐病的防治
三个萝卜主产区软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小勺猫的睡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