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在《浮生六记》林语堂译本中的应用

2019-02-20罗东莲唐渠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浮生六记

罗东莲 唐渠

摘要: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是著名翻译家林语堂的译著之一,其原著是清朝沈复的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从社会符号学翻译法视角出发,选取《浮生六记》第一卷《闺房记乐》中的天干地支、嫁娶文化、诗词曲赋及典故等的文化语料,分析了林语堂译本在传递这些文化内容的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上的英译处理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林语堂在翻译时更加注重指称意义的传达。

关键词:社会符号学翻译法; 《浮生六记》; 林语堂译本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04.075

1引言

翻译是一门复杂且博大精深的学问,但翻译无定法。社会符号学翻译法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是一种有效的翻译途径。社会符号学翻译法是由尤金.奈达在莫里斯的符号学意义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莫里斯认为,一切符号都包含符号载体、符号的所指以及解释者这三个实体。符号与这三个实体之间的关系分别形成了符号学的言内意义、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研究这三方面意义的学科分别为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它们是符号学的三个分支(陈宏薇,2001:5)。言内意义体现在语音、词汇、句法和篇章层面上。指称意义是语言交际中最基本的意义,指词的字面和确切意义。语用意义是语言符号对人的影响,即蕴含意义。

奈达提出社会符号学翻译法有助于理解和表达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他指出翻译实际上是一种符号的转换活动,翻译意味着翻译意义,包括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这就要求译者必须透彻理解原文的意义并用译语忠实再现其意义。

《浮生六记》涉及到不少中国文化内容,包括天干地支、嫁娶文化、诗词曲赋、典故等。这些文化内容无不具有各自的符号意义,可能同时具有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也可能是其中两种意义,甚至只具有其中一种意义。无论哪种意义,译者都应准确理解原符号的意义并将其准确传递出来。

2《浮生六记》和林语堂英译本简介

《浮生六记》为清朝沈复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所著的一本自传体散文,在清代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浮生六记》,诚如其书名,共有六卷:《闺房记乐》 《闲情记趣》 《坎坷记愁》 《浪游记快》 《中山记历》 《养生记道》。流传至今残稿只剩前四卷,后两卷缺失。书中描述了夫妻闺房之乐、伉俪深情,记载了旅居外地的坎坷遭遇及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在中国文学史上,描写情爱的诗文数不胜数,但由于顾忌封建礼法,鲜有涉及夫妻之情的。《浮生六记》则为其中一部水平极高、颇具影响的著作。

《浮生六记》最早英译本是由学贯中西的文学大师兼翻译大家林语堂所译的汉英对照本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林语堂在英译本中作长序,说《浮生六记》中的芸娘是中国文学上最可爱的女人。

3《浮生六记》第一卷《闺房记乐》的英译

第一卷《闺房记乐》用白描写实的笔法,深情直率地描述了秘而不宣的闺房乐事,写出了沈复夫妻之间至诚至爱的真情。

3.1天干地支的英译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形成了古代纪年历法,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符号。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别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兩者依次相配,就组成了中国古代干支纪元法。天干地支计时法体现了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

例1:余生乾隆癸未冬十一月二十有二日…… (沈复, 2009: 002)

译文:I was born in 1763, under the reign of Chienlung, on the twenty-second day of the eleventh moon. (Lin Yutang, 2009: 003)

原文为第一卷《闺房记乐》的开卷前两句,交代了作者的出生背景。原语符号“癸未”在译入语文化中无法找到对应词。译文采用现代英语的计时时间来翻译,将其译为“in 1763”,指称意义正确译出,但因中西文化差异,该符号的文化特色不可避免地有所缺失。原文中的“乾隆”指的是时值乾隆执政时期,语境中的“乾隆癸未”即译为“in 1763, under the reign of Chienlung”,兼具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但是“乾隆”作为时间交代背景在文中首次出现,译文并未对其在位年份补充译出,若此处在“Chienlung”后面附加注解乾隆在位年份“(1735-1795)”以补充文化信息,则更加准确传递原语符号的语用意义,其译文则更加出彩,为下文再次出现“乾隆”作好文化信息铺垫。同时,目的语读者能更好地理解“乾隆乙未”的意义。

例2:廿四子正,……丑未归来,…… (沈复, 2009:012)

译文:After midnight, on the morning of the twenty-fourth, … came back towards three oclock. (Lin Yutang, 2009: 013)

原语符号“子正”“丑末”在译入语文化中均无法找到与之对应的词。“子”为夜里11时到凌晨1时,“子正”即子时,也就是凌晨零点。译者将其译为“after midnight”,该符号的指称意义不是十分准确,若译为“at midnight”则更能体现“子正”的指称意义。“丑”为凌晨1到3时,“丑末”即凌晨三点,译者将该符号译为“towards three oclock”,其指称意义不能完全对应,若将“towards”改为“at”,该符号的指称意义更加准确。对于这两种符号,译文均将其翻译为现代英语的计时时间,基本译出其指称意义。因中西文化存在差异,这两种符号的文化特色未能保留,这也是无奈之举。译者还在“after midnight”后加上“on the morning of the twenty-fourth”,很好地传递了原语中“廿四子正”的语用意义。

3.2嫁娶文化

《浮生六记》中涉及有不少古代嫁娶文化,反映了特定时代的中国文化。下面将分析其英译如何传递该文化。

例3:随母归宁 …… (沈复, 2009: 004)

译文:I went with my mother to her maiden home and there we met. (Lin Yutang, 2009: 005)

“归宁”是一中国文化负载词。“归宁”是古时流传下来的婚嫁习俗,指已嫁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原文意思是“我十三岁那年,跟随母亲一起回娘家探亲”,这里译者没有亦步亦趋将“归宁”译为“went to her maiden home to visit her family”,而是省译了“探亲”,直接译为“went to her maiden home”,指称意义也能与原语符号“归宁”相对应。回娘家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探亲,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所以“went to her maiden home”隐含了探亲、看望父母这一层意思,指称意义准确。

例4:想闺中人有终身不能见此者。(沈复, 2009: 062)

译文:I think a good many ladies never see such a view in their whole lifetime. (Lin Yutang, 2009: 063)

此处出现一个重要嫁娶文化负载词,即“闺中人”。在古代,“阁”指的是女子的闺房,古人有未出嫁女子要“待字闺中”这一习俗,意思是未出嫁女子要居住在阁楼上,因此“闺中人”的意思不言而喻,指的是“未出嫁女子”。译者将这一文化符号简单译为“ladies”,指称意义并不是十分准确,若将其译为“unmarried ladies”,两种符号在指称意义上实现对等。此外,“ladies”一词没有译出“闺中人”的文化语用意义。若将原语符号“闺中人”译为“unmarried ladies in boudoir”会更好,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兼顾。

3.3诗词曲赋的英译

《浮生六记》中有许多诗词曲赋,是其艺术价值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其诗词曲赋兼具叙事与抒情,充分展现了人物的文化内涵。下面对其英译的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进行分析。

例5:…… 取“清斯濯缨,浊斯濯足”意也;(沈复, 2009: 018)

译文:… the reference was to an old poem: “When the water is clear, I will wash the tassels of my hat, and when the water is muddy, I wash my feet.” (Lin Yutang, 2009: 019)

“清斯濯缨,浊斯濯足”出自《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其意为:水清就洗帽带,水浊就洗双脚。后比喻人的好坏都是由自己决定的。简短的八个字,对仗工整,朗朗上口,却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汉语的语言魅力。然而由于汉英语言差異,其英译就不能做到像原语一样简洁明了。译者将这一诗句译成两个条件状语从句,虽然形式上未能做到对等,无法从句式上再现原文的言内意义,但是也最大限度地再现了原语符号的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译文加入“and”,使译文更具连贯性,符合目标语读者的思维习惯。其译文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对这一诗句的出处加注说明,虽然传递出了丰富的语用信息,但是诗句背后的文化信息缺失。若能对该符号附上注释说明诗句出处,其译文则锦上添花。

例6:……有“兽云吞落日,弓月弹流星”之句。(沈复, 2009: 054)

译文: Two of the best lines were:

“Beast-clouds swallow the sinking sun,

And the bow-moon shoots the falling stars.” (Lin Yutang, 2009: 055)

“兽云吞落日,弓月弹流星”这一诗句为沈复夫妇所联吟。这一五言律诗包含四个意象,两个动作。“兽云”和“弓月”这两个意象符号的译文分别为“beast-clouds” 和“the bow-moon”,指称意义准确。“落日”和“流星”这两个符号的译文“the sinking sun”和“the falling stars”准确地传递出原意象符号的指称意义,以动名词短语形式再现原文的言内意义。此外,译文句末的“sun”和“star”以“s”开头构成头韵,富有韵律感,译文从音韵层面上很好地将原语符号的言内意义体现出来。译者将“吞”和“弹”这两个动作符号译为“swallow”和“shoots”,与原语的指称意义相对应,再现了原文的动态感。原诗句与译文在形式上较为对等。译文加入“and”,使译文表达更加连贯,符合译入语的行文习惯。这一诗句在译文处理上非常准确地传递了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可见译者在传递原文符号的意义上下了很大功夫。

3.4典故的英译

《浮生六记》中也引用了不少典故,其文化内涵十分重要。对其的英译要准确传达原语符号的文化意义。

例7:是年七夕……同拜天孙于我取轩中。(沈复, 2009: 026)

译文:On the seventh night of the seventh moon of that year… so that we might together worship the Grandson of Heaven in the Hall called “After My Heart.”

The seventh day of the seventh moon is the only day in the year when the pair of heavenly lovers, the Cowherd (“Grandson of Heaven”) and the Spinster, are allowed to meet each other across the Milky Way. —Tr (Lin Yutang, 2009: 027)

“天孙”出自美丽的中国爱情传说“牛郎织女”。天孙指的是织女星。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分居天河两岸,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晚上,成千上万的喜鹊飞到天河搭桥、使相隔两岸的这对情侣相会,互诉情话,这就是传说中的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译者将“天孙”这一符号译为“the Grandson of Heaven”,指称意义错误,从而导致目标语读者对原文产生理解偏差,应改为“the Granddaughter of Heaven”。译者还附加注解,解释说明关于“七夕”及“天孙”的神话故事,意在传递丰富的文化信息。但是译文在the Cowherd后面附加说明“Grandson of Heaven”,造成指称意义的非对应,因为“天孙”指的是织女而不是牛郎,所以“Grandson of Heaven”应放在the Spinster的后面,且改为“Granddaughter of Heaven”,“天孙”这一符号的指称意义才正确。由于“天孙”这一符号的指称意义错译,其背后丰富的文化语用意义亦没有准确传递。此外,可以在注解中的The seventh day of the seventh moon 后面附加注释“the Chinese Valentine's Day”,既把中国文化完整地呈现给译入语读者,使他们更好理解七夕这一节日背后的文化信息,又最小程度地惊动译入语读者的文化感受。

例8:……此犹无盐貌丑而德美也。(沈复, 2009: 042)

译文:It is like Wuyien, an ugly but virtuous woman of old.(Lin Yutang, 2009: 043)

这句话语出沈复妻子陈芸,以此来劝说沈复尝尝黄瓜的味道,只有亲自品尝方能知其美味,就好比“无盐貌丑而德美”。“无盐貌丑而德美”出自历史典故,中国文化意义深藏其中。钟无盐,其本名叫钟离春,为战国时期齐国齐宣王王后。无盐是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因此人们常用“貌似无盐”来形容丑女。无盐虽丑,但才华出众,胸怀大志,品行道德十分端庄。她有安邦治国之才,她为齐国定邦基的传说仍在民间广为流传。译者使用威氏拼音音译策略将无盐译为“Wuyien”,语用意义缺失,由于语言与文化的差异,此译法实属无奈之举。此外,“无盐”一名与“无艳”谐音,“无艳”表示没有艳色,暗示了无盐的容貌特征,但是音译译文中无法保留语言双关的效果。“貌丑而德美”的译文为“an ugly but virtuous woman of old”,指称意义正确。这两个合起来形成了“无盐貌丑而德美”的译文,指称意义虽然准确,但是未能传递陈芸煞费苦心将黄瓜比喻无盐这一行为的语用意义,致使目的语读者无法和原语读者一样,获得等量的语用信息。若改为Wuyien, an ugly but virtuous woman of the state of Qi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更能体现出原文的文化信息,忠实传达出原语符号的语用意义。

4结语

《浮生六记》里涉及了不少丰富的中国文化,从上述例子分析中可以看出,林语堂英译本在传递原文的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这三个社会符号学意义上有得有失。分析结果表明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对于理解和表达意义具有指导作用,是一种有效实用的翻译途径,对于文学作品的英译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LinYutang.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9.

[2]M.A.K Halliday.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3]Nida Eugene A.Translating Meaning[M]. San Dimas:English Language Insitute,1982.

[4]Nida Eugene A.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Bible Translating[M].Nelson:Nashville,1986.

[5]陳宏薇.新实用汉译英教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6]陈宏薇. 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研究[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

[7]杜英丽, 顾建华. 从《天净沙·秋思》三英译本看社会符号学意义的翻译[J].海外英语,2012,(23):133134+147.

[8]刘婧. 社会符号学视域下《红楼梦》文化内容的英译—以杨译本和霍译本为例[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

[9]沈复. 浮生六记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10]王丽娟.中国符号学翻译研究综述[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 2013,30(07):6062+84.

猜你喜欢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夜读》
书虫来袭:《浮生六记》:浮生若梦,不妨踏歌而行
沧浪亭里的『浮生六记』
跨文化视域下论林语堂《浮生六记》译本的翻译思想
叙事学角度下的《浮生六记》林语堂译本研究
从刘宓庆的风格标记体系比较分析两个英译本《浮生六记》
中西文化的异质共生——以英译《浮生六记》为例
浮生六记,一梦千秋
《浮生六记》文化负载词英译补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