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位一体”管理模式下的班团活动创新

2019-02-20金雯彦李炳轩姚天虹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4期

金雯彦 李炳轩 姚天虹

摘要:随着高校对班团建设的日益重视,有效推进班团“两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成为高校班团建设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班团活动则是高校基层班团建设的重要内容,而班团活动的创新则是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以中国药科大学工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在班团“两位一体”管理模式下,将专业特色融入班团活动,初步探讨了新形势下开展班团活动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两位一体;特色元素;班团活动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04.044

为改善目前高校班级成员积极性不高、班委会和团支部配合不协调等现象,笔者以中国药科大学2015级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作为试点研究,实施了班团“两位一体”管理运行模式,有效提高了班团工作质量。

班团活动是高校基层班团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引领、教育、管理、丰富大学生活等重要作用。笔者在试点班级“两位一体”管理模式下,组织了一系列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专业特长的班团活动,初步总结出新形势下开展班团活动的创新策略。

1在“两位一体”管理模式下,班团活动的创新策略及案例分析

(1)将更多有情怀和有人情味的元素融入班级活动中,班团活动才能永葆青春和生机。说教式、灌输式、过于单一严肃的活动形式已不能适应当今思维活跃的青年人和开放多元的高校文化氛围,会使大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大大削减活动成效。相反,有情怀和温度的活动,不仅能提高活动的参与度,还能使活动深入人心,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

案例1:中国药科大学工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154034班曾开展以“怀旧药大”为主题的班团活动,获得校年度“最佳团日活动”。该活动分为四个部分:①顾药大之足迹——参观博物馆。带领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同学们及社会人员参观药学博物馆和校史陈列馆,了解学校以及药学发展历程。②集药大之情怀——书写三行情诗。征集写给药大的三行情书,并配图制作,印制明信片,通过线上线下展览传播,传递药大情怀,提升学校知名度。③怀药大之我们——拍摄班集体视频。整理班级成立以来的影像,制成视频,增加班级成员的归属感。④感药大之自己——药大对比图采访。采访见证药大变迁的师生,对比自己大一和大三的照片,感悟学校的变化和自我的成长。

(2)班团活动不应只局限于校内活动和校外参观游览,还应以培养社会责任感为导向,发挥实践育人作用,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实践类活动,让大学生提早认识和接触社会,强化责任和担当意识。

案例2:中国药科大学工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154034班曾开展以“爱暖夕阳,情伴旭日”为主题的班团活动。班级先后多次赴东山敬老院和药大森森幼儿园开展志愿活动。在东山敬老院,班级成员帮助绘制宣传栏、发放自制科普手册、举行文艺联欢会、折清明元寶,陪伴老人,传递温暖,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药大森森幼儿园,开设食品小课堂,以浅显易懂的语句向孩子们讲解食品医药安全知识,提高幼儿健康饮食安全用药的意识。在此次活动结束后,班级确立了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将志愿服务和志愿精神延续下去。

(3)班团活动还应以学生所学专业为依托,学以致用,服务社会,将班级建设与学科竞赛、科研项目申报等合起来,紧扣大学生创新创业,凸显班级特色和优势。

案例3:中国药科大学工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154034班部分同学在专业教师指导下成立了“食品安全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推送的构建团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民众实用的技能、技巧和常识,向社会大众科普食品安全知识,努力营造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目前团队已有“食当安”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微博推送系列食品安全科普平台,不仅针对传统食品安全常识进行科普宣传,更针对时下热门食品、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力争用最专业的视角解决最前沿的问题,满足大众对新鲜事物探索。

2在“两位一体”管理模式下,创新班团活动的特色成效

(1)贴近学生,提高活动参与度。活动不局限于传统活动形式,而选择了学生更喜闻乐见的形式,充满人文情怀,更以时下热门的社交软件为平台,再结合学校和专业特色,为活动增添了一份朴实又创新的色彩,使其更具吸引力,活动参与度大大提高,活动成效明显。

(2)贴近社会,增强活动感染力。班级赴敬老院、幼儿园两个不同人群的聚集地开展活动,使班级成员体会到不同社会人群的生活状态,了解他们的需求以及沟通方法,给予他们关怀和帮助。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得班级成员更深入地体验和接触社会,在为社会做贡献、弘扬新风气的同时体现人生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

(3)贴近专业,确保活动实效性。立足专业特点,建立起新常态下党团共建的新思路、新形式,通过强化专业学习方面的引领作用,创新活动形式,着力推进班团活动去娱乐化。班团活动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将活动形式与学校专业相融合,迎合活动受众的心理,接地气、易实践、利于引起共鸣,感染力和有效性极佳。同时以学校特色为基础,构建积极健康向上的特色班级文化,对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

3结语

在新形势下,开展班团活动需要创新活动形式。将学校及专业特色融入班团活动中,让学生走出学校、着眼社会、学以致用,不断提高活动成效,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推动高校班团“两位一体”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为建设出充满活力与凝聚力的新一代特色班集体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杨荣金,康超.高校“一班一品”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01):8990.

[2]李炳轩,马彦杰,陶原,杨舒婷,郑秀婷,黄纯.浅谈食品安全网络大环境及对策[J].食品安全导刊,2018,(15):1112.

[3]黄钰晶.专业特色融入“95后”青少年班团活动形式创新研究[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7,6(07):2425.

[4]汤秋艳.浅析高校特色班级文化创建的方法[J].人才资源开发,2016,(18):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