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成逻辑

2019-02-20程永峰

关键词:中心思想发展

程永峰

1.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海淀 100091;2.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引 言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提出不是偶然的,不是纯粹思辨的结果,而是与时代问题的对话,是在解答中国问题的基础上借鉴与超越以往的旧理论所形成的新理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提出从根本上源于解答“发展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享有”这一实际问题的需要,是对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发展的价值反思与重构。科学分析这一思想的生成逻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反思当代中国发展的价值困境,重构当代中国的发展价值观,以引导中国社会健康发展。

1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历史性生成

从历史的维度来考察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成脉络,需要将其置于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图景与不同时期我国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中。基于不同的历史环境与发展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观,具体表现为以生产力为标准的增长型发展观、制度创新型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四种不同形态。这四种不同形态的发展观都致力于解决社会发展中密切相关的三个发展价值观问题: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以及物质成果如何运用于人的问题。中国改革的成功就在于发展价值观实现了由“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化。

1.1 以生产力为标准的增长型发展观

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由于受1958年至1978年二十年间“左”倾错误思想的深刻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显著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还很落后,社会处于停滞和徘徊状态。概言之,这一时期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就是人与物的矛盾相对突出。面对这一严峻的现实国情,发展生产力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首要问题。

邓小平从批判“贫穷的社会主义”这一观念入手,通过总结和反思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特别是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邓小平对这一时代课题的理论思考,有两个鲜明特征:第一,从生产力发展动力论与共同富裕的价值论两方面,科学界定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严厉批判了“四人帮”主张普遍贫穷的假社会主义,论证了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合理性与正当性。他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1]116他又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373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重新认识,恢复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来面目,确立了“发展是硬道理”的时代主题。更重要的是,邓小平“共同富裕”论从价值观层面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价值取向,即追求全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二,从分析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角度,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根据马克思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一种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体现在:社会主义不仅能够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而且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2]为了彰显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逐渐形成了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的经济体制改革模式,破除了人们思想上对计划与市场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束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式确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1.2 制度创新型发展观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主要表现为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与物的突出矛盾得到了有效缓解。但是,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改变原有经济体制的束缚,从而为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空间。那么,通过制度创新来进一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成为摆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调整,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创新。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引入市场经济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能性。首先,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依然是谋生的主要手段,劳动产品交换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这种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关系构成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现实基础。其次,市场经济本身并不排斥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无论是市场经济的参与者,还是市场经济成果的享有者,都需要公平的社会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标志着在中国社会确立了一种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发展方式。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也有自身的弊端。由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往往会导致经济发展更多倾向于经济效率的提高与利润最大化,而忽视了社会公平,造成了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市场经济利益至上的原则也会造成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思潮盛行,从而导致人的片面发展。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矛盾的分析,江泽民同志首次把“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提了出来,体现出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进一步丰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标准。

1.3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人民温饱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人民生活初步实现了小康,标志着我国社会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和制度创新的不断推进,如何实现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协调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具体表现为:人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的问题,人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问题,不同区域、不同阶层收入公平的问题,经济发展与人民对发展成果的享有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是社会转型期所引发的社会阵痛,单靠市场经济的自发力量无法解决。面对这些现实困境,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我国发展历史经验与汲取世界发展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一发展观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发展价值观的合理内核,而且结合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对其进行了超越。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解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的目标是什么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价值观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崇高价值目标,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3]具体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价值原则层面。全面发展是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和人的个性的充分张扬等。社会实践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决定意义,正是在创造性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德智体、真善美的全面发展。二是方法论层面。“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发展的主体力量和价值目标,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的目标是什么”的问题,形成了人本发展方法论。“以人为本”把为人民创造有价值的生活视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最高标准,强调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物质文化需要。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和需求的满足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仔细观察人民群众实际需要与利益的变化,使发展的政策与措施更能够准确地反映群众利益的变化,更能够保证群众的基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实现。

1.4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党发展理念创新的最新成果,它统摄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是党领导人民开创伟大事业的价值引领和成效依据。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转化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二者既是一以贯之的,又是一种理论升华和发展主体的具体化与明确化,由“人”到“人民”的转变更加凸显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迎来了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是进入新时代的标志之一。对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原因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是社会主要矛盾就其实质而言是人的需要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发展了,人的需要也要不断发展,呈现一种不断升级的态势。正如马克思所言:“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4]531-532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只有协调好社会发展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才能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奠定坚实基础。二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反映了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对自身需要的理解越来越具体化、清晰化与多样化:不仅包括之前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且包括人的尊重需要、人的自我实现需要与人的发展需要等更高层级的需要。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寻将更加自觉、更加自信,只有准确认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改善和提高人的现代化素质、更好地发挥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最终将美好生活的构想逐渐对象化为现实生活本身。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5]424把人民美好生活期望变成现实的行动,让人民在改革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发展的根本使命和价值追求。

2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理论性生成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成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厚的理论依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成与马克思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密不可分,它继承了人民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原则,坚守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弘扬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2.1 继承了人民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原则

唯物史观认为,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类自诞生以来,为了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不断通过能动地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不仅创造了自身的存在方式,而且还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的世界”。正如恩格斯所说:“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6]但是,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并非个人历史活动的简单堆砌。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讲,作为历史主体的应是以人民群众为核心的社会全体成员,正是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推动了人类历史的整体演进。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具体表现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同时,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要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承和发展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是习近平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新阐释,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要始终遵循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这一原理。它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家的发展与人民的利益诉求融为一体,使人民认识到自己不仅是中国梦的创造者,也是中国梦的享有者,在实践中能够不断激发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正如习近平指出的:“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7]我们党要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永远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2.2 坚守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70年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党纲《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宗旨,即“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8]。可以说,“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就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价值追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原初形态和理论渊源。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大旗,领导人民为实现国家独立、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努力奋斗。毛泽东首次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概括为党的根本宗旨,并将其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与资产阶级政党相区别的根本标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治国理政的根本出发点和价值追求。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时刻铭记党的根本宗旨,并将其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遵循。他曾在回答国际青年代表团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是什么?”这一问题时指出:“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9]江泽民在继续带领人民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过程中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轨。面对利益格局、价值体系、社会经济组织等方面的巨大变革,江泽民进一步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一切言行的出发点。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适应世界发展观念转变的大趋势与我国改革进入关键期的需要,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深化了党的根本宗旨,夯实了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的新发展,是党的宗旨的新话语表达,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为人民服务”的科学内涵与政治定位。一方面,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最高利益。剥削阶级主导的社会把维护个人或本阶级的利益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而社会主义社会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价值追求。共产党来源于人民群众,植根于人民群众,是人民群众利益的最忠实代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就是因为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因此,共产党员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处处为人民着想,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基本价值遵循。另一方面,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习近平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指出:“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5]10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始终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切的民生问题,着力解决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凝聚全国各地区、各民族十几亿人口的最大公约数。

2.3 弘扬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引领我国发展的价值理念,对其内涵的理解,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纵观马克思的整个思想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对人类命运的关切是其进行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的初衷,而追求人类解放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关于发展的终极关怀。一方面,实现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社会发展是一个综合的、全方位的体系,但是,社会各领域的发展最后都要通过人的全面发展得以展现。因为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正是人的实践活动和现实的社会关系,最终形成了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创造了人的世界。可见,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离开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也就失去了本来意义。另一方面,人的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准。社会发展不是一种纯经济现象,而是涉及包括经济在内的政治、社会、文化等全面发展的过程,具有多层次和综合性的特点。各个领域的发展状况,可以从多维度反映社会的整体境况。但是,由于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单纯从某一个或几个视角对社会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往往是片面的,不能精准地把握社会发展的整体面貌,这就需要在实践中确定一种具有综合性的评价尺度。人的发展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主体尺度,具有综合性与包容性的优势,以人的全面发展来衡量社会进步,不仅能够大尺度地覆盖整个历史过程,而且也能够持续地贯穿社会发展的始终。

3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实践性生成

发展观的生成离不开特定的发展环境、发展问题与主体的价值选择等实践逻辑环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成以超越西方发展理论狭隘的个人主义为现实诉求,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为形成动力,这两个方面共同构成其生成的物质基础和实践环节。

3.1 克服西方发展理论狭隘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要求

“二战”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了当今时代的主题。无论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首要问题都是经济发展。出于迫切改变经济落后状况的需要,在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最终产生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后果。在批判与反思传统发展观的同时,西方理论家开始将发展看作是“多重目标”的综合发展观,强调发展的价值取向应由“以物为本”向“以人为中心”转变。如弗朗索瓦·佩鲁认为:“个人的发展、个人的自由是所有发展形式的主要动力之一。”[10]西方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的提出,实现了发展理念由物向人的转变,极大地丰富了发展的内涵。但是,西方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旧式分工与资本逻辑基础之上的,人们的劳动被固化了,人的发展被限定在特殊的活动范围内,分工对于工人来说还是自发的而不是自觉的,这种劳动对人来说是一种异己的力量,因此导致人的发展为物所支配。同时,西方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是建立在资本逻辑基础之上的,资本的本质就是增值,以追求资本的无限扩张与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家尽一切可能剥夺工人的劳动力,而不关心工人的现实需要,因此,最终造成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和人的发展的片面化。正如马克思所言:“资本是根本不关心工人的健康和寿命的,除非社会迫使它去关心。人们为体力和智力的衰退、夭折、过度劳动的折磨而愤愤不平,资本却回答说:既然这种痛苦会增加我们的快乐(利润),我们又何必为此苦恼呢?”[11]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站在人民立场探求社会发展理念,追求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与人人享有的价值目标。这既借鉴了西方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又超越了西方发展理念狭隘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3.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有力推动

发展理念来自于解决发展问题的需要,发展理念的生成必须遵循从实际问题中来、反过来又指导实际问题解决的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迎来了“强起来”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在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发展阶段,我国发展的主要任务在于不断“做大蛋糕”,增强经济实力和加快发展速度,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强起来”的阶段,我们在发展的战略上依然要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这里的发展更加需要注重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经济发展要更多地倾向于满足人民需要、关注人民价值、维护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此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是为“补短板”提出来的,是为解决我国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而提出来的。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面小康对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是发展的主体要全面。现阶段我国仍有大量贫困人口需要脱贫,这一“瓶颈”问题是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因素。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需要重点关注特殊群体的困难,不能让任何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掉队。另一方面是发展的区域和领域要全面。城乡二元结构是导致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因此,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之一。城市的繁荣美丽,不能以农村的衰落为代价。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基本服务均等化,让城乡居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4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逻辑构建特点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生成的三维逻辑,揭示了发展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是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的历史性、理论性、实践性的内在统一,实践中坚持和推进这一发展价值观,需要立足实践性、彰显价值性、体现时代性。

4.1 立足实践性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社会发展价值观的转变深刻表明:回应社会现实及其问题是发展和完善社会发展价值观的根本途径。在我国,当社会生产力水平不发达、物质产品极端匮乏时,人们往往把经济的增长速度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发展的实践要求人们进行生产以解决社会生存资料短缺的问题,因此,对于自我实现的需要关注度就不够,更谈不上追求自身能力的提高、个性的发展和个人素质的提升。经过40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各领域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面对新的发展实践,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失衡的问题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主要问题。着眼于社会转型期人的需要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理应成为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使人的发展成为衡量社会运行、制度安排、行为规范的现实尺度。

4.2 彰显价值性

“人民”无疑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丰富内涵中最关键的因素,它不仅反映了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而且反映了人民是历史的享有者。正如恩格斯所言:“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4]689因此,坚持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需要在社会发展中弘扬人民至上的根本要求,就要把关爱人民的幸福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就当代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人民的事业,党领导发展的目的不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在发展过程中坚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才能最终实现发展成果的人人享有。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做到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职责和历史使命。

4.3 体现时代性

时代是思想之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超越,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如何更准确地认识时代的变化、反映时代的要求,成为坚持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关键。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凸显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转变,由改革开放之初的追求“硬需要”的增长转化为当前“硬需要”与“软需要”并重且更加突出“软需要”增长。基于此,在新时代的经济发展中,我们就应该首先回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什么”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12]这就确立了新时代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具体内容和基本价值遵循,也为更好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共有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

5 结 语

对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关系的反思,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形成的直接原因,也是实现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共生的现实依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提出不是轻视经济发展,而是要使经济发展有一个明确的价值取向。离开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就失去了起码的价值目标与追求。为发展而发展,不可能成为新的理念,也无“新”可言。可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仅遵循了“发展是硬道理”的社会主义逻辑,而且强调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为了人民,力量源泉在于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只有把人民作为发展的目标和中心,经济发展才能越快越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是要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总目标下,加快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总之,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关系,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核心。

猜你喜欢

中心思想发展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