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代审计人 同一审计梦
——35年数据看咸丰审计事业发展

2019-02-20咸丰县审计局

审计月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审计局审计工作单位

◆杨 琼/咸丰县审计局

追寻岁月痕迹,回眸曾经历程,步步脚踏实地,年年不懈耕耘。1984年,咸丰县政府指定由张心如同志牵头筹建县审计局,2月20日,鄂州文字第4 号批复成立咸丰县审计局。自此拉开了咸丰审计轰轰烈烈的工作旅程。

如今,咸丰审计已历经六代。翻开《咸丰县审计志》,六代审计人以智慧、勤奋播种,以执著、豪情经营,审计精神代代传承,发展脉络清晰可见。

数字看发展

1984年,县审计局成立之初,按照国家审计署提出的“边组建、边工作”的方针,一方面抓紧组建机构,落实审计编制,调配审计人员,4月单位印章正式启用,6月发出了第一份业务文件,9月批复设置4 个内设股室,到12月审计的第一张全家福里有了8 个人;另一方面边学习边积极开展试审工作,7月对县林业系统1983 至1984年8月的财务收支和育林基金进行审计,这是建局以来的第一个审计项目。11月县长办公会议听取了县审计局试审工作汇报,行文批转审计情况通报。此次审计查出违纪金额56.5 万元,上缴财政40.15万元。

时间转瞬即逝。之后的五代审计人始终坚守国家审计的职业操守和信念,历经“边组建、边工作”、“抓重点、打基础”、“积极发展、逐步提高”、“加强改进、发展提高”、“审计全覆盖”等阶段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路披荆斩棘、开拓创新,埋头苦干、凝心发展,完成了各级安排的审计工作任务。至2018年,共完成审计项目926 个,审计单位1709个,配合完成各级临时交办的中心工作任务212次项。

份量源自成果。35年来,六任领导班子凝心聚力,紧紧围绕每个时期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心,突出审计重点,深化审计内容,提升审计手段,审计领域涉及财政、金融、工交、商业、粮食、外资、行政事业、固定资产投资、外资运用、经济责任及专项资金审计和审计调查,依法纠错查弊,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果。累计查出违纪及管理不规范金额79.7亿万元,收缴财政1.38亿元;向纪检监察机关或主管部门移送案件54起;审计项目被省州表彰为优秀项目32个;撰写审计信息2045 篇,被批示采用2627 篇(次);对1063个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工程造价审计,核减工程资金2.28 亿元;稳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经济责任人122 个,查出违规行为金额1.93 亿元,管理不规范金额4.15 亿元,维护了财政资金的安全运行,为促进依法行政、维护财经秩序、推进廉政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建设看发展

刚成立的咸丰县审计局,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办公条件极为简陋。1986年9月征地 2.73 亩修建办公楼,1987年5月,一栋建筑面积 646 平方米的办公楼完工投入使用,至2008年4月,这栋三层的小楼成了四代52 名审计人员的家。如今,2008年新建的五层综合办公楼,面积1287 平方米,17 间办公室,视频会议室、数据分析室、审计文化书屋、活动中心、荣誉陈列室等一应俱全,机关大院花草掩映,绿树成荫,环境优美。

在审计局的档案室,还保存着两把算盘,一把老式的上下7珠木算盘,一把小巧的上下5珠铁算盘。问起老一辈审计人,“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去二……”这些歌词一样的句子依然朗朗上口。在那个年代“打一手好算盘”是对每个审计人的工作要求,每个审计干部出门都带着一把算盘。如果你问:“最初没有复印机和打印机时,审计是怎么取证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从事财务工作接受过审计,如今自己从事审计工作的朱世洪同志会为你给出答案:“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取证,审计人比照发票自己在纸上模仿画一张发票。”是的,那时的审计人不仅要会打算盘,还要会“画画”,各种小物件都是他们画画的工具,墨水盖是用来画圆形公章的。

时间,不经意中带着我们不断向前奔跑。这些老物件,如今已是审计的“非物质文化”了。今天的我们,出门必备的物件换成了笔记本电脑。经过30 多年的发展,审计技术手段也早是“鸟枪换炮”,踏上了信息化大数据审计的快车道。布设“三网”覆盖全程,审计专网与金审工程互联,OA 办公管理系统实现无纸化办公,审计会商系统实现署、省、州、县四级互联;建成财政专网,运用财政联网审计系统、AO 审计实施系统实现数据集中采集、批量分析;数据分析室建成使用,足不出户就可以利用大数据进行审计分析,提前得到疑点线索,直接对疑点问题进行取证调查。

35年来,县审计局始终重视人才根基培养。坚持党建把关服务干部成长的理念,始终把加强队伍建设、培养新型审计人才摆在重要位置,充分发挥各类干部的工作激情和工作才干,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个人省级表彰31 人次,州级表彰48 人次,县级表彰80 人次;累计发展党员19人;鼓励和支持干部参加各种业务培训580 余次,3 人通过审计署计算机中级考试;40 岁以下年轻干部中,能独立担任主审的占95%;14名年轻干部先后得到提拔重用或到其他部门任职。保障退休干部合法权益,13名退休干部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荣誉看发展

有为才会有位。咸丰“审计”这粒种子历经35年的精心培育,如今花满枝头,摇曳生辉,获得了省审计厅、州审计局及党委政府的认可。单位和个人累计获奖达376人次,其中:获省部级表彰67 人次,州级表彰95 人次,县级表彰214 人次。先后被省审计厅表彰为“全省内部审计工作先进集体”、“全省乡镇债务审计先进集体”、“全省县市区考核优秀等次”、“全省县市区审计局考核排名进步单位”等称号。党建、党风廉政建设、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连续五年被表彰为全县先进单位。

35年来,县审计局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审计工作方针,突出了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的重心工作。如企业审计137 个,主要集中于两个时期,1990年至1994年围绕正在进行的第二轮企业承包经营,大范围开展了承包终结审计;2001年至2003年为配合全县中小型企业改制工作顺利进行,以“三改一加强”(改革、改制、改组和加强管理)为目标,先后对工交、粮食、商业、物资系统的重点改制企业进行破产、兼并、厂长离任和经营终结审计,县审计局也获得“服务企业改革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

35年来,县审计局在发展的各个时期都把“审帮促”作为提升审计成果的重要手段,注重问题研究和分析,加强审计决定和审计意见的督促落实,党政领导听取审计工作汇报49次,批示审计情况397次;审计促进制定完善制度机制318 项;开展审计督促整改项目750 个,审计项目平均整改率为94%。被审计单位主动接受审计意识增强,对审计监督的态度也悄然发生了变化,部分单位负责人还主动上门要求审计。财务人员与审计人员建立互动机制,审计过后主审就成为他们的良师和益友,遇到财务处理和政策执行上的疑难问题都会及时向审计人员请教。

35年来,县审计局以创建特色审计工作为依托,以机关党建工作为统领,既抓主责主业,也不放松文明创建、党风廉政、信息化建设、综治计生、档案创建、精准扶贫等工作,呈现齐抓共管、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连续11 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局党支部33 次被各级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多次被省州县综治委表彰为“安全文明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先进单位”等;局工会曾被评为全州先进职工之家,是“全县书香机关”。法治及普法工作被评为“全省审计机关法治单位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机关档案工作被省审计厅评为“全省审计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省特级先进单位”。

“前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一块块充满荣耀的牌匾,一面面凝聚认同的锦旗,是前人艰苦奋斗的缩影,也是六代审计人开拓进取的见证。昨日的成就是刻在前行者身后的丰碑,明日的辉煌是历史赋予前行者的责任。“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咸丰审计人将以更坚实的脚步、更努力的拼搏,团结一心,再创更加精彩的辉煌。

猜你喜欢

审计局审计工作单位
持续做好“后半篇文章:!
——赣州市审计局这样让困难群众感受温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九江市审计局开展“七个一”系列活动庆“七一”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填单位 要推敲
理财杂志社2019年度优秀通讯员
看错单位
关于如何提升计算机审计工作质量的研究
协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