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高职院校多元化科研评价体系的思考

2019-02-20林珊湉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科研成果学科院校

林珊湉

(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科研处,福建 福州 350108)

随着社会发展大环境的变化,高职院校的办学形势也随之而变,高职院校要想在发展中生存,在转型中发展,就需要变革。高校科研评价是学校科研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和资源配置的重要参照,对评价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师的科研绩效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对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1 存在问题

1.1 评价指标单一化

纵观各高职院校的职称评聘、绩效考核等做法,无论是自然学科、社会学科,科研评价的指标总是离不开论文、论著、专利、课题等传统的单一指标,没有为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专业进行“量身定做”。单一化的评价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科研评价的不公正性。在高职院校,这种现象尤为突出。高职院校一般都是参照国内一流大学的科研评价指标体系,偏重论文、课题等指标的评价,但是这种生搬硬套的评价体系不符合高职院校的办学实际。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的责任,双师型教师在学校中应当占据相当一部分比例,对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评价就应当根据其学科、专业的实际情况增加职业素养、一线实践经验等指标统筹进行科研评价。

1.2 评价方法定量化

以某专科学校的科研评价文件为例,在评聘副教授职称时,应当在CN学术刊物发表有一定水平专业学术论文5篇以上;或在CN学术刊物发表有一定水平专业学术论文4篇以上,其中核心期刊1篇。许多高职院校都是按照科研成果的数量来评价教师的科研水平,大致上都是以论文的数量、专利的数量、论文的被引用情况等定量指标,作为评价教师科研水平的标准,而忽视科研成果的质量,有的甚至将这些定量指标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这就出现了许多老师总是在“关键时刻”“赶制论文”的现象,真正能体现科研水平的代表作寥寥无几。尽管国家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多次发文要求科研评价应当分类推进,健全科学的人才分类评价体系,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科研评价的复杂性、科研成果效益的滞后性,导致评价方法一直无法做到客观、合理、公正。

1.3 评价目的功利化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6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输送有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责任,科研评价应当为高职院校的此项职能提供服务。然而,由于科研成果与人才培养的显效性具有较大差异,基于“经济人”的假设,教师一般会趋重避轻,选择更有利于自己的路径,因此,追求科研成果就成为了教师工作的重心,而教学就成为了教师的“附带工作”。现行的高职院校科研评价体系可能导致真正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好老师逐渐丧失积极性,淡化了教师培养人才的职能,更谈不上工匠精神的延续和创新。此外,在各类评估检查中,科研评价的结果是影响检查结果的重要指导依据,许多高职院校为了达到各项检查的科研评价指标,通过压力传导,使得教师们为了检查而科研,为了迎评而科研,本末倒置,更谈不上内涵建设。

1.4 评价主体行政化

高职院校的科研评价标准一般由学校的人事处、科研处、教务处等部门制定评价标准和方法,评价主体的行政化现象比较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价的公允性,学校的行政主体力量缺乏学科基础、不了解专业的前沿动态,其制定的标准和方法经常无法做到真正客观地评价每个客体。即使许多高职院校也成立学术委员会来评价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但是纵观诸多高职院校的学术委员会成员可以看出,行政人员比例在学术委员会中占据很多一部分,且具有较高的话语权,以管理者来评价科研工作者的评价体系已经日益显现出一些弊端。调查显示,老师们对于科研评价标准的实施反馈意见被采纳的概率较低,教师的力量在科研评价中比较薄弱,与行政力量形成较大反差和对比。

2 他山之石

2.1 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美国是世界的科研强国,美国的科研评价机构除了国会、政府科研评价组织、州政府科研评价组织等国会层面的科研评价机构,还有各种类别的专项评价办公室以及民间科研评价机构,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引入了社会中介的评价机构,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有利于提高科研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减少不正当的科研交易活动,提高学术环境的公开度和诚信度。我国的科研评价主体的行政化现象比较严重,一般以政府部门为主导,采取自上而下的科研评价模式,通过行政力量监督和评价教师的科研成果,这种模式缺乏第三方监督,缺乏公正性,自上而下的传导模式也不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因此,引入具有专业性和独立性具有必要性,政府需要做好这些机构的培训和管理工作,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2.2 多维化的评价指标

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The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RC)作为美国的民间科研评价机构,以第三方的角度对美国的高层次科研活动做了诸多的评价。NRC采取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从科研活动、学生支持与成果、教育环境的多样性对评价客体进行评价。我国高职院校一般都只从科研活动角度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价,学术论文、课题等传统指标所占的权重过高,容易导致高校教师把精力都放在科研上,而忽略了其他教学活动。英国政府于2014年改革了科研评价体系,用研究卓越 框 架(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REF)替代了原有的科研评估机制(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RAE)[1],科研评价指标从原来的成果、研究环境和声誉变更为成果、影响力和环境,而我国高职院校的科研评价指标在影响力和环境上的权重很低,有的高职院校几乎不评价。双师型教师在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中占据比较大的比例,对教师科研成果的转化以及科研成果应用于指导和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评价应当纳入科研考核体系,并提高权重。

2.3 多角度的评价方法

美国的科研评价方法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不同的学科进行定制评价,总体来说是“质”与“量”相结合,并合理分配相应权重。在“质”上,主要采用同行评价法,即组织行业内的专家,依照行业的评价标准,对参评对象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并得到最终具有参考意义的分数。但是同行评价法也存在主观判断性,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做到真正的客观公正,因此,美国对“量”的评价进行了补充,一般采取调查法、回归分析法、文献计量法等。值得一提的是,在“量”的评价上,并不推崇数量越多越好,英国的REF研究卓越框架科研评价体系在对文献计量的评价上,要求参评人最多只能选取具有代表性的4篇论文,这种做法就避免了教师临时赶制论文的情况,从源头上控制了科研质量,提高科研评价的可信度。

3 构建多元化科研评价体系的思路

3.1 实行分类评价

高职院校有其独特的学科专业特殊性,应当更加注重科研评价的分类评价。科技部部长在就科研分类评价的问题上,曾指出针对医生等行业“评职称还得写论文”的问题,我国对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将有所改变,将逐步打造“分类评价”的体系,像农业科技人才,就是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高职院校应当更加注重对双师型教师的客观评价,双师型教师承担着为社会输出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一些应用型的学科比如“汽车维修”、“交通运输”,应当更加注重科研对人才培养的评价。因此,高职院校的科研评价应当实行分类评价,总体来说应分为基础学科、应用型学科,在总类基础上,根据每个学校的专业设置,再对基础学科和应用型学科进行细分。在评价指标上,对不同的学科也要有不同的倾斜,对基础学科的科研评价应当更注重研究质量和学术水平,以及学科的创新度;对应用学科的科研评价应当更加注重服务社会和科研转化的评价,要遵循行业性科技活动规律,制定体现行业和科研机构特点及不同类型科技人员岗位要求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和实施办法,进一步强化以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关联度、技术研发创新度和对产业发展贡献度为主要指标的评价导向[2]。

3.2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高职院校的科研评价流程一般由学校人事处负责组织、科研处配合,再由学科评议组和学术委员会进行认定,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科研评价的行政化现象比较严重,因此,构建多元化的科研评价主体是保证科研评价公正、合理的本质。高职院校应当借鉴国外的科研评价经验,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第三方评价机构根据不同的学科专业,引入社会组织、企业,并且应有一定比例的行业专家,行业专家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学科、地区、研究方向等因素,保证群体多样性,并由政府提供指导和培训,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进行评价。尤其对于高职院校技能型的专业,更应该引入第三方的社会机构,对教师科研工作与人才培养的成效以及科研转化的成果进行评价,这样能保证不同学科的特殊考核方式,确保每个被评价者的合理公正。

3.3 形成系统化的评价指标

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合理设置科研评价指标和指标权重,对不同的学科体系设立各自独立的科研评价指标,对基础性学科和应用型学科采取相对独立的评审制度,增加高职院校应用型指标的评价要素,把科研环境、人才培养、科研人员和社会影响力纳入科研评价指标,构建多元化、系统性的高职院校科研评价指标,实现科研生态的整体优化和良性循环。注重科研评价指标的发展性,高职院校的主要职责是为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所以科研评价应当本着为这一职责服务的理念,对教师进行科研评价时设立一定的发展性指标,发展性指标的设立目的在于提高科研质量。此外,减少以量取胜的科研评价指标,参考英国科研评价体系的做法实行“代表作”评审制,要求参评对象一次提供数量限制的作品,防止滥竽充数的现象。另外,在评价指标的设立上需要考虑评价周期的因素,针对不同的学科,采取分类评价,设立相应的评价周期,评价周期应当灵活有弹性,对于基础性学科应当设置相对较长的评价周期。

猜你喜欢

科研成果学科院校
科研成果转化
【学科新书导览】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中国科研成果震撼全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超学科”来啦
审批复杂 科研成果落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