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的策略研究

2019-02-20何丽华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23期
关键词:诗文笔者同学

何丽华

【摘要】诵读经典诗文,成为大家公认的丰厚人文素养、拓宽语文学习天地、打下孩子终身发展基础的最佳途径,也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热点。笔者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借鉴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经典诵读在低年段语文教学中的开展策略作初步的研究。让经典诵读走进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指导他们的思想和言行。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诗文;规划诵读内容;形式多样;创设情境;积极性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使他们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和谐发展,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诵读经典诗文,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丰厚人文素养、拓宽语文学习天地、打下孩子终身发展基础的最佳途径,也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热点。笔者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借鉴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经典诵读在低年段语文教学中的开展策略作初步的研究。让经典诵读走进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指导他们的思想和言行。

一、做好宣传,问卷导航,规划诵读内容

《教育心理学》指出:“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如何使这个‘储备’量充足,作为教师,我们要教会学生积累语言,并在积累语言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悟体验汉语所负载的人文内涵,积淀丰厚的人类文化。研究表明:多诵读经典诗文,可以使学生大量识字,增强口头和笔头表达能力,写文章时遣词造句,文词优美、有思想、有深度。诵读大量经典后,记忆力大幅度增强,背誦课文以及学其它学科都会变得轻松简单。在明确了上述优点后,笔者认为,要在低年级(笔者所教的是二年级)开展诵读活动,首先要做好宣传工作,让学生认识到诵读经典诗文的好处,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于是,笔者利用墙报、主题班会、展示资料、播放录像(实验学校诵读展演活动)等方式进行宣传,另外,笔者还向家长发放倡议书,利用家长会进行专题讲座,发动家长支持和配合我开展这项活动,并建议他们和孩子共同诵读,言传身教。经过这一系列的宣传工作,学生和家长都达成共识。之后我们对本年级五个班的家长及学生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进行分析报告,了解家长、孩子对经典的了解程度以及需求。综合分析,我们认为那些重大原创性、奠基性的著作,例如,我国的《弟子规》《千字文》《论语》《唐诗三百首》等等,或像《论语》一样,对他人有教益启迪作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文章,都是经典。对于小学生而言,小学语文教材是经过了教育专家的反复筛选,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教育意义的文章,这些也称之为“经典。”所以,我们确立了课文教材、《弟子规》《千字文》《日有所诵》及按主题归类的一些优美诗篇为我们学习和诵读的内容。

二、规范诵读时间、采取多样形式,让朗朗书声绕校园

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实践证明,读出声来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叶圣陶老先生也认为读书需要在用心、用眼之外,还要加上口与耳,也就是尽可能多地调动感官参与到诵读活动中来,提高背诵的效果。在与学生达成共识以后,我们成立了班级经典诗文诵读组,由四位班长担任大组长,下面分别成立八个小组,并选出小组长。笔者则担任总负责人和顾问的角色。诵读组成立后,我们就参考学校的经典诗文诵读计划,由班主任、大组长带领同学们制定班级的学期经典诗文诵读计划。随后,我们班启动诵读中华经典诗文的基础工程:即每日一诵。每逢周一、三、五都是语文的早读时间,在早读的15分钟时间内,我们会抽出5分钟来诵读诗文,每天午会上用5分钟时间诵读诗文。语文课前,也会由大组长轮流主持,进行课前两分钟的诵读活动,刚开始时,同学们都很感兴趣,诵诗读经之声不绝于耳。不过,孩子终究是孩子,时间一长,就容易张冠李戴,还容易感到乏味。如何让学生形成和保持较为持久的兴趣,又成了我们思考的问题。就在这时候,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给老师们进行了专门的培训,介绍了一些学校的成功经验,并观看他们的诵读展演活动,这给了笔者很大的启发——要持续学生的诵读兴趣,必须开展诵读活动,结合诵读评价,给予学生一定的激励,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快乐。笔者借鉴别的学校成功的经验,结合笔者班的实际情况,并与组长们反复研究,重新调整学期计划。诵读的主持人不再是有大组长支持,而是由同学们轮流主持,形式上不在只是单一的诵读,而是有好诗推荐、诵读表演、唱诵、诗词(或儿歌)接龙等,还鼓励孩子们有创意地主持诵读活动,有些同学模仿《春令飞花》的形式,有些同学进行诗词表演诵,有些同学还把跟父母一起的诵读表演视频播放给同学们看,早、午诵和课前诵基本实现了全员参与,个性组织,孩子们在这里体会到了诵读不再是一味地朗读、背诵,而是饶有趣味的,孩子诵读的劲头逐渐大起来,一时间,校园书声琅琅,处处弥漫着一股浓厚的书香气息。

三、创设情境,激趣导学,积累运用

低年段的小学生,感知觉还不够精确,看不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特点,易把相似的文字弄混靖。而且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极容易被一些新奇的刺激所吸引。所以,课堂上要通过直观、形象、新异的教学方式吸引其注意;利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将声音、图像、文字融为一体。将经典学习内容置于一定的境域中,有效地拉近经典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他们学习经典的兴趣。例如,在指导学生朗读《望庐山瀑布》一诗时,根据教材的内容配上适当的音乐,边展现庐山秀美的风光,在音乐和视频的情境中,学生的感官充分调动,在欣赏庐山的优美风光的同时,一边赞赏庐山瀑布的雄奇壮美,一边不禁吟诵出李白的千古名篇《望庐山瀑布》。这些诗文变成了风景和音乐,生动形象,易于理解。老师讲课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的肢体语言也是一种情境的创设,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孩子们投入地学习。此外,老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想象,把课文的文字变成画面展现在自己的脑海里,边想象边读、边想象边交流、提问。教师适当地点拨、指导。在教学活动中,还可以根据学生好奇、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富有情趣的竞赛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例如,在学习《雷雨》一课时,让同学们进行“雨”字飞花令游戏和诵读含有“雨”字的诗句。中间设计可爱的小雨点形象,以动画的形式讲述下雷雨时候的景象和相关注意事项。这些活动和情境的创设都能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饶有趣味地习得知识。当然,在一些诗文、成语、篇章的学习中,还可以让孩子们穿上古装、戴上头饰,来个分角色的扮演,这样能进一步地活跃课堂,让孩子们在笑中学、学中悟。

除了创设情境,还要指导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运用,把书本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积累下来。例如,学习《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时,老师在让学生欣赏完庐山的优美风光后,让同学们介绍描写庐山的诗歌,并一起背诵学过的《题西林壁》,在解读“望庐山瀑布”“望”字后让学生复习题目有“望”字的古诗《望天门山》。在教学《荷叶圆圆》一课时,让学生来诵读描写荷花的诗歌和赏读描写荷花的美文等。诵读学习的目的还于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间搭起一座桥梁,让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课文并學会运用,仿写就是一个好例子,在学习完第八课《彩色的梦》时,让学生试着仿照第二小节或第三小节,把想说的和想画的内容写下来,画下来。画画是低年级孩子最喜欢的内容,《彩色的梦》又是富有童趣童真的儿童诗,孩子们稍加提拨,便都在收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兴致盎然地写写画画,于是有了这些诗歌:(张梓涵)仿写《彩色的梦》第二小节

小鸟飞过的地方,

无边无际的大海,蓝了;

茂密的森林,绿了;

美丽的花朵,笑了;

笑——得——灿—一烂!

(汪紫杨)仿写《彩色的梦》第二小节

小脚走过的地方,

大块的稻田,黄了;

大朵的棉花,白了;

大片的高梁,红了,

红——得——像——火。

通过这些学习活动,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学习和生活当中,孩子们的智慧和能力受到了潜移默化影响。

四、由课内到课外,由学校到家庭的实施策略

围绕《日有所诵》和《弟子规》的内容,我们在每周的语文课中抽出一节课,组织学生观看《弟子规》动画片,通过看、听、议,和老师的指导、自我感悟,内化孩子的道德情操,指导孩子的言行,使学生知书达理,促其成为一名书香学子。

同学们回家后可在《日有所诵》里自由选背古诗或儿歌,并派发一张“我是诵读小能手”的评价表回家填写。评价表中,有学生每天诵读的记录,小组长及家长的评价,每周还有老师的评语,我们以每熟背一首诗获红星五颗,每周熟背四首就获贴纸一张,如此类推,作为评分和晋级奖励的标准,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为了能让诗词诵读工作能扎实地开展起来,笔者对大、小组长进行培训,增强他们的信心与责任感。并让他们检查同学们每天背诵古诗词的情况,在评价表上做好评价,而大组长则每天检查小组长的背诵情况。在周末,笔者发动家长每天安排半小时的时间进行亲子共读,讲《弟子规》里的故事,通过故事,让学生初步明了《弟子规》蕴含的道理,诵背起来就容易多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学们积累的古诗词也越来越多,背诵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一个学期下来,全班同学已能背诵古诗三十多首。

开展诵读活动以来,笔者班收到了明显成效。学生记忆力增强了,读书兴趣更浓了,对文言文和诗文的阅读理解速度更快了,写作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五、创设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持续诵读诗文的积极性

小学经典诵读的教学过程应该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即引导学生把抽象的和外在于他们的东西转变成他们自己想要的东西,从而促使他们获得自我的满足。为了给同学们创设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互相交流,持续诵读诗文的积极性,获得更多成功的喜悦。我们进行了这些活动:班级的诗词接龙比赛,好诗介绍会,诗配画比赛、自编诗歌活动.进行诵读小能手、小状元竞赛等。根据计划,我们开展了“二年级经典诗文诵读擂台赛暨妻子表演活动”,比赛共分两个环节,一是诗词接龙式的比赛,背不出的或重复背诵的会被淘汰,第二环节是看图说古诗比赛,两轮比赛之间穿插每个班的亲子节目表演,节目也与诗词有关,家长们都很认真准备,其中二3班的小品、我班(二6班)的古琴弹唱《竹枝词》、二5班的相声《闲话诗词》特别精彩,古韵流长、诙谐风趣、妙语连珠、出口成章、舞姿优美,赢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参赛选手们镇定自若、感情充沛、出口成诗。《将进酒》、《满江红》这些诗词张口就来,难以想象这才是二年级的学生。

这次活动充分展示了同学们诗词积累的成果,也展现了同学们的文学才华,令笔者惊叹不已,也让家长欣喜若狂。此外,我们组织学生进行的“我是小诗人”自创诗歌比赛,也令人耳目一新,他们的诗歌充满童趣、富于想象,用自己独特的视觉去观察和欣赏这个世界。

今天,我愿做一名读书郎

(南沙小学二(6)班:裴泽楷)

今天,我愿做一名好学的读书郎,

徜徉在浩瀚无边的书的海洋,

尽情吮吸着文化知识的甘泉,

让我的人生因读书而收获满满!

今天,我愿做一名传播书香的读书郎,

把书中的知识和真理传递到每一个角落,

让浓浓的书香充满整个校园,

让更多的人手捧书卷、心有余香!

最是书香能致远,春光做伴好读书,

同学们啊,趁春光正好,

与好书为友、与好诗相伴,

一起做勤奋快乐的读书郎!

另外,我们还根据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进行专题诗文搜集和展示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加强了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更厚积了同学们的文化底蕴。

以上是笔者对在低年段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的策略的思考与研究,行走在经典诵读的大道上,我们不断地在探索着、收获着。笔者主张诵读经典最好的方式是:先诵读,后熟读,再背诵,最后是体悟,内化并指导自己的言行。笔者提倡家长、老师与孩子一起诵读,带领孩子的同时,也使自己进一步受到道德和文化的熏陶。

参考文献:

[1]袁建琼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5:1-57.

[2]魏晓芳诵读国学经典,提升小学生综合素养[J].学周刊,2015(8):140.

[3]郦光女.“诵”诗韵,“读”诗情[J].小学教学研究,2016(3):35-36.

猜你喜欢

诗文笔者同学
老师,别走……
走遍万水千山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极相思·检翻旧日诗文
叶诗文:成功的5个关键词
千金碎琴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