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电子税务局建设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2019-02-19

税收征纳 2019年1期
关键词:办税税务局纳税人

闻 之

国家税务总局发出《关于贯彻落实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前期推行“放管服”改革30条、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清单的基础上,针对纳税人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问题,精准推出优化税收营商环境10项硬举措,进一步打造稳定公平透明的税收营商环境。

一、借助大数据,加大“互联网+税务”的推行力度

为给纳税人创造更好更优的办税体验,《通知》要求,2018年底前,在全国范围内推出统一规范的电子税务局,提供功能更加强大、办税更加便捷的网上办税服务厅。针对纳税人希望避免“数据反复填”等方面的需求,《通知》明确提出,积极推进房地产交易合同网签备案信息、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压缩房地产交易办税时间。为进一步实现市场主体退出便利化,《通知》还要求税务机关主动打破部门和信息壁垒,与市场监管部门协同推进企业简易注销改革,最大程度便利市场主体。

事实上,税务部门一直把降低就业创业门槛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点领域。基于此,此次《通知》强调,进一步简化跨区域迁移流程,在2018年12月底前,对不存在未办结事项且属于正常户的纳税人,在本省内跨区迁移实现即时办结,便利市场主体自由迁移,为就业创业增添底气。此外,《通知》还要求加快推进网上办税系统与企业财务软件对接,开放网上办税系统与企业财务软件对接接口,推动实现纳税申报表、财务报表联网报送,最大限度地压减企业的纳税时间。有关人士认为,这些举措紧扣纳税人最关注、最迫切的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于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推行财务报表税企间的转换,好多企业想这么做,财务报表直接变成纳税申报表,因为纳税申报数据许多来自财务数据,直接转换后能够减少纳税申报时间,提高正确率。分析其带来的好处:一是利于加快推进电子税务局建设。2018年,税务部门借助大数据和云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大“互联网+税务”的推行力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出,统一规范的电子税务局,提供功能更加强大、办税更加便捷的网上办税服务厅,让纳税人多跑网路、少跑马路。二是利于积极推行财务报表税企间的转换。由于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与税收制度规定存在差异,因此企业财务报表要生成纳税申报表,往往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纳税调整。为了给企业特别是大企业提供更规范、更便捷的优质服务,税务部门近期已经制发了财务报表数据转换的参考标准。下一步将加快工作步伐,选择一部分重点行业特别是大型企业,推行企业纳税申报表与财务报表之间的自动转换,为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三是利于健全税收政策定期解读机制。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家税务总局每季度举办一次“一竿子到底”的税收政策解读视频会,由总局相关业务司局负责人对当期税收政策理解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详细解读。从去年一季度开始,其税收政策解读都会在国家税务总局网站上同步文字直播,纳税人登录网站,点击进入12366纳税服务平台,就可以实时知晓解读会发布内容。从去年二季度起,国家税务总局新增了与纳税人的互动问答环节,并邀请部分纳税人代表来到税务总局现场参加解读会。今后,国家税务总局还将开展解读会的同步视频直播,进一步增强政策解读的及时性,增强税收政策的透明度和确定性。

二、电子税务局有助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国家税务总局此次发布的《通知》,精准推出了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10项举措,它将有助于进一步打造稳定、公平、透明的税收营商环境。在此次《通知》中,首先提出扩大税收营商环境试点范围。这是因为,国家税务总局从2017年7月开始就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江苏5省(市)税务部门开展优化营商环境试点工作。据相关人士介绍,一年多来,各试点单位围绕纳税人办税的“堵点”“痛点”“难点”,共制定出350条先行先试措施,为全国税务系统提供了大量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因此,为进一步发挥试点引领效应,《通知》要求2018年9月底前,在5省市试点的基础上,再确定国家税务总局浙江、江西、湖北、广西、海南、重庆、陕西、新疆、大连、宁波、厦门、青岛等12省(区、市)税务局作为第二批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试点单位。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是此次《通知》10项举措的主要目的。因此,《通知》提出了压缩房地产交易办税时间、推进首次申领发票1日办结、实行纳税人网上自主更正申报、简化税务迁移、注销流程等措施。这些措施从实处着手,解决的都是企业在办税过程中比较费时费力的问题,体现了税务工作以纳税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从纳税人的需求出发,主动作为,积极推动办税便利化,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在笔者看来,此次《通知》提出的加快推进电子税务局建设,是未来税务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和难点。为此《通知》要求,2018年底前,在全国范围内建成规范统一的电子税务局,实现“四个统一”,提供功能更加全面、办税更加便捷的网上办税系统,优化业务信息系统功能,提供预填或免填单服务,减少纳税人基础信息重复填写,让纳税人多跑网路、少跑马路。建设电子税务局是实现“互联网+税务”的基础。早在2015年,为贯彻执行国务院出台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满足纳税人和税收管理不断增长的互联网应用需求,国家税务总局就制定了《“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开始打造信息化时代下的税收理念新格局。

因此,要真正实现“互联网+税务”,电子税务局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经过近几年的大力推进,税务部门借助大数据和云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部分地区已经开发并上线了当地的电子税务局。但从实践中来看,还有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影响了电子税务局的建设进程。为此税务部门和税务人员作为建立电子税务局的主体,需要转变观念,以纳税人的互联网需求为导向,以税务部门内在管理需要为出发点,着眼于电子税务局建设的需要,搭建部门合作与数据资源集聚平台,统一数据管理标准,严格信息审核,确保信息质量,实现互信、互享、互联、互通。同时,全面梳理征管信息系统事项功能及流程,简化办税流程,确保工作规程、征管系统和“互联网+税务”操作的一致性。

三、加快推进电子税务局建设是大势所趋

我们知道,高效便利的征管信息系统是优化纳税服务、管控税收风险、规范税收执法的“主支撑”。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李万甫表示,随着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针对纳税人办税时的堵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行动,有助于打通政策服务“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提升纳税人获得感和满意度。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而且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推出“放管服”改革举措,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我国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世界银行发布的《2018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我国营商环境排名第78,较《2014年营商环境报告》排名提升了18位。税收营商环境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14年开始,国家税务总局重点打造“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品牌,税收营商环境持续提升。从世界银行的评测指标来看,2016年我国企业纳税每年平均所需时间已从2015年的259个小时减少到了207个小时,大幅缩短了52个小时。

进入新时代,构建高质量的营商环境是推动高质量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税务机关应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服务理念,在提供高质量高效率服务方面打出“组合拳”,推动税收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因素多元化,纳税服务需求呈现多元化、差异化和个性化趋势,纳税服务供给更应以纳税人的正当需求为导向,准确分析把握纳税人需求,围绕着“提供什么、谁提供、怎么提供”等基本命题,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联动发力,坚持“法定、便利、效能、智慧、协作”原则。同时,还要在积极提供高质量高效能纳税服务上下大功夫,主动出击,精准作为,不断改善纳税服务供给侧结构,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税务机关要牢固树立联动集成的管理理念,注重管理与服务统筹改进、服务方式与资源配置统筹优化、内部变革和外部参与统筹协调,既坚持纳税服务本身要素的集成,又坚持纳税服务与税收征管、税制之间的联动集成;既坚持将纳税服务融入国家治理,又坚持通过税收营商环境自身改善来提升国家营商环境;既坚持税务机关提供纳税服务资源的职责和优势,又坚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提供纳税服务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发展思想,落实到纳税服务中,就是要顺应现代法治社会发展的趋势,及时转变税收管理思想观念,由以“管理纳税人”为主,发展为以“服务纳税人”为主,真正关心和重视纳税人在税收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以纳税人为中心”的价值理念,研究创新税收管理制度和方法,提高纳税人满意度和遵从度。

基于此,各级税务机关应紧跟新时代前沿技术,依托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探索建立网上办税为主、自助办税和其他社会办税为辅、实体办税服务厅兜底、税企互联互通的智慧办税模式。大力推进“互联网+税务”,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快电子税务局建设,实现常规业务网络化、无纸化和智能化办理,为纳税人提供全天候的智能化服务。

猜你喜欢

办税税务局纳税人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逾期清税情形下纳税人复议权的行使
拓展非接触式办税的基层实践与设想
纳税人隐私权的确立、限制与保护
克山县税务局采取强力措施 确保减税降费政策落地生根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身份转换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
亿企赢“最牛办税员”活动结束 河北办税员百强榜公布
FTA:税务局长应对全球化压力的平台
河北国税开设“云办税厅”助力“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