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清楚四落实”努力实现如期整县脱贫
——永胜县精准落实脱贫攻坚工作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

2019-02-19文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调研组

社会主义论坛 2019年12期
关键词:永胜县永胜摘帽

文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调研组

近几年来,云南省永胜县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云南省、丽江市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和“三率一度”核心指标,共整合投入各类资金41.5亿元,精准实施“五个一批”脱贫措施,做到“住房有保障、健康有保障、饮水有保障”,全面实施“道路交通、电力、广播电视、网络宽带、卫生室、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至2019年11月实现94个贫困村脱贫出列,累计脱贫15117户62215人,贫困发生率从18.02%降至0.97%。2018年云南省扶贫开发成效考核跻身“好”的行列,2019年底永胜力争全县如期实现整体脱贫摘帽。

做到“六清楚”,确保脱贫攻坚工作落细落实

2019年,是永胜县脱贫摘帽之年。县委、县政府加强指挥协调,坚持精准方略、加大投入、社会动员、从严要求、群众主体,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做到贫困底数、脱贫对象、脱贫项目、脱贫任务、脱贫责任、脱贫工作进度“六个清楚”,实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贫困底数清楚。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要胸中有数”,“不打无把握之仗”。走进脱贫攻坚工作干得热火朝天的永胜县,无论是县、乡(镇)还是村、组、户的干部群众,或是各级下派的“挂包帮”扶贫干部,对自己责任范围内的扶贫工作都非常清楚,都能做到烂熟于心、了如指掌,娓娓道来。永胜县狠抓“精准识别”这个基础工作。在工作方式上分工不分家,严格按照“六步走”工作法(找到户主说明来意、找出资料便于核查、科学顺序“六查六看”、四方确认提高知晓率、合理用表做好上线准备、组长小结对接项目库),逐组逐户“地毯式”推进入户遍访,不漏一户一人,一个标准量到底,确保工作精准。通过对贫困对象进行动态管理“户户清”工作,解决了“漏评、错评”隐患,基本补齐了短板。

脱贫对象清楚。通过各阶段的工作,在动态扶持对象识别中,一是一套方案部署。每次动态管理都把户籍清理、“三类人员”(低保、残疾、重病)核查、农村危房和农村劳动力人口排查与动态管理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二是一个班子推进。每个村以12人为一组统一入户,明确责任分工,每2人负责“查家底、查产业、查就业、查房屋、查就医、查就学”中的一项任务,逐组逐户“地毯式”推进入户遍访,确保了责任精确到人。三是一场考试把关。每次动态管理前都对乡镇干部和工作组成员进行政策和动态管理业务培训,通过相关政策业务测试者方能上岗。四是一轮实操演练。每个乡(镇)选择一个村为试点,组织该乡镇各村动态管理工作组成员进行实际操作演练。五是一把尺子量到底,精准锁定“四类对象”,形成平台数据和档案资料,精准建立村级施工图、乡级路线图、县级项目库。六是一项机制校验。健全信息数据复核比对机制,领导小组统筹,行业部门各负其责、县乡分级负责,上下对接、联合联动,确保信息精确、数据闭合、结果真实。

脱贫节点清楚。一是坚持到村到户,建好项目库。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和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标准,建成有资金保障、有责任主体、有完成时限的村级施工图、乡级路线图、县级项目库。二是坚持动态调整,管好项目库。项目库内项目实行动态管理,每年的项目库动态管理工作与扶持对象动态管理工作同步推进。三是坚持统筹统领,用好项目库。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发挥好项目库的统领作用。资金定到项目,做到凡是未入脱贫攻坚项目库的项目一律不得使用扶贫资金(应急类项目除外),凡是已入库项目统筹资金,保证入库项目实施。四是坚持公示公告,监督好项目库。严格实行报账管理、严格落实公示公告、精心组织项目实施、认真组织项目验收、切实加强项目监管,增强扶贫资金项目管理透明度。

脱贫任务清楚。脱贫攻坚既是一场攻克最后贫困堡垒的艰难任务,必然有阶段性、重点性、侧重性的目标任务。就全国而言,就是要在2020年彻底消除贫困,实现全面小康;就全省而言,就是要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就永胜县全县而言,按照省市脱贫摘帽推进战略安排,就是要在2019年底全县实现“脱贫摘帽”。永胜县按照2019年底全县实现“脱贫摘帽”这个总任务要求,又对辖区内的9镇6乡、150个村(居)委会、1411个村民小组中的94个贫困村、15952户61513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进行了层层分解,户户落实,使县、乡(镇)、村、组、户的干部群众和各级下派“挂包帮”的扶贫干部,对自己负责的扶贫工作任务都非常清楚,有精准的认识,并自觉抓落实。

脱贫责任清楚。脱贫攻坚需要聚焦任务、集中力量、明确责任,汇集各方力量协同作战。永胜县的脱贫攻坚工作,从中央到地方的部门、单位都倾情、倾力永胜脱贫攻坚。中央国家机关单位有财政部、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省级单位有省文化和旅游厅、丽江师专、云南华电、国家林业局昆明勘查设计院;市级单位有丽江市委宣传部、丽江市商务局等;对口帮扶单位有上海市杨浦区。每一个贫困村都有中央或地方的一个部门单位挂钩帮扶,每一个贫困户都有中央到地方的帮扶干部结对帮扶。永胜县委、县政府很好地担起了负总责、总协调的责任,通过科学规划、精细分工、合理安排,使每一个参与扶贫的单位和个人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责任是什么,要协调哪些部门、哪些人共同负责、共同承担责任,协同推进扶贫攻坚工作。可以说,永胜的扶贫干部都在“五加二、白加黑”地干扶贫工作,每一个扶贫干部都能说出自己下去扶贫的责任是什么,来一个“一口清”。

脱贫工作进度清楚。“脱贫摘帽”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脱贫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逐步推进。特别是永胜,9镇6乡的自然条件、人文条件、资源禀赋、民族人口结构等情况差异很大,脱贫工作只能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因此,随时把握脱贫工作推进情况,做到工作进度清楚明白很重要。永胜县紧扣“两不愁、三保障”这个脱贫攻坚的核心任务,实施动态管理,扎实开展三轮扶持对象动态管理,严格“三评四定”程序步骤,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及贫困退出标准,开展项目库建设和户户清工作,精准建立了县级项目库1个、乡级路线图15个、村级施工图150个,做到了“扶持对象家底清、致贫原因清、帮扶措施清、投入产出清、帮扶责任清、脱贫时序清”。

做到“四落实”,确保如期实现整县脱贫摘帽

永胜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目前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决胜冲刺阶段。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各族人民特别是各级扶贫干部,全盘统筹、科学谋划,做到目标、思路、保障、措施“四落实”,上下齐心、通力合作,一张蓝图绘到底,整体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脱贫项目落实。有目标任务并层层分解、逐级细化落实子目标子项目,是永胜县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一大特点,也是成功经验。目标统揽全局,目标引导全局。目标不能他人为你设定,也不能自己凭空设想,要科学制定。永胜县委、县政府集中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从脱贫工作的实际出发,科学制定了“2019年脱贫摘帽、2020年同步全面小康”两大脱贫攻坚奋斗目标,引领着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在全县脱贫攻坚总目标的统领下,乡(镇)、村、组、户和部委办局结合自身实际层层分解、逐级细化落实目标,按步推进目标实现。永胜9镇6乡都创新制定了本乡镇脱贫摘帽的具体目标。以片角镇为例,该镇立足镇情实际,提出了以党建为统领,以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方向,积极探索抓实脱贫攻坚工作的载体和方法,确保实现2019年脱贫摘帽、2020年全面小康“两个奋斗目标”。永胜县相继建设了32个贫困村及光华乡脱贫退出安全饮水项目、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贫困人口节水灌溉项目。实施交通基础全通达工程,进行了154公里6条通乡油路改造,实施28条208公里建制村连接线以及18条80公里村小组水泥硬化路,67条450公里的通村小组通达公路、136条706公里的通村小组公路路面修复,实施了村小组通达公路243公里安全防护工程,实现乡乡通四级油路、村村通硬化路、组组通达。实现所有村委会通10千伏动力电、村小组通380伏动力电、所有农户通电。广播电视覆盖率超99%,全面完成150个村委会、136个村卫生室、所有学校网络宽带全覆盖工作。完成583个村级、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贫困村活动场所全部达标。

脱贫产业落实。有了目标,还要有实现目标的工作路径。永胜县明确提出了“全面实施“一山一坝、一江一湖、一城一园”六大区域发展战略,以金沙江绿色经济走廊建设、程海保护治理为重点,以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全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把永胜建设成为云南人力资源强县、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强县、绿色宜居永胜”的工作思路。投入6.02亿元产业扶持资金,实现产业扶持资金和扶持项目对15952户建档立卡户的100%覆盖,确保增收脱贫有保障、脱贫不返贫;在产业布局上,坚持“主导产业与庭院经济”全覆盖,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1个以上主导产业、发展1项以上庭院经济项目,实现脱贫产业的双重覆盖,确保基本生活有保障、增收发展有支撑;落实到基层,同样以片角镇为例,该镇进一步细化提出了“谋划山区、坝区、库区‘三个片区’,实施科教兴镇、产业富镇、项目强镇、法制稳镇‘四大战略’,建设美丽、绿色、富裕、和谐、幸福‘五彩片角’的‘12345’”工作思路,把2019年脱贫摘帽、2020年全面小康的扶贫攻坚奋斗目标落到实处。

扶贫主体落实。全面传达学习、整改中央巡视组、省成效考核、省委巡视组和各类督查检查反馈问题,对照查摆县级班子存在的问题,剖析存在问题的根源,对号入座,反躬自省,深刻反思,解决统筹协调不到位,对脱贫攻坚紧迫性以及存在问题认识不足,盲目乐观等问题。全面统一全县干部思想认识,进一步严明纪律,强化部署攻坚任务,郑重发布紧急动员令,组织动员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全面投入脱贫攻坚工作。在组织保障上,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机制,县委书记和县长带头挂钩联系最为贫困的乡、村,全县35名县处级领导挂乡驻村,投入80%以上的时间和精力在一线督战;成立脱贫攻坚总指挥部,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指挥长和指挥长,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常务副指挥长和副指挥长进驻指挥部办公,统筹指挥14个行业扶贫部门、15个乡镇脱贫攻坚;各乡(镇)相应建立脱贫攻坚指挥部、行业部门成立扶贫办;深度贫困村、贫困村、有贫困人口的非贫困村,按照“5、4、3”的人数派驻632名工作队员进驻143个村,选派第一书记143名,优化村“两委”班子队伍结构,推进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作,确保每个村委会不少于12人的干部力量;压实“挂包帮”单位责任,实行一个单位包一个村,派驻一名单位领导蹲点帮扶,共有138家省市县部门包143个村,7273名帮扶干部结对帮扶16211户贫困户;建立扶贫实绩奖惩用人导向,脱贫攻坚以来,共提拔使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230人,平职重用137人,从驻村工作队员中提拔干部38名,调整免职14人。

脱贫措施落实。脱贫攻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民生工程,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强有力的、可操作性强的措施来实施。永胜县委、县政府狠抓措施落实,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集中民智,紧扣“两保障、三不愁”这个脱贫攻坚工作的核心问题,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生态保护扶贫、移民搬迁安置、住房保障工程、医疗保障、教育保障、兜底保障等九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接地气、可操作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在资金保障方面,2014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部门到行业,从单位到个人,近五年来共整合投入各资金41.5亿元,极大地推动了永胜的脱贫进程。永胜县共建设12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和1个县城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搬迁安置1003户3753人。其中建设12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和县城集中安置项目,确保群众“搬迁入住、稳定发展”。通过危房改造、易地搬迁、扶贫安居工程三个渠道,解决了42385户住房安全保障,覆盖全县农村总户数的45%,确保住房保障全达标。确保增收脱贫有保障、脱贫不返贫;在产业布局上,坚持“主导产业与庭院经济”全覆盖,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1个以上主导产业、发展1项以上庭院经济项目,实现扶贫产业的双重覆盖,确保基本生活有保障、增收发展有支撑;以教育保障的措施为例,永胜县倾心教育扶贫,制定了“改善农村薄弱学校、控辍保学、落实‘两后生’雨露计划补助、创办了民族班、召开全县教育三级干部大会、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教育改革发展、遴选边远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发放艰苦津贴补助、全县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挂钩联系一所学校”等教育扶贫措施,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责任体系。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永胜“脱贫摘帽”之年。目前,永胜县委、县政府正在带领全县40多万各族干部群众奋战冲刺脱贫攻坚,满怀信心地迎接“脱贫摘帽”检查验收,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奔小康。

猜你喜欢

永胜县永胜摘帽
韩永胜
唱一首祖国的赞歌
一种两级双吸管道输油泵
摘帽“清零”,未来可期
脱贫摘帽是起点不是终点
奋力打赢老区脱贫摘帽攻坚战
发力“摘帽后的续航”
谢永胜
滇西北精品农庄经营模式探索
不同海拔水稻种植区内对穗颈瘟的田间定点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