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守初心育人 担当使命树人

2019-02-19李家祥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

社会主义论坛 2019年12期
关键词:优势学院党员

文 李家祥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勇担立德树人使命,以创建教育部首批全国标杆院系为重大契机,协同推进“基层党建创新提质年”各项工作,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切实履行好基层党建工作的主体责任,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基层党组织引领和保障人才培养的政治功能得到巩固提升。

强化政治功能,提升党建工作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着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学院党委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按照创建全国党建标杆院系党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到位、政治把关作用到位、思想政治工作到位、基层组织制度执行到位、推动改革发展到位要求,对标争优,有目标、有步骤、有举措,按要求和标准推进实施党支部建设工程、“双带头人”培养工程、意识形态与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党建信息化建设工程和党建理论研究工程,通过深化“四抓四提升”党建工作机制,着力提升党建工作质量与水平,强化政治能力。一是抓学习,按照“学习有计划,学习有制度,学习有载体,学习有创新”的要求,依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习会把党的创新理论贯穿到立德树人和党的建设各方面、全过程,全面提升师生政治理论素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抓制度,严格执行学院党委会会议制度、党政联席会会议制度,结合学院党建工作实际,制定实施《周五学习制度》《党员档案管理制度》等12项制度,全面提升党建规范化水平。三是抓阵地,筹资50万元,建设学院“师生之家”“党建成果展示室”“党建文化长廊”等党建文化活动阵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夯实党建基础、彰显党建文化,全面提升党建文化水平。四是抓支部,以学校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基本组织、基本制度、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保障”为指引,以支部组织力提升为目标,按照“基础+创新”工作思路,在夯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发展规范化等支部党建基础的同时,结合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科优势,大力开展“党建社会调研”“党建科研立项”“党建读书会”等支部活动,创新支部建设方式与举措,全面提升党支部的政治功能。

强化特色优势,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院党委充分发挥学院人才优势、专业优势、学科优势,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学院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指导地位,确保学院始终成为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奋斗终身的人才坚强阵地。一是发挥人才优势,全面实施“头雁工程”。学院11个党支部书记全部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其中2名党支部书记入选2019年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二是发挥专业优势,以优良的党风引领学院教风、学风建设。将学院党风廉政建设同哲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人才培养相融合,按照“三全育人”要求,实施“廉洁人生+”工程,广泛开展征文、调研、讲座等活动,扎实推进“廉洁人生”实践教育。三是发挥学科优势,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三个定位,落实云南大学服务云南行动计划。紧密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先后投入近100万元,立项20余项党建科研课题,开展“一带一路”倡议与青年学生成长、“理解中国·认识边疆”“青年眼中的世界与边疆”等党建社会调研,其中,学校“理解中国”系列活动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强化标杆引领,发挥党建示范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强化政治引领,发挥党的群众工作优势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基层各类组织自觉贯彻党的主张,确保基层治理正确方向。学院党委立足云南高校党建实际,以质量攻坚为动力,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推动学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落脚点,典型引领、整体推进,创标杆、聚经验,主动作为,“以创建带示范,以示范促创建”,按照党员示范与推动业务工作、与助力精准脱贫、与成果转化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师生党员的示范作用,推动学院各项工作扎实开展。一是党员示范与推动业务工作相结合。学院教师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2项,20项的负责人为党员;学院2019年推荐免试研究生17人,14人为党员;政治学“一流学科”在2019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跻身第5名。二是党员示范与助力精准脱贫相结合。学院4名研究生党员筑梦独龙江,到怒江州独龙江乡支教,学校独龙江研究生支教团先进事迹入选全国青年志愿服务“十大事件”;3名优秀教师党员到临沧市凤庆县河边村驻村扶贫;学院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师生党员,采取有力措施,实施产业精准帮扶,帮扶户现已如期脱贫,学校获评云南省2019年“扶贫先进集体”。三是党员示范与成果转化相结合。学院发挥人才和学科优势,重视经验总结,突出示范成果转化,成立“云南省高校基层党建研究中心”,系统开展云南高校党建工作的案例研究、实践总结、理论探索与经验推广。目前已完成科研课题3项,形成各类成果共计20余项。

猜你喜欢

优势学院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矮的优势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画与话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