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斗争精神 增强斗争本领
——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提高斗争水平和本领

2019-02-19陈迤权云南省司法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处长

社会主义论坛 2019年12期
关键词:斗争同志精神

文 陈迤权 云南省司法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处长

读原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史”“论”“著”三者的逻辑关系的反映和要求,是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有效途径。笔者认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共产党宣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历史地位》《实践论》《矛盾论》《毛泽东文选》《邓小平文选》等著作,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读到了很多关于斗争的论述,加深了对原著的理解。

对斗争精神的理解

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品格、精神特质和实践体现。强调和保持斗争精神,是科学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原始社会除外),《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一声震耳发聩的呐喊,吹响了科学社会主义斗争的号角。列宁在《我们的纲领》一文中指出,无产阶级政党要组织和领导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直到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并组织社会主义社会。

从土地革命到新中国建设,不同的历史时期,毛泽东同志对斗争精神有着不同的论述,其精神内涵和实质不断得到丰富。“斗争”一词,作为文献标题出现是在1927年举行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里虽然没有“斗争”一词,但其精神实质已经含有“武装斗争”的鲜明指向。对于党的自身建设,毛泽东同志也用斗争进行了论述。比如《反对自由主义》,这里的“反对”其实就是“斗争”,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来克服党内的自由主义。要通过斗争,清除党内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等不良作风,达到实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目的。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从执政党的立场和角度,对斗争进行了许多新的论述。1951年毛泽东同志要求全国进行坚决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这里的“斗争”对于贯彻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后,斗争已经由战争转变为建设,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将贯彻落实八大路线,履行执政党的使命。之后,毛泽东同志论述了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斗争,对党内的官僚主义、腐败行为的斗争。毛泽东同志很注重斗争策略。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指出:“无产阶级要取得胜利,就完全要靠他的政党——共产党的斗争策略的正确和坚决”“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开展斗争的一条基本原则”。毛泽东同志对武装斗争的历史地位进行了论述,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他还很讲究斗争艺术。在《又团结,又斗争》《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等文章中,论述了在抗日统一战线中既讲团结又要斗争的辩证关系,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灵活的斗争原则,提出“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每一个阶段,充满着困难和曲折,也伴随着争论和斗争。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方向不能变,道路不能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又深刻揭示了改革开放的革命性本质,提出要解放思想,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敢于突破陈旧观念的束缚,要以革命的精神、斗争的精神将改革开放这场伟大革命进行到底。他还提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确保改革开放步伐不停顿,关键在于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旗帜鲜明地同背离党的基本路线的各种错误思潮和错误倾向作斗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要求全党发扬斗争精神。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2018年12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培养斗争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风骨、气节、操守、胆魄”。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强调:“斗争精神,既是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共产党人加强政治建设的有力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扬斗争精神的重要论述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

对斗争精神的体会

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史是一部充满斗争的历史。从国际工人运动、苏联建立,共产国际、东欧剧变,到社会主义中国从革命、建设、改革时期,都充满了斗争。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强大,因为它包括了斗争理论和斗争方法,蕴藏了高超的斗争智慧和斗争艺术,成为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战胜旧事物、推动新事物发展的思想武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伟大成果,恰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和斗争理论的成功。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史是一部不断斗争、不断胜利的历史。回望中国共产党党史,就是一部党团结带领人民为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而进行伟大斗争的壮丽史诗。我们党的每一步胜利都离不开一批批共产党人的浴血奋战和顽强斗争,每一个成果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斗争史。

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必须勇于斗争,善于斗争。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但是这些发展并没有改变“矛盾”“斗争”这些范畴产生、发展、变化的主客观条件,各种矛盾相互交织起,各式各样的斗争也隐藏于其中。进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面临的风险考验会越来越复杂严峻,更加迫切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接续奋斗,砥砺前行。

对斗争精神的思考

要坚持斗争,保持坚定的政治本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多次强调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由此可见,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有历史特点的一系列伟大斗争,与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伟大工程密切相关,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密切相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密切相关。我们必须坚持斗争,充分发扬党的优良的斗争传统,才能赢得这场伟大斗争的全面胜利。从国际形势看,当今世界既风云际会也变幻莫测,不确定性更加突出,需要积极应对可能预见或者不可预见的风险挑战。从国内形势看,我们依然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等四大考验和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等四大危险。在严峻的斗争形势和艰巨的斗争任务面前,我们如何才能坚持斗争方向、斗争立场、斗争原则,保持头脑清醒,敢于出击、敢战能胜?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坚定信仰,保持政治本色,筑牢赢得斗争胜利的基石。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保持政治本色,做到对党绝对忠诚,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

要敢于斗争,焕发激昂的斗争意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斗争,从来都是奔着矛盾问题、风险挑战去的。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消除金融领域隐患、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治理生态环境、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全面依法治国、处理群体性事件、打击黑恶势力、维护国家安全,等等,都需要斗争精神。这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面临的风险考验也越来越复杂,还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如果没有激昂的斗志意志,就无法在经济结构优化、科技创新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绿色发展、全球治理变革等机遇中取得先机,甚至会在困难面前停步,在危险面前逃跑。这就需要我们磨砺坚韧的斗争意志,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全局性战略问题、人民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问题出现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出现;问题没有解决,我们就绝不收兵。

要善于斗争,练就强大的斗争本领。当前,我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历史阶段,处于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阶段,矛盾和风险比从低收入国家迈向中等收入国家时更多更复杂。如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如何解决困难问题,如何克敌制胜,强大的斗争本领必不可少。然而,斗争本领和斗争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只能在不断参与斗争实践过程中逐渐练就。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在重大斗争中磨砺自身,才能强筋壮骨,练就强大的斗争本领,才能善对潜在的风险,知道风险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将自己真正锻造成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勤于斗争的党员干部。

猜你喜欢

斗争同志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同志
『大元帅』与『小同志』
OVER THE RAINBOW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
正当防卫正当斗争
拿出精神
严良堃同志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