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营利组织影响力规模化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2019-02-19闫福增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非营利规模化影响力

闫福增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 201600)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非营利组织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满足民众需求,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一环,成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速,非营利组织自身充斥的问题也集中显现出来,这使得学术界再次掀起了对非营利组织的研究热潮。研究主要集中在困境和行动策略方面,但不同学者对其研究侧重点却又各不相同。有些学者专注于非营利组织宏观层面的困境研究。研究系统分析了我国非营利组织面临的制度和资源方面的双重压力,使得缺少了制度维护和资源保障作用的非营利组织逐渐呈现不平衡,不规范发展的态势。[1]有些学者专注于“草根”非营利组织的生存策略。出于对“草根”非营利组织特殊性和代表性的考量,其研究往往涵盖了政府、法律、资金、信任、人力等多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由于社会问题逐渐多样化、复杂化,一部分学者侧重于非营利组织差异化困境的比较研究,主要集中在非营利组织差异化的生存基础和行动策略。[2]因此,作为研究的相关点和切入点,以上内容也构成了研究非营利组织影响力规模化的现实条件和理论基础。

一、问题提出

现今社会,由于个人关心或公众关注的议题和事件不断增加,非营利组织逐渐成为民众表达诉求、追求公共利益以及参与政治事务的重要平台,成为社会问题有效解决的关键所在。但另一方面,诸如贫困、教育、环境、养老、健康等问题不仅没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消失,反而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延续下来,致使新旧社会问题交叠,抗逆性不断加剧。在此背景下,非营利组织自然而然需要面对较以往更严峻的社会环境,需要解决较以往更规模、更复杂化的社会问题,这也使得以往专注于“小修小补”的问题处理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公众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甚至成为非营利组织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因素。因此,对非营利组织来说,关键是要摆脱限制组织发展的内外部约束条件,从而达到更规模化解决社会问题、满足公众需求的理想状态,这也是摆在非营利组织面前的现实问题和巨大挑战。[3]

二、非营利组织影响力规模化的现实困境

对非营利组织来说,从产生影响力到影响力规模化是一个跨越式的发展变更阶段,期间存在着诸如社会资本鸿沟、依附式发展梗阻、需求匹配失准以及影响力分散化等现实困境。

(一)社会资本鸿沟

与企业的资金来源有所不同,非营利组织更多凭借基金会的资金支持组织前期的发展,待组织各项事务步入正轨之后,基金会便会选择逐渐退出非营利市场。此时,离开了基金会的非营利组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了支撑其发展的社会收入渠道,但却远远不能满足向前发展的需要,非营利组织往往要面临巨大的社会资本鸿沟,这也成为非营利组织影响力向规模化迈进的巨大现实障碍。[4]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美国超过51%的(登记)非营利组织,每年获得的资金支持总数不超过10万美元,尚不足以维持组织日常的运营所需,年获得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非营利组织更是不足7%。这项数据很直观的说明只有少数非营利组织可以利用所得社会资本对组织进一步发展,其余多数则是利用有限的资金维持组织日常运营;另一方面,也显示出现有的市场经济中尚没有出现可供非营利组织持续发展的稳定资本市场,在此基础上的社会资本鸿沟逐渐形成,组织影响力“规模化”更是无从谈起。

(二)依附式发展梗阻

非营利组织作为区别于政府和市场的第三部门,正逐渐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关键所在。但另一方面,与政府和市场有所不同的是,非营利组织并不具备二者所具有的权威和资源优势,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出于谋求自身发展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现实需要,其必须一定程度的依靠政府和企业的权威和资源,形成依附式发展的局面。[5]在此基础上,政府和企业出于理性经纪人的考虑,对组织各项事务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以谋求最大效益,社会组织独立性由此受到限制甚至缺失。[6]因此,在非营利组织向影响力规模化迈进的过程中,由于缺乏自身发展所必须的资源条件,组织更多的是依附其他单位进行发展,自身影响力规模化程度也和依附单位提供的资源成正比,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依附单位的限制,所以,这种依附式发展方式也成为非营利组织进一步向前发展的现实阻碍,此时,非营利组织更多的表现为“夹缝中求生存”。

(三)需求匹配失准

非营利组织作为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环节,在社会发展中正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在此意义上,非营利组织匹配需求的精准程度成为衡量非营利组织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一方面,随着社会快速向前发展,社会问题更加多变和复杂,与之相对应的社会需求也产生了变化,也即变单一社会需求为多样社会需求,变简单社会需求为复杂社会需求,而且这些社会需求呈现较强的时代特性;另一方面,非营利组织利用社会资源进行自我发展的同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社会议题的关注度,使得在社会情况发生改变时依然按照“老路子”解决社会问题,匹配社会需求,直接导致问题解决受阻,需求匹配失准。因此,基于社会问题解决而产生的需求匹配失准成为了非营利组织影响力下降的体现和标志,也成为了非营利组织发展无可避免的又一个现实困境,所以,要扩大影响力,实现影响力规模化,首先必须要做的就是精准匹配社会需求。

(四)影响力分散化

对非营利组织来说,影响力分散化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和企业的介入,由于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多变性,使得社会问题的解决不能单一依靠非营利组织,而必须依靠多元主体协同合作。[7]在此基础上,政府提供政策层面的支持,企业提供保障资金,非营利组织负责具体运营,三者共同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但另一方面,对社会公众来说,出于社会公信力考虑,公众更愿意相信社会问题的解决是依靠政府实现的,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在其中更多的扮演了辅助的角色,从而形成了影响力层面的“四马分肥”局面。二是“学业不精”的非营利组织不断出现,一方面,新出现的非营利组织打着公益和深耕社会议题的幌子,不断进行营利的活动,对非营利组织的影响力扩大起到了巨大的消极作用,直接导致了非营利组织影响力的“垮台”,甚至失去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的能力;[8]另一方面,众多的非营利组织为了扩大影响力,不惜陷入恶性竞争的局面,从而急剧降低了非营利组织群体的社会影响力,至此,对社会问题关注更是处于一种搁浅的局面。

三、非营利组织影响力规模化的路径选择

对非营利组织来说,影响力规模化是一个长效的进程,期间应该思考组织的最终发展阶段,并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明确组织应该走哪一条道路,以及应该匹配什么样的社会问题,发展怎么样的能力。所以,非营利组织实现影响力规模化的关键依然是发展路径选择。

(一)开放式研究支持

选择以开放式研究支持作为发展路径的非营利组织,其核心点应立足于开源,把主要资金用于服务的研究,以设计出全新的、或调整式的创新观念或介入措施,同时将其研究的成熟成果提供给与之匹配的非营利组织,并在适当的时候发出倡议,以此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例如,美国匿名戒酒协会(Alcoholics Anonymous),该组织本身并不成立匿名戒酒互助会,亦不参与组织的日常管理,协会将更多的资源用于联合地方的非营利组织和社会团体,利用组织自身的研究成果与创新的服务理念,为他们提供关于嗜酒者的教学和激励教材,帮助他们成立匿名戒酒会,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宣传。

以开放式研究与服务为发展路径的非营利组织由于组织本身立足于研究与服务创新,规模较小,灵活便捷,资金投入也相应的缩小很多,便于对组织进行高效管理。但同时对组织内部研究人员的要求与把控相对其他组织而言更为严格,因为研究人员和基本的非营利组织成员不同,他们要利用自身专业的知识及对社会问题的理解进行开放式的研究与服务创新,可以说组织研究人员是这一路径选择的的核心,他们是开放式研究支持的“大脑”,也是公益事业发展的动力,这也成为非营利组织扩大影响力的较好选择。

(二)复制式辅助执行

非营利组织践行复制式辅助执行路径的关键在于复制和执行。在复制层面,原有的组织机构受限于自身的资源条件,缺乏进一步扩大规模的动力,在社会问题的压力下,只有通过提供其他组织可供复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且在不增加组织自身资源消耗的情况下,继续扩大社会影响力;在执行层面,成功复制的基础是另一个相关或相连的组织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人员及资金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复制系统的承接,以最有效的发挥原有组织的功能。此外,以复制式辅助执行为最终发展阶段的非营利组织,一旦自身的运作模式为社会公众和其他组织所接受,其自身开展社会服务的同时,更多了变成了以维护和学习为主的辅助支持角色,辅助新学习组织开展运营模式实践,借此实现更大规模的社会影响力。例如,知名社会企业Living Goods,他们建立Avon Lady的网络,由在村中走动的健康推广人员组成,这些推广人员挨家挨户的销售健康产品(包括痢疾和肺炎的治疗),同时对村中的人员进行卫生教育和病人转诊,使儿童的死亡率下降了惊人的27%,而且Living Goods现在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许多社会组织希望复制Living Goods的运营模式,以解决日益繁杂的疾病干扰,Living Goods也愿意帮助他们复制自己的经验并提供相应的指导。

(三)采用式推广延伸

采用式推广延伸的主体主要包括政府采用、商业采用两种模式。在政府采用层面,更多的类似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9]但在此之前,政府会对非营利组织提供的服务进行全方位的考察,非营利组织也要不断向政府证明其提供服务的价值,一旦购买完成,其措施亦会成为政府相关政策和决策的一部分,借助政府权威,介入措施被大规模的执行,但这一过程仍需要原组织提供一定的人员支持,至此,采用式推广达成;[10]在商业采用层面,一定程度的吸引企业进场扩张,目的是解决市场失灵和降低市场风险。商业采用过程中,二者唯一的契合点在于在于社会问题的解决,差异在于有偿和无偿,关键则在于风险。因此,非营利组织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借助企业资金,在市场经济中找到填补生产或配送空白的方法,同时向企业证明自身有控制风险的能力,出于利益的考虑,企业很有可能接受既有的生产或配送活动,以谋取一定规模的利益,而非营利组织在提供社会服务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借助企业的资源,扩大了社会影响力,最终企业和非营利组织达成共赢局面。例如,在许多大学中,会成立许多供老师和学生无偿使用的创业育成中心,在创业中心,一旦开发测试的产品或者服务原型获得成功,那么这种产品或服务很大可能被开发成真正的商品。

(四)更替式实现使命

以更替式实现使命为发展路径的非营利组织有着明确且可能实现的目标,组织以自身目标为基础,规划一切以达成目标为基础的活动,最终实现组织既定的使命。组织使命一旦达成之后,非营利组织可能面临两种境地,一是达成目标后的退场,二是实现转型,很多时候在非营利组织实现既定的社会目标之后,组织会尝试维持既有的运营,从而进入事实上的停滞发展期,如果此时组织想要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其自身必须要拥有其他相近或相关社会议题深耕的能力,且需要相应的资金支持。例如,出生缺陷基金会(March of Dimes Foundation)最初是专注于对抗小儿麻痹症的一所基金会,但随着科学家在医疗领域研究出能够有效消减小儿麻痹症的疫苗,该组织决定变革既定的社会目标,该组织利用受信任的影响力,逐渐将专注度转移到了预防出生缺陷与婴儿死亡身上,而非单纯小儿麻痹症的治疗。因此,对非营利组织来说,实现使命只是相对而言的,组织可以根据现有社会议题的深耕,完成既定使命的转型,使非营利组织继续保有旺盛的生命力,形成规模化影响力。

(五)长期服务

一般说来,实现长期服务是绝大多数非营利组织都默认的发展路径也即最终阶段,但实际上,对非营利组织来说,实现长期服务关键是要具备两个必须的条件。一是稳定且持续的资金来源,在这个层面上,非营利组织要拥有能维持其自身实现长期服务的资金条件,在此基础上发挥极强的领导与运营能力,维持组织正常的运转,不断的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二是长期社会需求或问题的存在,此种条件下,非营利组织选择深耕商业或公众部门都不能或不会想满足的长期社会需求或社会问题,这本身已经是一项长期的社会议题。例如,在美国,政府和私人部门的卫生保健服务往往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此时,非营利医院则成为了社会公众的另一种选择。在非营利医院中,凭借日常营收和慈善募捐,其自身拥有了可供持续运转的发展资金,加上医院本身的公益性质,当地社区和公众更愿意与其建立紧密而持续的联系,因此,在这方面,非营利医院经营的非常出色,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四、结语

对社会组织来说,影响力规模化是一个无可避免的问题。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规模化并不仅仅局限于组织扩张,任何形式的设计拓展都可以成为社会组织影响力规模化的推动力量。此外,影响力规模化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需要非营利组织不断创新、研究,从而获得自身非营利组织关于实现规模化的行动路径。[11]另一方面,在影响力规模化的实践中,非营利组织往往面临诸多困境,包括社会资本鸿沟、依附式发展梗阻、需求匹配失准以及影响力分散化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扩大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其自身必须以实现社会议题的深耕为切入点,进行一定程度的组织转型,[12]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且被社会所认可的一条道路。

猜你喜欢

非营利规模化影响力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非营利组织为有需要的人量身定做衣服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天才影响力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隧道LED照明规模化应用研究
台湾城市更新中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及其启示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传媒不可估量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