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自觉演进

2019-02-18高冉王国坛

理论探索 2019年1期
关键词:美丽中国

高冉 王国坛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必然要求和新的理论表征。生态文明观由“绿化”“保护”的自为阶段进入“美丽中国”的自觉阶段;人与自然的根本关系进入到新时代的主动型关系;生态与经济、政治、社会等形成整体性耦合关系;实践活动由传统社会和工业社会的被动状态到新时代的主动状态;生态文明的演化从“天人合一”“征服改造”提升到“和谐共生”的高级自觉阶段。

〔关键词〕 生态文明观,主动型,美丽中国

〔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9)01-0048-06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文明,是人类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陆续产生之后在现代化实践基础上创造的新文明形态。它包括人类的生态圈保护、生存环境治理、生存资源节约、生存方式的转变,还包括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体制和制度的构建、文化的发展等物质性和精神性的综合。生态文明观是关于生态文明的认识,“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生态意识形态。” 〔1 〕从历史发展上看,生态文明观经历着一个由自发、自为到自觉的过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表明生态文明已经进入自觉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包括经济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文化文明和生态文明等五个方面。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包括生态文明。” 〔2 〕生态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建立在绿色发展实践基础之上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推进绿色发展、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标的新时代提出的历史要求。生态文明观的提出改变了经济建设的“一体独大”,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下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定位为千年大计,构建了包括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文化文明“五位一体”的新文明观,确定了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社会和谐、文化自信和生态美丽的新时代历史任务。“实践是理论之源”。 〔3 〕3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必定孕育出伟大的理论。生态文明的目标是要建设一个“美丽中国”的生态型社会,是要解决当下人们面对的生态危机和生态环境问题,是要在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老路的基础上,在“两山理念”指导下,为建设“美丽中国”而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是一种自觉的理论态度。

生态文明观的自觉不仅包括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方式、思想方式和理论方式的自觉,而且包括新时代人们与生态文明相联系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不断自觉;还包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践的自觉发展。生态文明观的自觉既是生态文明观由孕育、培养到成熟阶段的表征,也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契而不舍、百折不挠的生动写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仅是产生生态文明观的源泉,也是推动生态文明观进入自觉阶段的决定力量。生态文明观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具有思想深邃、理论深远、理念先进和实效显著的新内涵。它是对中外其他现代化理论的根本超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化的最新成果,具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一、生态文明观由“绿化”“保护”的自为阶段进入“美丽中国”的自觉阶段

生态文明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所产生的新观念新理念。它与新时代的经济文明观、政治文明观、社会文明观和文化文明观等一起构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生态文明观包含的新时代的新理念、新观念、新思想和新理论,从理论来源上说,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理论指导和思想来源,中国特色生态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发展和中国化成果,是新时代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堅持建设“两型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支撑。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观是在实践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社会历史观而得到的最新生态理论。这一实践性特点,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在当时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所提出的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和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异化的理论。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和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生产方式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基础上结合当代实践,形成了既满足新时代中国实际需求,又有利于社会整体发展进步的生态理论。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顺应了中国向着“两型社会”发展完善的潮流,是中国进入新时代以来,在经济和生态的矛盾中作出的战略性抉择,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视阈下将要持续实现的国之大计。而如何实现“美丽中国”?则需要我们不断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探索研究,并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总结归纳,努力构建一个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协同发展,更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时代“美丽中国”的自觉阶段。

生态文明观的自觉阶段不仅有着丰富的新理念、新思路,而且有着清晰的思想意识发展过程。一方面,在生态文明观的自觉阶段,人们不再以经济建设、追求经济效益为唯一出发点,而是以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文化文明、生态文明五位一体作为整体建设目标,这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得到了全面的升华。并且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有效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运用新理念、新思想来指导当下人们的实践活动。这就必然要着重解决与人民利益密切相关的生态问题。另一方面,党的十九大确定要着力解决与人类命运相关的生态问题。把现代化目标确定为建设“现代化强国”,同时在现代化目标上着重增添了“美丽”二字。这样,“美丽中国”自然要成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应有之意,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态和幸福生活的追求,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视阈下生态文明观已经完全进入了自觉阶段。

在思想意识方面经过“绿化”“保护”等自为性阶段而进入“美丽中国”的自觉阶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态观的重大历史进步。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绿化”“保护”等自为性思想意识,在战略上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从人类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人们必然将生态环境问题提上日程。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思想,提高人们生态文明观的思想意识,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具有实践意义。在“美丽中国”生态观的自觉阶段,人们首先要做的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态文明观思想理论,增强科学性和实践性,使人类的行为朝更有利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方向发展,规划建设一种全新的生态文明社会,实现人类与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二、人与自然的根本关系进入到新时代的主动型关系

“主动型”关系有两个明显特征:第一个特征是人与自然双方在本质上是平等和互为主导的关系。与主动型阶段相对应的是被动型阶段,主动型阶段是被动型阶段的必然发展。在被动型阶段,人与自然双方关系是不平等的,总是一方被另一方压制、奴役和征服。只是单方面的或片面的主导,而不是互为主导。在人与自然本质联系的主动型阶段,人与自然不仅地位平等、价值相当、互为尊重,并且在平等前提下互为主导利害相关,不再是单方面的或片面的主导。第二个特征是人与自然双方在本质联系上是“自动”而不是“他动”。在主动型阶段,人与自然双方均以对方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人类的各种活动是在尊重自然存在权、遵守自然法则、尊崇自然价值的要求下自觉自愿进行的。“生态文明社会是人类未来文明发展演进的新社会形态。” 〔4 〕

新时代人与自然的主动型关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践存在着客观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建国70年和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民伟大实践的科学判定,而生态文明观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具体要求和行为目标。二者一个是对于人们实践客观活动的属性界定,一个是对于人们实践客观活动的要求和重要指导原则,二者构成完整的“一体两面”。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下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美丽中国”的伟大目标。生态文明观的提出和实施本身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重要节点,是不可或缺的有机构件,它们都是当代中国人民现实性实践活动的表现。实践是现实的人的活动,是人的感性物质活动,是人的生存方式;生态文明实践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的主动型关系之上。在生态文明实践之前,人们的实践活动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阶段,在这些过去的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根本上是被动型的:原始文明时期,人被自然所奴役,自然是人崇拜的对象,“论自然”是主导的意识形态。农业文明时期,人被自然所限制——“靠天吃饭”就是靠自然界吃饭,这反映了农业文明人与自然的本质关系。工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相冲突。“改变自然”成为时尚,人成为宇宙的核心,人与自然的矛盾沖突达到了极致。人在暂时成功地改造自然之后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使得人们在享受征服自然的短暂快乐之后陷入了更深的怀疑和困惑之中。人们没有感到幸福,人们对于工业大生产资本逻辑的横行,社会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有了更深的反思。“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 〔5 〕34可以说,我们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视阈来探讨生态文明观演进问题的。

生态文明观考察人类生态的发展前提、发展样态和发展目标。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第一次现代化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随着生态文明成为人类未来发展的自觉形态,生态文明逐渐成为现代化发展的新路径和追求的新目标。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发展布局,党的十九大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路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关系的确立表明无论在实践中还是在理论上人与自然的根本关系都发生了巨变,进入了平等和谐、相依共生的主动型阶段。

所谓人与自然生态的主动型关系,首先,人与自然双方不再是奴役与被奴役、征服与被征服的被动型关系,而是人与自然生态二者是平等性质的关系。人靠自然而生,人与生态环境是存在共同体,人类只有在遵循自然规律、尊重自然存在、尊敬自然作用的物质前提下才能存在和发展。“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 〔6 〕560人永远是自然生态的一部分。“人类与其他物种的关系是平等的。” 〔7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承认自然生态的时间历史的先在性。历史唯物主义所重视的实践关系也是以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存在作为物质条件的。其次,人与自然生态双方之间不再是对立对抗、非此及彼的二元关系,而是人与自然生态二者统一体的和谐关系。人是实践的存在,自然是无机与有机、无生命与有生命的综合体,二者的功能有别,但价值相当、地位平等,都属于实践世界,都受制于实践关系。在实践关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美丽中国”的自觉阶段是一种理想的“合而不同”的关系,即和谐统一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8 〕23生态环境与生产力是两个相互联系的客观存在,但都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不再是主从关系,而是和谐统一关系,共同成为保证人类生存、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在此意义上,生态文明观的提出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场大变革。最后,人与自然生态双方之间不再是相互脱节的片面性关系,而是人与自然生态相互影响与作用的共生关系。生而为人,人要生存和生长不能离开自然环境。“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9 〕161在历史唯物主义原则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已经是中国人民所进行的第二次现代化的本土化胜利。40年来中国人民所创造的“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在世界现代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篇章。生态文明观标志着人与自然的主动型实践关系的确立,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度自觉和高度自信,代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了新的历史时代。

三、生态与经济、政治、社会等形成整体性耦合关系

生态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无所不在:雾霾围城、水污染严重、泥石流侵袭、重金属污染超标……面对日益凸显的生态问题,个体生命无法抵御灾难的侵扰,无力承担生态恶化的后果,也无力保护生命的安全。“现代性社会是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对立冲突的非生存性社会。” 〔10 〕生态问题是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之一,也是新时代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

新时代生态文明观科学处理生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将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提高到更加自觉的境界。一方面,明确认识到好的生态可以使经济发展进入可持续的良性发展。用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是不可取的,是被中外众多现代化的经验教训反复证明是错了的。另一方面,坚定认识到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量,就是经济发展的有机构件。

新时代生态文明观明确生态问题也是政治问题。“环境就是民生” 〔8 〕8,这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的福祉,关系人心向背,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民生”在内涵上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概念,具有多层次特点。“民生”的内涵经历了从物质到精神、政治、文化、生态等领域逐次拓展的历史过程。美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由于环境与民生是不可割裂的,因而生态文明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部分,也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历史使命的一部分,所以十九大报告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提出了新思路和新理念。

新时代生态文明观明确生态文明与社会文明等之间的整体性耦合关系。人类社会是一个要素多样和结构严密的有机系统,这种本质规定表明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社会文明、文化文明等一起筑建一个生态型的社会共同体。“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中,各个领域的现代化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11 〕人、社会与自然不再是互相对立对抗。未来的社会应该是人与人、人与自然没有对立冲突的适居性社会。这些新思想新理念倡导和确证着人类的未来应该有新的存在方式和发展理论。结合300多年的工业文明所造成的一系列全球性生态问题,人们在检讨和“反思”工业文明所产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合理性的同时,也必须检讨和“反思”过度物质化、工具化生存理论的片面性和狭隘性,构建出一种与工业社会文明不一样的生态文明新理念,从根本上改变人类既有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换言之,人类的生产和消费要在自然生态合理承载能力范围内。发展一种可持续的社会存在方式和生产发展方式,终止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对人、自然和社会的物化和异化。只有当人类真正实现绿色化和生态化,才真正表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确实发生了自觉性的根本变革。

四、实践活动由传统社会和工业社会的被动状态进入到新时代的主动状态

生态文明观的实践活动是指人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现实条件下遵循人、自然与社会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總和。这种主动型生态文明观的实践活动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平等和谐、共同发展、持续永生。生态文明观的实践活动既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全新实践形态,也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新伦理形态,还是人们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制度与体制创新的现实运动过程和结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动型实践活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进程的新内容,表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条件下,人们在生态文明观指导下的实践活动进入新时代的主动型阶段。

首先,生态文明观的主动型实践活动具有实践生存论的意义。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了“人与其他自然的关系” 〔9 〕519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们的主动型实践活动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才是可能的。人们的主动型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向高级运行的重要阶段,主动型实践活动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也决定着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现,具有当代人类的根本生存的意义。主动型实践活动只有在生态文明观的新理念基础上,通过调整人与自然的根本关系,使自然真正成为人化自然,使人成为真正自然化了的人。从而实现人与自然本质上的相融相通,实现人的自然本质的回归。只有在此意义上,人的实践活动才能真正成为属人的实践活动。人们的实践活动不再是对自然的奴役、征服、压迫、破坏,而是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存共生,从根本上保证人的高质量生存,真正实现人的实践生存的价值。

其次,生态文明观的主动型实践活动为人类社会的更高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12 〕人类的实践历史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在原始社会,人们的实践能力还很低,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处于较低水平,人类在总体上是被动的、受自然支配。奴隶社会铁器的使用、封建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表明人们的实践相比于原始社会有了很大提高,但总体上仍是被动型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虽然有了极大发展,但由于社会制度的缺陷和资本逻辑,人们的实践活动总体上仍是异己的,被动的。社会主义的建立,从制度上变革了人们实践的异己性质,为生产力的真正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为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提供了真正动能。经过多年的辛勤努力,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第一次现代化,并顺利进入第二次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伟大实践活动。

最后,生态文明观的主动型实践活动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国梦”体现出共时和历时的维度,形成了一个现实的综合多维结构。共时是生活的方面,即“中国梦”关注的是中国人民的现实生活,体现对中国人民福祉的关切;历时是历史的方面,即“中国梦”具有历史性。“中国梦”的提出和最终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辩证过程。“中国梦”的提出,是以中国以及国际形势作为依据,以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作为追求目标的现实理想,其发展过程也必须根据国内外的现实情况作出科学的、可持续的、与子孙命运相联系的举措和战略。“中国梦”的共时性和历时性在逻辑上是统一的,“中国梦”的实现也就意味着生态文明观理想的完成,而生态文明观因势利导地顺应了当今中国处于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符合全球绿色潮流和当代特征以及“中国梦”的全新实践活动。

“中国梦”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条件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全体中国人民所进行的新的伟大实践,是新的历史征程,是在新的历史方位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同时在新时代现代化发展历程中有必要从民族高度上实现整体性提升。首先,从指导原则来看,“中国梦”首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梦。近百年来,我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中国梦”的实现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也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在中国的伟大实践。在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方面,“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在历史逻辑上实现了统一。其次,从实践要求上来看,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在于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体现了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和要求。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文化文明、生态文明是“中国梦”的现实要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是几代中华优秀儿女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执着坚守的伟大理想,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立了长远战略目标。最后,从方式属性来看,党的十九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中强调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活动根本方式的坚定信念和行为属性上的自觉。

五、生态文明的演化从“天人合一”“征服改造”提升到“和谐共生”的高级阶段

生态文明观的发展进程是同人类的实践逻辑进程相伴相成的。人类的第一次现代化实践否定了传统社会“天人合一”模式的古代观念,构建了“征服改造”模式的工业社会观念。随着工业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工业社会实践的“异己性”使其自我发展到后工业社会——后现代化社会“和谐共生”的观念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观不是对西方生态现代化观念的简单借鉴和移植,而是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念,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赋予其深刻的新理念新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念的要义是在人与自然相互尊重、互为主导、平等相伴的前提下,将人的实践活动尤其是经济活动限制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并且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进步,将自然生态的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将“穷山恶水”逐步变成“绿水青山”,打造真正理想的宜居世界。

“和谐共生”的新理念明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遵循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要求,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客观法则,把“绿水青山”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理想标准,把“美丽中国”作为当代中国人的共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是对新时代人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思想观照,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本土化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演进是对工业现代化的超越。人类在200多年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将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直线思维方式和资本逻辑发展到了极致。不顾及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不顾及生态资源的有限性,把追求经济效益放在首位,一味追逐物质利益最大化,无节制地满足感官享受,从而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持续恶化,生态资源的枯竭,能源的极大浪费,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不仅是自然与人、自然与人的理性、自然与技术、人与技术的二元对立,而且还是现代人本身和自然本身的分离和对立。这种人本身的對立和自然本身的对立是现代性的本质,也是导致后现代化的自身原因。

在人与自然的发展问题上,新时代生态文明观演进到高级阶段后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经济增长适度性和生态资源适度性相协调的新理念,表明经济增长与生态资源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伴共生。人们经过长期的现代化实践深刻认识到经济增长离不开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科学利用。经济增长在本质上是对生态资源价值的肯定,是对人的生存价值的肯定。科学的经济增长应该是人与自然相伴共生关系的物质体现,经济增长与生态资源二者之间只存在着两种关系:一种是积极的肯定关系,另一种是消极的否定关系。二是肯定经济和生态的内在联系。超越了将经济价值视为唯一准则的旧观念,特别是旧观念中存在着崇尚经济而贬抑生态,认为生态服从于和从属于经济效益。三是在发展经济中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利用,生态环境不能成为人们的天然垃圾箱。衡量人们实践活动是否正确的标准不再是经济效益的唯一尺度,而是要看人们实践行为对于子孙后代,对于生态环境是否有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石二鸟的作用。” 〔13 〕因此,生态文明观的观念演进就是一个“有破”“有立”“破立”并举,达到不破而立、有立无破的高级阶段,从而到达和谐共生的新观念新理念境界。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氛围下,对人类自身行为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现实基础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阐释。生态文明观是对一直以来人们仅仅把自然生态作为工具和手段而任性开发的坚决摒弃,体现着当代中国人与时俱进,着力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和百姓安居乐业,也表现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生存生态和子孙后代命运的忧虑和筹划。

参考文献:

〔1〕王富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向度〔J〕.法制博览,2018(8)下:54-55.

〔2〕孙要良,王艳杰.准确理解把握生态文明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N〕.中国环境报,2018-07-16(3).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4〕王曼倩,郝 栋.基于生态现代化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J〕.理论视野,2018(6):79-83.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李素清,张金屯.浅谈人类生态观的演进与可持续发展〔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3(5):123-126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杜明娥.试论生态文明与现代化的耦合关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1):181-186.

〔11〕尚晶晶.马克思现代化理论的新时代意义〔J〕.决策与信息,2018(5):105-111.

〔12〕万本太.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观〔J〕.中国生态文明,2018(3):29-35.

〔13〕包月强.探析习近平生态文明观的探索过程〔J〕.邢台学院学报,2018(3):30-39.

责任编辑 苏玉娟

猜你喜欢

美丽中国
主流报纸的科技传播品质应当保证
中西方生态问题对比视角下的美丽中国建设
建设“美丽中国”的主战场在乡村
范畴越级翻译策略在纪录片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农村经济“新形态”研究
“美丽中国”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