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影响

2019-02-17李林丁以寿

茶业通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倡议茶文化茶叶

李林,丁以寿

浅析“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影响

李林,丁以寿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安徽合肥 230036)

在中国和亚欧国家乃至于全球的贸易史、交通史和文化交流史上,茶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茶叶曾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大宗商品,自唐以来就经东海起航线逐渐外传到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其一些国家和地区。7世纪以后,经南海起航线外传至欧洲、非洲、美洲等地区,影响了很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饮茶习惯和茶叶发展。中国茶叶和茶文化对外传播的历史悠久,至今仍然保持着世界茶叶生产第一大国、出口第二大国的有利地位。然而新时代下,世界茶叶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使得中国茶叶对外出口时也面临诸多威胁。在此基础上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这给中国茶叶带来了一份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在对“一带一路”的发展阶段进行简单回顾后,初步分析下现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对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影响。

中国茶叶;丝绸之路;一带一路;茶文化

1 “一带一路”倡议

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源起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我们更为常见的就是“丝绸之路”了。回顾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它曾作为我国和中亚、西亚商业往来的一条重要纽带,带动了沿线的经济发展。汉朝时国家政治上实现了大一统,经济文化非常繁荣,社会相对稳定,因此对外政策相较之前也更加开明,曾先后派遣张骞,班超等人带领一班人马探索式地出使西域,开辟出一条自长安出发,沿泾水、渭河西行,越过陇山,沿途经过河西走廊,敦煌,过玉门关、阳关抵达新疆塔克拉玛汗沙漠,沿着沙漠两边的绿洲,翻过葱岭到达印度、波斯、大食(阿拉伯)和大秦(意大利)罗马的东西国际商业通道。从此以后,中国的丝绸、陶瓷、茶叶以及中药药材与桃李等水果便通过这条商业通道输往西亚、中亚、地中海沿岸国家甚至于欧洲。相对的,原产于西域的一些作物(葡萄、棉花、石榴等),以及宗教,艺术等也通过这条商业线路传到中国,为中西方文明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德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和探险家李希霍芬以自身深入亚洲腹地考察的经历,于1877年在其著作的《中国亲程旅游行记》中,首次将其称为“丝绸之路”,得到中外学者的广泛认同[1]。

与陆上丝绸之路对应的另一条丝路我们称为“海上丝绸之路”,它是连接中西方贸易的一条海上运输大动脉。海上丝绸之路指的是“古代时中国对外进行贸易交通和文化来往的海上通道”[2]。它的历史源远流长,起始于秦汉,兴起于隋唐,盛于唐宋,明初因为郑和下西洋的活动而得到极大扩展,进入鼎盛。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中国逐渐失去外贸和关税自主权,“海上丝路”自此衰落 ”[3]。《宋史》曾有记载,太祖开宝四年,当时江南茶园繁多,彼时还出现了种茶专业户——园户,茶叶产量大、品种多,制茶技艺也显著提高[4]。在此之后,伴随着指南针的发明,航海技术的进步,以及明郑和“七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中国的茶叶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才真正意义上形成远距离、大批量地走向世界,除了开拓俄国市场,也逐渐开始向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市场进行小范围输出。直至到后来逐渐替代了丝绸出口,形成了中国茶叶出口在全球中一枝独秀的局面。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商品贸易不仅增加了当时国家的经济总值,同时也提高了当时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联系今天来看,“海上丝绸之路”作为后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雏形,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了。

1.2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在全球经济增速减慢的时代背景之下,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在印度尼西亚国会上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构想。“一带一路”倡议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中国在新时代下提出的经济发展新方略,已经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产生了强烈反响和回应。“一带一路”倡议的最大特色就是体现在一个字——新,它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里,由新的一届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提出来的,期冀能够谋求新发展、发散新思维、开拓新局面、创造新辉煌。“一带一路”倡议把阿姆斯斯特丹作为连接各个国家的起点和终点,首尾相连围绕呈圆环状,沿线范围总共涵盖了53个国家和94个城市。这一设想继承了过去陆、海丝绸之路的理念,致力于国际间的合作,以包容开放的心态,谋求国家间的互惠共赢。“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在当今不仅是非常符合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也满足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

我国在近现代世界体系中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多年来始终处于一个被动状态,究其原因很多,包括以美国为主导的一些西方国家的影响。但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并不算是偶然。在近代,资本主义殖民侵略给世界各国带来的创伤之深,所有人都明白世界再也不能走上像德国、日本等法西斯国家肆意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于是在这样一个世界发展的新形势下,致力于“包容共赢”的“一带一路”倡议应运而生。近代以来导致中国茶叶贸易在国际市场上衰减的原因,除了内部的腐败之外,外部的国际环境的影响也非常大。尤其是欧美等国家藉由工业革命发展强大后,利用自身的强大致力于建立一个利于自身发展的经济体系,对中国的茶叶对外出口形成了贸易壁垒,增加了中国茶叶出口难度。但是自 “一带一路” 倡议提出后,其所倡导的多元化合作发展内涵,即便仍有一些国家不甚看好,但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肯定的。由此可见,21世纪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于中国茶叶在国际贸易市场的地位重建来说,就像是黑夜里为过往船舶指路的灯塔。

2 “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影响

2.1 推动中国茶叶对外贸易市场的转型

回顾中国茶叶贸易史,过去大多都以大批量原生产为主,这种经营模式在贸易初期确实能尝到甜头,也非常容易被后起的新兴之秀扼杀[5]。这点有个很好的证明,就是英国在经过工业革命后,在各个殖民地发展茶叶生产,几年内就非常迅速地扭转了中英贸易逆差。世界鉴于此,现今中国的茶叶对外贸易想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首先要以精制加工为主;其次,务必要加强对茶叶行业龙头企业的培养和支持,强化品牌影响力。丝路文化论坛的主席卞洪登博士提出:“目前我国仍然是世界茶叶生产大国之一,然而在国际市场上,却没有一个叫得响的民族品牌,这个问题值得关注和深思”[4]。此外,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下,加强与世界各国间的交流合作,推动“中国茶”积极地“走出去”。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中亚周边时,在哈萨克斯坦的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倡议愿同欧亚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目的主要是想要建设一个以古丝绸之路为文化象征,以立体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为纽带,以“上海合作组织”(SCO)和“欧亚经济共同体”(EEC)为主要合作平台,以中心城市和沿线城市群为支点,以跨国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生产要素优化配合为动力,以区域资源规划和发展战略为基础,以实现各国互利互赢和亚欧大陆经济一体化为目标的带状经济合作组织[6]。“一带一路”倡议当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包容共赢”。中国目前是最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和重要出口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不仅仅能为中国茶叶对外贸易拓宽潜在的消费市场,还能在包容共赢的前提下,促使其他茶叶进口国制定出更加合理科学的茶叶进口检测标准,从而为中国茶叶的出口营造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

2.2 拓宽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运输通道

在“丝绸之路”时期,由于道路不通、交通方式落后,茶叶运输存在速度慢、运量小、耗时长等诸多问题。《汉书·地理志》记载有:“自日南障塞,徐闻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再船行二十余日,有谌离国,自夫甘都卢国,可二月有余”。这是汉代一次自南部沿海各港口出发去南洋群岛的一次航海记载,可见道路不畅运输不便导致海外航行耗时极长。据史书记载,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也长达四年之久,可见当时运输上面临的困境显著,尤其是对于茶叶这类体积大重量轻的货物来说,运输时间过长对其品质也有很大影响。

即使到了交通运输相对发达的现代,若是通过海洋运输,虽然运载量大,但航速慢,耗时也多;若是通过陆上铁路运输,也会因为不同国家轨道宽度不一而对接困难,还有繁冗的通关手续等,耗时也颇久。而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中国极为重视世界各国间互联互通建设,为此国家投入400亿美元成立了丝路基金,为沿线国家加强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等基础交通设施建设,为实现国家互联互通相关项目提供融资平台。道路的通畅能够迅速有效地给互通互联提升效益。例如自河南郑州发至德国汉堡的“郑新欧”国际铁路运输班列,全程达10241km,仅需16天,相较海运需要花费31天节省了足有15天时间。2014年12月开通的从浙江义乌到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义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全程达13000多km,路径虽远但运输效率非常高。

我们知道,茶叶属于世界三大饮品之一,具有色、香、味、形等感官特质。而且茶叶的时效性很强,不同的茶叶运输贮藏保存时对于温度湿度等都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每当新茶上市的时候,如果能在运输的过程中,以最快的速度将茶叶产品送达至消费者手里,不仅能够保证茶叶的品质稳定,满足消费者在感官上的需求,同时也能获得更好的回报,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一带一路”倡议中提出的“互通互联”建设,改善了茶叶对外贸易运输条件,大大地缩短了中国茶叶对外贸易时间与空间上距离。

2.3 传播中国茶文化促进茶叶对外贸易发展

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至今具有特定的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与教育价值。广义的茶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和积淀的与茶有关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7]。据研究调查发现,目前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种植茶叶,100多个国家会进口茶叶,170多个国家具有饮茶习惯,对世界各国的茶树品种、制作工艺、以及饮茶习俗等进行考察,发现大多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源于中国[8]。中华茶文化的对外传播与“古丝绸之路”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近代以前,中国茶叶主要就是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中外文化交流和商贸活动而陆续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后来,中国茶叶和茶文化通过陆、海丝绸之路双向传播到了印度、土耳其、伊朗,以及欧洲的俄罗斯、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

同样是商业版图的对外扩张,现今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古丝绸之路的“升级版”。首先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目的是建设一个横跨亚欧大陆,面积达4907.38万km2、人口40.71亿而占世陆地总面积32.94%、占世界总人口55.55%的,亚欧大陆区域经济于一体的大市场空间[6]。其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为了建设一个用中国沿海各港口来连接东亚、西亚、南亚、东南亚、东非沿岸以及大洋洲和拉丁美洲等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共32个国家,约40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63.49%;生产总值16万亿美元,占世界生产总值的22.32%的大型沿海经济带。这样一个巨大的区域空间与人口规模,也为中华茶文化的向世界的推广传播创造了巨大的潜在市场空间。反之,借助茶文化对外输出的形式,以文化带动茶叶消费,也可以为中国茶叶对外贸易营造一个更佳的发展空间。

3 结语

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21世纪“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这是中国积极参与世界经济秩序重建的重要举措,同时也反映出中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逐渐告别被动,拥有了和世界其它大国一同主导世界经济体系的能力。2016年8月29日,在湖北省举办的“万里茶道与一带一路学术会议”上,与会学者围绕如何将复兴万里茶道纳入一带一路倡议等话题展开讨论。这些都昭示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也昭示着“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茶叶对外贸易面临着无限的可能和机遇。这是历史的告诫,也是未来历史的发展。新时代下,我们要想让“一带一路”发挥更为巨大的作用,就一定要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创造新未来。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文化内涵,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搭建的合作平台,不断完善茶叶贸易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将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发挥到极致。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茶叶更大化走向国际市场,让世界各国人民都能爱上中国茶。

[1] 田澎,李勇峰. 世界遗产视野中的丝绸之路[J].西方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6).

[2] 龚缨晏. 关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几个问题[J].海交史研究,2014(2).

[3] 司徒尚纪,许桂灵.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演变[J].热带地理,2015(5).

[4] 房丽军.“一带一路”视域下茶叶对外贸易的发展策略[J] .福建茶叶,2018,40(09):47..

[5] 闫逢柱.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 2006(3):22-24.

[6] 白水秀,王颂吉.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纵深背景与地缘战略[J].改革,2014,(3)

[7] 丁以寿.中国茶文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3

[8] 王建荣,冯卫英.探索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茶的传播[J].农业考古,2014(02):209-214.

S571.1

A

1006-5768(2019)04-189-04

2019-03-28

(责任编辑:蒋文倩)

猜你喜欢

倡议茶文化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全球发展倡议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香喷喷的茶叶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