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提高铁路职工培训质量的实践与思考

2019-02-17许晓云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蚌埠职工培训基地

上海铁道增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师资铁路岗位

许晓云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蚌埠职工培训基地

随着我国铁路现代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大量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使用,对铁路企业职工队伍素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通过加强职工培训,有效解决队伍四肢不适应的问题。职工培训基地作为提升职工岗位技能的主阵地,必须坚持以创新的思路,不断改进和加强职工培训工作,提高培训质量效果,着力打造一支业务素质好、岗位技能优的新型铁路职工队伍。

1 基本概况

蚌埠职工培训基地,前身为蚌埠铁路职工培训中心,主要由原蚌埠铁路运输技工学校、蚌埠铁路分局职工学校、蚌埠铁二中、蚌埠铁路党校4家单位合并而成,依照分工,以通信、信号专业为主,运输专业为辅,承担集团公司新职人员、高铁人员、班组长,以及主要行车工种脱产轮训、铁路特有工种技能等级提升培训、营业线施工安全知识培训等重点培训任务,现有员工74名,其中专职教师29名。基地建有高铁信号实训室、通信实训室和室外信号实训演练场,具备较为完整的实训演练、故障处理、培训考核等功能,可最大限度地贴近现场实际、满足实作培训及技能竞赛的要求。

2 影响职工培训质量的突出问题

2.1 专业师资力量薄弱,主要表现为

(1)专业结构不适应。目前,基地现有专职教师多数来自于原技校、职校和党校,这些教师所学专业从事基础理论课教学能够胜任,但铁路行业是一个多专业、多工种的技术密集型企业,不仅涉及的专业门类多、技术工种多,而且专业知识面广,目前专业教师的专业结构显然不能适应铁路培训工作的要求。

(2)知识结构不适应。蚌埠职培基地现有的专职老师大部分是有十多年教学经验的中年教师,原有的专业知识与当前铁路尤其是高铁技术相比已经老化过时甚至存在代差。职工培训的教学任务主要是职工在岗培训和资格认证,要求从事职工培训的教师不管是学历、专业理论,还是操作技能和教学经验都应当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好地适应当前铁路技术快速发展需要。

(3)能力结构不适应。职培基地现有的专职教师23.2%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从站段转岗的占55.4%,在生产一线工作最长的21年,最短时间7年;还有21.8%从普教系统转岗,没有实践感知,普遍缺乏现场工作实践经验。就职工培训目标和教学内容而言具有很强的职业技术教育性质,必须结合铁路生产实际,突出岗位履职能力的培养和业务技能的实训,要求从事职工培训的专业教师能力结构必须满足实际教学需要。

2.2 兼职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1)师资数量不足。蚌埠职培基地主专业为电务,兼职师资库电务专业师资不足百名,各电务段职工总数为11 000名左右。按理想配比1:18计算,约需近600名专业教师。现状为师生配比还不到1:30,可见其失衡程度。

(2)教学水平不高。兼职师资很多都来自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具有丰富的现场经验和较强的动手能力,但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对教学环节、教学组织和教学设计不熟练,授课过程单一僵化、枯燥乏味,“会干不会教”,教学效果不佳。

(3)缺乏有效管理。由于兼职师资处于关键技术岗位,平时本单位业务繁忙,对授课任务只能见缝插针。职培基地虽然建立了兼职教师教学评价制度,但缺乏实质性的有效约束,调课或者换人成为常态,考核也流于形式。

2.3 培训体系不完整

(1)培训目标不明确。基地培训多以主要行车工种岗位资格认证为主,重点以提高职工岗位实用性操作技能为目的。基本上是集团公司要求培训什么就培训什么,对于通过培训学员在业务理论上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实作技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心中无数;职工培训中,要求有理论应知、实作应会的双重考试,而基地主要培训专业理论知识,因为实训设备不健全、场地及师资等各种原因,对实作技能基本就是以考代训,不能做到理论和实作的有效结合;参加培训的职工素质参差不齐,不可能制定个性化的培训目标,导致培训目标确定不了。

(2)培训针对性不强。职工培训计划实施之前,缺乏规范性、系统性的调研,对培训目的把握不准,未能很好地结合行车主要工种的不同岗位不同阶段的培训需求,系统制订长期稳定的培训计划,往往是满足于完成集团公司布置的培训任务,没有真正从职工履职能力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哪些地方亟待补强,哪些人急需再教育来务实科学编制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

(3)培训缺乏激励约束。对培训质量效果、受训人员学习情况缺乏有效的制度制约和奖惩,对学员培训考试不合格往往以补考通过了之;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估评价往往也是走过场,没有做到培训效果真正与教师的评先、使用、收入等硬性挂钩,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目前培训学员学习兴趣不高,学习风气不浓、有“混日子”现象,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建立一套严格管用的激励约束机制。

3 提高职工培训质量的对策措施

铁路职培基地肩负着铁路行车主要工种岗位资格认证、岗位技能培训的重任,保证和提升职工培训质量,为铁路运输生产一线输送更多合格技能人才,是职培基地关注、思考和实践的重大课题。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从遵循教学基本规律、适应“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出发,提出以下加强培训工作的对策措施。

3.1 建立完善教师队伍培养机制

从适应新时代铁路事业发展尤其是高铁快速发展需要出发,及时补充教学力量、优化调整师资队伍,适时更新教师知识结构,不断加强授课能力实训,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新时代铁路职教队伍。

(1)加强专职教师业务培训。系统制定专兼职师资进修计划和奖励政策,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各类专业性培训,主动加强与铁路高等院校、铁道职业技术院校的联系,分专业选派教师参加院校举办的铁路运输生产相关的新技术、新理论培训。引导教职员工加强学历教育,支持鼓励报考同类大学函授、全国高等教育学历学位考试等,把教师队伍中专业欠缺或薄弱的教师送出去进行系统培训,完善专业结构,更新知识结构,整体提升基地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和职业化教学能力。

(2)提升专职教师实训技能。针对当前铁路运输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广泛使用的实际,坚持面向现场,主动加强与集团公运输站段的联系,有计划、分批次选派教师深入运输生产一线,通过挂职锻炼、现场一跟一等周期性实训,与一线技术人员全程参与设备维护、故障处理和技术难题公关,真正在生产实践中加强实作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实际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

(3)动态补充专业师资力量。根据培训需求,集团公司每年有计划选择相关专业,择优录用高校毕业生,输送到职培基地担任专职教师,及时补充教学新生力量。在每年计划招生中,要着眼铁路长远发展,研究提出铁路行车主要工种专业需求计划,为铁路技能人才培训储备专业师资队伍。

(4)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完善兼职师资库,根据专业特点和培训项目,由集团公司从业务处室和站段抽调专家、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建立兼职师资库,每年对兼职师资库成员进行优化调整,对急需专业最大限度地配齐ABC角色。拓展用人思路,扩大高校教师、科研所和生产厂家技术专家为成员的兼职师资队伍,尤其对紧缺专业适当引进路外兼职师资,充分发挥其专业理论优势,实现路内兼职师资理论知识与现场实践的有效互补,提高铁路职工的综合素养。

3.2 建立完善教学质量监管机制

培训质量是职培基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着每一名学员的学习成果。重点把好教材编制、课堂教学、学习考试“三关”。

(1)严把教材编制关。以需求为导向,围绕铁路运输生产主要工种,根据培训对象的学历、专业结构、工作经历、岗位技能,分专题制定专业理论、操作技能、现场实训等教材编制计划,重点突出基本理论、实际操作、工艺要求、故障检查等技能性培训,不断补充完善适应不同岗位要求、不同专业技能、不同知识结构且针对性强、简便易学的职工教育培训教材体系。

(2)严把课堂教学关。牢牢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采取启发式、案例式、互动式、体验式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形式,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学员培训。加强理论学习,夯实基础知识,使学员全面熟悉掌握主要行车工种的基本理论、操作方法、作业流程。学习处理故障,提高实作技能,使每个学员都能成为现场故障排除的“多面手”。互换学习角色,学员学习一定时期后,组织上台“授课”,将所学知识进行现场演示。开展内部比武,促进学员加速培训知识的理解和消化,更好地运用到实践。

(3)严把结业考试关。为夯实理论基础、保证培训效果,在结业考试中,严格实施培考分离。任课教师不进行组卷、监考和阅卷;采用题库组卷,题库融入课堂讲解,不得发放给学员复习;考前,专门强调考场纪律,切实严肃考风考纪;考中,一人一座,对作弊行为“零容忍”,发现一例,当场处理一例;考后,将成绩第一时间公布,坚决杜绝人情分。采取远程视频监控与课堂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学员课堂出勤率的监管,对学期出勤率不满90%以上的学员一律取消考试资格,强化刚性约束和有效监督。

3.3 建立完善培训质量考评机制

建立健全培训工作激励约束机制,是提高培训工作质量,培养高素质铁路员工队伍的根本保证。坚持以创新的思路、务实的精神,建立完善培训质量考核评价机制。

(1)建立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以学员测评、课堂效果、跟踪调查、站段反馈为重要指标,健全公开课教学、一班一档管理、培考分离、教案评比等制度,探索运用巡视听课、学生评教、业务抽检、说课竞赛、业绩考评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督导评价,科学准确地评价教学任务完成情况。

(2)建立完善师资队伍考评机制。设置专职教师评优等级,突出师德、服务、质量、数量等核心指标,鉴站段职工“星级”评比的成功经验,加强对师资工作态度、业务能力、授课质量、教学效果等的动态考评,年终进行综合评价打分,按照分数划分等级,对达到“优级”的师资进行表彰奖励,发挥示范作用。加强兼职师资考核管理,规范兼职师资队伍准入、选聘、考核,并通过教案检查、教学督导、学员测评、听评课等指标对兼职师资教学效果做出评价,评价结果与站段考核、奖励、评先挂钩,对不胜任培训工作的及时调整。

(3)季度评估、半年度评定的培训工作考评制度,重点检查培训计划、教学方案、课堂效果等情况,对检查结果做出集中评估,增强培训工作质量意识。加强结果考核,集团公司将考核结果纳入职培基地月度、年度工作质量考核;职培基地将考核结果与个人工作业绩挂钩,做到奖优罚劣。

3.4 创新培训教学方式方法

(1)探索应用互联网技术。实践证明,开展互联网教学是缩短管理链条、延伸培训触角、提高培训质量的有效手段。针对培训人员一线作业的特点,研究开发APP软件、建培训学员微信群等现代培训软件系统,充分利用互联网应用技术等辅助手段,拓展延伸培训方式,实现全时段学习。

(2)加强培训信息化建设。推进职工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构建职工教育管理信息网络。建设视频系统、网络教室,满足远程教育、网络教学的需要,并根据需要建设数字化仿真实训教室。充分应用模块化教学考试系统,打造覆盖到班组的网络学习平台,拓展在线学习、在线培训、远程教育、培训管理等功能,实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3)创新“碎片化”学习。碎片化学习虽然存在学习内容零散性、非系统性的缺点,但已经成为今天人们阅读不可或缺的方式。要合理利用和有效克服传统意义上的“碎片化”学习缺陷,组织对培训知识结构和内容作出分析,结合不同系统、不同专业和不同岗位对相关课程内容进行分类,制作教学视频并利用手机平台进行上传,满足学员随时随地进行重复性学习,不断加深对培训知识点的反复理解和实践应用。

(4)组织课题研讨+实作教学模式。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围绕新技术应用、关键技术、典型技术故障等技术性难点,分工种确立重点技术研讨课题,组织参培人员参与研讨和攻关,提高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岗位需要,采用现场演示、岗位实训等方式,加强学员尤其是新入路学员实作技能培训,强化学员岗位技能提升。

(5)统筹运用路外教育培训资源。引入市场机制,深化校企合作,密切与高等院校、设备制造厂家及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建设委外教育培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着力打造优质高端的培训品牌和培训项目,延展铁路职工培训方式,系统、有规划地推进铁路职工培训工程。

猜你喜欢

师资铁路岗位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梦想在铁路人心中流淌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