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研究

2019-02-16王斯扬张巨峰

山东化工 2019年11期
关键词:危化品废液化学品

王斯扬,盖 轲,张巨峰,李 科

(陇东学院 能源工程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高校实验室是学校进行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实践基地,在其使用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化学品,也包括有毒害、腐蚀、爆炸等特性的危险化学品。如果在存储、使用、废弃处置等过程中操作失误,就可能对实验设施、实验人员的生命以及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1-2],例如2018年11月发生的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实验室爆炸事故,同年12月发生的北京交通大学实验室爆炸事故,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为此,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各项制度措施,从源头预防危化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危化品的管理现状,提出优化措施,加强高校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工作。

1 高校危化品管理现状

1.1 实验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高校由于受资金、设施等方面的限制,实验人员未受过系统的实验室安全培训,导致危化品存储、发放、使用及最终的废物处置过程中经常发生意外,部分教师、学生及实验技术人员对安全隐患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不严格按照实验室的规范要求进行操作[3],比如,不穿防护服,实验过程中出现“空档”期,将食品带入实验室,在实验室内追逐打闹等,这些行为均体现了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缺乏责任心,极易造成实验室安全事故。

1.2 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健全

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等规定,对实验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要求,国内各高校也颁布了相应的实验室管理办法,但仍存在重视不够、监管不力、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实验室的安全监管流于形式,重心放在了是否张贴安全标语,没有真正做到相关管理办法和制度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管,同时,实验室中具体危化品的存放取用、处理处置等过程是否按要求执行也没有形成长效监管机制。

1.3 危险化学品在购买、储存、使用、处置过程中的问题

虽然大部分高校的化学试剂都是由专人通过有资质的危化品生产企业进行统一购买,但在当今这个网上购物繁荣、快递便捷的社会,使得危险化学品的购买渠道增多,甚至个别不良商家为了追逐利益,会把价格降低,或者添加残次品,如果不仔细甄别,购买到的危险化学品质量就无法得到保障。

一般高校均设置了专门的危化品试剂储存柜,但是由于实验试剂的用量不一,导致了部分用量较少的试剂常年存放在储存柜中,其化学性质可能发生变化。此外,部分实验室未对危化品实行严格分类、分库存放。

通过对目前高校实验室中危化品的使用现状分析,实验过程存在着诸多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比如,取用试剂前后不登记,实验操作不规范,不按照实验要求剂量取用试剂,有毒有害的挥发性试剂不储存再通风橱内。

实验废液的处理是危化品管理的一个问题,尽管多数实验室均配备了废液收集桶,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未按照废液的种类进行分类收集,并做好标签,废液的收集、转运、处理无记录,部分实验室人员直接将废液倒入下水管等[4]。

这些不规范的购买、存储、使用及处置危化品的行为,为实验室的日常运行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2 优化高校危化品管理的措施

2.1 提高安全意识,设置准入机制

首先要不定期的利用各种途径提高师生们的实验室安全意识,比如开设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举办危化品安全知识竞赛,制作宣传手册等。其次,设置实验室的准入制度,对需要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进行学习培训与考试双重认证。只有按规定完成相应学时并且考试合格,才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工作。

2.2 健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

应根据学校的经济条件、地理环境和安全经费制定符合本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危化品安全检查制度,明确分工,落实专职人员安全责任制,并且将实验室安全纳入学校业务考核体系中,对于考核不合格或者当年发生安全事故的实验室和相关责任人考核问责,强化危化品安全管理。

2.3 建立科学标准的危化品管理

针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种存在的问题,高校应建设科学标准的校园管理大数据平台,实现从预订、审批、购置、存储、领用、废液处置的危化品全过程监管。

2.3.1 建立实验室危化品清单

实验人员在采购前应线上检查库存量,在充分掌握库存的前提下,结合实验用量制定采购计划,经过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安全评价预估后采购。同时,应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实现合法资质危化品生产、经营企业在管理平台上在线销售,实现购买渠道的公开化。

2.3.2 危化品的存储和领用要建立严格的登记制度

危化品的名称、数量、保质期等基本信息需经过检查核对后登记入库,实验人员只需在大数据平台上确认药品的存放位置以及剩余量即可。在储存方式上,应根据危化品特性进行分区分类隔离储存,并做好标识,管理人员要定期对药品存放库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领用药品需事先在网上进行申报,经管理人员批准后,方可领取,归还时需与管理人员确认归还时间和药品余量。管理人员要及时对药品的取用、归还信息进行更新,实现危化品存储和领用的信息化管理[5-6]。

2.3.3 单独建立完善的废液处置制度

对废液的收集、运输、处置进行全方位管控。在实验室设置废液回收桶,贴好标签,根据危化品的特性进行分类回收,杜绝随意混合存放[7],定期邀请有资质的企业进行运输和处置,线上记录处置过程,做到实验室废液处理的标准化。

2.4 制订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

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发生时造成的损失,保障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高校实验室应在充分调研、探讨、论证的基础上,制订符合本实验室的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8-9]。同时,还需针对不同的安全事故进行事故应急预案演练,邀请专家对安全撤离、封锁现场,以及事故处置等各个环节进行指导,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结语

高校实验室危化品管理是高校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实现实验室安全、高效运行,必须提高师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设置实验室进入准入机制,不断完善和改进危化品管理制度,建立高效的危化品信息管理平台,制订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保证高校实验室长久安全运行。

猜你喜欢

危化品废液化学品
江阴市“三个创新”打造危化品安全监管新引擎
从一起案例谈如何认定危化品的代加工行为
海上危化品运输船舶紧急过驳应急处置
危化品运输岂能有乱象
含碱废液焚烧炉耐火材料研究进展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实践与探索
实验室废液的绿色化管理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解读
MVR技术在化机浆废液处理中的应用
危险化学品事故为何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