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互动性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

2019-02-16谢小妍

关键词:互动性教学方法职业

谢小妍

(眉山药科职业学院管理学院,四川 眉山 620200)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为了提升职业教育的水平,满足学生的需求,高职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方法。

一、设计教学方法需要了解的问题

1.了解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高职类院校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在职业教育中理论是教学的基础,不能作为教学的全部,教学重点在于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参与到学习的整个过程中。

高职教育的目标不再是简单的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更偏重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和与人交往的能力。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满足当今社会用人单位选才的标准,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保证学生的就业率。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突出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这就要求要充分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1]

2.了解传统教学方法与“互动性参与式”教学方法的特点

传统教育方式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目前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广大高职教师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展开教学,对学生的实际联系不多,更没有全面兼顾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对未来职业规划的需求。如果教师不考虑学生的需求,是无法激发学习的兴趣,这样就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

“互动性参与式”教学方法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老师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的新型教学理念。这种新型的教学法,对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起着重要的作用。

“互动性参与式”教学方法的特点是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让老师的创造性主导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参与性得到充分的体现。“互动性参与式”教学方法的教学形式是活跃的,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是多元化的。

3.了解《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目标

(1)《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目标

是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理念,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能够开展自我探索和职业环境探索,合理规划个人职业生涯,并在自我学习中不断提高生涯管理能力和就业能力,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2)完成《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目标的前提

高职学生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必须先对自己有着充分认识,在充分审视、认识自我基础上,客观评估,才能制定出适合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自我认知评估过程中,需要对自身专业有着清楚认识,而且准确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结合现有的知识经历、自身条件等综合评估,[3]因此需要学生要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

4.了解学情,即教学对象

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的模式、手段、途径、方法以及目的等诸多方面与普通高等教育存在着巨大差异,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必须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法,因地制宜的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4]

高职学生,他们性格普遍好动不好静,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成绩相对较低,自信心不足,不善于自我表达,这也与之前老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大学以前老师的教学方法大多是填鸭式教学,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应对考试,学生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考上大学,学习方式就是按老师勾划的重点死记硬背,因此在他们的思维定式中学习就是枯燥无味的。

上大学后对学习没有兴趣,“上课睡觉,玩手机或聊天”的课堂现象较为常见,对于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大多学生都没思考过,对自己为什么要上学也是茫然的,有些甚至对自己都没认真了解过,不知道自己的优劣势所在等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需要认真设计教学方法,讲求实效的和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认识不足,从学习中学有所获,在实践中学能所用。[5]这就必然要求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

二、找到“互动性参与式”的教学方法

笔者发现学生对与自己有关的事往往比较感兴趣,愿意自动参与;对自己做过且说过的事情往往印象深刻;对于自己熟悉且周围人不多的情况下愿意尝试完成任务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通过记忆持久性的实验证实,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在动手过程中自己做的90%。因此,融入讨论、交流、动手实践等环节,是高职教学方法改革的有效途径。[6]

基于上述情况,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上,笔者运用可使学生活动起来的听、说、写、做、看的参与式教学方法,选取与学生实际相关的内容,并用生活化、情景化、动态化、形象化的方式展现出来,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并愿意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成为课堂的主人,笔者的“互动性参与式”教学方法主要以活动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现场模拟法(角色扮演法),视频法为主,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积极思考讨论,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三、“互动性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的这几个关键点

1.分组

首先,在第一节课刚开始时,要对全班进行分组,每个组的人数最多不超过10人,分组后各个小组成员先进行自我介绍,然后选出本组的组长和学习委员(起到组织和管理作用),最后制定团队的学习承诺。分组其实就是一种团队建设,目的是让组内成员建立信任,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后续组内学习和讨论打下坚实的基础。

2.团队协作

其次,所有参与式教学中都以组为单位参与,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成绩=团队成绩+个人成绩。组内每一位成员都要轮流发言,教师依据实际情况规定每次发言的人数,对于积极回答问题的组给予额外加分,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培养其竞争意识。

3.教学内容的表达需要多元化

最后,在“互动性参与式”教学法中,教学内容的表达需要多元化。比如在讲“自我兴趣探索”这个章节时,笔者运用了讨论法,活动法,案例分析法,视频法。

(1)选择学生熟悉的话题作为知识点的引入

首先,让学生在写下自己的兴趣并在组内讨论自己在做兴趣事情的时候内心感受,这一环节目的让学生主动探索自己的兴趣并了解兴趣的作用。

(2)设计学生愿意参与的课堂活动引出理论

然后开始进行兴趣岛活动:让学生在六个岛(自然原始岛,深思冥想岛,美丽浪漫岛,现代井然岛,显赫富庶岛,友善亲切岛)中选择一个要生活一辈子的岛,并在组内讨论选择该岛的原因,之后在每个岛的选择学生中请一位来分享自己的想法,并以该同学阐述的内容为例,与其他同学一起来分析适合该同学的工作环境和职业特点,接着在六个岛依次分析完后,引出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这一环节目的让学生掌握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兴趣探索的方法。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最后,播放兴趣与职业选择的相关视频,观看后让学生在组内讨论“兴趣与职业的关系”,之后由每组选派一位成员做总结发言。教师通过视频内容引出“兴趣与职业”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接着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知道“兴趣与职业”还是互相影响的关系,教师用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学会平衡兴趣与职业的关系。

综上所述,整个教学环节学生都参与其中,通过“互动性参与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听、说、写、做、看中进行自我兴趣探索,了解兴趣对职业的影响;掌握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适合自己兴趣的职业;平衡兴趣与职业的关系。

通过对“互动性参与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在上课时注意力、兴趣度、参与度方面明显提升。当然教学方法是多样化的,组合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因此在后续的教学中,依旧需要在兼顾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对未来职业规划需求的基础上,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互动性教学方法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基于CDIO模式的互动性动画视频受众群体特征挖掘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职业写作
玩转表演
我爱的职业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面向提升校友网站互动性的交互界面设计与实现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