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路径的启示

2019-02-16贾卫东耿广汉

关键词:课程教育学生

贾卫东 耿广汉

(安徽科技学院财经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创业课程是开展创业教育活动所依托的基本载体,也是最基本的创业教育模式,可以提升参与者的创业意识和创业需求,提高由创业倾向、创业意识向实际创业行为迈进的可行性。我国的创业教育已成为各高校开展的通识教育,2012年8 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要求各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1]所以,创业课程实施和开展的效果如何,关系到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成败。日本高校的创业教育已具有较成熟的发展模式,在创业人才培养、课程开发和教学模式建立等方面涌现出众多优秀案例。研究日本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建设路径,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有推动和促进作用。

一、日本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概况

日本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和中小学创业教育课程衔接非常紧密。在小学阶段,创业教育课程通过手工制作、理财教育等课程的形式体现,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投资和自我承担意识,使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意识得以萌发。在中学阶段,有理财教育和经营管理等创业教育课程,以相关市场调研和创业计划书的设计为课程作业,使学生的团队合作、社会交往、自我挑战等能力得到培养。在大学阶段,有创业理念、创业意识培养的通识类课程,有创业先锋班等形式的专业课程,有侧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创业实践课程,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创业技能培训,为学生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日本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始于20 世纪80 年代,主要形式为在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讲座,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20 世纪90 年代,日本高校创立了就业体验式的见习制度,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念和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帮助。2000 年后,日本高校拓宽了创业教育受众的覆盖面,不仅面向在校学生,也面向社会人士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提高了受众的创业能力。目前,日本高校以培养学生的创业家精神、生存能力、思维方式、创业技能为重点,面向大学生、研究生和社会人士等有关人员全面开展创业教育,创业教育迅猛发展。至今已有早稻田大学、立命馆大学、庆应大学、大阪商业大学、横滨国立大学、信州大学、东北大学等247所高校将创业教育纳入本科和研究生的选修或必修课程,实行形式和内容各异的创业教育。[2]

二、日本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路径

日本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很多,从各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现状来看,主要集中在通识教育的创业课程建设、创业先锋班的创业课程建设和创业实践实习的创业课程建设共三种路径上。

1.通识教育的创业课程建设

通识教育的创业课程在日本已成为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其目的在于内化学生的创业理念,获得学生对创业的认同,涵养学生的创业观念,为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打下基础。此类创业教育课程实施的具体途径为理论课程讲授、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企业家讲座、进入企业实战实习、“创业道场”等。通过创业理论课程学习,使学生得到启蒙,拓展学生的创业思路和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如横滨国立大学的“企业·创业教育项目”。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企业家讲座是指邀请知名企业家走进高校,作为主讲人分享自己的创业心路历程和创业成功经验,和学生面对面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实地指导学生的具体创业项目,帮助学生论证创业项目的可行性,如高知工科大学的创业研讨会。“创业道场”是东京大学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类似于我国的“创业计划大赛”,但又不只是一个比赛,它是通过一系列的讲座和课程,来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创业,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创业教育更加贴合实际情况。[3]“创业道场”的课程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可以适应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每轮“创业道场”的时间跨度为7 个月左右,持续地进行创业教育,将大赛融入课程之中,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知识可以及时联系实际。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的创意能够落地,培养创业的实战能力。

2.创业先锋班的创业课程建设

创业先锋班是大阪商业大学运作的创业课程建设模式,初始于2002 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成为比较成功的创业课程模式。创业先锋班的课程建设模式是一种精英型创业课程模式,需要经过选拔才可以进入该班学习。该班的人数控制在25 人,要求学生在入学时须有明确的取向,进入大阪商业大学的每一名学生都有资格报名申请。经过初试、基础测试和综合面试,分别考核学生的基本常识和基础写作能力,创业理念、经营管理等学科知识,反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素质,最终选定25 人组成创业先锋班。

创业先锋班依托于该校大学生创业育成中心,设有专门的办公室,安排11 名工作人员从事教育管理工作,为学生提供4 年的学习设备供学生无偿使用。创业先锋班的课程以商务课程为基础,紧跟社会动向,随时更新学习内容,具体来说,创业先锋班的课程从1年级到4年级的课程主要有:商务基础、创业论、商务游戏、BP 会计Ⅰ、BP 信息Ⅰ、BP 英语Ⅰ、创业设计入门、管理创新研究、商务计划、人力资源管理、BP会计Ⅱ、BP信息Ⅱ、BP英语Ⅱ、国际语言演练、创业设计应用、创业实践项目Ⅰ、企业实习、BP 会计Ⅲ、BP 信息Ⅲ、BP 英语Ⅲ、创业实践项目Ⅱ等。[4]

3.创业实践实习的创业课程建设

实习是真正接近企业、进入企业和融入企业的重要方式,是放飞创业梦想的起始阶段。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创业知识,可以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更能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对企业来说,通过实习可以物色到需要的人才,从而降低人才选拔的成本,提高人才的工作效率。日本高校通过创业课程学习,强化学生的创业理念和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业的理论能力,在创业实践实习中,培养学生挑战新生事物的精神和锻炼学生从事创业的实际能力。日本的大多数企业向高校开启了见习通道,硕士阶段的创业实践实习时间达到1 年,大学本科阶段的创业实践实习时间为1 个月,短期大学(相当于我国的大学专科)的创业实践实习实践为2 个星期。

日本高校开展创业实践实习,一方面是将创业实践实习活动和地域经济发展、企业内部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通过各种途径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如爱知县立大学安排学生在暑假期间对本地企业进行调研,走访企业经营者,收集相关企业数据,掌握企业发展战略等。在整体认知企业相关情况后,让学生模拟创办公司,作为企业主体验和了解创业过程。另外一方面是开拓创业学习途径,侧重创业实践环节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如早稻田大学和日本大学通过鼓励学生独自开发课程,储备创业知识,与此同时通过作品展示的课程,邀请知名企业家传授经验、答疑解惑,提高学生创业的积极性。[5]

三、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启示

日本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较为系统,从入门阶段的创业意识、创业理念的培养,到创业先锋班等专项创业技能的提高,直至实际创业实践能力的育成,对培养创业型专门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应积极借鉴,从中汲取有益的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经验。

1.创新通识类创业课程内容,巩固学习效果

创业课程作为通识类课程,被纳入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始于2012 年,如今我国高校开设的通识类创业课程主要有《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基础》《创业文化》等课程。这些课程主要向学生灌输创业意识和创业理念,激发学生的创业想法和创业热情,同时要求通过考核获得相应的学分。所以,容易导致学生被动接受学习、课堂教学效果较差等问题。此外,“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创青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创新创业赛事也在我国高校普遍开展,有助于选拔优秀的参赛选手,使学生的创业计划能够落地。此类赛事的流程一般为二级学院选拔赛——校赛——片区赛——省级决赛——国家级决赛,可见,能够被选拔入围的学生需要足够优秀,致使此类赛事无法兼顾到绝大多数学生参赛需要,从而也会使一些学生的创业设想流于空想。

如何使通识类创业课程能够较好地被学生接受,增强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是我国高校通识类创业课程需要解决好的一个课题。因此,师资的选任、课程的设置等环节是提高通识类创业课程学习效果的有效渠道。在正常的授课计划开展的同时,安排一定的课时比例,邀请创业校友、企业家进课堂,现身说法、传授创业心得、宣讲创业故事,以真实的案例获得学生的创业认同感,让创业知识的学习和实际创业经历结合,使学生主动探求创业领域的知识,更好地提高通识类创业课程的学习效果。

2.创新专项创业课程班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专项创业课程班是在通识类创业课程基础上,在创业理念得到普及,创业意识得到强化之后,面向全体学生,依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由学生自主选择报名参加学习的一种课程模式。我国高校设立的“创业实验班”、“创新创业基地班”、“创业雏鹰班”等课程班是专项创业课程模式的典型表现。这些课程确实可以巩固学生的创业想法,扩大学生和创业实践的接触,扩大学生的创业眼界,提高学生的创业热情,使学生对创业能有更全面和更清醒的认知。但此类课程模式较为突出的是社会实践的应用层面,如参加创新创业人才对接会、参观有关生产经营类企业、听创新创业类讲座等等,在商务管理类等创业基础课程等方面鲜有涉及,从而容易导致学生参加此类课程班的学习时,虽然心中有满满的创业热情,但由于缺乏商务管理类等创业基础课程知识等原因,较难或低效率开展自己的创业实战。

专项创业课程班走向专业化发展之路,更加有利于促进创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完善学生的创业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成为自己擅长领域的创业专家。所以,专项创业课程班不应囿于社会实践的应用层面,而应该考虑如何更加有效地选拔课程班的学员,设计课程班的课程结构,健全学生的创业基础和创业专业知识,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步入创业专家型人才的正轨。人数适中、专业教师管理、4 年一贯制的商务管理类基础课程学习和参与创业实践项目的创业先锋班课程模式势在必行。如我国的中央财经大学早在2004 年就将创业先锋班引入该校,以“真实企业问题”为任务导向,采用小班教学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在创业基础课程和实践教学方面借鉴日本高校创业先锋班的运行经验,结合我国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特点,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成熟的创业专家型人才。

3.创新创业实习方式,提升实际能力

创业实习是学生获取创业经验、增加创业技巧的有效环节。创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为了更好地应用于社会现实层面,用创业知识回应创业现实层面的问题,使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在创业实习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正是对实际创业流程的模拟。因此,创业实习通道的通畅与否,决定着学生创业成功概率的大小。我国高校在创业实习方面,大多存在疲于应付、走马观花、流于表层的现状,在创业实习时间上难以得到保证,在创业实习方式上流于形式,在创业实习效果上收效甚微。

因此,在创新创业实习的方式上,本文认为首先应确保创业实习环节的实习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企业打交道。刷新对企业的认知,学习企业的企业文化,感受企业的运营流程,能够融入企业,充实自己现有的企业管理知识。其次,提高参加创业实习的学生层次,让更高学历的人参与创业实习,把知识转化和创业实习有效结合,通过创业实习,能够提升今后创业的质量和层次,实现创业的“创新型”发展。最后,增加学生模拟创业的机会,在模拟中提高实战能力。全面认知企业,多走访企业和搜集数据,将自身置于企业情境之中,注重角色培养,按照企业运行流程和模式创办、经营企业,提高自身的主人翁意识,在模拟经营中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获取更多的实际经营经验,使学生在真正创业时学会规避创业风险,提高创业的效率和成功率。

猜你喜欢

课程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