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医院、学校和社区资源开展生物学课外活动的设计与实践

2019-02-16李升华

生物学通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口腔科课外活动口腔

徐 娟 李升华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 北京 100101)

北京版初中生物学教材7 年级上册第4 章内容为“生物的营养”,其中“人和动物的营养”中介绍了食物的消化通过消化系统完成。本次“牙医养成记”系列课外活动的开发缘由,是利用学生掌握的口腔健康知识,为教材中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做铺垫,弥补和延伸课堂教学内容。本次课外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向往和热爱,助力未来生物医学人才的发现及培育。通过课外活动,学生能获得有关人体牙齿的结构、功能及卫生保健的知识,对其健康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1 “牙医养成记”系列活动过程

1.1 活动1:口腔科普讲座

国家卫计委于2017 年 9 月 19 日发布的第 4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2岁儿童平均龋齿数仍处于低水平,但是儿童患龋情况已呈现上升态势[1]。以学校为基础的口腔健康教育方式可促使学生获得口腔保健知识,建立口腔健康新观念,从而提高学生自我口腔保健意识和能力,为保持终生的口腔健康打下牢固的基础[2]。为此,邀请北京大学口腔医学博士、中日友好医院口腔科的医生来校进行口腔科普讲座。

在口腔科普讲座中,学生对牙齿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基本的口腔健康常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学习到了牙齿外伤脱落等特殊情况的紧急处理办法,并通过医生介绍的一些临床病例,认识到口腔疾病预防和治疗的必要性。

中学时期是龋病的易发阶段,日常紧张的学习压力也使得家长和学生容易忽视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因此采用医生进校园进行科普讲座的形式,既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可提高学生的口腔保健意识。

1.2 活动2:走进医院实地参观

经过第1 次活动,有5 位学生积极主动报名参与后续的系列活动。在第2 次活动中,这5 位学生在口腔科医生的带领下,来到中日友好医院参观口腔科诊室分类及口腔模型的制作过程。

首先是通过拔牙、镶牙、补牙加整牙,了解医院口腔科各个科室的分类:拔牙到口腔外科,镶牙到口腔修复科,而补牙则要到口腔内科,牙齿不齐应到口腔正畸科。这种分科的方法简单易记。学生听完医生的讲解后大致清楚了各个科室的功能,以后若有口腔问题,就知道应该到哪个科室就诊。

学生在参观了口腔科的各个科室后,来到技工室实地考察口腔模型的制作过程,了解假牙的制作原理和过程,以及固定假牙和活动假牙结构的不同点及优、缺点。学生还咨询了假牙制作的材料,为后续自己动手制作口腔模型作借鉴和参考。

学生通过走进医院丰富了生物学科视野,同时通过接触与生物学有关职业,也了解了生物学对社会的价值。制作生理结构模型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人体内部不易察觉的生理结构,通过口腔模型的制作过程说明结构决定功能这一生物学原理。

1.3 活动3:制作口腔模型

这些看起来简单的口腔模型,学生在真正制作的过程中才发现其实并不容易。模型的制作场地、时间及材料都由学生确定,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也可在家庭进行探索,增进亲子感情。

为防止模型干裂,选用软陶泥或软黏土制作牙模型,学生分别制作了全口腔模型、口腔内部结构模型、缺失牙治疗模型及正畸模型牙套,并用保鲜膜或塑料袋包装晾干后的模型。只有亲自动手制作牙齿模型,学生才能更深刻了解牙齿的结构和排列,带着自己制作的模型,在后续的口腔健康调查问卷活动中,可现场展示并向被调查人员讲解口腔健康知识,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口腔模型的制作活动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性,在富有探索性创造性的活动中,学生独立认识新事物,大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自己动手制作的劳动成果成就感比较强[3]。

1.4 活动4:口腔健康问卷调查

在口腔健康问卷调查活动中,学生带着亲手制作的口腔模型先对亲人的口腔健康进行调查,在与家人的交流和反馈中对掌握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之后利用周末时间走进学校附近的社区,对居民口腔健康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在活动中,除了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了检测,同时更注重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调查方法、同伴间的合作方式及活动的参与程度。

在活动之前,学生设计了本次活动的海报和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口腔保健的基本知识等方面。学生在向被调查人员介绍调查的目的后,发放问卷,不识字但能理解调查目的老年人可由学生代为填写,学生根据调查问卷的情况,给予口腔健康维护的指导意见。

本次调查共回收了87 份有效的口腔保健调查问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包括居民对口腔健康重视程度、口腔卫生保健行为情况、居民口腔问题情况及居民缺牙及修复情况等,最后形成调查报告。

此次调查活动需要学生小组合作提前制定活动方案,并能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语言,锻炼了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及生物专业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在走进社区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科普宣传活动中,又将专业知识与社区居民的需要紧密结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方式、行动能力和与人沟通交流能力。

2 “牙医养成记”系列活动总结

本次课外活动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有效地验证和巩固已学的知识和能力,又能生成在课堂上难以生成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增强了学习与应用知识、技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通过开展4 次系列活动,学生能体会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并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已有知识传递给家庭和社会。这次活动的创新之处,是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通过学生,搭建起医生、医院和居民之间的桥梁。学生将从医生和医院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本领,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效结合,从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满足感。“牙医养成记”系列活动在北京市朝阳区第6 届中学生生物模型设计与制作评比展示活动中,荣获实践活动方案组一等奖,学生所制作的口腔模型也荣获模型作品二等奖。

猜你喜欢

口腔科课外活动口腔
口腔科根管治疗术中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分析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门诊口腔科消毒效果与有效干预措施分析
丰富课外活动内容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新冠肺炎疫情下江西省口腔科专业住院医师KAP调查研究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我院口腔科急诊病例的调查研究
儿童常见的口腔问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