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管理之道:如何带好团队

2019-02-16黄清林

商品混凝土 2019年10期
关键词:优秀员工老总误区

黄清林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北京 100024)

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员工的执行力,然而执行不到位是企业管理中的难题。许多企业都是说得到位但是做得不到位;部署得到位但是落实不到位;表面到位但是细节不到位;人到位心不到位;能力到位态度不到位。这一切都是执行力不到位的具体的表现。通过研究发现,管理不到位是最重要的根源,多数管理者都在认真热情用心地做着错误的事情。因为都以为“只要我认真了,用心去做事,就一定能做到,一定能做好”,其实未必。我们生活在一个加速、变速的时代,每天都在淘汰着一批有学历的人,但是时代不会淘汰有学习力的人。在《论语》里面收尾的部分说了三句话:1.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2. 不知礼无以立也;3.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也就是说一个人在社会上什么都可以不学,但是三样东西必须学:第一个那就是要知命,必须要认识自己。第二,需要懂礼,必须要学一些礼数礼节。那么第三点,必须要知言,就是要知道别人说话的意思。身为管理者是否知命,是否知礼,是否知言?这需要管理者们反思。有很多的管理者通过常年的打拼和努力,业绩表现很不错,但成了管理者之后,他认为管理者也是拼业绩,所以自己带头光在做事,但是忘记了去管理。

如何带好团队,提升企业的员工执行力?

1 优秀员工是带出来的

管理者读了很多的书,也学了很多的知识和技能,但是在实践中会发现很多让人困扰的现象: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新办法又不会用。如今,如何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成了管理者的心病。如今 80 后管理者已经成为管理层的主导力量,如何管理好下面的 90 后和 00 后,想必也是管理者困惑的方面。曾有一生产主管批评搅拌楼操作工上班时间不能总是在玩手机,心不在焉容易出错,该操作工是 00 后的,机器一关,起身走人,害得该生产线无人操作停产了。该主管一直很纠结,这样一说都不行,还怎么去管理呢?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和故事,希望能给我们带来启示:网络上放了这样一张照片,有一次,我们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某工地视察工作,天上下着倾盆大雨,总书记跟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在了解情况,拿着的雨伞已经不起作用,雨水打湿了他的衬衫,裤腿也被卷起,但总书记仍然在这个雨地里认真地聆听了解工作。亲和力是一个领导者领导力的首要要素。只有有了亲和力,下属在行为和感情上才能接纳领导。若下雨中领导打着伞而让别人在雨中淋湿,别人怎么能发自内心去佩服你?讲管理,学管理,用管理,一定要明白身教大于言教。无论领导嘴上怎么说,若身教不到位,将会在下属心目中形成一个巨大的教育反差。

另外一个故事,说一个小和尚他在庙里担任撞钟一职,三个月之后,住持宣布他到后院去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够胜任撞钟一职,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师傅:“难道我撞钟不准时不响亮?你为什么要把我调走?”老住持耐心地跟他说:“孩子,你撞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是你的钟声空乏、疲软,没有感召力,我们寺庙里撞钟是为了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你撞出来的钟,必须要响亮,要圆润,要浑厚,要深沉,要悠远,而你的钟声里没有那种声音,你撞钟只是小和尚撞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混日子而已。”这个故事我们从管理学的角度去解释的话,会得出三个结论:(1)住持埋怨小和尚钟撞得不好,但是尊为住持并未提前公布工作标准,钟到底要撞到什么程度没说;(2)住持没有说明撞钟的重要性,下属不明白工作的意义,产生懈怠的心理;(3)住持没有对下属进行相应的训练,使得这个小和尚未具备相应的工作技能。下级工作的每一次失误都反映管理工作的缺陷,失误是信号。

2 带好团队的前提是“带”而不是“管”

很多的年轻管理者工作努力认真,业绩很突出,被提拔到管理岗位之后,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面对那些年龄比我大、来的比我时间长的老员工”。有年轻的主管曾经问我:“老师,教我一个办法,怎么能够让那些老员工服服帖帖听我的。”我说:“你为什么就要想着去管理别人呢?”他说:“我是管理者,我不管谁来管?”我说:“你为什么就不会去领呢?”带好团队,我们首先要明白一个字——“带”。只要领导在无形之中将“带”的榜样做好了,那么下属将会在榜样的力量下被感染。

很多的管理者认为只要出了业绩,学不学管理的技能无所谓。还有一些管理者认为“坐在那个位置我就有权利,不听我就拿权利惩罚他,就扣他的钱,开除他”。首先,领导一定要分清楚自己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是什么。不是让所有的员工都惧怕,而是让员工爱戴,才有利于工作开展,有利于提高团队的凝聚力。

3 警惕职业生涯中的八大管理误区

管理者管理下属中常见的误区:

3.1 只注重管 不注重领

带好团队管好人,首先是“带”,就是领导的意思。

3.2 只注重结果 不关注过程

有很多的管理者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就是“我只要结果”。“只要结果”那是老总说可以,中层主管如果离开了过程,那个结果都是空的。

3.3 只注重开头 不关注收尾

大家都知道这样一句话:雷声大雨点小。虎头蛇尾,一项活动一开始轰轰烈烈,收尾销声匿迹,不哼不哈,这都是在管理当中的误区。

3.4 只注重下达命令 不关注对方感受

曾经有个朋友,他负责统计和管理公司领导人开会的会议记录(他们是集团公司),经常要负责通知每一位集团公司的副总开会。他有好几次跟我困惑地说:“我打电话那老总很不客气很不高兴就掐掉了,是不是我哪儿问错了?您能不能给指点一下我哪儿错了。”我问他怎么问话,他回答:“我发短信说:走哪儿了,马上就开会了,您几点到?”身为公司内勤,如果跟老总说“您走哪儿了”,想必老总听了很不爽。管理者犯的第四个误区就是只注重下达命令,不注重感受。

3.5 只注重权利 不关注权威

职业生涯中,只要做到相应的位子就会赋予相应的权利,但未必具有权威。很多管理者认为自己今天位子低,所以别人不听,等坐高了,自然听我的。但是权利解决不了权威的问题。

3.6 只注重批评 不关注激励

当下属做错事,很多管理者把 70% 的精力放在说教上,使劲地批评不给对方面子。谁都会犯错误,每位管理者都是从犯错误中成长过来的。如果只注重批评不关注激励,那么每一次的指责都是在抹杀一个人才。

3.7 只注重目标 不关注成长

通常企业每月或每季都有绩效考评,很多管理者只关注这个目标,而不关注员工的成长。只有成长人们才会接着能完成目标。如果只为目标完成而不关注成长,当员工的能力进入瓶颈,所有的目标也都完成不了。

3.8 只注重生产 不关注培训

人只有培训才能自己知道对和错。如果不培训,那么这个下属一定会继续犯错。

4 结论

优秀员工不是天生的,是领导者培育出来的。如何带好团队就是每一位管理者要思考的重中之重。所有的优秀员工都是带出来的,没有“带”就不会有团队,没有“带”就不会效率,没有“带”就不会有成功。

猜你喜欢

优秀员工老总误区
中小饲料企业优秀员工精准激励策略研究
冬季洗澡的误区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论酒店优秀员工的流失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旅行社如何有效防止优秀员工“跳槽”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
让“过气优秀员工”重获新生
与IT界老总聊聊“医院云”
跟随彭老总的最后岁月(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