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汉果及其功能成分干预糖脂代谢异常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2019-02-16唐敏怡吕承豪

食品工业科技 2019年12期
关键词:罗汉果糖脂提取物

唐敏怡,黎 勇,吕承豪,覃 思,2,*

(1.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 2.鹿儿岛大学农学部,九州鹿儿岛 8900065)

罗汉果(Siraitiagrosvenorii(Swingle)C. Jeffrey.)喜光,喜温暖,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如广西、广东、湖南等省份,其中广西龙胜县、永福县、融安县、临桂县是罗汉果的四大产地[1]。罗汉果是卫生部首批公布的药食两用名贵中药材,天然低毒,营养价值丰富,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罗汉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类、维生素、挥发性油和无机盐等功能成分。鲜罗汉果和干罗汉果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2.2%和19.8%(m/m),维生素E含量分别为0.18和0.6 mg/100 g[2]。此外,罗汉果含有较多的多糖(如SGPS1和SGPS2的含量在2.88%~5.65%(m/m))、丰富的人体必需的亚油酸、油酸和棕榈酸及多达13种以上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多为钾、钙、镁等人体必须元素,其含量能达到2 mg/kg以上,而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含量则很低)[3-5]。近年来,罗汉果的功能特性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罗汉果不仅能抑菌消炎、抗肿瘤、调节免疫系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还能显著干预糖脂代谢异常,且目前已经被作为功能性甜味剂在食品、功能食品和特医食品领域广泛使用。

本文从罗汉果及其主要功能成分的含量变化及其在人体中的代谢角度出发,简述其对动物和人体糖脂代谢异常的干预作用,以及可能存在的分子机制,旨在进一步加快罗汉果及其主要功能成分在动物和人体临床上的应用,以提高其发展潜力和应用价值。

1 罗汉果的功能成分、生理活性及其应用

1.1 罗汉果不同生长期功能成分的变化

葫芦烷三萜类化合物是罗汉果的主要功能成分,在罗汉果实中可以分离得到的主要包括罗汉果苷IV/V/Ⅲ/ⅡE、11-氧化-罗汉果苷V和赛门苷Ⅰ等13 种葫芦烷三萜苷[6-9]。在罗汉果根中可以分离得到4个葫芦烷型四环三萜酸:罗汉果酸甲、罗汉果酸乙、罗汉果酸丙和罗汉果酸戊[10]。罗汉果苷V和赛门苷I的相对甜度分别是蔗糖的425和563倍,是迄今分离的葫芦烷糖苷中最甜的化合物[11]。随着生长时期的变化,这些三萜苷类化合物的含量会出现显著变化。卢曦等[12]用罗汉果培养从愈伤组织中分离出的悬浮细胞,其生长周期约为21 d,0~6 d为细胞的延滞期,7~21 d为对数期,稳定期较短,第21 d时细胞鲜、干质量达到最大,第22 d进入到衰亡期。罗汉果总苷和罗汉果苷V的积累与细胞的生长同步,从第7 d开始快速积累,第21 d达到最大值。李典鹏等[13]研究了不同生长期果实中罗汉果苷的变化,结果表明:罗汉果苷从授粉5 d后开始出现,前30 d以苷IIE为幼果中的主要成分;之后开始出现苷Ⅲ,并于第55 d达到最高含量;从第55 d开始形成苷Ⅳ,其含量于第70 d达到最高峰;苷V出现在第70 d后,并于第85 d后发育成为主要的甜味成分,最后果实开始黄熟。陈全斌等[14]研究了不同生长周期的罗汉果鲜果中苷 V和总黄酮含量变化规律,发现坐果50 d后,苷Ⅴ的增加比较快,80 d后,罗汉果苷Ⅴ的含量趋于稳定;随着生长周期的延长,罗汉果总黄酮的含量增加,在40~50 d期间增长最快,坐果约50 d后达到最高值,而从第60 d开始,总黄酮的含量迅速下降到第20 d的水平,然后趋于稳定。

据报道,罗汉果的叶,茎,花和果实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其中罗汉果茎叶提取物中多酚物质含量高于罗汉果果实[14-16]。罗汉果中含有黄酮苷元山奈酚和槲皮素,且能从罗汉果酵母中分离或检测到七种类黄酮化合物。以槲皮素和山奈酚为参照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新鲜罗汉果中总黄酮和罗汉果苷含量,结果表明,新鲜罗汉果中总黄酮含量约为0.25~0.5 mg/g[17]。此外,同生长期罗汉果植株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也不同,由高到低依次为叶片(3.72%)>茎(1.69%)>根(0.13%)(m/m)[18]。对于不同大小的罗汉果,山奈酚的含量有一定差异,为16.27%~34.89%,但并不是果实越大,山奈酚的含量越高。对于罗汉果的不同器官,山奈酚的含量也有一定差异,果皮为47.12%,果肉为8.55%,种子为1.97%[19]。

1.2 罗汉果及其主要功能成分的潜在生物活性

大量研究表明,罗汉果及其提取物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不仅能抑菌消炎、抗肿瘤、调节免疫系统、和护肝,还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20-22]。Shi等[23]发现5 mg/kg·BW(每公斤体重)和10 mg/kg·BW的罗汉果苷V能显著抑制由LPS诱导的气管炎症,以及炎症转录因子(NF-κB)的活性。Liu等[24]发现罗汉果苷V能通过促进体内外模型中胰腺癌细胞(PANC-1细胞)的凋亡和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肿瘤移植小鼠中静脉注射罗汉果苷V后,Ki-67和PCNA基因表达下调,小鼠中血小板-内皮细胞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成因子的表达,通过靶向多种生物靶标来抑制胰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此外,王勤等[22]研究发现罗汉果苷可显著提高环磷酰胺抑制的小鼠巨噬细胞的功能及T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肖刚等[25]研究发现罗汉果苷能明显降低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升高免疫性肝损伤的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并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从而减轻肝组织病理程度[25]。陈全斌等[26]发现罗汉果黄酮,能显著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小鼠的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水平,延长小鼠的凝血时间,从而对血栓形成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1.3 罗汉果及其主要功能成分在食品药品中的应用现状

罗汉果为卫生部首批公布的药食两用名贵中药材,中医以其果实入药,主治肺热痰火、咳嗽、咽喉炎、扁桃体炎、急性胃炎、便秘等[27-29]。罗汉果苷的口服剂量大于4 g/kg时可显著降低小鼠咳嗽次数、增加气管分泌物量,具有明显的镇咳祛痰作用,罗汉果苷V能拮抗组胺引起的离体回肠及离体气管的痉挛[30-31]。南方地区生活的人们常饮罗汉果茶、煲罗汉果汤,而市场上的罗汉果食品多与金银花、菊花、乌梅等结合被做成罗汉果清凉含片、罗汉果糖等,以罗汉果为原料的药品则主要被做成止咳润肺糖浆、止咳胶囊、清热颗粒冲剂等。目前国内外罗汉果产品的相关专利技术主要集中在食品和医用品的配制上,专利技术涉及最多的领域为罗汉果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其中罗汉果饮料、罗汉果茶及其制备等专利有619件,占申请总量的60.9%;罗汉果作为药物制剂、罗汉果酒及其制备方法领域的专利有481件,占申请总量47.3%。除了罗汉果干果以外,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罗汉果产品制品基本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镇咳祛痰的药品,例如,罗汉果止咳冲剂、罗汉果咽喉片等;另一类是将罗汉果作为功能性甜味剂添加于食品、保健品中,例如,罗汉果糕、罗汉果低糖饮料、“桂林甜”等。然而,迄今为止,罗汉果作为药品开发的专利相对较少[32]。

2 罗汉果及其主要功能成分的消化、吸收、代谢及毒副作用

研究表明,大部分罗汉果苷V不能被机体吸收,而后在消化道内被转化为糖苷且其代谢产物主要通过粪便排泄出来。罗汉果苷V的代谢产物较多,其中罗汉果苷ⅡE、苷IIIE和赛门苷I在机体中分布最广泛。

日本学者Murata等[33]分析了大鼠灌胃罗汉果总苷(含72%的罗汉果苷V)后的消化和吸收情况,发现大部分罗汉果苷V不被吸收,而是被消化酶和肠道菌群所降解,以苷元罗汉果醇及其单糖苷IE和双糖苷ⅡA、ⅡE的形式排入粪便。罗汉果苷V在人工胃液条件下,能迅速发生酸水解反应,然后在人的肠道菌群作用下经过脱糖反应转化为四糖苷、三糖苷、二糖苷和一糖苷,再经过糖苷化反应转化成六糖苷[34-35]。通过研究罗汉果苷V在动物体内外吸收与代谢情况,发现其代谢产物结构都属葫芦烷型三萜及其苷类,主要发生的代谢反应有去糖基化、糖基化、异构化、羟基化和甲基化等。在血液中检测到罗汉果苷ⅡE成分的存在,而罗汉果苷ⅡE主要分布在心、肝、脾、肺等组织器官中,推测这可能是罗汉果苷V发挥药理活性的方式[36-37]。杨秀伟等[38]研究发现罗汉果苷Ⅲ可被人肠道细菌进行生物转化,依次脱去C-3葡萄糖基和C-24龙胆二糖基而转化产生次级苷罗汉果苷ⅡA1和罗汉果醇。进一步研究证实,罗汉果在人体发挥生物学活性的可能是其转化产物(次级产物)或(和)其苷元。灌胃给予大鼠罗汉果醇后,血浆中以原形药物为主,经过吸收和代谢进入血液从而发生作用,其吸收迅速,达峰时间大约为1.67 h,血浆清除半衰期约2.34 h,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39-40]。此外,有研究在大鼠中发现,赛门苷Ⅰ能发生去糖基化、羟基化、脱氢化、脱氧化、异构化和糖基化等反应,其中脱氧化、五羟基化和双脱氢化是新发现的罗汉果苷代谢反应,且赛门苷I及其86种代谢产物主要分布在大鼠的肠、胃、肾和脑组织中,其中分布最广泛的是罗汉果苷IIIE[41]。

一些研究表明,罗汉果提取物和罗汉果苷对家犬和大鼠均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可以作为一种基本无毒的食品原料来使用。研究人员用3.0 g/kg罗汉果苷灌胃家犬4周、家犬口服 3.0 g/kg罗汉果苷水溶液28 d和90 d、大鼠每天口服5%罗汉果提取物13周,其体重、摄食量、血液生化指标、尿/尸检指标、器官重量和组织病理学都没有显著的不利影响,且污染物致突变性检测(Ames致突变检测)结果为阴性[42-44]。秦莹莹[45]发现罗汉果苷对正常孕鼠的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生殖器官重量指数及胚胎存活情况等均无明显影响,对正常胚胎的血糖、羊水葡萄糖值及胚胎发育情况均无明显影响。以上这些研究结果均表明,罗汉果没有显著的毒副作用。

3 罗汉果及其主要功能成分对动物糖脂代谢异常的干预作用

3.1 通过减轻体重和改善血脂指标来干预糖脂代谢异常

动物体内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的代谢发生紊乱时,机体的体重会上升,血脂指标会发生变化,长期维持此状态容易形成糖脂代谢综合症。罗汉果对体重和糖脂代谢的影响已经在动物模型中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大多数研究表明,罗汉果能显著减轻体重,降低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水平,同时提高HDL-C的水平。

用2%的罗汉果浓缩汁和0.08%的罗汉果苷溶液分别喂养高脂饮食小鼠60 d,与用罗汉果苷灌胃大鼠28 d,发现均能显著减轻动物体重和调节胆固醇比例[46-47]。此外,中药罗汉果可显著降低实验大鼠TC和LDL-C水平,通过调节血脂代谢紊乱来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48]。罗汉果黄酮对血栓形成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抑制ADP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能显著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小鼠的TC和TG含量,提高HDL-C的水平,延长小鼠的凝血时间[49]。罗汉果不仅能改善糖尿病家兔脂质紊乱现象,而且能降低血浆葡萄糖水平,恢复正常的血脂水平,具有显著的降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脂质代谢和恢复高血糖兔血脂水平有关[50]。

3.2 通过抑制消化酶的活性和降低血糖水平来干预糖脂代谢异常

机体摄入的食品在消化道被各种消化酶降解为小分子营养素,这些小分子物质能透过肠道黏膜细胞经由门静脉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然后随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各部位,被组织细胞利用。过多的营养素不能被机体利用将会存留在血液中,特别是过剩的产能营养素能转化为脂肪在机体进行无上限的贮藏,从而容易造成肥胖病,引起糖脂代谢异常。罗汉果及其提取物能通过调节消化酶的活性来抑制机体吸收部分营养素,特别产能营养素,从而达到降低血糖血脂的作用。

戚向阳等[51]用0.5、1.0和3.0 g/kg·bw的罗汉果粉及罗汉果提取物给小鼠连续灌胃30 d,发现罗汉果粉具有显著降低糖尿病模型小鼠空腹及餐后血糖的作用,且罗汉果粉的降血糖效果随其剂量增加而增强,而罗汉果提取物的降血糖效果随其剂量增加而降低,但文章没有对其中的原因做出解释,需要进一步研究。有研究表明,罗汉果提取物能够显著降低负荷过量的葡萄糖、阿波罗糖和淀粉等糖原的小鼠的血糖含量,但小鼠的胰岛素含量升高,α-葡萄糖苷酶含量下降[52-53]。抑制食物葡萄糖转化和提高胰岛素水平是降低血糖的主要原因。小鼠连续服用7 d罗汉果苷后,血糖峰值或血糖生成指数显著下降,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被抑制,其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且鲜罗汉果苷提高餐后胰岛素水平的作用比干罗汉果苷更显著,而干罗汉果苷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要比鲜罗汉果苷强[54]。另外有实验表明,罗汉果提取物对胰脂肪酶活性有良好抑制作用而减少机体对肠中膳食脂肪的吸收。在体内,总罗汉果糖苷能减轻小鼠体重,肝脏、腹部和附睾脂肪重量,喂食高脂肪饮食和2%罗汉果总苷3 d的小鼠的粪便中TG水平高于高脂肪饮食组[55]。此外,Suzuki等[56]发现,大鼠在服用罗汉果提取物3 min后服用麦芽糖,其血糖水平的增加被显着抑制,但对静脉注射的葡萄糖没有抑制效果;而在体外,罗汉果提取物能抑制大鼠小肠麦芽糖酶,表明罗汉果的抗高血糖作用是通过抑制小肠上皮细胞中的麦芽糖酶发挥的。

3.3 通过提高抗氧化能力来干预糖脂代谢异常

当机体中存在过量自由基时容易引起糖尿病,导致糖脂代谢异常。罗汉果能通过清除自由基,抑制组织过氧化,改善氧化应激水平等来降低机体的血糖和血脂水平。

研究表明罗汉果能提高小鼠的自由基清除能力,降低肝脏MDA水平来改善氧化应激水平,从而降低小鼠的血糖和血脂[57-59]。戚向阳等[58]用100 mg/kg·bw罗汉果苷提取物治疗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能有效防治血清胆固醇的异常升高,并降低小鼠肝脏的MDA含量,提高 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采用D-脱氧核糖法、抗超氧阴离子试剂盒法及比色法分析显示罗汉果苷提取物均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抑制大鼠肝组织的脂质过氧化,减少红细胞溶血的发生,对Fe2+和H2O2诱导的肝组织过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而罗汉果苷V是提取物中最主要的抗氧化功能成分[59]。随后该团队分别用100,300和500 mg/kg罗汉果提取物治疗糖尿病小鼠4周,均发现罗汉果提取物能随剂量依赖性地降低血清葡萄糖,TC,TG和肝MDA水平,增加血清HDL-C水平并激活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肝脏抗氧化酶,这些均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氧化应激和高血脂症[60]。罗汉果提取物和罗汉果苷还能显著提高高脂小鼠的血清中GSH-Px和SOD的活性,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61]。罗汉果浓缩汁及罗汉果苷能提高高脂模型小鼠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NO浓度,对血脂代谢具有正调节作用和抗氧化活性[62]。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罗汉果提取物在15 min时有效改善了胰岛素应答并降低了血浆的葡萄糖水平。肝脏和血浆中的硫代巴比妥酸法(TBA)反应性物质较低,大鼠排泄的尿量和尿白蛋白水平均减少,减轻了由糖尿病引起的肾损伤,说明罗汉果提取物可以预防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和减轻病理状况[63]。白玉鹏等[64]发现150 mg/kg罗汉果提取物可以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游离脂肪酸(FFA),并减轻糖尿病发展进程中的氧化应激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其抗氧化作用的发挥可能由HO-1介导。Song F等[65]提出短期糖尿病会导致高血糖和肾脏线粒体氧化应激增强,同时伴随着HO-1和Mn-SOD mRNA的表达和活性的增加,以及GSH-Px活性的升高,而罗汉果苷提取物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改善高血糖,抑制HO-1和Mn-SOD mRNA表达,降低HO-1,Mn-SOD,GSH-Px活性;同时,罗汉果具有促氧化作用,可减轻糖尿病肾病的部分症状,抑制脂质过氧化,上调HO-1和Mn-SOD mRNA的表达,提高HO-1活性,减少糖尿病大鼠的尿白蛋白和尿量,减轻糖尿病肾病的部分症状。

3.4 通过抑制炎症靶标来干预糖脂代谢异常

罗汉果能抑制机体的炎症反应,减少炎症因子的分泌从而改善其免疫系统功能和糖脂代谢异常。有研究表明,罗汉果能通过上调CD4+T淋巴细胞亚群,诱导和上调HO-1,并重塑细胞内细胞因子谱(促进Th1型促炎细胞因子向Th2型抗炎细胞因子的转化)来有效地调节糖尿病小鼠的免疫失衡[66]。陈维军等[67]发现罗汉果苷提取物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低剂量罗汉果苷提取物能降低血糖、改善胰腺的病变程度以及下调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增加 CD4+T淋巴细胞数目,使CD4+/CD8+比率恢复正常,还可显著增加正常小鼠和四氧嘧啶小鼠脾脏淋巴细胞IL-4的表达水平。以上结果表明,罗汉果苷提取物能通过免疫调节机制对四氧嘧啶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抗原表达进行调控,进而改善糖尿病小鼠细胞免疫失衡状况[68]。

4 罗汉果及其主要功能成分对人体糖脂代谢的干预作用

本文检索了中国知网、Pubmed、Sciencedirect及Google Scholar等多个国内外期刊数据库,目前利用罗汉果及其功能成分对人体糖脂代谢干预作用的研究文献仅有以下两篇。陈玉容[69]通过采用罗汉果泡腾片结合健身运动的方法,对30名老年人进行为期6个月的实验研究,结果证明所有参与实验的老人舒张压和收缩压均较实验开始前发生显著性下降;TC、TG、LDL-C含量较实验开始前发生显著性下降;血中HDL-C含量较实验开始前发生显著性上调;生活治疗调查证明,身体状态,精神状态,社交状态,心理健康和经济压力5个方面均较治疗前发生显著性改善。通过分析心脑血管症状及不良反应事件,证明所有参与实验的老年人在实验过程中均未发生任何心脑血管症状,并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事件。遗憾的是,该实验未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没有将泡腾片和运动因素隔开来考察。徐庆等[70]发现正常人一次性口服30%罗汉果苷溶液200 mg/kg后,血糖含量与服用前相差极小,说明罗汉果苷V在人体内对葡萄糖的消化吸收情况影响不大,且为需要限制糖的摄人量的人员和糖尿病患者选择甜味剂提供了更好的选择。但是该实验仅仅用了罗汉果苷V,且使用浓度较低,未全面深入地研究罗汉果及其主要功能成分对人体糖脂代谢的影响。

5 罗汉果及其主要功能成分干预糖脂代谢作用的可能分子机制

根据已有研究,我们发现罗汉果能显著促进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激活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下调炎症相关基因等途径来改善糖尿病和抑制脂肪的形成。

周英等[71]研究发现,1~5 mmol/L罗汉果苷V处理鼠胰岛素调节细胞系β细胞RIN-5F后,能促进其胰岛素的分泌,从分子水平揭示了罗汉果和罗汉果苷V对糖尿病病人具有血糖调节作用。陈旭兵等[72]研究发现,罗汉果糖苷配基果糖醇和3α-羟基葡萄糖醇引起的AMPK活化是罗汉果中降血糖和降血脂的主要途径。罗汉果苷还被报道能够显著增加AMPK磷酸化和降低甘油-3-磷酸脱氢酶活性,抑制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C/EBPβ),并减少3T3-L1细胞内溶物(例如克隆扩增),另外抑制了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磷酸化和活性,其调节C/EBPβ表达,说明罗汉果苷通过在细胞分化的初始阶段降低CREB活化并通过激活该过程的早期和晚期的AMPK信号通道来抑制脂肪形成[73]。Zhang等[74]用20~80 μg/mL罗汉果苷培养HepG2细胞和THP-1细胞,发现高纯度罗汉果苷能上调HepG2细胞中pAMPK的表达,抑制THP-1细胞中ROS(活性氧)的产生和上调sequestosome-1(SQSTM1,p62)的表达,表明罗汉果苷通过促进脂肪氧化代谢来影响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损伤。罗汉果糖苷可通过下调关键炎症基因如iNOS、COX-2和IL-6等的表达,上调一些炎症抑制基因如PARP1、BCL211、TRP53和MAPK9等的表达,抑制LPS诱导RAW 264.7细胞炎症,罗汉果抗糖尿病作用可能部分来自其抗炎活性[75]。

6 总结展望

罗汉果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罗汉果苷,是低卡路里的甜味成分,甜度高而热量低,其中罗汉果苷V的含量最高,大部分罗汉果苷V在消化道内被转化为糖苷,具有多种代谢产物,其中罗汉果苷ⅡE、苷IIIE和赛门苷I在机体中分布最广泛。作为一种理想的天然甜味剂,罗汉果能通过显著减轻体重、改善血糖血脂指标、抑制消化酶的活性、提高抗氧化指标、抑制炎症靶标和促进胰岛素分泌等途径来发挥其干预糖脂代谢异常的作用。此外,罗汉果甜苷V的代谢和药物动力学研究数据表明,它能够被活体吸收进血液,且其有效浓度能够接近细胞实验中的有效浓度,这暗示它们比多酚类物质更有可能进行临床应用。

然而,有少数研究报道了低热量的功能性调味剂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能量摄入过剩造成增重的问题,甚至还可能会加重消化吸收系统的负担,这些问题都很值得今后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由于目前对罗汉果的研究相对较少,大部分已有研究都是针对动物实验且都多中在小鼠,在其它动物和人体中对罗汉果降糖降脂机理的研究还很缺乏。为了进一步加快罗汉果及其功能成分在动物和人体临床上的应用,今后需要尽快开展罗汉果及其主要功能成分的人体临床干预研究和进一步的分子机理研究。总的来说,本文的总结和分析说明,罗汉果及其功能成分具有很大的临床研究潜力和应用价值,利用营养基因组学等先端应用生命科学研究设备和方法,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其干预糖脂代谢相关的基因、蛋白和代谢物之间的关系,将能更有效地阻止糖尿病患者人数的急剧增长和大力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罗汉果糖脂提取物
胆汁酸代谢与T2DM糖脂代谢紊乱的研究概述
虫草素提取物在抗癌治疗中显示出巨大希望
中药提取物或可用于治疗肥胖
180天长期密闭环境对志愿者骨代谢、糖脂代谢的影响及其相关性分析
植物提取物:你意想不到的辣椒
浅谈罗汉果
HPLC-MS法同时测定罗汉果不同部位中4种皂苷
n-3多不饱和脂肪酸改善糖脂代谢的研究进展
糖脂康平颗粒对糖脂代谢紊乱大鼠血糖血脂的作用
紫地榆提取物的止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