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陇南市林草业可持续发展浅析

2019-02-15

甘肃林业 2019年1期
关键词:草业陇南林草

陇南市地处甘肃省东南部,位于秦巴山地、岷山山区和黄土高原交汇地带,东邻陕西,南接四川,西北与甘南、定西和天水相连。属东亚季风气候区,气候复杂多样,由东南向西北,依次为亚热带湿润气候、暖温带湿润气候、温带半湿润气候和高寒阴湿气候,多年均温5~15℃,年降水量450~1000 毫米,有效积温2600~4600℃,无霜期 166~285 天。

陇南山地是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生态屏障,是甘肃森林面积最大、覆盖率最高、生物种类最多的地区,还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物种基因库。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决定了其重要的生态经济地位。全区林地占到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8%,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林业产业。

本文通过查阅资料,走访调研,结合陇南市林业发展中的工作经验,对陇南市林草产业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就近年来陇南林草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为陇南林草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一、陇南市林草产业发展现状

(一)陇南市森林资源分布广泛

陇南市土地资源总面积278 万公顷,其中林地190 万公顷,耕地41 万公顷,草地29 万公顷,其他14万公顷(图1)。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宕昌岷江林区、康县康南林区、徽县和两当县辖区的小陇山林区以及文县白水江林区,林区内以天然次生林为主,原始森林较少,中幼林面积大,成熟林面积小(图2)。

陇南地区气候独特,光热资源丰富,降水量600 毫米左右,发展林业产业优势明显。是甘肃森林覆盖面积最大、树种最多、植被最好的绿色走廊,从南到北,由低到高,依次分布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低矮灌木、高山草甸。该地区自有树种1300 多种,其中乔灌木1260 种,有银杏、水杉、白豆杉、红豆杉、油杉、香果等珍稀树种;经济树种43 科221 种,随着国家退耕还林、公益林建设等重大工程的实施,陇南地区经济树种已达400 多种,森林面积111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9.95%,林木绿化率55.86%,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为0.39 公顷。

图1 陇南市土地利用结构

图2 陇南市林地结构

(二)陇南市林草业发展经济特征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陇南市林业产业产值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研究表明,陇南市三产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14.25%,21.18 和64.23%,其中第三产业的大部由林业产业及相关副产业形成(图3)。这种复杂自然禀赋构成了资源的多样性,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天然地形成了发展经济林果、畜牧养殖、蔬菜、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

图3 陇南市林草产业结构

二、陇南市林草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观念落后,对林业发展的认识不足

林草业的发展应该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前提下,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尤其像陇南市等林业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林草业是我省的主要产业之一,应该纳入大的生态产业,由于长期以来受“以粮为纲”的思想禁锢,林草业的定位也就仅仅局限在生态公益的作用上,和区域经济发展联系不在一起,致使林草业发展零散、片面、不可持续。究其因,主要是思想观念落后,发展意识不强,对林草业认识不足,缺少大局意识,各方面步调不一致。

(二)林草资源分布不均,弱化了林草业整体生态防护功能

陇南市林草业资源分布的总体特征是南部山区和东北部分布广、中西部分布少。南部和东北部的康县、文县、徽县、两当县、武都南部、宕昌等是林草区,陇南市林草产业发展的产品主产区,中西部的西和、成县、礼县、武都中部和北部等森林资源少,是林草产品的销售区。全区来看森林覆盖率层次不一,分布不均,就各县的森林资源分布也不平衡,分布的板块化、区域化明显。随着近年来国家对林草业发展的重视,绿化面积大幅度增加,情况有所变化,但总体分布不均特征仍然十分明显。

(三)林草业人才缺乏,制约林草业发展

当前陇南市林业工作者中真正从事林业产业化的工作人员不多,专业从事林草业产业化的专业技术人员稀少,并缺乏专业培训机构。陇南市森林草地资源丰富,林草产品的开发、林草资源的利用、林草业发展的长期规划、现有林草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经营以及林草业人文价值的挖掘,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来支撑。长期以来,从事林草产业的工作人员得不到专业知识的更新机会,这些现象,从根本上制约了陇南市林草产业的发展,阻碍了陇南市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资金投入不足,阻碍了林草业规模化生产

陇南市林草业资源丰富,由于没有整体的规划,加上科学技术缺乏、信息不畅等因素,至今没有形成一家林草业商品化的模式,更无大量外资投入到林草业,致使林草产业发展滞后。因为缺乏对林草业前瞻性的认识和布局,林草产业得不到社会的支持和扶持,当地微小企业、家庭式、作坊式的林草业生产经营者也只能在林草业的资源买卖中进行粗加工,精深加工产品少,名牌林产品更少,切断了外来资源的注入。另外,一些国家公益性、政策性的资金补偿,大部用于对林草业生态功能的支持,而缺乏对产业发展的投入。

三、陇南市林草业发展的建议

(一)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加强林草业发展

针对林草业发展,各方面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加强林草业全方位发展。政府部门要将林草业纳入区域经济发展整体规划中。首先,农业系统发展到今天,林草业在农业系统中的作用日趋重要,林草业的生产比重逐渐提高,林草业对人们日常生活提供的作用越来越大。其次,林草业涉及的范围广,地位强,作用多,与土地、农业、牧业、水利、旅游、生态环境建设等行业和部门关联密切,相互制约,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整体规划,区域发展,促进林草业发展

摸清区域内的家底,因地制宜,分区域发展。首先要分类经营,不同生态类型的林草区域实行不同的产业模式。南部和东北部地区主要经营林产品,同时发展旅游,北部地区主要经营花卉、发展畜牧业。其次,集中发展,产业化生产,实现林草产品商品化。利用陇南优良的木材资源,在主要林草产区进行集约化经营,形成规模,引进企业,延长产业链,生产品质优良的产品,冲向全国市场。

(三)加大林草业人才建设,助力陇南林草业发展

立足当前,以人才提升与引进并举为抓手,对现有的林草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同时加大力度引进一些专业技术人才,以解决当前林草业人才奇缺的现状。

建立健全市场运行和人才管理体系,加强与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通过科技力量实现林草业跨越式发展。多方发力,充分发挥政府、协会和企业等各方面的作用,建立陇南林草业技术和产业发展培训交流中心,进行林草业人才培养交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林草业队伍,推动陇南市林草业发展,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四)多方筹措资金,加速林草业发展

首先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尤其在政策性资金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上,从农、林草、水、资源环境等各方面有联系的部门争取,整合农林牧草等方面项目资金,做大做强林草产业。其次,多方筹措。积极争取银行、企业等社会各界资金,通过贷款、招商引资等渠道,引导各种社会资金投向林草业,优化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为各方资金的良好运行提供报保障。然后,对林草产业发展给预补贴,鼓励社会各界大力发展林草业,推动林草产品加工、林草种植、草地畜牧业、林草景观利用等林草业各系统健康全面发展。

总之,陇南市有着丰富的林草资源,有着发展林草业的悠久的历史传承,面对新形势林草业发展的契机,从人才、科技和经济等方面入手,摸清家底,立足当前,着眼持续,科学规划,合理配置,把好林草业可持续发展的脉,做好林草产业全方位发展的事,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草业陇南林草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青海草业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致力草学,推进草业,共创辉煌
——庆祝湖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建系20 周年
林草风采
青青之岛 悠悠陇南
着力做好林草生态扶贫
陇南市武都区无刺花椒考察报告
陇南记忆
2015年3月草业科学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