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体间性视角下大学生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2019-02-15刘建荣冀景

关键词:受教育者主体政治

刘建荣,冀景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理论是对主客二分模式的扬弃

大学生思政课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说、后现代主义交往理论双主体论到主体间性理论,每一种理论都有其哲学依据可循。目前我国大学生思政课的实施模式事实上属于主客体二分模式,教育者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大量的培养资料和专业的科学知识等优势,向受教育者进行单向“灌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不是处于平等的地位进行思想交流,教育者居于权威的主导性地位,受教育者从属于教育者的主导性。受教育者在名义上具有主体性,实际上名存实亡。

主客体二分模式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哲学观。作为学生,其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学生主体意识被削弱,得不到发展;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事实上处于对立地位,对立的结果是将对方客体化、手段化、物体化,作为物来对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成为各自孤立的互不干涉的主体,尊师爱生被仪式化,课堂教学双方难以沟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因此,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主体—客体”单线框架、“自足”为中心的原子主义、以占有他人为途径和目的的个人主体性,是“主体性的黄昏”[1]。

主客体二分模式弊端日益显现,促使我们用主体间性理论思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即从“主体—客体”单向模式向“主体—客体—主体”多向互动模式转变。主体间性理论对现实教学实际做出全面超越,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高校教师和大学生提升成为全面的主体;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将教育内容从空洞理论变为扎根于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坚持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高校教师和大学生以平等互动的方式交流与成长;坚持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的理论,推动高校教师和大学生从个人发展走向全面发展。

(一)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原则要抛弃传统的只注重教师一方而忽视学生一方的存在地位的做法,使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大学生之间、大学生与大学生之间的每一个个体处于一个平等尊重的关系链中。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从整体上研究人的存在、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生价值、目的、道路等基本原则的学问”[2]。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对象是“人”,目的是如何尊重并发挥人这一根本的属性和价值。马克思认为坚持“人始终是主体”[3]。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大学生以主体形式存在,充分体现自我本质,不能偏重于一方的发展,而轻视另一方的前途。而且,主体不再单一与对立,教师与大学生处于一个两者并存的共同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从对立中的异质体向统一中的同质体转化,以促进个体向整体的迈进,达到整体的共同发展。一方的缺位,就是理念的丧失。如何确保教师与大学生一同处于主体共同体呢?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理论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回归教学的本来氛围,在尊重与平等中促使教师与大学生的和谐。坚持主体间性理论,使得高校教师与大学生互为主体,主体间始终处于相互理解、互为限制、互相改造的动态平衡中,主体间的关系在平等和尊重方面进行了优化。

(二)以生活世界为内容基础

主体间性理论坚持从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角度看问题。针对大学生群体而言,大学生的生活决定他们的意识,大学生的意识展现了其息息相关的生活。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紧密结合大学生的具体生活。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理论以客体的存在将两者联系起来,将教师与大学生之外的所有客观存在作为共同的客体。通过主体间交互式发展并共同作用于教育客体,使得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在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中客体以生活世界方式呈现,但结合生活教育并非是将生活琐事作为教育素材,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中客观化的知识体系赋予生活化气息进行传授,将课程化的授课方式和考核机制变得生动活泼、灵活多样。教育考试的内容不再是硬邦邦的知识框架和零零碎碎的知识点,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教育共同客体以生活化的形式参与到其中,使得教育的内容具有明显的生活气息和生活情调。为此,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明白大学生迫切需要的是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

(三)以交往实践为实现途径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知识搬迁的完成就称之为教育过程的结束。教育的过程就是单向输送、灌输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精神灌注与语言交往,忽视了实践才是交往的基础。张耀灿指出,交往是一个总体性范畴,它指一个系统,包括物质交往、精神交往和语言交往3个层次,而“物质交往”是多极主体间物质交换过程,它构成精神与语言交往的基础[4]8。以交往实践方式作为主客体连接的桥梁与纽带。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认为:“交往是个体之间、共同体之间交换其活动从而交换其能力和力量的活动过程”[5],意味着交往必须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交往是以生产交往为基础的。任平认为,交往实践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完整的描述与补充,“实践结构是由‘主体—客体’与‘主体—主体’双重关系的统一构成的整体,即‘主体—客体—主体’结构。”[6]教师与大学生都居于平等地位,实现了同类和不同类之间的多维度、多层次的互动。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也是一种实践,同样应遵循交往实践理论。通过实践交往将教师与大学生置于平等的地位,对话与互动成为其交往实践的主要因素。“对话不仅仅在于相互交换知识和观点,更是一种情感的交融,需要对话双方以真诚的态度参与对话。”[7]对话这一交往活动本身要求强烈的平等意识和精神交流,使得高校教师与大学生之间在精神层面相互了解、尊重。但是,只做到精神层面的相互尊重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最基础的社会实践交往。交往实践活动是将主体间关系作用于实践,以实践作为“主体—客体—主体”相互关联的途径与渠道,促使主体间关系的生成和良性互动。

(四)以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

把学生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标准化培养是不科学的,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转化为非人、物的形态,其存在价值被贬损,成为灌输的受纳器。教育者以功利化价值观驱使,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开展教育,使得受教育者的各种能力、社会关系、人的个性遭到摧毁,无法在教育中得到全面发展。

马克思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8]主体间性理论抛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性个人主体性,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首先要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人。个人个性的发展也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动力支撑,从而为大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做好准备。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

目前主客体二分模式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高校教师、大学生自身、教育客体以及教育方式上都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一)人本色彩的缺失

目前,在一些高校,老师普遍采用多媒体等手段,将生动、易于理解的动画、短视频等形式贯穿其中,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是,大学生上思政课的低头率却居高不下,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授,学生却不抬头、不翻书、不回应。高校教师与大学生之间普遍缺乏平等、尊重意识,交流与互动成为一大难题。

高校将大学生群体这一活生生的对象视为中性知识的接受者,片面要求大学生对教育内容的认知,是以物化与工具的思维逻辑进行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与大学生在内容互动学习中是不对等的,教师对知识的精准传授满足自我价值的实现,对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点的认同和理解则置之不顾,使教育者处于主导性和主体性的地位,受教育者处于从属性和客体性的地位。两者的这种不平等地位,互动和尊重更是无从谈起。

(二)教育内容的失衡

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内容表现为学科化的成绩和客观化的知识,学习的内容与自身所处的环境关联性较弱。在实际中,主体性理念体现为教师与大学生的“主体—客体”框架,忽视其中教育资料、教育手段、教育方式等公共客体的存在,导致部分教育内容处于实际教学的盲区之中,陷入完全依照落后于实际的教学课本的困境,也造成大学生难以产生共鸣。

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也存在教育内容指向性单一,或是过于注重政治导向性、或是过于严格思想规范性、或是过于硬化价值标准性。“当政治主义思潮占主流地位的时候,人们就偏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和政治教化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政治运动首当其冲的手段;当经济主义思潮占主流地位的时候,人们又偏重于教育的经济和生产力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沦为解决具体经济工作业务矛盾的手段。”[9]思想政治教育就其字面意思来说,其首要功能是政治功能,是对新时代大学生坚定中国政治立场的教育;同样也具有社会功能,是促使教师与大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更好地解决矛盾与误解,使得校园中大学生处于相对安定和谐的环境之中。在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引导作用之后,统筹思政课的综合价值,以贴近大学生生活的生活教育为主,通过学习,帮助他们摆正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和树立正确的“三观”。

(三)交往层次的断层

目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交往是以对话为主,“教师讲,学生听”依旧是主要的教学模式,这样的交往模式往往出现断层。对话作为一门学问,是需要有技巧和方法的,是对教师的交往能力的考验。但是,以对话为主的交往是一项双方或是多方以诚恳的态度为基础的,对话教学在实践中表明是一种偏低效的方式。对话教学以不断对话的方式寻找差异与分歧点,所能达到的目标是狭窄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交往的基础是实践活动的交往。缺乏实践基础的交往就如同空中楼阁,难免空洞与抽象,具体表现为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大学生对于抽象的知识却不理解、不能融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寻求教师与大学生共同作用于客体的途径必须依赖于实践,通过实践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拉近,为真挚的沟通交流打下基础;通过实践将干巴巴的知识点变为交往的一个环节、一个步骤;通过实践促使教师与大学生的人格与个性相互碰撞,在参与与合作中推动发展。

(四)教育目标的迷失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中国梦的建设者,需要不断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理论和实践的脱节,知识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失衡,评价体系偏颇落后等。大学思政课忽视了个人自由的全面发展需求,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大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的目标降为从属地位,使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角色转化为监管者与被监管者,而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则被淹没在“课堂教育”中,全面发展中包含的大学生个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也被淹没。

新时代大学生追求理想化和完美,一方面易导致大学生心理不平衡,出现抑郁与自卑的内心境遇;另一方面也加重了大学生的学习任务,造成样样了解而样样不精通的尴尬处境。为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要跟上教育理念的发展,要加强高校教育理论创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理论优势,在促进教师与学生在自我发展的同时,也实现双方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主体间性理论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主体间性理论应用于实际中,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回归于真正的教育,又凸显其中的政治色彩、思想韵味。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中心

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大学生普遍具有独立的思维、张扬的个性、主体的人格。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与大学生,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都是教学的主体[10]。尊重大学生的个性与人格是教育的前提,要做到人本主义在教育实践中的落实,就必须转变思政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思维与教学方法。

目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拔高大学生的主体性和忽视大学生的主体性两种倾向,都过于偏颇。由于“95后”大学生基本上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其典型的人格特征为“受照顾者”,过于拔高大学生主体性,给予过多的主体表现,他们的表达处于慌乱无措中。教师需要向历史性思维方式转变,将大学生视为人的存在,具有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历史性。要认识到大学生的意识世界并不完善,需要在外在力量的刺激下进行建构。正确的教育方式是带入人性与人格教育的生命体验式教学。在思政课堂上,由教师以情景式教学为依托,以一名客观且平等的讲授者身份叙述符合教学主题的生命故事,其内容可以是典型个人的生命历程、生存境遇、人生困惑,或者是生活知识、生活信息、生活意义,以便于形成教师与大学生乘坐不同的时光机体验不同的人生境遇,激发大学生的好奇心与同理心,在互相倾听与诉说中共同感悟人生、审视自身与发展自我。

高校教师在课堂上只顾灌输知识,使得学生成为被动的知识受纳器,这是忽视大学生的主体性的表现。为此,需要转变教师的单向思维方式。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在课堂上以对话互动的方式展开教学,选用触及心灵的某一话题,通过教师与大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表意见充分表达自己的态度,以平等的方式表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氛围,使大学生的“三观”得到交流与发展。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生活世界为根本

当代大学生是个性张扬的一代,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大学生总是以自身生活的展开为谈论对象,以自我个性的展现为生活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正视大学生的时代特点。大学生反映教学内容侧重于知识化和体系化,独白成为教师授课的主要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应贴近大学生的生活世界,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进行“供给侧改革”,以精准供给为受教育者解惑。首先,教师要坚持以开放的思维方式包容新时代大学生在信息、兴趣、科技上的新特点,及时追踪了解学生的心态。例如,在问及大学生的理想时,面对时代的新型职业——声优(配音演员)的职业理想时,在定义模糊时不可片面否定。其次,有意义的学习是与其自身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的,也是高效学习与兴趣学习的最佳契合点。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在取材上要结合大学生生活世界,以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进程来规划教学内容,关注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的价值困惑与人生选择问题,以普遍关心的焦点与热点问题为教学内容,而不是以抽象的理想概念进行灌输。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政治导向教育,也要在价值引导、道德规范教育方面下功夫。采取包容性与开放性的态度对大学生生活世界进行全方位、多维度、多层级的审视。在数字化、网络化时代,为促使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生命与发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应该加入性道德教育、环境生态教育和网络道德文明建设,教育内容既符合时代化又满足生活化特色。将符合大学生实际的案例放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分析,不仅要选择积极正面的教育内容进行引导,也不要忽视负面的社会热点问题的警示作用。通过对大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辨明其中的正义与邪恶、善良与阴险,在对比中才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在政治立场上、思想道德上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交往实践中开展

每个人都处在错综复杂的关联中,大学生也不例外。凸显大学生自我优势和独特个性的交往实践是大学生获得满足感的一种方式。为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不能局限于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交流与对话,要求将社会实践贯穿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对话占有重要的地位,交往实践活动所占比重较少。为此,高校要将交往实践贯彻到教学过程中,树立实践育人的理念。首先,要充分激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课堂上的热情,促进共同探讨、相互学习。在课堂上选取生活世界中的现实案例为讨论内容,以相同专业与相同研究方向的大学生班级为学习集体,通过小组合作、分工协作、课堂辩论等不断互动与交流的方式展开。例如,在讨论滴滴打车司机不正当驾车行为时,通过教师在课前以“如何确保滴滴打车时的安全?”为先导问题,通过小组搜集材料了解其影响因素并设想解决办法。在课堂上,班级学习成果演示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师生关系更像是同学关系,是一起探讨与学习的作用者与受用者。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延续到课后,以小组的形式建立微信群或是QQ群,将小组学习的有关资料与体会感悟在网络上共享,进行学习延续。

其次,要积极开辟第二讲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课堂外的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贴近大学生日常生活与政治热点相符合的内容,开展小组课外实践活动。活动形式既可以是理论性十足的党章学习小组和干部培训小组,延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可以是带有科技时尚感的文艺节目、征文比赛等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多样性;既可以组织兴趣活动小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开展帮扶老人、保护环境的宣传、组织志愿者服务等社会性活动,也可以是身体力行的角色体验活动。例如,结合自身专业进行职业见习,以及对关注的社会热点进行调研,体味不同人群的生活现状与实际需要,提倡大学生以真诚的态度投身到社会实践交往中。通过社会交往实践这种“参与—合作”模式促使大学生完整的人格与多样化个性的形成,达到“树人”的实践目的。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全面发展中提升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1]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个人的个性发展为前提的,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的发展是辨证统一的。新时代对大学生提出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高度统一的要求。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原则,新时代大学生首先要不断解放思想,开拓思维,促使自身全面发展以更好地应对现实发展问题。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对其人格和“三观”的完善,是对自由人的培育,是对其个性发展的保证。单纯地为培养社会人而培养,为塑造劳动者而塑造,是功利主义的行为。大学生要积极参加选修课学习,接受不同的思维方式,了解不同的精彩世界。在学校方面,则要尽可能地增加人文通识教育课程,要向一流院校学习,建立人文通识教育体系,使大学生在感受自由的教育氛围中提升自身素质,拒绝教育的平面化与平庸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发展不是要求在脑力上、体力上的均衡发展,做一个样样都健全、都完美的大学生,也不是将大学生引导向突出个性的发展而忽视全面发展,而是要满足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认可大学生丰富多彩的人生生活,将个性的发展统一于社会化要求的发展中去,培养既具有鲜明个性又具有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对于大学生个性的培养,要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其自觉、自信、自强的能力,以自我意识的发展来完善自己。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主体政治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