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并发症率分析

2019-02-15李博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外科一病区四川南充6371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期
关键词:移位股骨颈置换术

李博 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外科一病区 (四川 南充 6371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对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方法:将2017年6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46例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参与研究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实验组平均年龄为(67.3±4.3)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68.1±3.7)岁。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内固定治疗方式,实验组则实施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参与本次研究之后,使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实验组在治疗效果和治疗后并发症的控制情况方面优于实施传统内固定治疗术的对照组(P<0.05)。研究之后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之后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的控制情况也较好。

股骨颈骨折常见于老年人群,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加剧,股骨颈骨折发生率也越来越大,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方面都造成较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当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治疗方式是内固定术和髋关节置换术两类,但这两种治疗方式存在各自的优缺点。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46例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将参与研究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实验组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3例,平均年龄(67.3±4.3)岁。平均骨折时间(48.1±4.3)h。对照组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15例,平均年龄(68.1±3.7)岁。平均骨折时间(47.3±3.5)h。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内固定治疗方式,实验组则实施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控制情况进行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级别和骨折时间等一般资料类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患者入院之后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并通过检查结果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估。分析患者手术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手术之前0.5h使用头孢唑啉进行抗感染处理,切皮前均静滴氨甲环酸止血,在术后6~8h即开始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抗凝治疗,出院后口服利伐沙班抗凝治疗直至术后32~35d。术后常规使用气压泵预防血栓。

1.2.1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内固定术治疗方式

患者在手术过程当中保持仰卧位,手术实施之前对患者进行持续性硬膜外或全身麻醉,通过C形臂X光机透视下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牵引复位,复位满意后,在髋部取一个切口,在大转子下方股骨外侧呈品字形置入三枚克氏针导针经股骨颈至股骨头,并使用三枚空心螺钉加压固定,通过透视确认患者骨折复位完全后对伤口进行冲洗,缝合。并对患者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

1.2.2 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方式

首先对患者进行持续性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患者保持侧卧体位,对患者实施手术部位进行消毒处理,从患者后外侧着手将患者的皮肤逐层切离,充分暴露患者的髋关节,切除多余股骨颈,将髋关节内软组织清除,根据术前对患者的评估结果选择大小和形态合适的嘉思特股骨柄,关闭切口前使用氨甲环酸冲洗关节腔,之后缝合患者的手术切口,术后对患者使用抗生素以免伤口感染。

1.3 观察指标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干预之后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控制情况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P<0.05代表干预前后患者的治疗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的控制情况差异明显,计量资料和计量数据分别使用t检验和χ2检验。

2.结果

2.1 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对比

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实验组术后治疗效果优于实施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23,±s)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23,±s)

组别 术中切口(cm) 术中出血量(mL) 输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下床时间(d) 出院时间(d)实验组 18.3±4.2 247.4±30.2 313.1±33.8 35.7±13.7 8.2±2.4 19.7±1.8对照组 9.4±1.1 435.9±127.5 517.8±64.7 78.5±12.2 25.7±7.8 21.4±2.3 t 9.8310 6.8994 13.4486 11.1891 10.2841 2.7915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 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发症控制情况比较

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实验组并发症控制情况优于实施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发症控制情况(n=23,n/%)

3.讨论

当前临床上治疗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主要方式有内固定术和髋关节置换术两种,内固定术治疗方式具有手术创口小,患者股骨头保留较多和感染风险小等优点,但是也存在术后康复时间较长,骨折处容易发生松动和股骨头缺血坏死等缺陷,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再次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概率较大。而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骨折情况,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在手术之后也能较早恢复,减少了患者术后长期卧床所致的并发症,对于术后的内植物松动和股骨头缺血坏死也能较好地控制,但是也存在手术切口较大,术后感染风险大等并发症。本研究结果表明,参与本次研究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病情类似(P<0.05),研究之前的数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参与本次研究之后,使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实验组在治疗效果和治疗后并发症的控制情况方面优于实施传统内固定治疗术的对照组(P<0.05)。研究之后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的控制情况也较好。

猜你喜欢

移位股骨颈置换术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MDT诊疗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中的治疗效果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治疗Pauwels Ⅱ型股骨颈骨折,股骨颈系统(FNS)比Hansson钉稳定性更好、固定更可靠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