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月河传奇:布衣身,家国情

2019-02-15

新传奇 2019年2期
关键词:二月河王岐山谜面

在中国作家圈,二月河算是一个特例:21岁高中毕业,没上过大学,却是大学的博士生导师;40岁开始写作,却大器晚成,写成《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成为历史小说中难以逾越的丰碑;和王岐山没有太多私交,却被王岐山称为“知音”。

二月河

“留下巨著《康》《雍》《乾》,人间再无二月河。”2018年12月15日,著名作家二月河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二月河是南阳作家群代表人物,郑州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作为中国文坛帝王小说的领军者,二月河去世后引发大量读者追思。

二月河是谜面,凌解放是谜底

二月河,本名凌解放,1945年出生于山西省昔阳县。为庆祝家乡获得解放,父亲为他起名“凌解放”,与“临解放”谐音,带有盼望和迎接解放的意思。3岁时,他随同都是老八路的父母,过黄河南下,几经辗转,最终在河南南阳定居。对于黄河,二月河曾说:“我就是太阳渡的孩子,就是黄河的儿子。”

二月的黄河正是凌汛,冰凌解放,万排齐发向东一泻而去,暗含了他的本名“凌解放”——这便是“二月河”笔名之由来。他解释说,自己的原名和笔名本身就是一个谜语,二月河是谜面,凌解放是谜底。

其实,二月河的人生更是一道传奇的谜面。他直到21岁才高中毕业。毕业后,一头扎进军营10年。转业后,研究“红学”。将近40岁转向历史小说创作,写就风靡海内外的“落霞三部曲”。没上过大学,却成为博士生导师;没学过写作,却成为作家领军人物。这道人生谜面的谜底何在?

二月河曾自述,他的生命前期似乎与“8”有不解之缘。1948年,他随父母渡过黄河,由山西人变成河南人。1958年,他又随母亲到南阳,变成纯粹的南阳人。在学校里,他并不是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甚至多次留级。不过常年在父母“多学习,多学习”的敦促下,二月河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1968年,他带着“将军梦”入伍,却成了一名工程兵,从军的日子里他被水淹过、炮崩过、电打过,房屋塌了扣住过、还出过车祸,即便九死一生,二月河也从未放弃过阅读,还成了部队里有名的“书虫”。孜孜不倦地自学,为他后来的创作夯实了思想水平和知识结构。

真正的转折点是1978年。二月河多次讲过,没有“真理标准大讨论”,他不可能创作出崭新的康熙、雍正、乾隆形象。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响起的春雷,响亮了全中国,也响出了一条河。“我的‘二月河’的含义,就是改革的春风化冰,咆哮的春水一浑而东的那种壮丽景观。”这便是二月河人生谜面的谜底。

即使红遍天下也爱布衣身

二月河的好友田永清曾用六个字概括他:“大作家,土老帽。”田永清说,他不像某些名人那样“人一阔脸就变”,看上去不像风度翩翩的大作家,倒像风尘仆仆的老农民。即便红遍半边天,这位“帝王作家”直到因病就医之前,都住在河南南阳的一个农家小院中……

二月河生前曾说,自己出生于山西昔阳,从小就跟农民打交道。13岁来到南阳,在这里住习惯了,有小城市的舒适和亲切。长达几十年的埋头写作,使他习惯了在幽静的环境中生活,反而不喜欢大城市喧闹的生活。所以,即便经济条件好了,他还是喜欢居住在安静的小院中,生活和当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没什么两样。“几十年的习惯,很难改变。”

他说,以前自己在院子里养着几只鸡,需要到大街上捡菜叶喂鸡。看到大街上有卖菜车就不出声挤过去,捡拾人们买菜丢下的青菜叶子。有一次蹲在车下捡叶子,他突然碰到另一个人的手,起初以为是同道,并未在意。过了一会儿,那人蹲起身来,笑吟吟对他说:“二月河老师,捡菜喂鸡呀?这是我替您捡的,应该够用了,您带回去吧。”

这使他很意外,也很狼狈。“在公众眼里,我是一个很辉煌的模样。过年过节市里团拜聚会,常在主席台上对着众人说几句祝福拜年的话,没有想到在这种场合和一个尊敬我的人遇合。我顿时怔住了,也不知道咕噜了句什么就匆匆离开了。”有时去买菜,在卖菜车边拣了许久,正准备上秤,卖菜的人会突然来一句:“老师,不用称了,这是我自家种的,你带回去吃吧——这菜没上农药。”

二月河在生活中不修边幅,穿衣服也没什么讲究,即便出席正式场合,也很少穿西装。用他的话说,常“穿着有点儿邋遢但却很适意的毛衣或衬衣到街上散步”,有时候鞋子上还带着一层浮灰。熟悉他的朋友调侃说,二月河是一个“永远可以在身上看出上顿饭吃了什么的人”。

他不拘小节,大俗大雅,对造访者来者不拒,各种讲座、论坛学术活动,只要对人民有益,他都乐于参加,不要报酬。他的作品写的是帝王,着眼在人民,饱含民生民情。恰如现实中,他虽不为官,却时刻为民。他提议免税降低书价,让更多人看得起书;他捐出自己的全部工资,资助贫困学生和优秀教师。他说:“先生不可畏,后生可畏,希望同学们多出一些比二月河更强的,比如三月河、四月河。”

不爱当官却胸怀家国情

14年前,构建了中国人武侠世界的金庸曾在一次同二月河的对谈中称其为“凌大侠”。侠之大者,家国情怀。二月河欣赏孙中山的名言:“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他的座右铭来自卧龙岗上一块石碑:务外非君子,守中是丈夫。

布衣身,而有家国情,这是他人格底蕴之所在。他与王岐山并没有太多私交,但2014年全国两会,他却被王岐山称为知音(详见本期37版)。之后,二月河这个名字就与反腐紧密相连。2014年作客中纪委的访谈中,二月河提到,他也曾想通过当官有所作为,在走上文学道路后这种想法转变了。10多年前河南省委组织部找他谈话,说想让他当省文联主席。二月河跟他们讲:“我不能管事、不能管人、又不能管钱,你叫我来干什么?”

不过,在当地,“市里早已把他当成一张‘名片’,但凡上面来人,或有重大会议,都要他出席。”二月河的堂兄凌振祥原任南阳市文化局局长,他详述当地领导对堂弟的器重:他连续当选中共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代表,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以及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

关于签名,二月河的好友、南阳作家周同宾说,有一年,一女子因为母亲在京住院,想送礼送不起,于是想到二月河的书。“她来到他住的大院门口给我打电话。待二月河听我说后,不但亲自迎接她,欣然为她买来的书签名,另还赠送一幅字。”别小看二月河的字,有些公司想请他题字,他表示,先给希望工程捐款,见回条方能拿字——说他没架子,他又有架子。有一次,上级来人想见他,他直接回复:只能在我家坐15分钟。

二月河去世消息传出后,各界人士都发文悼念。编剧汪海林写道:“这些年他一直呼吁给图书出版减税,给作家减税、免税,有见识,有担当。”当年,二月河曾对作家减税作出回应,“我觉得书价太高了,初衷是国家、出版社、作家都来让一点儿利,把书价降下来,让老百姓多读一点儿书”。更幽默表示,“农业税那么大的税都免了,还缺作家这点税”?而他自己,通过版税收入、讲座报酬、卖画,为慈善事业捐款已过百万元。

猜你喜欢

二月河王岐山谜面
热闹的“非遗”年货集市
二月河自修止谤
数字迷,猜成语
自修止谤
二月河和马克·吐温的“投资”哲学
王岐山达沃斯演讲备受瞩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王岐山简历
王岐山来到云南代表团
地理通
二月河拒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