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卓麟 以笔墨渲染诗情

2019-02-14刘亚玲万艳琴杨舒霞

杰出人物 2019年3期
关键词:书画香港艺术

刘亚玲 万艳琴 杨舒霞

【人物简介】

胡卓麟先生,岭南画派第三代传人,壮岁师从岭南派国画大师司徒奇师遊,及复研书法於陈荆鸿教授及艺坛前辈,为苍城门下之铮铮者,曾获全国书画一级奖。现为香港苍城画会会长,意造画苑主理,港澳台美协会(香港理事),香港广州书画会理事,国际岭南画派学会副会长,香港书画笔艺会荣誉顾问,香港金紫荆国际书画会高级顾问,香港中国美术会永久会员,北区文艺协进会创会会员及书画班导师,曾任体育教练,香港体操队教练,上水古洞爱华公立学校副校长,1975年第一次举办个人画展,荣获全国书画一级奖,作品为各大博物馆珍藏。

胡卓麟先生,与书画结缘六十餘载,初心依旧,热情不减,几十年如一日的躬耕於此,用自己的画笔来渲染这个世界的诗情。对於绘画艺术,他不知疲倦,孜孜以求,勇攀高峰,终有所成。现在的他,不是在临摹作画,就是在教书授课,培养新一代的国画画家是他现在最大的追求,他希望岭南画派能夠继续闪耀於历史长河中,更希望传统中国画能夠被赋予更多的意义。

峥嵘岁月 辗转谋生

1937年,一个不平常的年月,这一年,抗日战爭全面爆发,全中国都笼罩在一片灰色的阴霾之中,也正是这一年,胡卓麟呱呱坠地,一家人开始在乱世之中讨生活。

过去的一百年,刚好是历史上最风起云湧的一百年,在经历了各种战乱,洗劫和激荡之後,胡卓麟先生的生活早已不如往日,不仅失去了自己的至亲,家里也变得一贫如洗,度日艰难。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他选择跟随自己的两位恩师前往香港,来投靠自己的表姨。这是他人生的一段新的开始。

胡卓麟先生小的时候身体较弱,所以在读书的期间他曾苦练体操,借此来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这日复一日的付出不仅让他的身体逐渐强壮,还练成了一副好身手,在参加广东省体操比赛时一举夺魁,惊艳众人。没想到当时单纯为锻炼身体而练习的体操,後来不仅给他带来了无上的荣誉,还让他找到了自己谋生的手段。此後,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体操老师,在香港的学校里给学生们教习体操,终於凭借自己的努力在香港站稳了脚跟。

胡卓麟先生不仅自身专业水平过硬,教习学生也自有一套方法,所以在教习体育的那些里年他也取得了诸多不俗的成绩。比如在1975年至1989年间,由他一手训练的爱华学校的体操队摘得七届全港冠军的头衔;1987年,在当年举办的“人类极限力,隔洋擂台赛”中,香港选手鍾家三兄妹打破四项臂力,腿力,腰力的世界纪录,其中四岁的女童鍾敏华首次创造五十二分钟不停倒立掌上压(靠墙式)三千三百次的世界纪录,每次举放四十二磅,总重量达至十三万八千六百磅。正所谓名师出高徒,他的学生们能取得如此不凡的成绩,自然离不开他的耐心教导,这为他的教学生涯又增添了一重荣光。

1997年,胡卓麟先生正式退休,圆满地结束了自己教习体操的生涯,棄“武”从“文”,开拓新的领域。回顾自己在体育场上奋战的那麽多年,他自作诗一首,诗云:“教鞭放下转挥毫,成就何曾齿渐高。惟见满园桃李艳,老怀方觉气仍豪。”告别了自己奋斗多年的工作岗位,胡卓麟先生内心虽有诸多不捨,但是他心中还有未曾实现的理想和抱负,所以他勇敢地转身,去探索自己未来的更多可能。

与画为伴 求真求美

胡卓麟先生出生的年代虽然炮火不断,但是那也是一个大师频出的年代。他年幼时,家中以经营书画用品为生,在朝不保夕的年月,他们卻得满屋书香,所以吸引了许多高雅之士前来拜访。我国的知名画家齐白石、张大千等都曾是胡卓麟先生家里的座上宾。自小与这些蜚声中外画坛的名家来往,胡卓麟先生因此受到了艺术的熏陶和浸染,这样的积累让他在之後自然而然地走上了艺术之路。

1962年,胡卓麟先生曾进入万国艺专攻读中西画专业,並有幸拜了岭南派大师司徒奇先生为师。司徒奇先生作为中国近代绘画史上的艺术大家,想要拜入其麾下的人不计其数,胡卓麟先生深知这个机会的珍贵,所以每天的学习丝毫不敢怠慢,一笔一划都力求完美,“要麽不学,要麽就做到最好!”这是他的信念,也是他的决心。於是他每日艰苦训练,足不出戶,对於绘画艺术他孜孜以求,不断跟随着大师的步伐领略传统中国画的用色和意境,在不断地吸收和创造中,他的笔法也逐渐成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有天赋傍身,又有後天的勤勉加成,所以胡卓麟先生能夠在短时间内取得飞速的成长。他开始将自己的画作带出国门,外出参展的时候,也才二十出头。在莫斯科的那次展览会上,他开始崭露头角,当时的很多报纸都报道了这个年轻的香港画家所引起的轰动,他的作品也开始被更多人看到。

对於作画,胡卓麟先生有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多年以来,他都坚持现场临摹,近距离地观察眼前所见之景和物,感受其生气和灵气,如此才能更好地画出其灵魂。

胡卓麟先生的太太擅长养花,家中小院佈置得就像一个世外桃源,各色花草都在这里茂盛生长,胡卓麟先生也由此有了更多的“模特”。俗话说,生活並不缺少美,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胡卓麟先生对於美的敏锐,让他时常能夠捕捉到平凡事物中那不平凡的光点,让笔下的事物变得独一无二。一盆花他时常能把玩几个月,画出十几幅画,每一幅画都选自不同的侧面,每一张侧面都体现了不同的美感,一丛丛的牵牛花,一盆盆的水仙,都在他的画笔下重新盛开,大方展示着自己的婀娜。

除了花,他的小院里还有很多的活物,如鱼,虾,鸟等等。他时常对着这些生物出神,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及各种细枝末节,每日的照面,让胡卓麟先生对於这些生物有了更深的了解,所以他笔下的它们,惟妙惟肖,酣畅鲜活,一股灵动的生命力似乎就要喷薄而出。

这世界上还有诸多的风物是这一方小院承载不下的,譬如山川湖泊,譬如日暮晨昏,所以他也时常需要迈出脚步,去亲身感受大自然的恩泽。为了看到更加雄奇的景觀,胡卓麟先生时常去内地旅遊,遍访各处名川胜景。他曾在黄山待了九天的时间,九天里,他的画笔几乎没有歇息,仓促的行程让他无法进行深度的创作,他就将这些景色简单地记录下来,等回到家中再重新进行创作。除此之外,胡卓麟先生还时常从名家名作中汲取营养,譬如他就时常临摹郑板桥所绘之兰花,在这种临摹之中,古代先贤也成为了他求艺路上的引路者。

胡卓麟先生坚信艺术要成长於生活的土壤,既要忠实於真实,也要忠实於想象,所以他一直在两者之间找平衡。现在,他已经找到了这种平衡之术,艺术创作也变得更加从容,不管是篱间花草,锦绣山河,还是散花仙女,辟邪进士,在他的笔下具神采活现。

传承经典 培育新秀

在绘画领域有所大成之後,胡卓麟先生开始开班授课,因为艺术的传承也是艺术发展的重要方面,将岭南画派发扬光大,他认为这是自己作为岭南派画师所应肩负的责任。

胡卓麟先生的学生横跨各个年龄阶层,既有已经退休的老者,也有为丰富自己业餘生活的中年人,还有一群是学生,最小的学生甚至还在上幼稚园。面对组成如此复杂的学生群体,胡卓麟先生只能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程度因材施教,保证每个人都能学有所得。

胡卓麟先生所秉承的作画理念是亲历生活,所以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他也要求学生们有这样的觉悟和用心,就时常带学生们去旅行,去写生,去和自然做亲密接触,在这样的接触之中,孩子们渐渐对这个世界形成了一个整体的认知,从而打开自己的格局,让自己的作品也变得更加恢宏大气。胡卓麟先生认为,观画即可观人,所以创作者也应该修炼自己,修炼自己即是对作品的修炼。

“临池练笔,池水尽墨。”这是发生在我国一代“书圣”王羲之身上的故事,一池水都被他的笔墨所染黑,这是怎样的滴水之功!与书法一样,绘画也从来都不是一个可以速成的艺术,要想成为大家,就必须在前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胡卓麟先生最重视学生们基本功的培养。一个小小的鸡蛋,虽然看似简单,要想画好卻有许多的学问在其中,胡卓麟先生指导学生们,“画一颗鸡蛋,並不仅仅只要了解这颗鸡蛋眼前的样子,你还要细心观察,了解它不同侧面的形态,了解它未来生长的趋势,你将它研究透彻了,这颗鸡蛋自然就会在你的笔下生动起来。”他所教授的,不仅仅是一颗鸡蛋的画法,更是由鸡蛋所衍生出的万事万物,有了一颗鸡蛋的经验,学生们也就学会了观察和分析,从而体会出物体中所蕴含的生命。

现代社会,西洋画和国画各自佔领一块高地,它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但两者之间必须保持某种平衡,不能让某一方被取代或消失。所以作为国画大师的胡卓麟先生们,对於未来也有一种焦虑,他们希望学生们能夠将传统中国画传承下去,更希望他们在传承的过程中能给之注入新的生命力。“香港在接受西方文明的同时,很多人把国画弄丢了,错把西洋画当作是传统的中国画。中国画与西洋画分属两种审美体系,他们是画画,我们是写画,我们讲究诗文结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们是写实,我们是写意,讲究留白,意境渺远。这也都是中华文化的特点,所以我们不能丢。”这是胡卓麟先生的肺腑之言,字字句句都是对於年轻人传承经典的希冀。

胡卓麟先生是从艰苦的年代里一路跋涉而来的,走到如今,他对一切都充满了感激,教书育人是他想到的回馈社会的最好方式,所以即使如今他已八十高龄,依然培育着学生。他把这些学生都作为自己的孩子来对待,不仅当他们艺术上的导师,更给予了他们生活上的温暖,学生们也都十分敬爱他,把他当作自己的父亲,这种绵绵的师生情让胡卓麟先生甜在心头,这是他从绘画艺术中收获的意外之喜。

2019年3月,胡卓麟先生将在香港大会堂做一个从艺八十周年的个人回顾展,为我们展示他笔下那个诗情画意的世界。同时他将筹划画展做慈善义卖活动,贡献给香港社会贫苦学生作教育基金。这是艺术对他的塑造,也是他对於艺术最真诚的表达,两者相互携手,一路收获人生路上的美景!

猜你喜欢

书画香港艺术
纸的艺术
香港之旅
展与拍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香港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