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我国适老化住宅的发展方向

2019-02-14

山西建筑 2019年14期
关键词:老化住宅电梯

张 欣

(容海川城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太原北方分公司,山西太原 030009)

1 研究适老化建筑的背景及意义

1.1 研究背景

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就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国家的重视。据调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1999年的6 299万增加到2000年的8 811万,老年人口比例由5.57%上升为6.96%,这标志着中国人口已经进入老年型。与此同时,我国人口高龄化趋势也日益明显,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正以每年5%速度增加,预计到2040年将突破7 400多万人。

1.2 研究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住房问题已不仅仅是解决居住功能和居住空间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居住理念的提升,从另外的层面来说体现了几代人之间的亲情关系和和谐的社会环境。“以人为本”的居住理念就是要体现“家”的概念,这就要求居家养老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物理空间概念,而要考虑人际关怀、情感交流,同时又要结合物质养老和精神养老的社会环境。完善和改进老年人的住房设计问题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落实和谐社会发展观息息相关,是利国利民的重要举措。

2 我国的养老国策及老年人的养老意愿

2.1 国策

我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9073”的养老工程,即90%的身体状况好的有意愿与子女在一起的老人,采取以家庭为主的居家养老模式;7%的老年人通过提供日间照料服务依托社区养老模式辅助养老;3%的老年人通过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发展适老化建筑是符合国情的举措。

2.2 我国老年人的养老意愿

3 现有住宅在“适老化”方面的现状分析

现有住宅小区的居住环境普遍未考虑针对老年人的无障碍设计,目前新建的许多住宅小区中,无障碍住房含盖率低而且存在设计不全面的缺点。

1)现有住宅小区内普遍缺少便于老人活动的室外空间,不能满足老人相互交往的需求,也缺少老人与非老人之间相互交往的空间,老人无处可去,不利于老人的身体健康。

2)老旧小区中大多都是多层住宅,楼梯成为主要的垂直交通通道,现行的建筑规范规定六层及以下的住宅不需要安装电梯,所以无论从老人的体力方面考虑还是居住的舒适度方面来说,楼梯都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3)老旧小区的场地设计受当时的条件限制普遍未考虑人车分流,尽管一些老旧小区里机动车保有量较低,但周末假日里儿女们回家探望老人也会带来机动车停车的问题。

4)小区无障碍设施严重不足,现有老旧小区内的道路及公共部位普遍缺少无障碍设计,给老人出门活动造成很大的障碍。

4 理想的适老化住宅及环境

4.1 现有住宅的适老化改造

据调查发现,老年人普遍对多层住宅电梯化改造和社区道路和公共设施的无障碍化改造意愿最为强烈。

1)人行道路的无障碍改造,减少高差,避免汀步,取消踏步,增加坡道的设置,合理安排老人休息设施。

其中,Pij为标准化后的指标值,Xij为样本指标值,为j个指标的均值,Sj为样本数据标准差,n为样本个数,p为原始指标个数.

2)多层住宅电梯化改造,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有内部增设和外部加挂电梯两种方案,同时改造后的电梯的电梯厅及轿厢的尺寸应满足轮椅和急救担架进出所需的最小尺寸。

3)小区车行道路系统的改造,既要考虑节假日儿女回家探望老人带来的“候鸟式”停车对小区的干扰,又要考虑小区内救护,消防的需要。

4)公共区域增加休息设施,在小区道路、公共绿地、单元入口等公共区域大量增加休息座椅,方便老年人就近休息。

5)住宅软件方面的改造,在现有小区中,积极寻求一定的空间,在住宅区内兴办老年食堂,托老所,老年病急救站等公益性质的空间。

4.2 新建住宅的适老化设计

住宅设计要尽可能满足人一生的需要,这种住宅又称为“通用住宅”或“长寿性住宅”,这就要求在住宅的设计和建造初期,就把“适老化”的概念考虑进去,这样在住宅的全寿命周期内,尽最大可能满足全龄段使用者的居住要求。

1)小区规划选址方面。

新建的住宅小区应尽量与学校、幼儿园、儿童活动场所紧邻,给老人创造与其他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共享生活的条件和创造和谐共处的环境,从根本上实现对老人的尊重与公平性。

根据人类的生理轨迹,老年人一般将以其特有的生活方式度过人生,即“自己可以打理”到“需要辅助生活”再到“完全依靠护理”这样几个阶段,对应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也有三种类型:自理型,介助型,介护型。自理型老人也要考虑适当的照顾与服务,同时考虑老人情感的需求,老人与儿女间的居所应方便联系,例如在一个居住小区内实现“分而不离”的设计方案,又称“一碗热汤”的距离。介助型需求最常见的住宅形式是老年公寓,介护型需求则要专业的养老机构,所以新建住宅布局上提倡混合型社会,将适老化住宅以及老年公寓,老年住宅等混合布置。

适老化住宅应争取良好的日照通风,景观设计要融入社区环境之中,以适应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

在小区规划上考虑配置老年服务性质的空间,如老年食堂,家政中心,托老所,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等,方便老人的日常生活和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2)建筑及内部设计。

适老化住宅和公共活动场所的开发建设,要针对老年人的体能和行为特点,特别强调细节设计。老年人辨识度和记忆力明显下降,在每个单元入户处应有醒目的标识,方便老人辨认;老年人体力下降容易疲劳,在每个单元门厅旁应设置座椅及小庭院,给老人出发和到达提供休息等候空间,同时也为老人能够惬意地享受邻里间的交往提供条件。

室内的适老化设计主要以9个字为重点:进,出,洗,睡,动,乐,家,光,味,“进”是为了老人行动安全及乘坐轮椅者的方便,厨房、卫生间与卧室(起居室)不应设置高差,并有足够的轮椅回转空间等;“出”是考虑到老人体能方面的特点,在公共走道、户门前以及电梯前厅和轿厢内等位置合理设置方便老人及轮椅使用者的扶手及座椅;“洗”是指卫生间的设计,如地面防滑无障碍设计,马桶,坐便器上侧设扶手,卫生间盥洗台高度与轮椅应匹配等;“睡”是指老人房间的隔音设计等;“动”是指老人在家移动,走动方便,比如,门加宽方便轮椅转身,考虑到老人握力不足,门把手尽量不用圆形转动性,而采用长柄按压式;“乐”是指在家中为老人创造娱乐空间,比如写字,弹琴,打牌等区域;“家”是指家的感觉,比如采用一些多年的旧家具用品等,让老人一看就很熟悉,增加安全感;“光”是指光线,灯光要以暖色为主,既能看清楚又不刺眼;“味”指气味,老人的房间要做好通风设计。

3)小区室外景观与环境。

新建小区不仅要满足一般的庭院环境绿化和景观设计,更主要的是针对老年人的行为特点创造安全舒适和谐的室外环境。

a.保证小区有足够的绿化面积,并适当增设水域,做到“处处有绿,移步异景”。

b.小区绿化主要以绿为主,植物造景应模拟当地自然群落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结构,同时考虑季节特色,形成季相变化丰富的景观环境。

c.划分出一定的老年人专用的锻炼设施和活动区域,既是考虑健康的需要,同时也是对于社交的需要。

d.加强老人与各个年龄层次的人群的空间联系。

我们通常说的“老小老小”,就形象的说明越是年老的人就越是与儿童对环境的需求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在社区环境设计中可将儿童活动场所合并设计,进一步加强家庭中的幸福感。

5 结语

适老化是个综合性的系统概念,同时,适老化住宅的推动需要全社会各行业的支持和各种法律制度的保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只有全社会各方面共同关注和努力,才能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从而提升老年人的居住品质,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养老住房问题。

猜你喜欢

老化住宅电梯
Jaffa住宅
挂在“树”上的住宅
MHS住宅
A住宅
节能技术在开关电源老化测试中的应用
被困电梯以后
电梯不吃人
杜绝初春老化肌
被困电梯,我不怕
乘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