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秘莫测的反重力之谜

2019-02-13

奇闻怪事 2019年2期
关键词:巨石重力

古代“反重力技术”之谜

面对遗留在世界各地的古代巨石遗迹,人们一直困惑不解,先人们是如何运输、编排、组建这些巨石的呢?或许曾经建造了巨石建筑的先贤们,拥有空中飄浮的智慧与技术?

古人靠声音运送巨石?

世界各地都有关于古人利用“声音”使巨石在空中悬浮的神话传说。据早期的希腊历史学家研究,宙斯与安提俄珀之子安菲翁是著名的竖琴手,他的琴声能够移动巨石,传说底比斯古城的城墙就是由他建造而成的。此外,若是他用清晰的声音奏响竖琴,还能让重于他自身数倍的巨石跟在身后移动。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波纳佩岛上有一座南马都尔巨石城,据说是奥利斯帕和奥洛索帕两位神明建造的。兄弟二人通过吟唱咒语,使巨石如同鸟儿一般在空中飞起。

虽然没有确切的证据能够证明复活节岛莫埃人像的建成与利用声音有关,但有传说称它们的建成是魔法师或者圣职者使用念力的结果。

玛雅传说中,尤卡坦半岛上的乌苏马尔遗迹是由矮人建造的,他们通过口哨令巨石移动。

西班牙殖民者在毁灭了印加文明后不久,西班牙的旅人们走访了玻利维亚的蒂瓦纳库(前印加时期的城市),从当地的艾马拉族口中听到了这样的传闻。据说,早期的居住者拥有能够举起石头的超自然神力,使重达100吨的巨石跟随着喇叭的声音飘浮在空中,从50公里外山上的采石场运送过来。

这些流传于欧洲、太平洋群岛、中美、南美等地的传说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利用声音来移动巨石。

当今社会也存在着类似的技术,即利用超声波实现物体悬浮。这里说的超声波是指频率下限大于人的听觉上限、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我们把能够发射高频音的扩音器叫做高频扬声器,其发出的声音远远超过人类可听觉的范围,因而这种声音被叫做超声波。

那么声音究竟孕育出了什么呢?下面的事例可以提供一点提示。

电压下的石英空中悬浮实验

事情发生在1919年。据说考茨基博士与弗罗斯特工程师在位于波兰德莱德茵的一处研究所中进行实验,他们用超短波(频率在30-300兆赫)照射水晶使其膨胀,成功消除了水晶的重力。

两人当时的实验过程是,将两枚菱形的金属板分别放置在静电场的水平位置,从垂直角度向水晶(石英)持续不断地发送高频波。突然,两人注意到石英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在恒温10摄氏度以下的时候,石英的中心部分开始出现白色的混浊物,混浊物逐渐扩大至石英整体,最终整块石英变成了完全不透明的物体。

随着实验的深入,二人使用了数千瓦的更大电力,并增加了曝光时间,最终5×2×1.5毫米的小石英片变成了边长为10厘米的不透明白色物体。这意味着石英片每条边均伸展了约20倍,整个体积增加了约8000倍。虽然变得面目全非,但石英本身的重量极轻,而且不仅石英,整个装置都有所上升。当时石英上还挂了重达25千克的砝码,也就是说不光石英自身的重量变成零,还产生了极强的悬浮力。

难道是因静电场的存在?

虽然很多人都对考茨基博士与弗罗斯特工程师所做的实验抱有极大的兴趣,但遗憾的是由于缺乏详细的实验信息,一直没有人成功再现这个实验。

茨基博士与弗罗斯特工程师的实验究竟是怎么实现的呢?可以推测出的一点就是利用高频波向石英发动固有振动数促使其产生共振。

埃及的巨石搬运法怪事

那么,将靠固有振动数产生振动的物体放置在合适的静电场中,物体就能在空中飘浮了吗?还有没有其他的案例能够支持这一观点呢?让我们参考一下公元896年出生于巴格达的阿拉伯历史学家马苏迪的相关记录,他在访问埃及时知道了搬运金字塔巨石的方法,并将这一令人震惊的方法写入了自己创作于公元947年的著作中。

他描写的搬运巨石的步骤如下:

为了建造金字塔,搭建者们将“魔法的纸莎草纸”铺在巨石的边框下。接着搭建者们逐一敲击巨石,敲击巨石的工具据马苏迪描述仅仅是一根神秘的金属棒。接着惊人的一幕发生了,巨石开始缓慢地升上空中,好似服从命令的士兵一样在铺好的路面上空排成一排,缓慢地、规整地向前移动。整件事情的关键就是神秘的金属棒。

通常,持棒人使用神秘的金属棒使巨石前行到自己前方45米的位置,然后重复这一流程,直到所有的石块都移动到目的地。接下来就是更为复杂的惊人技艺——敲击石块使其在空中飘浮得更高。为了使石块到达目标地点,搭建者仅靠双手逐一操纵巨石到达规定的位置,最终建成了巨大的金字塔。

从科学的角度的确很难找到能够说明这一作业方式合理的证据。不过若是我们参考一下以上为大家介绍过的案例,也能找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共同点。

其一就是振动。金字塔事件会不会是这样的呢?最初的那一下戳刺令巨石产生振动,空中飘浮阶段的再次戳刺则使巨石向前行进了45米。

考茨基博士与弗罗斯特工程师的实验中也涉及到以高频波向石英发动固有振动数促使其产生共振。比如水。从固态的冰,到液态的水,再到气态的水蒸气,随着形态的变化,分子运动(振动)增加,产生流动性,从而增加了可动性。大地震的时候,衣柜、冰箱等重物不由得移动到别的地方,就是因为振动的物体可动性增高,在平面上可以轻易地向一侧滑动。

另一个要素就是静电场。前文提到的金属棒会不会在水平方向向物体生成了静电场呢?比如摩擦金属棒使其携带静电。就像考茨基博士与弗罗斯特工程师的实验中直接利用静电场那样,静电是否与空中飘浮也有所关联呢?

基里进行的空中飘浮实验

事实上在19世纪,利用声波成功进行空中飘浮的发明家就在美国费城。

这位发明家名为约翰·厄内斯特·瓦尔特·基里(1837-1898年),学习他的研究成果,有一种过去的传说愈发成真的感觉。

1872年,基里集结了一批科学家在自己的实验室,宣布了基于音叉的音乐性振动输出发生原理,以及发现了音乐可能是原子和能量的共鸣这样的言论。

他的言论立刻得到社会上的广泛关注,短短数月就募集了500万美元的资金,并在纽约创办了基里电机公司。亚历山大·史考特第一次拜访基里的工作地点是在1895年11月9日。在那里,史考特参观了数个机械演示,其中一个演示就是用声音令在水中的金属球上下移动。

将910克的水注入装有金属球的烧杯密封好,用金、铂、银、铜等制作而成的电线将烧杯上方和发射机(应该是高频波振荡器)连接。

通过高音喇叭奏响发出某种特定和弦的弦乐器,金属球开始上升并击碎了烧杯的金属制杯盖,并且保持着悬浮的状态,此时奏响别的声音,金属球再次沉入水中。

之后基里对其进行了改进,同样用发射机、电线、乐器等,成功操控了3.6千克的飞船模型在空中飘浮、滞空、下降。他使重达3吨的铸铁球在空中飘浮,居然还反向地增加了重量使其深深陷入地面。

基里在移动物体时,主要是通过持续奏响小号的某一特定音阶而实现的,除了口琴、喇叭、小提琴,口哨也可以产生实现空中飘浮的必要振动力。原本公司已经着手进入生产销售用器具的阶段了,但是因为与自己的支持者发生了争论,最终他毁掉了那些资料。实验留下了很多线索。如今仍有很多研究人员全力以赴,努力寻找着答案。

西藏喇嘛们的秘术

下面向各位介绍的,是原瑞典航空器设计师、土木工程师亨利·克鲁森曾报告过,同时也在他所著的《失去的技巧》中提到的事件。该事件曾几度在外国杂志、书籍中有所介绍,也许有读者曾经读到过。

克鲁森有一位同样出身瑞典的医生朋友名叫亚尔,他在牛津大学求学期间,与来自西藏的年轻学生成为朋友。1939年,加入了英国学术团体的亚尔前往了埃及。在埃及他见到了西藏朋友派来的使者,希望他尽快赶往西藏为喇嘛教的老僧治病。

亚尔医生同使者一道,舟车劳顿、长途跋涉后,终于到达了昔日旧友如今所在的僧院。

亚尔在那里短暂居住并治好了老僧的病。而正是因为他与旧友间的友情,使他得到了旁人不可能有的学习机会。

一天,亚尔的朋友带着他去了僧院附近的一个地方。那里是一片倾斜的草地,西北侧被极高的斷崖围绕。岩壁上高约250米处有一个巨大的洞,看上去像是洞窟的入口。

大洞的前面则是一处类似楼梯平台的水平面,就在这片狭小的立足点中僧人们建造了这片岩壁。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接近平台的唯一方法就是靠断崖边降下来的绳子。

距离悬崖250米的草地上摆放着打磨好的石板,石板正中间有直径大约1米、深约15厘米的碗状凹陷。一些宽1米、长1.5米的石块则是靠牦牛运送至低洼处的。

以石板为中心,在半径63米、与悬崖相对的90度角的弧度上画了一条线,并在这条线上放置了19件乐器。半径63米是一个绝对准确的数字。放置的乐器是13面鼓和6个喇叭(这里指的应该是铜钦,一种藏传佛教寺院中使用的长喇叭)。分别是直径1米、长度1.5米的大号鼓8个,直径70厘米、长度1米的中号鼓4个,最后是一个直径20厘米长度30厘米的鼓。此外6个喇叭大小一样,都是长度3.12米、直径30厘米的巨物。大号鼓和喇叭都调整到向着石板的方向,并固定在基座上。

大号鼓重约150公斤的铁制品,由5个不同的部件组装而成。所有大鼓的一侧都是开放式的,不过侧边都被金属所覆盖,僧侣们用覆了皮的巨大棍棒击打此处。他们在各个乐器后面排成一排,各个乐器之间的距离大约为5米。

石块被安置好后,站在小号鼓后面的僧人就准备开始进行演奏了。小号鼓发出十分尖锐的声音,其他的乐器则发出了隆隆的响声。

在场的所有僧人开始咏唱祷告,伴随着巨大无比的音量,嘈杂声的速度缓缓加快。

最初的4分钟里什么也没有发生。但是当大鼓和嘈杂声的速度不断增加,巨大的石块开始摇晃,突然升上空中并快速向250米外洞口的平台移动。

3分钟后石块降落在平台上。接着他们将新的石块放置在了草地中央的碗状洼陷里,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用同样的方式放置了5~6个石块,从放置物体的轨道、距离来看,运输距离长度约500米(注:到目标地点的弧线距离大约是400米,应该是高度达到250米以上后才开始降落的)、高250米。不过有时也有石块开裂破碎,破碎的石块就都被处理掉了。

这般操作使得僧人们能够在250米高处的平台进行石块的搭建工作。

亚尔医生目睹了这令人震惊的现象。一开始他认为自己是被集体催眠了,于是他使用了两卷胶卷拍下了当时的情景。而经过确认,胶卷中拍下的情景与当时自己目睹的情景完全一样。亚尔医生此时终于意识到自己有了一次多么珍贵的体验。

后来亚尔医生将这两卷与自己息息相关的胶卷交给了英国的学术团体。没想到事与愿违,学术团体没收了胶卷,将之作为机密处理,并宣称至少到1990年前都不会进行任何公开发表。

令人遗憾的是,直到2019年的今天,胶卷都没有被公开。西藏喇嘛们的秘术就这样被封印了。

亚尔医生的经历究竟是不是真的呢?很遗憾,目前我们还没办法确认,不过参考古代传说来看的确不能简单地下定论,因为当今社会也存在着类似的技术,即利用超声波实现声音悬浮。

这里说的超声波是指频率下限大于人的听觉上限、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我们把能够发射高频音的扩音器叫做高频扬声器,其发出的声音远远超过人类可听觉的范围,因而这种声音被叫做超声波。

那么关于西藏的飞石、乐器、石块、悬崖的位置等之间的关系就十分耐人寻味了。有趣的是,石块和悬崖间的250米距离,正好是乐器和石块间63米距离的约4倍。准确来说,很有可能因为63米的4倍是252米,所以实际上设置的高度是252米。

因为天然的悬崖并不是完美的垂直线条,所以运上石块的平台与地面的垂直交点,实际上比悬崖面的位置要深入山体2米。

假设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的半波长(波长的一半)的最小公倍数是63米的约数,放置石头的位置就是产生驻波的位置。这并非完全没有可能。

不过即使是完全符合了声波悬浮的原理,巨石在空中悬浮这件事依然不太可能实现。

众所周知,使用超声波进行声波悬浮是有极限的,可以悬浮的物体尺寸必须在所用超声波波长的一半以下。

比如使用20000赫兹的超声波时,将音速[340m/s]代入公式(速度V(m/s)=频率f(Hz)×波长λ(m)),波长为0.017米,进行单位换算后就可以得到17毫米。也就是说能够实现空中悬浮的物体尺寸最大不超过8.5毫米。

但若是大幅度地增加使用的电力,就能够将更大更重的物体悬浮起来,这方面的研究虽然有一些进展,但不论是西藏的喇嘛们,还是古代的人们,都很难想象他们会暗自使用超声波和大电力。能够利用声波令巨石在空中悬浮,莫非存在一个打破声波悬浮极限的空白点?

本质上来看声波悬浮这件事,支撑悬浮物的就是空气。发射驻波的声波,使某一场所的空气压力增加,好比是在变硬的空气上放置物体,并非是物体自身得到了上浮的推力。

怪迷地带的反重力之谜

地球上确实有着不少神秘的现象,种种奇异现象,都是违反牛顿的重力定律的。在科学上应该如何解释,至今仍在探讨不休。

圣塔克斯“怪秘地带”

最令科学家为反常的地球重力表现伤脑筋的地方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塔克斯镇郊外的一个“怪秘地带”。你想去么?从加州海滨城市旧金山驱车南行,大约2个小时就可到达圣塔克斯小镇;然后再行车5分钟的光景,就会受到“怪秘地带”的欢迎。这里的游客总是很多。

森林包围在四周,风拂林吟,气氛竦然。在空地的木栅门上高挂着标有“怪秘地带入口处”牌子。进了这道门,就如同来到另外一个世界,令你处处大惊小怪;其实每个新来的游客都不免如此。

你看,两位日本人矢追和大桥在干什么?原来他们在踩着两块石板比个头呢。这两块石板看起来很普通,每块长约50厘米,宽约20厘米,彼此间距离约40厘米,它们就摆在进门后不远的地方。这是两块“天然魔术”板。

矢追和大桥各选一块石板站好,再相互交换站立的位置。这个时候,他俩和周围的游客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就见身高仅1.64米的矢追倒显得比身高1.80米的大桥还高大、魁梧得多。再来交换一次位置,大桥转眼间特别高大起来,矢追一下子矮小得可怜。他们就这样来回交换着位置,他们的身高也随着来回变化着,忽而伸长,忽而缩短。

用卷尺测量一下身高吧,尽管表面看来身高在变来变去,可用卷尺测得的数据依然是原来的身高,一点没变。矢追和大桥又认真地用水平仪测量了石板,两块石板确实处在同一水平面上。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游客们可没功夫去多想。秘密也许就在石板上吧。

离开石板,就要准备爬坡了。沿着一条坡度极大的坡道,游人们兴致勃勃地朝“怪秘地带”中心走去,沿途只见周围的树木全都向一个方向使劲倾斜着,好像刚刚遭受了强台风的袭击。走着走着,有人发现看不到自己的脚尖了。原来不知不觉当中,身子已经极度倾斜了,几乎达到平行于坡道的地步了。然而每个如此行走的游人,却都步履稳健,并不觉得有什么别扭。

简陋的、建造年代不详的小木屋立在“怪秘地带”的中心,由木板搭成的围墙与木屋之间留出了供游客逗留的空地。这里的木屋也在明显的倾斜着,与树木倾斜的方向一样。游人们的身子依然无法挺直,憋足劲也没有用,全都不由自主地朝一个方向倾斜着身子。许多人还歪着身子边走边笑,边跳边叫,感觉似乎比平常还好受些。这真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奇景,无法捉摸的引力改变了人们的行为。

当跨入狭小的木门进入小木屋时,要小心些才好,屋里立刻会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向你袭来,似乎要把你拉到重力的中心点去。敏捷的人虽然可以就近抓牢把手,与这股力量抗争,但不出10分钟,就会使你感到头昏眼花,像晕船一般难受。

有时,好奇的游客会伸出双臂,向上用手抓住天花板的横梁;你若站在一旁看去,就会发现那悬挂着的身子不同地面垂直,而是倾斜到一邊。这不算什么。科学家已经验证,这地方的任何悬挂物,都无法与地面形成直角,总是呈现自然倾斜状态。

一直为游客讲解的老向导开始表演了。他不用扶持,稳当当地从木屋板壁接地边沿踩上去,顺着板壁步步高升。当地斜立在板壁高处,微笑着向下招手时,游客们都为他身怀“飞檐走壁”的绝技而吃惊。随后,大家也都学着老向导的样子走上板壁。哈,原来如此自由自在,如同在平地散步一般。这种走法,在其他地方是任何训练有素的杂技演员也望尘莫及的。

小木屋里的怪事还有不少呢。看到那块向外伸展的木板没有?它的外端明显地向上倾斜,可当你把一只高尔夫球放在木板顶端时,它并不会沿斜面往下滚动。即使用手推动它,球儿也是被迫往下滚几圈,然后再自动滚上来;当它顺着木板顶端滚落时,你可不能在垂直方向去接它,因为它是不管什么“自由落体”规律的,而是按着倾斜的方向掉下来。

小木屋里的“钟摆”也够古怪的。一根悬挂在天花板横梁上的铁链,其下端系着一个直径约25厘米、厚约5厘米的圆盘状物体,这就是供游人们赏玩的“钟摆”了。当然,它挂的角度也是倾斜的。眼看它很沉重,当你从一个特定方向推动它时,只要手指轻轻一点,它就会向前摇晃起来,但你若从相反方向来推它,它则纹丝不动,即使双手运足力气,也只能移动分毫而已。

按照常规来看,钟摆被推动起来后,它会按一左一右、一右一左的规律摆动,幅度由大而小,最后以垂直状态静止下来。然而,小木屋的这个“钟摆”却很独特。在它受到冲击后,最初是按常规左右摇摆几下,但随后它就按着画圈的方向摇摆起来,一会朝左旋转几圈,一会朝右旋转几圈,每隔5秒~6秒,就自动改变摇摆方向一次,间或前后摇摆或左右摇摆。如此周而复始,历久不衰。

圣塔克斯“怪秘地带”发生的种种奇异现象,都是违反牛顿的重力定律的。地球重力场在这个弹丸之地的突出的异样存在,带给现代科学的不仅仅是困惑,它为富于探索精神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认识窗口。

俄勒冈的“魔力漩涡”

圣塔克斯“怪秘地带”并不是绝无仅有的。美国俄勒冈州格兰特山岭和沙甸之间的地方,有一片似具魔法的森林:鸟儿飞过森林上空时,就开始扑腾起来,好像有一种力量粘住它的翅膀,使它往下坠;马儿来到森林附近,也会惊恐地回避,拒绝朝前走。这片森林的中心就是有名的“俄勒冈漩涡”所在地。

进入森林中,你会惊奇地发现,所有的树木都奇怪地向着森林中心倾斜。森林中心高高的树丛中围着一片草地,树丛的树叶都不往高处生长。草地所在处是一片低低的山丘,距顶端约10米有一座古老的木屋。

这是古时淘金人住的房子,小房原来建在山丘的顶端,不知何时有了移动。淘金人原来一直在这间小木房里秤砂金,但到1890年以后,秤却出现了错乱,随后小木房就废弃不用了。自此小木房就变得愈加神秘起来。

人们一踏进房子,身子就好像被无形的绳索拽着要向前倾倒,一般斜度达10度左右。如果你想往后退,离开那座小屋,就会觉得有一种力量往回拉你。仔细观察,整间木屋都在倾斜。地上摆着棋子、空玻璃瓶、小球等,推动一下,它们就会奇妙地沿着斜面从低处滚向高处,而绝不会后退半寸。

在这座歪斜如意大利比萨斜塔的古旧木屋中,曾有许多科学家进行过长时间的试验。他们用一条铁链,连着一个13公斤重的钢球吊在木房的梁架上,钢球也明显倾斜成一个角度,朝向漩涡中心。

在这座木房子里,任何成群飘浮着的物体都会聚成漩涡状。在小屋里吸烟,上升的烟气即使有风也是慢慢地流动,逐渐加速自旋成漩涡状。撒出撕碎的纸片也飞舞成漩涡,就好像有人在空中搅拌纸片似的。

对于“俄勒冈漩涡”现象的由来,研究者认为是重力与电磁力在配合作怪。据说曾在此地用仪器测出一个直径约50米的磁力圈,它以9天为周期,循着圆形轨道移动。

“变量石”与“变位石”

物理学告诉人们,地球上的物体重量在不同的地区会因地心引力的差异而有细小的差别。但保存在我国贵州省惠水县村民罗大荣家中的一块贝壳类化石,却可以随时随地自行增减重量达2千克左右。这种现象,同人们对地心引力与物体重量常规关系的认识是相矛盾的。

这块不寻常的椭圆形石头,其长直径为29.1厘米,宽度为25.9厘米,高度为18.2厘米,周长为88.6厘米。圆石表面透出一层古铜色,错综盘绕的石纹构成了类似穿山甲鳞片、仰翻着的手掌以及对称的马蹄形等图形。

据圆石主人罗大荣说,最初称石时有22.5公斤。朋友们在1989春节时来观赏“宝石”,再过秤时圆石质量变成了25公斤。随后一连数天,分别换了8杆秤反复校验,才发现这块圆石最重时是25公斤,最轻时是22.5公斤,质量上下变化2.5公斤。

研究人员在一次测定中记录了当天11时13分、11时43分、12时28分这3个时刻里圆石的质量:分别为21.8公斤、22.8公斤、23.8公斤。在短短的1小时15分钟的时间里,圆石的质量意增加了2公斤。这块“变量石”名不虚传。

圆石的质量为何有增有减且如此显著呢?这种变化是否对应于重力场的某种变化呢?

无独有偶,苏联普列谢耶湖东北处也有一块可能联系着重力现象新奥秘的石头。与自行改变重量的中国圆石不同,这是一块能够自行移动位置的“变位石”。该石呈蓝色,直径近1.5米,重达数吨。近300年来它已经数次变换位置。自1840年蓝色怪石出现在普列谢耶湖畔后,如今它向南移动了数千米。

17世纪初,人们在阿列克赛山脚下发现了这块会“走路的”巨石,后来人们把它移入附近一个挖好的大坑中。数十年后,蓝色怪石不知何故却移到了大坑边上。1785年冬天,人们决定用这块石头建造一座新钟楼,同时也为的是“压制”它。当人们在冰面上移动它时,不小心让它墜落湖底。而到了1840年末,这块巨大蓝石竟躺在普列谢耶湖岸边了。

科学家们对这一奇特的现象进行了长时间分析研究,但始终未能解开其中奥秘。“变位石”同重力场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呢?

破解加拿大神秘的重力减少之谜

地球上确实有着不少神秘的现象,种种奇异现象,都是违反牛顿的重力定律的。在科学上应该如何解释,至今仍在探讨不休。

20世纪60年代,首张全球重力场图绘成之际,人们发现加拿大部分区域,尤其是哈德逊湾地区重力减少了,也就是说,哈德逊湾及其周边地区的重力要比地球其他地方的重力低。

目前科学界已经提出两个理论来解释这一异常现象。但是,在了解这两个理论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重力是怎样形成的。一般来说,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所以一块区域的质量减少,重力也随之减少。重力在不同地点会有所变化。尽管通常我们把地球看作一个球体,但实际上由于自转的原因,地球是个赤道略凸、两极略扁的椭圆。地球各处的质量分布并不均匀,并且随着时间变化,各处质量常常移位。因此,科学家们提出了两个理论来解释哈德逊湾区的质量是如何减少的,从而导致该地区重力的减少。

第一个理论集中在地幔的对流上。地幔是处于地壳下方100千米到200千米的一层熔岩,地幔温度极高,且一直处于涡流和漂移状态,涨落不息,从而形成了对流。对流把地球大陆板块向下拖拉,从而减轻了该区域的质量,进而导致重力减轻。

而另一个理论则将注意力放在劳伦泰德冰原——它曾经覆盖了如今加拿大多数地区以及美国北部。这个冰原的多处截面厚度接近3.2千米,而在哈德逊湾区两处则达到3.7千米厚,这层厚厚的冰原曾重压于地球之上。一万多年前,劳伦泰德冰原渐渐融化并最终完全消失,但它在地球上留下了很深的压痕。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想想看,当您用手指轻轻按压一块蛋糕或者松软的面包表面时,接触点部分会被挤向四周,从而形成一个凹陷。但当您移开手指,它还会反弹回来,并很快恢复原状。劳伦泰德冰原理论的原理正是如此,只是地球的“反弹”速度十分缓慢(一年不到两厘米)。同样道理,哈德逊湾区质量较低的原因在于,地表的一部分被劳伦泰德冰原推向周边,而质量越低,重力自然也越低。

哪个理论正确?实际上两个都对。地幔对流和由冰原引发的回弹效应都可能导致哈德逊湾区的重力减少。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冰原理论。

为测算劳伦泰德冰原造成的影响,美国哈佛·史密森尼天体物理中心的科学家们,分析了重力量测及气候监控卫星2002年4月至2006年4月收集的数据。重力量测及气候监控卫星是包含两个卫星的高度精密仪器,两者相距220公里,并在距离地面500公里的轨道上运行。这种卫星能以微米级的精确度测量距离,所以能够探测到细微的重力变化。当前一颗卫星运行经过哈德逊湾区时,重力的减少会导致这颗卫星稍微远离地球和身后的同伴,卫星能够检测到这个距离的变化,并借此计算重力的变化,而这些检测到的变化可以用来制作重力场地图。

通过由重力量测及气候监测卫星收集的数据,科学家们绘制出了在上一次冰河时代哈德逊湾区被劳伦泰德冰原覆盖时的大概地形图。这些图显示了这个地区的一些有趣特征,比如,哈德孙湾东部和西部两处凸出地面区域的冰层比其他地方要厚得多。另外,现在这两个地方的重力也比哈德逊湾区的其他地方更小。

通过分析卫星收集到的数据,科学家们有了另外一个重大发现,即在哈德逊湾及其周围地区,只有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四十五的重力变化符合两个理论所阐述的情况。除了反弹效应这个原因,科学家们认为剩余百分之五十五到百分之七十五的重力变化很可能是由于地幔对流导致的。

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哈得孙湾地区都将处于低重力状态。据推测,地球需要反弹198米以变回原来的状态,而这一过程要持续5000年才能完成。但反弹作用至今仍可看到。尽管全世界海平面在上升,但由于哈德逊湾区的地表在劳伦泰德冰盖的作用下仍然向原有状态恢复,该地区的海平面却在下降。

现在,我们暂且放下加拿大重力异常现象之谜,关注一下这项研究的广泛意义。来自哈佛·史密森尼天体物理中心的科学家们对于他们能够看到20000年前地球的样子感到很惊奇。与此同时,除了冰原的反弹效应,科学家们对于地幔对流对重力的影响作用,以及陆地的变化也有了更深的了解。最后,重力量测及气候监测卫星给科学家们提供了很多冰原和冰川的数据。通过研究几千年前气候的变化,科学家们可能对于目前全球变暖和海平面升高对我们这个星球的影响以及其对未来世界的影响有更深的理解。

哈奇森效应:无法解释的反重力作用

哈奇森效应是一道难倒了很多物理學家的谜题,起先是一位加拿大的物理爱好者在玩弄科学实验的过程中意外发现的一种的奇妙现象,放在地上的一根大铁棒竟然会自己飞起来,就像无形之中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将它拿起来又放下,哈奇森效应的原理是什么呢?这种现象真的存在吗?

哈奇森效应是什么?

哈奇森是加拿大的一个业余物理爱好者,他喜欢捣鼓一些奇怪的科学实验,在一次实验中他那摆满各种实验仪器的屋子出现了种种奇妙的现象:放在地上的一根大铁棒竟然飞了起来,在空中悬浮了一秒钟,然后“砰”的一声,又摔到了地上,为了搞清楚真相,哈奇森一次次地重复他的实验,又有令人惊骇的现象发生。

比如:物体持续漂浮起来,像木头、塑料、泡沫塑料、铜、锌,它们会在空中盘旋,来回穿梭,形成旋涡并且不断升起,甚至有些物体会以惊人的速度自动抛出,撞击到人身上。这就是“哈奇森效应”,是因为触发零点能而产生的奇妙现象。但是目前就哈奇森效应的真实程度及科学原理仍存争论。

哈奇森效应的原理是什么?

哈奇森效应也并没有任何人在能够重复那个实验,所以一直被人说:哈奇森效应就是个骗局,是伪科学。但是哈奇森的这个实验原理其实很简单!

当初他也并非真的想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就是简简单单的玩弄他的特斯拉线圈而已。与此同时又发生了令他惊骇的现象,比如物体持续漂浮起来,像木头、塑料、铜、锌会在空中盘旋,来回穿梭,形成漩涡并不断升起,甚至有些物体会以惊人的速度自动射出,撞击到人身上。

随着实验的深入,新奇现象接踵而来。由水泥和石头砌起来的屋子周围会突然起火;金属会卷曲、破裂,甚至碎成粉末;不同的金属可以在室温下融合在一起,有的金属可以变成果冻或泥的状态。

当切断开关、仪器所产生的场被停止后,它们会重新变硬。1988年,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的“新能源技术会议”的现场,哈奇森放映了这些录像。人们看到冰激凌宛如被看不见的什么东西拉起来似的,往上伸长,最后连容器一起往上升起来;还有放在杯中的水,一边溅起水花一边沸腾……对此,且不说普通观众啧啧称奇,就连出席会议的专家也都大惑不解,真是闻所未闻。

哈奇森效應是真的吗?

哈奇森猜测,这种效应就是那些实验仪器古怪组合而造成的。尽管用肉眼是看不到的,究其原因显然是发生了等离子体,上述杯中的水边溅水花边沸腾就是最好的证据。按专家的说法,等离子体通过电磁力能够移动物体。或许以金属棒为主的漂浮物体,原因也在于等离子体。金属弯曲或切断,以及不同金属之间的熔合现象,也只能用等离子体来解释才最有说服力。

但说不通的是温度,普通等离子体是高温,光是要引起那样的现象,就必须具有相当能量的等离子体。的确,如果高温等离子体的密度小,温度就不会高,也就不足以举起重物或产生足够焊接的功率。

另一方面,从费城实验来看,哈奇森实验中的特斯拉线圈等装置理应在灼热的地狱里被烧光才是正常的,但是在那里一切装置却都正常。看来引起哈奇森效应的现象单从宏观世界来看是不可理解的,或许是一种未知的量子效应吧,总之它肯定存在由此带来灼热地狱的等离子体的奇点。

特斯拉反重力实验:打造地球第一架UFO?

当我们谈论起特斯拉这个名字的时候,想必很少有人了解过他的生平。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智商和能力真的是远远超过了人类的认知。虽然说他的发明和一些理论不被人们认可,但他还是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实验室。在1928年的时候,他曾经发明了一个飞行器,而是还为这个飞行器注册了专利。而且要知道的是,写个飞行器就是我们世界上第一架UFO。那它究竟是考什么发明出来的呢?又是如何进行这项实验的呢?

其实这个飞行器,是它通过反重力实验创造出来的。我们都知道,之所以会出现重力,是因为出现了引力。我们每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都不可能摆脱引力对于我们的束缚。就好比我们跳到天上,迟早会掉下去的。而反重力就是给一个物体除地面以外的作用力,和重力的大小差不多,就可以让这个物体悬浮在空中。其实飞机和火箭,都是依靠着这样的原理在作业的。

特斯拉曾经说过,我们人类的大脑其实是一个非常微妙的东西。他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接收器,而在宇宙之中,一个核心会将一些知识传输给我们。虽然到目前为止,我没有办法去证明它的存在,可是我能够感受得到,它是真实存在的。虽然他当时制造了非常多的发明,可在一些人眼中确实不敢想象的。而这个飞碟,就是其中一个。

这个飞碟的外形是圆形的,最上方的结构是一个线圈。这个线圈的作用非常大,因为它能够承载着高压和高频。除此之外,还有着一个共振变压器,专门是为了让飞行物的极性更加强烈。据说,外星人使用的这一项技术,和他使用的是相同的。

在他去世之后,美国在他的笔记和手稿中发现了这个实验。他们开始尝试将这个飞行器建造出来,而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终于在耗尽了大量的金钱和人力以后,这个飞行器建造成功了。不过虽然被制造出来,但是据说由于消耗太大,美国最后还是停止使用了。而且还有人说,后来美国的很多战斗机,都是利用了这项技术。

猜你喜欢

巨石重力
疯狂过山车——重力是什么
Easter Island
巨石:千古之悲痛,书法之绝唱
一种微型重力开关的设计
仰斜式重力挡土墙稳定计算复核
一张纸的承重力有多大?
搬开“巨石”,笑面考试
如何搬运金字塔巨石
重力异常向上延拓中Poisson积分离散化方法比较
反重力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