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规模化猪场母猪年生产力的技术措施

2019-02-13韩慕俊丁兆忠赵书臣张瑞峰张殿新罗永华

山东畜牧兽医 2019年3期
关键词:产仔数哺乳期发情

韩慕俊 丁兆忠 赵书臣 张瑞峰 张殿新 罗永华 刘 冬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 沧州 061001)

母猪的年生产力(简称PSY)指平均每头母猪一年内能提供的断奶仔猪数,可用来表示母猪的繁殖力和猪场的经济效益。据统计,国内猪场的PSY在15~20之间,养猪水平较高的国家(如美国、丹麦、法国),PSY可以高达25~27,甚至30。作为综合指标,PSY涉及到种猪的繁殖性能、仔猪的生长性能以及整个繁殖猪群的饲养管理,几乎囊括了(除保育、生长、育肥阶段)养猪生产的全部内容。现阶段提高母猪年生产力是养猪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1 PSY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PSY是指一头母猪一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数。算法如下:PSY=母猪年产胎次×母猪平均断奶仔猪数=母猪年产胎次×母猪平均活产仔数×哺乳期仔猪成活率。可作为评价猪场效益及管理水平的依据。

2 猪场PSY的意义

据计算,1头母猪1年饲养成本约3000元。若1头母猪提供20头断奶仔猪,每头断奶仔猪分摊成本为150元;若15头,则200元。一个年出栏l0万头断奶仔猪的规模化种猪场,假如每头母猪年可提供20头仔猪,则需要5000头母猪;若每头母猪年提供16头,则需要6250头母猪,比前者多1250头母猪,每年多花费的饲养费用至少要375万元。

3 PSY的影响因素及改善方法

根据PSY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猪场PSY值与母猪年产胎次、母猪平均产活仔数和哺乳期仔猪成活率有关。

3.1 母猪年产胎次

母猪年产胎次=365/一个繁殖周期=365/(妊娠期+哺乳期+断奶再发情间隔天数+非生产天数)。例如:某猪场妊娠期为114d,25d断奶、断奶后平均11d再发情、平均非生产天数为12d,该农场母猪年产胎次为:365/(114+25+11+12)=2.25胎。因此,决定年产胎次的因素是哺乳期、断奶再发情间隔天数和非生产天数。

3.1.1 哺乳期 大部分猪场断奶时间为21~28d,个别猪场提前到18d,但是,不能为单纯追求增加年产胎次而一味缩短哺乳时间,断奶时必须保证仔猪能进食足够的补料、母猪掉膘少,能够顺利发情配种。

3.1.2 空怀期 空怀期延长的原因:(1)哺乳期母猪掉膘太多。 哺乳期母猪掉膘越多,母猪断奶再发情时间越长。背膘保持在17~20mm最好;(2)病毒性疾病:如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病等;(3)品种;(4)管理因素:如饲养员的查情方法、查情的时间、与频率、应激等。改善方法:(1)加强饲养管理,提早诱食补料;(2)采用带有本地品种血统的种猪或杂交组合;(3)加强对母猪产前产后的管理,防制乳房炎;(4)采用公猪诱情;(5)断奶3d后采用配种优饲。

3.1.3 非生产天数 非生产天数是决定猪场效益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返情、流产或死胎等导致的再发情推迟。减少非生产天数的措施:(1)掌握好配种的时间、次数和输精量;(2)减少哺乳母猪掉膘;妊娠期初、中、后调整饲喂量,配种后头3d减少饲喂量;(3)控制疾病;对易造成流产和死胎的病毒性疾病,全群母猪做好抗体监测,有针对性地做好后备猪阶段和妊娠后期的免疫接种;(4)做好记录:及时淘汰断奶后不发情、屡配不孕的母猪,及时更换配种成功率低的公猪。

3.2 每胎活产仔数

平均每胎产活仔数跟以下几方面有关:(1)品种:最近几年引入的外来品种及其杂交组合和本地品种在产仔数方面占优;(2)胎次:3-6 胎的母猪产仔数最多,以后则慢慢减少;(3)饲养管理:生产时间调整,实行批次化生产,采用同期发情、同期分娩技术;(4)妊娠初期头3d减少喂料量,运动量、饮水量的管理;(5)查情和配种管理;(6)繁殖障碍性疾病如猪瘟、伪狂犬病、蓝耳病的预防;(7)后备母猪饲养:配种前短期优饲。妊娠料蛋白要达到16%,并添加L-肉碱50g/t,甲基吡啶铬200mg/t。

3.3 提高哺乳期仔猪成活率

提高断奶成活率,要做好以下工作:(1)提高母猪的泌乳量,5~7d开食补料;(2)降低应激,包括免疫、转群期间的应激等,可考虑使用密斯陀;(3)防治疾病,如仔猪黄痢、链球菌病、流行性腹泻等;(4)三次寄养制度,可在仔猪1日龄、5日龄、10日龄将弱小仔猪单独挑出,由奶水好的母猪集中代养,保证母猪的奶头充分利用;(5)分娩后2h内给母猪颈部肌肉注射长效抗菌药物,仔猪同时用药,用同样的药物。

猜你喜欢

产仔数哺乳期发情
提高妊娠母猪产仔数的技术措施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哺乳期乳房也有脾气
胎次与公猪对巴马香猪产仔数影响及产仔数统计对样本量要求的研究
影响氯前列稀醇效果的因素分析
母猪不发情怎么办
奶山羊同期发情技术研究进展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哺乳期乳房也有脾气
LP5TM与窝产仔数和初生重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