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运城湿地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多样性探讨

2019-02-13王铁燕

山西林业 2019年1期
关键词:区系自然保护区种类

王铁燕

(运城市林业局,山西 运城 044000)

山西运城湿地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南部,北起河津市禹门口,东至垣曲的磨盘沟,全长383.50km,面积868 61hm2。保护区内包括河床、河漫滩、谷地、沼泽等多种多样的生物群落,组成了其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稀有性和感染力,是中国湿地生物多样的关键地区,具有重要生态安全意义。

1 湿地类型

该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37 257.69hm2,占总面积的42.89%。湿地类型主要有河 流湿地15 544.28hm2,湖 泊 湿 地1 366.19hm2,沼 泽 湿 地4 099.76hm2和人工湿地16 247.46hm2。其中河流湿地又分为永久性河流(8 254.11hm2)和洪泛平原湿地(7 290.17hm2)两类;湖泊湿地全部为永久性淡水湖;沼泽湿地分为草本沼泽(3 721.69hm2)和森林沼泽(378.07hm2)两种;人工湿地分为库塘(8 473.13hm2)、运河输水河(21.75hm2)、水产养殖场(933.54hm2)、稻田冬水田(189.31hm2)、盐田(6 629.73hm2)等5 类。

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库塘和盐田是保护区内分布面积较大的湿地类型。永久性河流主要由黄河、汾河及其两岸的河漫滩构成,具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多样性,湿地内水质、温度、pH 和流速等对野生动植物的种类、种群数量、种群结构和种群分布都有着明显的影响。洪泛平原湿地主要为黄河和汾河的河岸,尤其是两河交汇形成的连伯滩,区域内分布有大量的假苇拂子茅、香蒲等稳定的植被群落,动物群落也相对稳定。库塘湿地是保护区内人工湿地的主体,也是山西省水鸟重要迁徙地,分布有大量的沉水植物,如竹叶眼子菜、金鱼藻等,库塘边缘分布有香蒲草丛、扁秆藨草草丛、水莎草草丛等植物群落。盐田是为获取盐业资源而修建的晒盐场或盐池,主要分布在运城市盐湖区和永济市。

2 野生动物多样性

2.1 鱼类

该湿地自然保护区有鱼类6 目9 科52 种,其中以鲤形目的鲤科鱼类为优势类群,共计38 种,占总数的81.50%。从鱼类区系特征看,该区域鱼类区系属于华东区,河海平原亚区。特产种类有多纹颌须鮈、中间颌须鮈、似铜鮈等。从鱼类起源特征看,属于江河平原区复合体的种类有鳖条、马口鱼、颌须鱼属、鲴属等;属于南方平原区系复合体的种类包括青鳉、黄鳝以及鮠科的3 种等;属于北方平原鱼类区系复合体的种类有雅罗鱼等;属于古代第三纪区系复合体的种类有鲤、鲫、鳑鮍、麦穗鱼、中华多刺鱼等。

2.2 两栖动物

该湿地自然保护是山西省两栖动物分布最为丰富的地区,有1 目5 科12 种,占山西省种类总数(13种)的92.30%;其中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大鲵,尽管在保护区内没有发现其分布,但距离保护区仅数十公里的中条山溪流有分布,因此运城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类动物代表着全部山西省的两栖动物种类。

保护区内的两栖动物中以蛙科种类(6 种)为优势类群,以中华蟾蜍、花背蟾蜍、中国林蛙、黑斑蛙为优势种类。从自然生态地理条件和两栖动物区系成分分析,区内分布有古北界3 种、东洋界5 种、广布两界4 种,表现出明显的东洋界特性。从该区域地质地貌来看,由于历史上未受第四纪冰川的影响,保留了相对较为完好的植被群落,因此南方耐温动物分布较多,区系组成具有较典型的过渡地带特征。

2.3 爬行动物

该湿地自然内现有爬行动物3 目7 科19 种,其中蛇目种类最多。区系成分组成中古北界7 种、东洋界7 种、广布两界5 种。与两栖类动物相比,该区域爬行动物的区系出现了古北界种类和东洋界种类对等的局面,表现出明显的南北过渡地带的特征,融会了更加广泛的区系成分。具体来看,华北区的种类最多,有耳疣壁虎、无蹼壁虎、丽斑麻蜥、秦岭滑蜥、黄脊游蛇等;华中区的种类包括多疣壁虎、双斑锦蛇等;西南区的种类有菜花烙铁头等;广布种类有鳖、赤链蛇、黑眉锦蛇等;保护区内缺少华南区的种类。

2.4 鸟类

该湿地自然内的植被复杂多样,既有典型的芦苇、香蒲等湿地植被,也有栎树、荆条等山地乔灌木群落,还有典型的平原型植被群落。复杂的地理结构和多样的植被促成了该地区鸟类种类的多样性。保护区内发现的鸟类有17 目44 科239 种,占山西鸟类总数(328 种)的72.90%,是山西省鸟类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

在该湿地自然分布的239 种鸟类中,有古北界种类157 种,东洋界种类39 种,广布种类44 种。区系特征显示出古北界种类占绝对优势,但也有少量东洋界的种类侵入,从动物地理划分上归属古北界,但由于与东洋界相毗邻,秦岭和淮河阻隔作用有限,造成有少量东洋界种类的侵入。从居留特征来看,区内有留鸟57 种、夏候鸟61 种、冬候鸟30 种、旅鸟91种。

该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山西水鸟的重点分布区域,保护区内的湿地不仅是白额燕鸥、苍鹭、池鹭、大白鹭、反嘴鹬、小白鹭、须浮鸥等鸟类集中繁殖地,同时也是大天鹅、红头潜鸭、赤膀鸭等重要越冬地,近年来大天鹅越冬种群数量近万只。

2.5 哺乳动物

该湿地保护区内发现有哺乳动物6 目12 科22种,优势种主要有草兔、野猪、褐家鼠等山西省常见种。按动物地理区系划分,有古北界种类11 种,东洋界种类4 种,广布两界的种类7 种,动物区系明显表现出古北界华北区黄土高原亚区的特征。

3 野生动物多样性评价

该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属于暖温带森林-森林草原、农田动物群。其生态地理特征主要表现为:“掩蔽条件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各地有明显差异。食料成分较复杂,季节变化明显。春旱影响若干成分的冬季习性延长。动物组成较复杂,鸟类组成季节变化明显,兽类活动场所有季节性变化,啮齿类挖掘储粮习性较明显”。主要表现为:①水鸟和以水域或湿地为栖息环境的动物在种类和数量上都是保护区的组成主体。②保护区内生态环境的复杂多样性,使得动物组成上较周边其它地域更为复杂,动物的多样化较华北亚区其它地域丰富,尤其是鸟类。③保护区内季节变化明显,使得动物群的构成也呈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以水鸟为主要组成部分,大型猛禽数量也较多;夏季动物组成非常复杂,鸟类以涉禽、雨燕目、雀形目等为主要,两栖动物以蛙类数量较多,爬行动物数量相对较少,兽类主要是鼠类和草兔;春秋季节保护区内动物组成丰富多彩,但种群数量不稳定,常见的有鸻形目的、雀形目的鸟类以及水鸟等,兽类中可见到少量大中型食肉动物。④人为活动对保护区内动物群的影响明显,保护区呈细线型,长度达380 余km,在盐湖、伍姓湖、小浪底水库由于受到较多人为活动的影响,动物种类虽然比较丰富,但数量较少;在河津、永济、万荣、芮城、平陆的黄河岸边人为活动相对较少,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都较多。⑤保护区内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种类和数量较多,有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8种,占山西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0 种的54.30%,是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集中分布地。

猜你喜欢

区系自然保护区种类
赣粤地区蕨类植物区系新资料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种类丰富的酒具
消防车种类知多少
内蒙古灌木植物多样性及其区系分析
镜头像差的种类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
消防车有哪些种类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不同施肥处理对农田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