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度探索促进科技与纺织产业融合的学会模式

2019-02-12李娟

学会 2019年12期
关键词:融合科技

李娟

[摘 要]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中低收入国家争夺低端制造转移,制造业转型升级已成为中国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科技创新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显著驱动作用,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是驱动纺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该文从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推进技术研发中心、成立生态纺织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方面,重点从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方面介绍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在科技与纺织产业融合方面的工作实践,探索促进技术与经济高效融合的“学会模式”。

[关键词]纺织学会 科技 融合

[中图分类号]F427;G322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596(2019)12-0043-06

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科技工作者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科技社团作为科技工作者自愿结合在一起的组织形态,是国家创新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促进科技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学会具备雄厚的科技人力资源,具有广泛认可的专业权威性,拥有独特的网络组织结构,具有跨部门、跨地域、跨行业和跨学科优势。当前,我国科技社团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新时代,充分调动学会的智力资源,主动参与到技术创新服务经济的主战场中,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是学会在新时代服务科技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通过介绍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在科技与产业融合上的多维实践与成效,以期为我国科技社团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一、学会简介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成立于1930年,是国内成立最早的由纺织科技工作者和有关单位组成的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的全国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我国纺织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力量。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业务主管,宗旨是团结和动员广大纺织科技工作者,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为工作定位,推动纺织行业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和技术推广,促进我国纺织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其业务主要是组织全国纺织科技工作者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促进民间科技合作和交流;创办纺织类刊物,促进纺织学科的发展和繁荣;开展纺织科普与教育,促进纺织科技知识的普及和推广,促进纺织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组织纺织科技工作者参与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决策项目,提出科学论证及政策建议,搭建产学研交流平台,促进纺织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推动纺织行业的科技进步和发展。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现有个人会员5万余人,团体会员单位216余个,个人会员中包括院士、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教师和学生。有关省市均设有相应的地方纺织工程学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现有秘书处、学术处、科技发展处、创新发展处、标准处、期刊处、会员部、对外联络部、科学技术普及部、咨询部、财务部等11个部门。学会下设18个专业委员会,以及学术工作委员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等3个工作委员会。

二、学会在科技与产业融合上的多维实践与成效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纺织工业是中国最大的实体经济之一,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主体产业、就业产业和先导产业的重要作用,拥有全球体量最大、最完备的产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纺织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显著提高,在国际产业链中逐渐处于高端地位。中国纺织工业取得的这些成绩都和纺织科技与产业充分融合密不可分,纺织工业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先行者,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所有制改革在纺织工业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98%以上是民营企业,他们是市场经济中最富活力、最具潜力和创造力的因素。学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发挥学会的科技人力优势,搭建产学研交流合作平台,多维度开展服务工作,促进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

(一)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

2015年2月,学会成为中国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3家首批试点学会之一,几年间,与14个省级科协和42个地方科协通过面谈等方式对接,组织170人次纺织行业高水平专家到116家企业进行调研。与81家企业及地方科协形成合作意向,签订合作协议57个,建立了30个学会服务站和9个专家对接交流微信群,线上线下为企业提供决策咨询、技术攻关、技术推广和人才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形成了“供应链改造”“新型产业链打造”“共享价值链创造”等工作模式。

(二)推进技术研发中心建设

目前学会建立了105家技术研发中心,各技术研发中心以科研为基础,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为导向,积极投入新产品开发,不断发展、创新,在产品研发和新成果推广应用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学会通过定期召开技术研发中心工作会议、实地考察与技术咨询服务、编制《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纺织技术研发中心科技成果汇编》、建立技术研发中心QQ服务群等方式服务企业技术研发工作。

(三)成立生态纺织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①

为贯彻国家重大科技战略和满足产业发展需求,践行“十三五”时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学会汇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突出科技工作者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作用,发挥全国纺织类技术研发中心的聚合优势,聚焦生态纺织领域,成立生态纺织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其目标是协同解决生态纺织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问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制定生态纺织技术标准,培养未来纺织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探索打造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模式。

(四)建设新型研发机构

科技创新需要载体,新型研发机构就是在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的历史交汇下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各地吸引创新人才、推动产学研结合、加速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平台。截至2018年末,已有包括广东省、江苏省、深圳市、苏州市等22个省市及地区发布了支持新型研发机构的文件和政策,并形成了诸如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1]。相对于传统科研机构,新型研发机构具有投资主体多元化、组建模式多样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管理机制企业化、研发方向需求化、人才队伍国际化等显著特征,尤其是在建设主体上,新型研发机构的资金投入主体、建设运营主体和产权共享主体与传统科研机构都有很大区别。传统科研机构创建模式单一,一般属于事业单位,有固定的人员编制和事业费,参照公务机关的体制机制管理,“计划”特色明显[2]。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模式多样化,由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社会组织、产业联盟、科研团体或个人等不同类型的主体,通过独立创办或以多种形式组合共建,参与市场竞争,能够有效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更加符合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和产业发展的需求,有力弥补了传统科研机构的缺点和不足[3]。新型研发机构的开放性与互动性,使其不仅能够同周边创新主体有效互动,而且还能跨地域、跨组织寻求創新合作,成为了创新资源汇聚的平台。

学会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进行了体制创新,在福建石狮和江苏盛泽建设两个实体新型研发机构——苏州中纺学面料产业研究院和石狮市服装及配饰产业研究院(以下统称为中纺学产业研究院)。探索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的机制与模式,进一步延伸和深化学会服务地方经济,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

1建设背景。目前,全国范围内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建立的试点集群一共有227个,产业集群是现代纺织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不仅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而且是国际经济竞争的战略性力量。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产业竞争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加上我国劳动力、土地以及资源环境成本快速上升,传统纺织产业集群赖以生存发展的低成本优势被严重削弱,中低端产品制造向东南亚转移。同时,美国、德国等老牌工业强国先后提出再工业化、工业40战略,纷纷在先进制造业上发力。这些因素使我国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面临严峻挑战,亟须实现產业集群竞争力源泉从以低成本投入为主转变为以创新驱动和优化资源配置方向转变。加速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形成创新网络,成为目前纺织产业集群建立新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江苏盛泽和福建石狮是两个千亿元级纺织产业集群,分别聚集了2000多家与纺织服装产业相关的中小型企业,并辐射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万余家纺织服装企业,具备很好的产业基础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区位优势明显,有利于发挥新型研发机构的作用,形成高效的创新网络。建设前期经过为期一年的区域调研,汇集来自政府、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地方企业等多方面就建设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

2组织创新。我国新型研发机构主要有:产业联盟创办的新型科研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地方联合创办的新型科研机构,由企业创办的新型科研机构,政府引导的新型科研机构,民办非企业机构等[4]。从机构性质看,可分为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股份制企业等,甚至部分新型研发机构兼具多重身份。中纺学产业研究院采用了民办非企业机构的方式在当地民政部注册,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作为举办单位出资,当地与科技相关的部门作为主管单位,联合国内多位行业知名专家作为发起人,当地政府配套政策和资金支持共同组建成立。

3机制创新。突破体制机制束缚是新型研发机构的显著特征,中纺学产业研究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平台理事会由平台共建单位、行业专家和代表企业组成。理事会制定平台发展方针、政策和规章,宏观指导平台的建设和运行,院长对外行使法人权利。专家委员会由来自纺织等领域的权威人士和经济、法律专家组成,作为平台的智囊团,为研究院科研项目提供政策、技术、法律和金融支持。在运营管理方面,中纺学产业研究院实行投管分离、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可以在确定的范围内,自主确定研究课题、自主选聘科研团队、自主安排科研经费使用。在人事管理方面,实行市场化的用人机制,打破编制身份束缚,采用聘用制、绩效考核等方式,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在项目筛选方面,通过组建由科学家、企业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不断探索需求型科技成果生成与转化机制。地方政府结合当地政策和发展需求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以及基础设施条件,提供一定比例的建设启动和引导经费,用于办公场地、人员配置、体系建设等项目的费用支出。

4功能创新。在运作过程中,中纺学产业研究院定位为搭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纺织科技协同创新平台,为地方产业和企业提供一站式技术研发和服务,促进技术成果转移并转化为生产力。其核心是打通创新链条,有效破解科技与市场“两张皮”的问题,有效整合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关注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产业”两大环节。在上游环节,结合市场趋势,尤其是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方向,开展实用技术开发、前瞻技术突破等工作,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应用技术,推动科学技术化。在下游环节,关注技术的中试熟化,面向市场提供技术转移、技术咨询、研发外包等服务,孵化创新型企业,推动技术产业化。同时,中纺学产业研究院依托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的智库资源上通科研、依托落地产业集群下接市场的优势,以及灵活的人员流动机制,帮助企业增加技术成果产出、提高成果转化效益、加强服务企业能力。

苏州中纺学面料产业研究院2017年10月正式运营,石狮市中纺学服装及配饰产业研究院2018年4月正式运营,共有18位全职工作人员。经过一年多的运行,两家研究院与48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完成56家企业资源库建设,申请各项专利20余项,制定团体标准5项。其中石狮市中纺学服装及配饰产业研究院与石狮海星凯晟联合研发的纤维和面料产品得到安踏公司认可,产品被安踏公司高端产品“闪能科技”采用并大规模销售,并获得2018年度十大类纺织创新产品。苏州中纺学面料产业研究院正对牛仔产业集群废水臭气共性问题研发的“基于降低臭气和废水排放的新型牛仔浆染纱工艺技术”通过技术鉴定,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并通过企业中试、大试,完成产业化路径的探索,帮助多家牛仔生产企业新增销售额超4000万元。

5学会特色。研究院除了承担技术研发的主要责任,另一方面也成为学会其他社会化服务的地方窗口,依托两个研究院,学会成立了水平评价工作站、会员工作站和科普基地,将更为丰富和持续化的服务提供给集群企业。

三、学会开展科技与产业融合服务的问题与启示

(一)专业化的创新团队是开展服务工作的必要条件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作为工程技术类的科技社团,服务对象广泛,与产业的发展联系程度高。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学科进一步分化融合,纺织科技与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材料科学等多领域不断交叉融合,为传统产业注入了新生力量。这也对学会的组织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一支专业化的创新团队,不仅了解行业状况、领域形势、产业链上下游市场情况,还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感知感悟和资源整合能力,[HJ3.5mm]否则无法提供深层次的服务内容。其次,学会最大的优势在于会员优势,尤其是要充分调动会员中专家的积极性和智力优势,发展更为广泛的外部团队支持学会的服务工作。

(二)学会是科技与产业融合的催化剂

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成为一个线性的整体即科技与产业融合的过程,但并非一件易事。知识创新的主体是高校,技术创新的主体以科研院所为主,而产品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也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最终用户,企业负责对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并创造新产品推荐给消费者。三大创新的主体不同,各自孤立就无法实现科技与产业的融合,可以说产学研协同是根本,使三大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就可以将三大創新完美结合。但从国内产学研合作实践来看,政府和高校对推动产学研合作非常热心,而作为产学研合作最重要的主体——企业,对产学研合作始终保持谨慎态度,分析原因发现,高校与企业由于合作定位的不同、技术价值评估的差异、技术研发的不确定性、合作成效评价、合作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使得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出现了错位。

学会作为第三方的服务机构,既是政府与市场的中介,也是各类科技资源的中介,可以按照市场运作机制和规律,实现产学研各方要素的优化配置,通过提供综合服务,发挥纽带、桥梁作用,能够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现科技成果商品化、科学技术产业化和科技产业集聚化,具有其他任何社会组织难以替代的天然优势。但这同样也对学会自身的能力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尤其是需要提升学会社会化服务的市场化程度。

(三)学会既是科技与产业融合的参与者,更是受益者

科技与产业融合从经济上而言,追求的是各主体合作带来的额外增长价值。技术创新的主体通过合作创新,促进技术成果转化,获得技术转化资金;企业通过合作创新,增加企业产品技术含量或推进新产品的产业化,获得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生产成本节约、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等。这些都是科技与经济融合可以量化的经济利益,也是推动科技合作的直接动力。而学会在其中除了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外,应该更深层次地参与到整个合作创新的全生命周期中,在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过程中,从行业和技术发展层面进行辅导和修正,保证可持续的创新和合作。学会不仅是合作的见证者,更应该是参与者,同时也应该是利益的受益者。但作为非营利性机构,如何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合作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充分发挥各利益相关方的动力,保持持续创新和合作也是学会未来需要探索的地方。

注释

①本文所指的共同体是突出科技工作者作为创新资源作用,发挥专家站、服务站的平台作用,整合国家级龙头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等力量,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协同创新组织。

参考文献

[1]胡海云,姜迪,蒋婧.江苏省企业研发机构的差异化研究和政策建议[J].江苏科技信息,2018(8):5-7.

[2]李金惠,王静雯,王增栩.广东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现状、政策及建议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8(3):267-270.

[3]郑秋生,张宏丽,李金惠.广东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中企业研发机构的作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8(1):93-98.

[4]芦春凡.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现状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9(19):160-161.

猜你喜欢

融合科技
美劳与共融合绽放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多彩融合
笔中“黑科技”
破次元
融椅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